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美國自由貿易政策時間(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對外貿易政策)

时间:2024-06-09 03:07:12 编辑: 来源:

務部曾于2007年10月25日發布公告征集了一輪評論意見。在反傾銷調查中,美商務部通常采用加權平均對加權平均或交易對交易的方式計算傾銷幅度,同時美法律規定,如出口價格的模式由于購買商、地區、時間段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時,可以確定目標傾銷的存在,從而采用加權平均對交易的方式。上次公告,美國商務部就如何確定目標傾銷征求公眾評論意見。此次公告,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其初步擬定的認定和分析目標傾銷的辦法,并就此辦法再次征求公眾評論。

④美商務部就反傾銷調查中低于成本測試問題征集評論意見

2008年5月9日,美商務部在《聯邦紀事》發布公告,就反傾銷調查中低于成本測試問題征求公眾評論。美商務部解釋,計算正常價值時,其考慮正常貿易過程中的銷售,而對于某筆銷售是否屬于正常貿易過程,需進行低于成本測試。但是法律并未規定使用單一的時間段或是多個時間段作為計算成本的期間。在絕大多數案件中,美國商務部采取調查期或復審期作為計算成本的單一時間段。在有限的幾個案子中,美國商務部采用了更短一點的時間段。此次,美國商務部就是否及在何種情況下采用較短期間的問題征求評論意見。

⑤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修改337調查程序

2008年7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公布了有關337調查程序的新規定,并于2008年8月6日正式生效。新規定將對國際貿易委員會未決的以及未來發生的案件產生影響。

該新規則用于規范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調查,許多修改都是程序性的,其中較為重要的修訂主要涉及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關于申請調查應提交的書面材料。國際貿易委員會修改了《聯邦法規》第19條210.12(a)(9)(viii)的內容,申請人應當在起訴書中附上與其獨立的專利訴訟請求相關聯的專利權利要求圖表。此前,原告僅需提供就每項專利的樣本權利要求書即可。另外,專利權人仍可以在不提供權利要求圖表的情況下主張從屬權利要求。

第二,關于提交許可合同的要求。新修訂的《聯邦法規》第19條210.12(a)節首先新增設了(9)(iv), (10)(i), (10)(ii)節,以減少起訴方必須提交的許可合同副本的數量,從之前每項專利的許可合同須提交三個副本縮減到僅須提交一份副本的要求。同時國際貿易委員會還修訂了(c)(1), (d), (f), (g)的內容,規定僅在起訴人需要通過其自己的許可行為或通過其被許可人在本國的行為而尋求滿足國內工業的管轄要求時,上述許可合同文件的提交才是必要的。

第三,關于調查期限。新修訂的《聯邦法規》第19條210.42,210.43,210.51節規定將行政法官可以設定的調查期限從15個月延長至16個月。同時除非國際貿易委員會另有規定,行政法官須在上述所設定的調查期屆滿前4個月(而非僅3個月)向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關于是否違反337條款的初步決定。

第四,關于復議請求書的頁數限制要求。對于行政法官所做出的“初步決定”,任何一方當事人都可以向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請復議。此前由于該復議書并沒有頁數的限制,通常情況下該復議書可長達幾百頁。新修改的《聯邦法規》第19條210.43(b)(1)規定,當復議申請書的篇幅超過50頁時,其摘要部分不得超過10頁,并且復議申請書的篇幅應限制在100頁以內(摘要以及其他實物展示除外)。由于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也提出了30頁的限制要求,該100頁的篇幅限制適用于任何類型的當事人可能向聯邦法院提請上訴的爭議。

1934年美國自由貿易政策的原因以及影響

美國國內很早就有人崇倡自由貿易理論,但為支持其工業化進程,美國歷史上保護思潮占據主要地位,并長期實行嚴格的保護貿易政策

直到1934年,以國會通過的“互惠貿易法案”為標志,自由貿易理論才真正開始運用于外貿政策中

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20世紀70年代初,這期間,美國一直扮演著推動全球自由貿易的主要角色,客觀上也促進了世界貿易逐步走向自由化

但美國力主自由貿易并非對自由貿易理論的尊重,而是為其具競爭優勢的商品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保護

截至目前,美國與哪些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

1、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3國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導人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

2、1994年1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布成立。三個會員國彼此必須遵守協定規定的原則和規則,如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來實現其宗旨,藉以消除貿易障礙。

3、成立之初,它就擁有3.6億消費者,其國民生產總值總計超過6萬億美元。可以說,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它力圖以自由貿易為理論基礎,以自由貿易區的形式來實現貿易、投資等方面的全面自由化,進而帶動整個北美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

4、當時,許多國際經貿界人士視之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措施最大膽的自由貿易區。尤其是對于墨西哥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加入這一協定包含了各方面的機遇和風險,對其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非常深遠。

分別說明不同時期發達國家自由貿易政策之間,以及保護貿易政策之間在實行時間、代表國家、標志事件?

自由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對進出口貿易不加干預,任其自由競爭

自由貿易政策有單邊、雙邊、諸邊和多邊多種

自由貿易政策實施表現為關稅的降低和應稅商品的減少、非關稅壁壘等的減少與取消

自由貿易政策隨資本主義建立而出現,隨資本主義發展而演變

時強時弱,沒有絕對意義上的自由貿易政策

在國家存在和不平衡規律作用下,自由貿易政策成為主流政策時期短于保護貿易政策時期

但自由貿易政策有利于資本擴張本性的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隨著資本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自由貿易政策成為主流,但不穩定

19世紀產業革命以后,英國經濟競爭力大大增強

為了擴大市場,追求高額利潤,形成以英國為中心的國際分工,確立單方面的自由貿易政策,并通過各種渠道推行,甚至通過戰爭,強加給戰敗的國家

在20世紀初期,隨著英國經濟競爭力的下降和大危機的降臨,自由貿易政策被超保護貿易政策取代

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成為經濟強國

為了對外擴張,美國從二次戰前的貿易保護主義轉向自由貿易政策,并推動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推行貿易自由化,把單邊的自由貿易政策演變為多邊的自由貿易政策

隨著資本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1995年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取代1948年生效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使多邊的自由貿易政策得到加強 自由貿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