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江蘇泰之恒貿易有限公司(空調排名前十名有哪些呀?)

时间:2024-06-01 03:11:28 编辑: 来源:

首粵語流行曲及廣告歌的歌詞,當中尤以發人深省的哲理歌詞及文學色彩濃厚的抒情歌詞備受推崇。香港一位專門研究粵語文化與流行歌詞的學者曾做過一段很精辟的比喻,說盧國沾是“欲掣鯨魚碧海中”,以形容他的”霸氣“、“殺氣”,如果說鄭國江寫詞是要太極拳,那么黃沾就似耍詠春拳,而盧國沾則似耍鐵沙掌或鷹爪手,這與他的個人性格、才氣、雄心和經歷有關。盧國沾是填詞人中唯一在無線、佳視、麗的(而今的亞洲電視)三個架構截然不同的電視臺干過事的,親歷佳視的興亡,也親歷電視臺瞬息萬變的驚濤暗涌。這些沖擊,更鍛煉他成為一個閱歷豐富的填詞人。 黃沾在歌詞中寫到“變幻是永恒”,這是他對“變”的唯一闡述,此外不多解釋,而盧國沾的“浮生多變”卻是滲透到他整個填詞世界,像一條宿命鏈連線始終。《前程錦繡》是他難有的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作品,也不乏“大地在我腳下,國計掌于手中”(《秦始皇》)的王者氣概,但結果總不免唏噓——武俠名曲《小李飛刀》看似豪情,都依然脫不了“無情刀永不知錯,無緣分只嘆奈何”。而其他的眾多作品卻幾乎都以“變”來概括所有的風云起伏和時勢興衰、波詭云譎,表面上所指的是武俠世界或家族恩怨,實際上影射當年他在無線親歷的人事紛爭,乃至娛樂圈、商界股市的動蕩循環,以此局部的“變”反映整個社會的“變”,有的甚至在歌名就直接以“變”切入,如《變色龍》、《天蠶變》等。 盧國沾 對“變”的態度,盧國沾似乎是很悲涼的,他以一曲“戲劇人生”(黎小田曲,葉振棠演唱)來高度概括,無奈提出“快樂時要快樂”的解決方案,惟有以酒一醉方休,“醉下來休醒覺,美夢如酒醉了后更寂寞”! 但我個人覺得,真正講到“變”,盧國沾境界最高的還是那首入選1978年度第一屆十大中文歌曲的《每當變幻時》(古賀政男曲,薰妮演唱),這表面是一首追憶似水戀情的懷舊金曲,薰妮粵曲般娓娓道來的演繹中滲透著無奈,其實盧國沾是在用禪理解析人生,人們都愛比喻“人生如夢”,他卻敢說“夢如人生”,真的睿智到了家;他說人生是悲喜交加的,卻用“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來表現;他說“變”,卻用“紅日”和“斜陽”,“明月”和“變幻”來暗示,“常見紅日(明月)掛天邊每當變斜陽(變幻時),便知時光去”。此曲我苦尋多年才在網上找到,在深夜連聽幾十遍,一直聽到“明月”變成了“紅日”,才恍然頓悟之前三十年的“變幻”,于是豁然開朗...... 正當盧國沾為他人寫盡“變幻”之滄桑時,他自己也經歷了“變幻”之劫,1983年,他有感樂壇情歌泛濫的現狀,遂發起“非情歌運動”,并親自撰寫了《螳螂與我》、《小鎮》等非情歌的扛鼎之作。然而,在市場品味和商業原則下,非情歌運動最后還是無疾而終,盧國沾也慢慢淡出詞壇。然而,歷史終究是公平的,事隔9年后,在香港CASH作曲家作詞家協會頒發的2001年度“金帆獎”上,盧國沾終于被肯定,獲得“音樂成就大獎”,當原唱者薰妮唱到當年的成名作《每當變幻時》,她感慨的說:“我到今日再唱這首歌,自己已經是離婚婦人,而盧國沾又坐在輪椅,回想起真是歌如人生。”并禁不住落淚。 盧國沾 是啊,歌如人生,夢如人生,有誰會想到當年急流勇退時被人笑“老餅”的歌神許冠杰,在10年后成了挽救香港娛樂經濟的靈丹妙藥,而坐看“浮生多變”,“欲掣鯨魚碧海中”的“詞壇變色龍”盧國沾,又未必不能趁懷舊浪潮的洶涌再起“風云”呢? 游威: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執行總監,資深樂評人,娛樂傳播工作者。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