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綏芬河口岸貿易博覽會(黑龍江的地理位置?)

时间:2024-05-29 07:32:25 编辑: 来源:

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中心穿流而過。

山即是城,城即是山.

清末名臣張之洞曾這樣吟詠重慶:“名城危踞層巖上,鷹瞵鶚視雄三巴。”

“重慶市區在中梁山和銅鑼山之間,嘉陵江和長江流經的河谷、臺地、丘陵地帶。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建筑錯落有致,因此叫別稱山城,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山城。以重慶母城渝中半島為例,它是典型的低丘、臺地地貌,整個半島就是一個突起的山脊,朝天門沙嘴海拔168米,解放碑地區平均海拔249米,枇杷山海拔340米,鵝嶺海拔約400米,而這些落差都是在9平方公里的渝中半島上,你可以想象城市的高樓大廈是怎樣的起伏,道路是怎樣的徊轉,山城是多么的有特色了。”

山城是重慶的別稱,其實山城是一種建城形態,因為重慶是中國最著名的山城,所以山城在某些時候便特指重慶。國內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山城”,如重慶轄區內的涪陵、萬州,山東青島老城區等等,都是建在山上的城區。

① 山城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亦稱山州或城州。山城國相當于現在的京都府南部。

“山城”以前亦寫作“山代”,大約7世紀起以“山背”為名立國。延歷13年(794年)11月7日當平安京被正式命名時,桓武天皇見此地倚山傍水,為天然的要塞,于是重新命名為“山城”。

開始時,山城國的國府位于南山城的相樂郡,據推斷,即為現在的相樂郡與山城町附近。在8世紀前半葉時轉移了到葛野郡,大致為現在的京都市右京區太秦和右京區西京極郡町附近。到了延歷16年(797年)8月25日,因為葛野郡的地勢狹隘,于是遷移了到長岡京以南的乙訓郡,大致為現在的長岡京市(南栗冢遺跡)和向日市上植野町。

清和天皇的貞觀3年(861年)6月7日,國府再轉移到乙訓郡的河陽行宮。河陽行宮為嵯峨天皇所建造,目的是為了抵御外敵入侵,而政治會議亦在這里召開,位置大致為現在的乙訓郡大山崎町。

山城國設有守護所,最初由京都守護兼任山城國守護,但有擔任京都守護的貴族承受不了這么大的工作壓力,因而請辭。此后,六波羅探題兼任此職,守護所也成為了六波羅。在室町時代以宇治河為邊界,將上面三郡和下面五郡割開,將山城國一分為二后,上面三郡的守護設置在宇治槙島,下五郡的守護所設置在淀等數處地方。

② 美麗、富饒、古樸、自然,無任何污染的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位于祖國的最北邊陲,她東連綿延千里的小興安嶺,西依呼倫貝爾大草原,南達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與俄羅斯聯邦隔江相望,境內山巒疊嶂,林莽蒼蒼,雄渾八萬里的疆域,一片粗獷。

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北、面積最大的現代化國有林區,總面積8.46萬平方公里,相當于1個奧地利或137個新加坡。林木蓄積量5.01億立方米。占全國總蓄積量7.8%,總面積8.46平方公里,總人口51萬,邊境線長791.5公里,下轄塔河、漠河、呼瑪三縣,加格達奇、松嶺、新林、呼中四區和十個林業局。

巍巍興安嶺,積翠大森林。大興安嶺的林地有7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4.1%,在浩瀚的綠色海洋中繁衍生息著寒溫帶馬鹿、馴鹿、駝鹿(犴達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棒雞、天鵝、獐、狍、野豬、雪兔等各種珍禽異獸400余種,野生植物1000余種,成為我國高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野生動、植物樂園。

在千山萬壑間縱橫流淌著甘河,多布庫爾、那都里、呼瑪、額木爾等二十多條大小河流,最終注入了邊陲人民的母親河---黑龍江。這里盛產鱘鰉魚、哲羅、細鱗、江雪魚等珍貴的冷水魚類,用“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來形容這里的野生動物資源實在不為過。

③重慶的別稱,重慶市簡稱渝,位于我國西南地區東部,長江上游。1997年以原四川省重慶、萬縣、涪陵三地級市區域設中央直轄市重慶,是我國面積最大、行政轄區最廣、人口最多的中央直轄市。全市面積8.3萬平方千米,人口3002萬,有漢、回、苗、土家等民族。長江斜貫本市,形成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夏熱,夏季因地形郁悶,氣候悶熱,成為長江三大“火爐”之一。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重慶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山,江水回繞,城市傍水依山,層疊而上,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然而最具特色的,還要數山城的夜色。憑高眺遠,萬家燈火起伏錯落,銀霞明滅,與兩江粼粼的波光、滿天閃爍的星斗交相輝映,其景奇麗醉人。重慶中心城區為長江、嘉陵江環抱,山清水秀,風貌獨特。重慶具有三千年悠久歷史,為重慶留下了不少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古老的歷史遺跡和雄峻的自然奇觀。全市有大的旅游景區20多個,景點達1300多處,已初步開發300多處,其中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有4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00多個,各種文物點12000多處。

重慶市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能資源和獨具特色的三峽旅游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內河口岸,擁有汽車、機械、電力、化工、輕紡等綜合性工業基地。

