07 建材出口貿易流程圖(食品出口需要些什么資質認證?)

时间:2024-06-01 17:37:20 编辑: 来源:

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七)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設和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完善并軌后的城鄉居民養老制度。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建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生育保險一體化制度,建立健全功能完備的失業保險制度,健全預防、補償和康復相結合的工傷保險制度,構建一體化社會保險體系。大力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發展兒童福利事業,實現市縣兒童福利機構全覆蓋。健全扶殘助殘服務體系,加快殘疾人福利事業發展。健全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因災因病致貧人員救助以及醫療、就業、教育、住房、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在內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支持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志愿服務活動。加強殯葬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殯葬服務體系。

(八)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繼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模式,逐步構建科學、有序、便捷分級診療格局。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繼續實施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落實預防為主方針,推進重大疾病防治戰略,以健康城市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重大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綜合防控。加強婦幼健康服務網絡建設。鞏固和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醫療衛生資源下沉,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堅持公立醫院公益屬性,完善科學補償機制,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推動健康服務業發展,鼓勵社會辦醫,逐步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加強殘疾預防,加大對殘疾人的康復救助力度。

(九)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居民健康素養,優化人口結構與分布,引導人口有序流動。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健全特殊困難計劃生育家庭的關懷扶助體系。提高家庭發展能力。全面推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醫養融合。進一步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和優待政策法規,加大對生活困難老人救助力度。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八、推進廉潔和安全發展,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廉潔促進發展,發展必須廉潔,扎實推進“六權治本”,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培育廉潔發展的社會氛圍,持續加強安全生產,健全公共安全保障體系,促進廉潔安全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一)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狠剎“四風”、打黑除惡高壓態勢。反腐倡廉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不能停步,不能放松。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以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以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9月1日以后,仍然頂風違紀、不收斂、不收手的,堅決嚴肅查處,決不姑息。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持不懈狠剎“四風”,推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持續好轉。“打黑除惡”斗爭要與反腐敗斗爭同步推進,加大依法打擊、從重懲處力度,堅決打擊黑惡勢力。持續凈化政治生態,堅決實現弊革風清,營造良好從政環境。

(二)深入推進“六權治本”。穩妥有序擴大“六權治本”覆蓋面,以“二清單、兩平臺、兩張圖、一監督”為載體,抓住關鍵、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加快在省、市、縣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全面實施“六權治本”,從源頭上把制度“籠子”織密編牢,努力形成不能腐的長效機制。在繼續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權力運行流程圖、風險防控圖基礎上,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加快市、縣兩級政府部門開展清理行政職權和編制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工作,加強對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的動態管理。按照“全面覆蓋、全程到位、制度束權”要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建成和完善政務服務平臺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加大專門機構監督,落實人大政協監督,強化人民群眾監督,正確發揮輿論監督。堅持簡單明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推動農村議事決策機制創新,圍繞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和民生改善,推動“六權治本”向鄉、村兩級延伸,有效解決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三)創新推動廉潔發展體制機制。把改革作為推動廉潔發展重要動力,厘清市場與政府權力邊界,建立健全防貪腐促廉潔工作機制,暢通群眾知情、參與、表達、監督渠道,營造公平公正經濟發展環境。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提高政府監管水平,形成廉潔發展的制度保障。提高領導干部推動廉潔發展主動性和自覺性,帶頭廉潔自律,帶頭廉潔用權。

(四)營造廉潔發展社會環境。充分挖掘、繼承和弘揚我省優秀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紅色文化,廣泛宣傳廉潔發展典型。凈化政治生態,加大正風肅紀力度,緊盯“四風”新形式、新動向,始終保持狠剎“四風”高壓態勢,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引導黨員干部自覺遵守廉潔自律準則,嚴守紀律底線,正確看待和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系,提高自律意識,保持廉潔本色,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重塑政商關系,堅決鏟除權力干預市場、“官商勾結”土壤,斬斷“權錢交易”利益鏈條,重塑商業倫理、重育商業文化,構建交往有道、相敬如賓、公私分明、清正廉潔的政商關系。倡導廉潔文明新風尚,弘揚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文化傳統,革除鋪張浪費、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社會陋習,促進社會風氣不斷好轉。

1 2 3 4

如何發揮好稅收職能作用以支持保障供給側改革

一、主動對接,確保供給側改革稅收政策落實到位。

(一)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爭“率先”。

1、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50%,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對企業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專門用于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2、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符合條件的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24個月)以上,可以按照其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滿2年 (24個月)的,其法人合伙人可按照對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該法人合伙人從該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3、鼓勵技術成果轉化。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買粉絲、技術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境內單位和個人向境外單位提供技術轉讓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政策。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自2015年10月1日起,居民企業轉讓5年(含)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納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技術轉讓所得范圍。

4.支持發展中國“智造”。對符合條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動漫產品,按17%稅率征收增值稅后,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境內單位和個人向境外單位提供廣播影視節目(作品)的制作和發行服務、軟件服務、電路設計及測試服務,信息系統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政策。對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以及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重點行業企業2015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5.支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自2015年12月1日起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增值稅適用零稅率。對試點城市范圍內,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其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對符合條件的境內的單位和個人提供的跨境應稅服務免征增值稅。納稅人提供的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服務免征增值稅。

(二)提質增效,優化結構謀“進位”。

6.引導過剩產能轉移。鋼鐵企業利用預壓余熱發電,按規定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政策。對水泥、水泥熟料產品由增值稅即征即退100%調整為即征即退70%。對符合條件的特定建材產品和建筑砂石骨料由免征增值稅調整為即征即退50%。對化肥恢復征收增值稅,納稅人銷售和進口化肥統一按13%稅率征收國內環節和進口環節增值稅。自2015年2月1日起對電池、涂料征收消費稅,對符合條件的電池、涂料免征消費稅。

7.全面實施“營改增”。按照國家部署,全面實施“營改增”,自今年5月1日起,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并按規定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降低所有行業稅負。

8.支持基礎設施和要素市場建設。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經營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對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減免征收企業所得稅。對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對農膜、飼料、有機肥,以及批發和零售的種子、種苗、農藥、農機等部分農業生產資料免征增值稅。

9.支持生態循環產業發展。納稅人銷售自產符合條件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提供資源綜合利用勞務,可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自2015年7月1日起,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風力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站銷售自產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超稅負即征即退政策。對垃圾發電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100%的政策。

10.鼓勵實施節能環保項目。對符合條件的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提供的應稅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對符合條件的節能服務公司實施符合規定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實施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企業從事《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所列項目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實施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符合條件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實施企業,自項目取得第一筆減排量轉讓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實施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符合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11.引導環保消費理念。自2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