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莆田外貿版本起源(閩南文化有哪些)

时间:2024-05-16 10:08:17 编辑: 来源:

些詩賦出自距今1530年前,是至今最早的浦城桂花詩賦。可見當時浦城桂花樹種植之多,說明浦城種植桂花樹起始時間遠在南北朝之前。 唐貞元元年(785年)前后,閩南莆田人林披的兒子林藻、林蘊進京趕考,途經浦城縣折桂嶺(又稱五顯嶺,古代閩入中原的咽喉要道),在嶺南步高亭墻壁上,林藻作詩《折桂嶺》言志。詩中云:“弟兄各折一枝桂,還向嶺頭聯影飛”。結果兄弟先后中舉,史稱“郡人舉進士自藻始”。貞元中,林藻累官殿中侍御史。林披子9人俱官刺史,號九牧林家,浦城九牧村名也由此來。傳說折桂嶺有一片桂花林,九牧成為出人才的福地,是桂樹兆祥。此后,晚唐詩人、林藻的同鄉莆田人黃滔亦慕名來游浦城,留下《送君南浦賦》的千古絕唱,收入清嘉慶《新修浦城縣志》。賦中云:“郊天路口,愁攀夾渡之柳條;采蕨山前,忍看解維之桂楫”。桂樹木質細密,堅硬柔韌,自古浦城人用之做船楫、扁擔,可見當時桂樹之普遍。此后,黃滔于唐乾寧(894-896年)中進士,他作《寓題》詩云:“損生莫若攀丹桂”。民間傳說在浦城折桂很神。 宋朝嘉佑二年(1057年),浦城人章衡狀元及第,官直集賢院。他回鄉捐修祖祠資福寺(距烏陰橋3公里),作《題資福寺》詩云:“文昌耿耿星常現,桂籍巍巍世不空”。自豪浦城章氏世代及第(出狀元2人,進士20余人),“桂籍”指其科舉門第,也可視為出桂之祖籍。章衡中狀元時,宋仁宗皇帝(趙禎)作《賜狀元章衡詩二首》,其中詩句:“靈鰲振處千山動,丹桂開時萬里香”。古詩講究用典,“靈鰲”是實指章衡前六世祖章仔鈞墳前的鰲頭山(在浦城蓮塘鎮余樂村)。“丹桂開時萬里香”中的“丹桂”就可能也是實指,是皇帝已聞章衡家鄉是丹桂之鄉所作的感慨。這首詩是歷史上最高端人物吟及浦城丹桂了。另外,宋仁宗的這句詩中所謂的丹桂,并非詩人濫用“丹”字修飾桂花,不可能把銀桂、金桂說成丹桂。這里出現的丹桂應真實指現在概念的丹桂。這是記載丹桂品種的較早文字。南宋時浙江天臺人陳景沂著《全芳備祖》(1256年)上下集,記花果草木,“多有他書不載,可資考證”,是一部花木記載較全的書,他輯錄《爾雅》中的一段文字:“梫木,桂樹也,一名木樨。花淡白,其淡紅者謂之丹桂;黃花者能子。叢生巖嶺間”。其間“丹桂”的文字比宋仁宗賜狀元詩晚出200年。南宋錢塘人吳自牧著《夢梁錄》和清乾隆《浙江通志》等記載:宋高宗南渡,建都臨安后,曾在德壽宮賞桂,有象山士子史本,見木樨忽變紅色,異香,而把接本獻上,高宗雅愛之。桂花研究界的多位專家都認為這可能是丹桂出現的最早記載。但是,宋高宗(趙構)南遷建都于公元1127年,也比宋仁宗(趙禎)賜狀元詩晚出70年。 從歷史記載來看,桂花花色因芽變產生,銀桂出現較早,金桂出現較晚,而丹桂出現最晚。因此從品種的演化規律來看,金桂品種群比銀桂品種群進化,而丹桂品種群最進化。根據古代詩文對桂花的描述可知,在唐朝和唐以前,栽培的桂花主要為銀桂類,唐詩幾乎無一例外地將桂花色描述為白色。宋朝出現很多關于黃色桂花的描述,如楊萬里詩:“西風半夜散麩金”;范成大詩:“金粟枝頭一夜開”;鄧志宏詩:“連云老桂入新黃”等,說明北宋桂花以黃色金桂為主,且被世人喜愛。宋代女詞人李清照(1084-約1151年)的詠桂詞《鷓鴣天》云:“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她看來,似乎桂花只有輕黃,沒有深紅。確實,丹桂的描述在南宋才有,而且品種少而珍貴。而北宋(公元960-1125年)中期宋仁宗就詩寫丹桂,因此這時的丹桂確屬罕見。 浦城有著桂花生長的良好地理、自然條件。據近幾年來桂花研究專家的最新成果顯示:“桂花適生于我國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地區”,“因為桂花在每年秋季開花前夕,要求有一段低于24℃的冷涼濕潤氣候;另在入冬后,還要求有一段0-10℃的相對休眠期,以孕育來年的花芽”(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楊康民編著《中國桂花集成》第九頁)。浦城是典型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水熱條件好,桂花秋季開花前有一段典型的低溫濕潤氣候,當地人稱“凍木樨”,再往南100公里,就沒有這種現象,北面的杭州氣候與浦城十分相似。因此,浦城具有桂花生長和進化的良好條件,有可能較早出現丹桂品種。 浦城種植桂花的資料照理在古代的縣志中應有所記載。據現有文獻可考,浦城早在隋唐時期有圖經,最遲自宋有縣志,但均失傳。