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社交媒體的利大于弊英文作文(小學生上網利大于弊的理由)

时间:2024-06-02 13:52:28 编辑: 来源:

也出現“JJMM”(姐姐妹妹)、“灌水”等網語,讓人摸不著頭腦。他擔心:“長期下去,孩子的語文怎么能學好啊?”

據媒體報道,某部隊有一次進行隊列訓練。一名中隊長剛下達命令,有一列隊新兵突然冒出一句:“我暈!”中隊長聽后趕忙走上前,關切地詢問:“哪里不舒服,我送你上醫院。”一句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后經戰士們解釋,中隊干部才弄清“暈”在網語中代表驚訝的意思。

而各大電視、報刊雜志對于網絡語言的青睞,更是對其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超級女聲”節目,“PK”(決一勝負)一詞廣泛使用。而諸如“MM”(妹妹)、“GG”(哥哥)等詞更是頻頻出現在一些都市類的刊物中。

沒有人能否認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網絡正在改變很多東西,生產、生活、休閑、交流方式等等,也由此產生了網絡語言、網絡文化。毫無疑問,單就表現形式和表現力來看,網絡語言在相當程度上是對傳統“規范”語言的顛覆和“革命”。

2001年出版的《中國網絡語言詞典》是我國第一部專門收集網絡詞匯的詞典。詞典收詞1305條,正文38萬字。由于近幾年網絡語言的不斷翻新,現在的網絡語言已遠遠超過了當初的收錄數量。

網絡語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縮寫型,包括漢語縮寫和英文縮寫,比如PMP是拍馬屁的縮寫,ps(網絡美工)是英文photoshop的簡稱;諧音型,包括數字諧音和漢語諧音,比如520(我愛你)、5555(嗚嗚嗚的哭聲)、JJWW(唧唧歪歪)、斑竹(版主)等;童語型,網民喜歡故作幼稚狀,比如將“東西”說成“東東”,“一般”說成“一般般”;新語型,一種是新創造的詞匯,比如用“菜鳥”比喻初上網的新手,還有一種是舊詞新義,比如將“丑女”叫作“恐龍”,將“丑男”叫作“青蛙”。

網絡語言主要有簡潔性、新奇性、詼諧性等特點。由于網際屬于實時交流,需要快速輸入,數字、符號、拼音、漢字、英文字母雜糅在一起的網語,既簡單易用,又能節省上網時間;網絡世界同時又是一個推崇個性、追求創新的世界......>>

問題六:寫作文時用網絡語言好不好 網絡語言進入小學生作文,值不值得鼓勵和提倡?

【話題緣起】

當社會學者們還在為網絡語言究竟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還是現代漢語的積極發展而爭個面紅耳赤、莫衷一是時,網絡語言已不可避免地之侵入了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赫然出現在我們小學生的作文本上了。作為祖國語言文字奠基者的小學語文老師,站在他們的專業職責、學科特點的角度,到底該持怎樣的態度呢?

2007年11月13日,在蒼南縣龍港鎮第四小學的階梯教室,一群熱心于語文教學的老師們正圍繞著“網絡語言,進入小學生作文值不值得鼓勵和提倡?”這一個話題進行富有教學意義的辯論。正方的觀點是:“網絡語言,進入小學生作文值得鼓勵和提倡”,反方的觀點是:“網絡語言,進入小學生作文不值得鼓勵和提倡”。辯論賽場上,雙方圍繞著自己的觀點,陳述了有利的論據,并提供了詳實的資料作為支持,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好不激烈。他們深刻的思想,精彩的演繹,令在場的老師為之嘆服。

【觀點碰撞】

正方一辯:

網絡語言,進入小學生作文值得鼓勵和提倡。語言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系統,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豐滿。網絡語言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它是新時代的產物,有著極強的時代感,散發著濃濃的生活氣息。怎么能把這樣有著鮮明時代特色的語言,將他拒之現代漢語的門外,拒之小學生習作的大門之外呢?