石城境內,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兩漢時先后隸屬于都、揭陽、陂陽、虔化等縣。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陽縣,先后屬廬陵郡、南康郡。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改名陂陽縣,屬南康郡。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設場,以境內“四面環山,聳峙如城”得名石城場。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升石城場為石城縣。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屬虔州。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屬贛州。元元貞元年(1295年)屬贛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贛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劃石城縣為寧都直隸州轄。1914年屬贛南道。1926年廢道屬江西省。1932年屬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石城為中央蘇區之地。1932年12月石城縣劃歸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轄,1933年3月復歸江西省政府轄。1933年7月22日將木蘭、高田及小松的羅溪劃屬赤水縣,巖嶺劃屬福建彭湃縣。1933年8月16日,蘇維埃中央政府劃石城之南的橫江、龍崗、大由、珠坑、洋地、羅家及瑞金的日東、湖陂,寧化的淮陽(淮土)等地增設太雷縣為中央直屬縣,縣委駐橫江墟。1949年9月30日解放,屬瑞金專區,縣政府駐琴江鎮。1950年屬寧都專區。1952年9月以后,先后屬贛州專區、贛南行政區、贛州地區,1999年撤區改市,屬贛州市至今。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石城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贛州的東北部,東鄰福建寧化,南抵福建長汀縣及本省的瑞金市,西毗寧都,北靠廣昌;地處東徑116°05′46″至116°38′03″,北緯25°57′47″至26°36′13″之間。自古以來,石城都是江西進入閩西粵東必經之地,素有“閩粵通衢”之稱。南北同經長71.8公里,東西緯寬53.7公里,全縣總面積1581.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111347畝,約占總面積的89%,耕地面積192646畝,約占總面積的10%,水面面積57794畝,約占總面積的3%,道路、城鎮、村落、廠礦237230畝,約占總面積的10%。人謂“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是個典型的東南丘陵低山地區。

全縣有耕地22.5萬畝,山地17.6萬畝,水面7.2萬畝。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石城的農產品更具特色,白蓮、煙葉享譽全國,是著名的通心白蓮和優質烤煙基地縣,199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白蓮之鄉”和“中國煙葉之鄉”。以臍橙、牛心柿為主的果業已初具產業化規模。動植物種類繁多,已查明有野生動物118種,中藥材138種。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6.8%,活立木蓄積量262萬立方米,尤其以毛竹豐產林、油茶林、松脂林等發展較快。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建設意義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作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地區,將對吉林開發開放和振興發展產生歷史性影響。國務院提出“四個重要、兩個區”,即使長吉圖發展成為國家沿邊開發開放的重要區域、我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東北亞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培育成中國東北地區新的重要增長極,建設成為我國沿邊開發開放的先行區和示范區。這表明了長吉圖先導區在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在東北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在東北亞經濟技術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加快長吉圖區域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發揮長吉圖先導區在東北地區的重要作用,將極大地促進吉林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長吉圖是把吉林省最具潛力的開放優勢與最有能量的經濟增長優勢、最具魅力的資源優勢相疊加,有望成為吉林省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頭號品牌,實現全面振興的關鍵王牌,必將對全省未來發展產生長遠影響,也必將對我國內陸省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和老工業基地振興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對提高我國在東北亞的戰略地位也有重要意義。 長吉圖地處東北亞區域地理幾何中心和新歐亞大陸橋中心。圖們江是我國內陸進入日本海最近的水上通道,圖們江下游地區地處東北亞的中央部位,中、俄、朝三國毗鄰,是東北亞地區實現水平分工與垂直分工的交匯點,這一地區被公認是世界最具增長潛力的經濟區域之一。琿春市地處環日本海東北亞經濟圈的核心區位,最近距離日本海僅2公里,周邊分布俄、朝的自由貿易區和自由經濟區以及俄、朝兩國的10個優良海港,長春、吉林兩個特大城市地處環日本海東北亞經濟圈中心位置,也是未來新亞歐大陸橋的中心點,與俄、朝的港口群與蒙古東部、俄羅期西伯利亞遠東濱海邊疆區的腹地緊密相連,因此是東北亞地區自然資源、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實行科學配置的最佳區域。

長吉圖充分考慮了吉林省在東北亞區域中的地緣、政治、經濟特點,緊緊圍繞東北亞合作、圖們江地區開發,充分發揮長春、吉林兩大城市和圖們江區域比較優勢,通過小區域合作帶動大區域合作,雙邊合作帶動多邊合作,以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和新載體,長吉圖將成為吉林省對外開放新的窗口和通向東北亞市場的橋頭堡,進而將把東北亞區域合作推上新階段,構建我國面向東北亞國際合作新格局,也將對東北亞區域間的外交、政治都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并將對東北包括內蒙古東部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 我國有黑龍江、湖北、湖南、河南、江西、陜西、山西、四川、貴州等十多個中西部內陸省份。由于多重原因,吉林省長期以來對高度發達的歐洲和日韓開放相對滯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東部地區較低。落實新的發展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需要解決吉林省開放帶動開發、加快發展這一重大課題。

吉林省作為東北臨海省份,具有典型的沿海省份特點。雖然我國沿海省份的歷史文化、資源環境不同,但長吉圖與我國沿海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結構比較相近,是國家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工業多以汽車,高鐵地鐵輕等軌道交通制造,石化,生物制藥等高層次高技術含量的先進制造業產業為主,但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對高度發達的歐美日韓開放度很低,計劃經濟體制制約比較突出,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較為緩慢。建立長吉圖,可以形成以琿春為窗口、延吉--龍井--圖們為前沿、長春--吉林為引擎、東北腹地為支撐的總體布局,打造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新門戶,既可以增強吉林省對歐美日韓跨國公司世界500強資本的吸引力,又可以提高吉林省經濟的外向度、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促進沿海與腹地良性互動,構筑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因此,將長吉圖創建為我國東北沿海省份對外開放先導區、新型產業示范區和生態經濟功能區,開創我國內地對外開放新模式,為國家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內地與沿海、區域協調發展,探索東北沿海省份以開放帶開發、加快發展的新路子,實現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