至今保存完整、時間最早的縣志即明代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修《浦城縣志》,在其卷十一《土產·花品》和《土產·木品》兩處均記載產桂,惜古志精煉,未記其詳。其后清順治、乾隆兩部縣志物產卷均記產桂。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新修浦城縣志》物產卷有較詳的記載:“木樨,邑有白、黃、紅諸色,其逐月花者名月桂。”在風俗卷又記:“除夕換門神春聯,蒸歲糕,釀紅酒。”歲糕蒸熟后都要撒上一層紅木樨(花),紅酒釀造時,也添加紅木樨,均為增紅添香,征兆喜慶吉祥。這些做法世代相傳,惜志書簡略未記。浦城自古還有一特有風俗是外地絕無僅有,而在浦城則是家喻戶曉,無一例外的,那就是用木樨糖茶待客。家中,正月每逢客人,或平日有來訪的遠客、稀客、貴客,主人都要敬獻一盅木樨茶,用早在秋天精制封藏的紅木樨糖(開水氽過白糖浸漬的丹桂花)沖下開水,杯中綻開艷麗如丹的花瓣,散發出沁人心腑的芬芳。當代浦城人,原港臺都市報總編祝文善、廈門教育學院副院長沈世豪都為此有專文發表問世,但外地專家編著的桂花集成、大全之類,記載的桂花茶僅是茶葉加桂花的制品。確實,就浦城相鄰縣市也沒有制作木樨糖和木樨茶待客的習俗。從這些事實可證明桂花糖是浦城特有的桂花加工食品,獻木樨茶是浦城特有的風俗。 明清時期的浦城,丹桂的種植已相當普遍,城里的房前屋后,鄉下的田頭地尾,野外的山麓河畔,都有丹桂的常綠樹姿,金秋飄香,幾乎達到遍山漫野的地步。清浦城人孫振豪(字汝西)為官歸里,筑廬郊外,親家鄭天錦作詩慶賀。詩中云:“小筑精廬附郭宜”、“階下桂蘭森競秀”,可見房前種桂之多。浦城縣城東仙樓山,古稱越山,是城區之枕山(浦城舊街道呈美女軀干形,仙樓山是頭上方的枕頭),山中有一景稱西靈沼,是呈曲池狀沼沚,在仙樓山西麓,址今存。舊時,沼中凸起一石,上有用隸書刻“西靈沼”3個字,字義或許是取《楚辭·劉向〈九嘆〉》中“朝西靈于九濱”即召西方之神;或許是因秋位在西,特指秋神。總之有召神之意,神就神在沼上有棵巨大的丹桂樹,清嘉慶《新修浦城縣志》稱:“上有丹桂甚巨,數百年物也。”遮天蔽日,中秋花開,滿城香飄,邑人視之為桂神。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縣南浦書院主講陳焯作《越山紀勝》,其中詩《西靈沼》云:“沼西靈石浮,丹葩秋照灼。直疑鷲嶺來,桂子飄然落。”前任浦城署縣、時任南平通守譚垣過浦城,作和詩有句:“獨占叢桂陰,天香自開落”。后又有詩人鄭潭作和詩云:“丹桂生秋風,其華亦灼灼”。孫霖作和詩云:“靈石有天葩”等綿綿不斷。雖時遷物佚,仍可想像當時古桂之巨大,甚稱浦城一絕。 民國31年(1942年)春夏,侵華日軍發動浙贛戰役,日本飛機頻繁轟炸,公路沿線的桂花樹遭到毀壞。接著國民黨軍敗退,幾十萬軍隊駐扎浦城。一些無軍紀的傷兵,砍伐駐地附近的風景林,其中一些桂樹遭殃。解放后最近十幾年,因各地城市大規模建設,競相以丹桂樹綠化城市。 所,浦城丹桂倍受商家青睞,連上海、北京等地的一些國家大型建筑也有意購植浦城丹桂。于是在浦城周邊臨時建起10余家園林苗圃,專門爭相購取浦城古桂或大型桂樹,粗略估計被運出者不下兩千棵。這一方面,說明浦城丹桂確實名揚國內,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浦城的生態資源。盡管如此,浦城縣桂花、特別是丹桂仍然在國內占優勢地位,現有桂樹不下15萬棵,丹桂培育規模超過2萬畝,數以千計的古桂花樹仍在境內茂盛生長。在浦城臨江鎮水東村楊柳尖自然村一村民家的房前大空坪上,生長一棵古丹桂,當地人稱九頭丹桂王。樹高15.6米,冠幅18米,覆蓋面積230平方米。此樹基部0.5米處分生主干9枝,9枝主干在1.5米處又各分別生長出2個分枝,形成龐大樹冠。金秋時節,桂花飄香,滿樹桂花紅似火,近看是九龍戲珠的壯麗景觀,遠眺就像個大紅球。九頭丹桂王的樹齡已被專家測定為1100年以上,以“唐桂”被列入《中國桂花集成》(2005年9月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古丹桂單株直徑最大的,除前不久被賣掉的富嶺鎮里源村一棵直徑為1.4米的丹桂王外,現當數富嶺鎮靖坑村一棵,胸圍3.8米,直徑1.2米,同地另一株胸圍3.1米的次之。其樹齡待測定。 浦城縣領導班子對浦城桂樹保護發展高度重視。1989年7月21日浦城縣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決定列桂花為浦城縣花。2003年縣政府把丹桂納入全縣四大商品林基地建設規劃。2007年1月11日,浦城縣申報“中國丹桂之鄉”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批準并正命名。浦城作為丹桂之鄉已為國家所認可,浦城丹桂保護和發展的前景一定會更美好 浦城的丹桂