反方一辯:

網絡語言的隨意性,歧義性,含糊性決定了網絡語言不適合進入小學生作文。如用“青蛙”指代“丑陋的”,用“BT”指代“變態”,面對這樣的一種缺乏標準和規范、混亂不堪、不能有效地傳遞信息的網絡語言進入小學生作文,難道你還會摸摸學生腦袋說:“青蛙”這個詞你用得真棒?

正方二辯:

網絡語言詼諧、幽默、簡短且富有個性,為學生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提供憑借。有些小學生原來不喜歡寫日記,因為用上了鮮活的網絡語言,他覺得非常好玩,因而愛上了寫日記,這絕對是好事。比如“剛從火星歸來”,反映了對方的不合時宜,這種說法運用了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 而且很有幽默感,便于理解和接受。

反方二辯:

出示“灌水”、“拍磚”、“沙發”、“抓狂”等網絡語言,在我校調查了97位老師和兩個班的學生,大部分不知道的為75%。萬丈高樓拔地起,小學的習作基礎和寫作習慣是基礎中的基礎,是重中之中!這些將漢字、數字、英語字母等雜糅在一起的網絡語言,教師若不及時引導,任由學生將這些美麗的方塊字以“妖魔化”的方式加以糟蹋,不加規范,無疑是我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失職。

正方三辯: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寫作要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樂于表達,自由表達,個性表達”。網絡語言已經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表達形式,我們為什么不允許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真實的生活?用自由之筆,寫自我之境,抒自我之情,表自覺之意。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作文教學目標啊。

反方三辯: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小學生習作也要講究取法乎上,講究學習高品位的規范語言。因為兒童的一切學習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在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語言的起步階段,這樣隨意的,不規范的甚至粗俗的網絡語言就是孩子們學習語言的樣板嗎?那規范而美麗的白話文才是學生模仿的上上之法啊

正方四辯

對于小學生習作運用網絡語言的態度,我們應該以理性、開放的姿態迎接網絡語言這一新事物的產生;我們所要做的應是“多引導,多激勵,少限制,少指責”,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使網絡語言逐漸規范、逐漸完善,最終完全溶入到我們的漢語體系中而不能采取一味地......>>

小學生上網利大于弊的理由

1)青少年上網首先的一大危害就是會影響視力。據統計,經常上網的學生中近視的比例大約占60%。第二大危害就是電腦所釋放出來的輻射,具有相當強烈的危害。

2)因為沉迷于網絡而放棄學業、離家出走、甚至是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兩名中學生因通宵上網而在鐵軌上熟睡被軋死,17歲的少年因網上的幾句玩笑而話趕到百里之外的網吧行兇,幾名中學生為上網而十幾天徹夜不歸,還有不少青少年因癡迷上網而荒廢了學業……

3)案例一 福建五少年殺死同學勒索20萬 警方繳獲軍用手槍

2002年10月9日,福建省福清市警方破獲一起在校中學生殺害在校生案,抓獲陳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繳獲作案工具兩輪摩托車1部、六四式軍用手槍子彈3發等物品。

7日下午2時30分許,福清市警方接到受害者家屬報案:當日下午2時23分,他家突然接到歹徒打來電話稱:“陳某(男,13歲,某中學初一學生)被其綁架要求家屬準備20萬元人民幣贖金,并稱不準報案,否則后果自負。”

接到報警后,福清市公安局馬上組織警力開展偵破工作。根據現場調查,走訪群眾,獲悉受害者陳某于2002年9月29日晚9時許,從福清市新厝鎮某中學晚自習回家途中失蹤。其家屬經過幾天幾夜尋找未果,直至10月7日下午突然接到綁匪勒索電話。