按照 浦城縣衛星地圖

[4]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辦法規定,據縣人口普查辦公室計算機匯總數據,2000年11月1日零時登記的全縣常住人口為32萬1272人。縣內戶口居住在縣外的人口8萬9469人;而戶口在縣外(含縣外、省內和省外),普查登記時在縣內居住的人口為8967人。二者相抵凈流出8萬0502人。按同口徑,全縣人口為40萬1774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38萬5566人增加1萬6208人,增長4.20%,平均每年增長0.42%。這次普查登記總人口中,漢族人口31萬8244人,占99.06%;其他民族人口3028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2937人增加91人。 據縣統計局統計,2005年年末全縣總戶數11萬6225戶,總人口41萬0109人,其中男性21萬4121人,女性19萬5988人,18歲以下8萬4322人,18—35歲11萬0656人,35—60歲16萬1797人,60歲以上5萬3334人

建安元年(196) 漢閩越王余善臨柘溪之濱筑城曰浦城 屬會稽郡 永安三年(260) 改吳興縣 屬建安郡 隋代 并縣 并入建安縣 唐武德四年(621) 復置成縣 改名唐興縣 武后天授二年(691) 改縣名 改武寧縣 神龍元年(705) 改縣名 復名唐興縣 天寶元年(742) 改縣名 定名浦城 歷屬永安軍、建寧軍、建寧路 歷屬建寧府、建安道 1932年 方志敏率紅十軍攻克浦城 建立浦城縣蘇維埃政府 1949年5月13日 解放 歷屬建甌專區、建陽專區、南平專區 歷屬建陽地區、南平地區、南平市

置縣必設治所,治所即地方長官辦公官署,俗稱衙門。浦城治所開始設在何處?后又有何變遷?該記此事的早 浦城縣縣長 陳國發

期浦城縣志已經失傳。至今保存完整,最早的縣志是明代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修《浦城縣志》。該志書卷首《縣治圖》中表明,衙門在光祿街東即今天縣政府大院所在位置。該志卷二《縣治》記載:“浦城縣始置于漢建安中,名漢興。至唐天寶元年改為浦城。歷代以來,治所不移。”如此看來,自建縣以來,縣治所一直設在今天縣政府大院位置,歷代末變。 清朝嘉慶十四年(1809年)編《新修浦城縣志·城池》中,以小號字注的形式,對浦城縣城地址不變提出疑問說:“今距縣五里東鄉后陽(今萬安鄉村頭村后洋自然村,土名石牌),土人云即浦城縣地,城基及縣治教場遺址猶存,非數百年間迭有遷徙歟?”這只不過是先人傳說和推測,尚有待于文獻和考古的新發現來證實。該志《古跡》卷中又記:“三國吳吳興館:在縣治北隅皇華山麓,吳永安(258—264年)中改縣為吳興建。”因皇華山在現縣城浦城一中校園內,這就說明,最遲在三國吳永安時(可能更早),縣城包括縣治所,已在現在位置。 對 浦城縣農業

于上述明朝和清朝兩部縣志中對治所位置略不同的說法。我認為在沒有其他文獻多證和考古發現的情況下,寧可相信相對較早的縣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