警方在大量調查取證的基礎上,獲悉某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陳某母親與受害者家積怨較深,且陳某近期表現十分反常,有重大作案嫌疑,同時查明陳某近期來經常與同學郭某、黃某等人在一起打電腦、玩游戲,行動詭秘。10月8日下午警方決定對陳某等5位涉嫌人員采取收捕審查。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陳某(男,1987年12月出生,某中學初三學生),郭某(男,1987年5月出生,系陳某的同班同學),黃某(男,1988年1月出生,系陳某的同班同學),李某(男,1987年6月出生,系某中學初三學生),楊某(男,1988年2月出生,系某中學初三學生)供認,他們因長期在一起玩電子游戲機而結為朋友,因陳某母親與受害者陳某母親有積怨經常吵架陳某懷恨在心,伺機報復,于是犯罪嫌疑人陳某便召集郭某、黃某、楊某進行密謀尋求報復。

9月29日晚9時許,陳某、郭某、黃某三人在受害者回家的途中等候,將受害者陳某毆打殺害后,用兩輪摩托車將其尸體載到某水庫,用石頭繩子捆綁投入水庫,然后潛回家中,并于10月7日通過李某打勒索電話到受害者家中索要20萬元人民幣。

4)案例二 浙江校園暴力升級:學生組團買槍對抗黑社會

2003年4月25日,永嘉黃田某中學學生柳某因與同校的黃某有矛盾,便叫來徐某等將對方毆打了一頓。柳也因受到學校的嚴厲批評處理。第二天晚上,當徐某等四人再次來到柳某的寢室里時,被聞訊趕到的值班教師發現,之后徐某等被帶到黃田派出所。調查中,這伙人供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他們中間曾相互間傳送著一支槍!全體參戰干警為此大惑不解,一伙初中人何來槍支呢?他們決心將此案查個水落石出。

原來,就讀該縣某中學的徐某、厲某等人在校期間經常與當地社會上青少年組成的“十八黨”團伙發生沖突。為能何他們對抗,徐某等也組建了一個名為“十三鷹”的學生團伙。去年下半年,柳某想買支槍來去打獵,就通過朋友介紹在其叔叔張某那里,以250元購買了一支單管火藥槍,后一直藏在家中。今年2月份,徐某所在“十三鷹”在與“十八黨”的對抗中敗北,他們覺得如果有一支槍在手便可扭轉敗勢。第二周,徐某等10人便籌資到黃田鎮,以同學關系將柳某的那支槍購買過來,并將槍藏到家中,直到26日被公安機關查獲。案情至此已初步明了,警方便立即成立專案組,連夜出戰,于 4月26日深夜包圍制槍犯罪嫌疑人張某并將其逮捕歸案。

案例三 北京一少年為偷錢上網 將奶奶砍死爺爺砍成重傷

17歲少年小新(化名)為了偷錢上網,竟然將奶奶當場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兩年前,小新開始沉浸在網絡里,學習成績陡然下降。初中還沒有畢業便輟學。

因擔心兒子整天沉迷于網吧,小新的媽媽讓他照看家里的臺球桌。小新把看臺球桌掙的錢拿去上網。后來家里不再提供上網的錢,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網吧呆了一個星期。父親的一頓打罵對小新來說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僅僅幾天后,上網的欲望又像蟲子一樣噬咬著他的心。此時,爸爸月初給奶奶生活費時說的一番話浮現出來。“爸爸說爺爺那兒有4000多塊錢,當時聽了也沒太注意,后來就想去偷爺爺的錢。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爺爺家,晚上,看爺爺奶奶都已經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傷了再翻。”

睡夢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響聲驚動了爺爺。不顧一切的小新又將菜刀砍向了他。爺爺受傷后逃出家門。小新翻箱倒柜也沒有找到那4000元錢,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兩元錢。事后,小新的爺爺說,那是奶奶為孫子準備的早點錢。小新捏著兩元錢在村口的一個洞里躲了起來。思來想去,還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訴記者,奶奶從小最疼愛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記著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當時只想著拿到錢后就去網吧,根本沒想后果。如果讓我在上網和奶奶之間重新選擇,我肯定選擇奶奶。”說到這里,他痛哭流涕起來

對了,這位哥們,要這種東西作什么。

兩名未滿18歲少年為解乏悶將五旬乞丐折磨至死

兩個不滿18歲的退學少年,凌晨從游戲機室出來后為找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