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英國單邊自由貿易(自由貿易政策的發展歷程)

时间:2024-05-17 13:21:34 编辑: 来源:

和燃料的支援;只要日本自衛隊不參加任何國家的軍事戰斗,他們就有權在遠離日本的地區從事情報和警戒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自衛隊不僅有權使用軍事力量保護自身,也有權使用武力保護處于自己防護之下的人。此外,日本政府還同意向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向前線國家提供大量援助、分享情報、參加國際警事合作、與各種國家和商業銀行合作來限制向恐怖組織提供資金,并且同意參與在阿富汗建立一個具有廣泛基礎的政府。正如美國學者所指出,“這些步奏使日本處于重返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軍國主義狀態和‘沒有牙齒”的和平主義之間的一個中間位置。”【注釋】Michael H.Arma買粉絲st and Kennth B.Plye,“Japan and Engagement of China:Challenge for U.S. Policy Coordination,”NBR Analysis, Decemeber 2001, p.60.【注尾】

對于日本政府在政治上的抱負,一位美國學者有過非常精辟的論述,“這個國家不太會去重新復活軍國主義,但它現在所采取的步驟和計劃卻表明,這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工業家們正在認真地展望在未來擴大日本的國內生產能力和防衛能力,而不去顧及那些直到今日仍然對政治決策者產生約束的意義重大的政治、經濟限制。無論是出于政治,還是經濟的原因,日本工業和政治界的決策者們在共同的理念和意識之下都在盡力為日本打造一個更強的軍事力量。”【注釋】Michael W.Chinworth , “Instry and Government in Japanese Defense Procurement: The Case of the Patriot Defense System”, Comparative Study, No.3, 1990, p.195.【注尾】

與日美同盟的日趨緊密相比,長期以來被視為美國霸權體系最重要支柱的北大西洋聯盟卻出現了裂痕。由于種族和文化上天然的聯系,大西洋兩岸的美國人和歐洲人之間一直相互懷有一種特殊親近感。一位歐洲的國際問題專家這樣描述美歐同盟:“如果美國可以在一個充滿著新要求和新機遇的新時代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伙伴(這個伙伴不僅強大富足,而且與美國一樣對經濟和政治事務有著共同的信念),那么這個伙伴是誰?如果這個伙伴的利益與美利堅的利益息息相關(他們都需要一個增長中的、由自由貿易所整合的世界經濟,并且都力圖使整個世界經濟可以免受對能源供應的威脅及獨裁者們所雇傭的恐怖主義分子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危害),那么這個伙伴是誰呢?讓我們祝愿這個伙伴能夠像美利堅一樣愿意為中東的和平而工作,愿意贊助俄羅斯所進行的改革,愿意在巴爾干從事人道主義救護。如果這個伙伴已經為人們所知并受到廣泛的信任,美利堅理所當然地會加倍珍惜這種伙伴關系,乃至于使這種伙伴關系處于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心位置。如果任何國家或任何一組國家可以成為這個伙伴的話,毫無疑問這個伙伴就是歐洲。”【注釋】David C. Gompert and F. Stephen Larrabee, American and Europe: A Partnership for New Er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p.1.【注尾】

恰恰就是美國的歐洲盟國,對布什政府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正是美國在冷戰時期一手扶植起來的德國,讓布什政府傷透了腦筋。盡管九一一恐怖襲擊發生以后,出于對恐怖主義的深惡痛絕和兩國在基本價值觀上的一致,德國政府在最初的階段采取了與美國政府相一致的政策,但到2002年,德美兩國在反恐戰爭上就發生了巨大的分歧,而美國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則成為兩國爭論的主要焦點之一。2002年9月19日,德國司法部長多伊布勒-格梅林在一次集會中公開將布什政府的單邊主義政策與希特勒暴政相提并論。她聲稱,布什急于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無非是想轉移人民的視線,以緩解國內的各種矛盾,這與當年希特勒的做法如出一轍。【注釋】新華網,“德部長將布什希特勒相提并論 德美關系雪上加霜”,2002年9月24日,買粉絲://news.xinhua買粉絲.買粉絲/newscenter/2002-09/24/買粉絲ntent_573447.htm【注尾】此言一出,立刻在美國政府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布什總統的發言人弗萊舍表示,美國政府對這種言論感到“令人難以忍受和無法理解”,時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賴斯也指責這是對美國總統“沒有理性的攻擊”。【注釋】ibid.【注尾】

而此時的日美同盟卻進入了冷戰結束以來的最佳狀態。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對日本大加贊賞,公開表示,“日本政府所做出的這些決定(指向海外派兵)為美日軍事同盟的進一步調整創造了機會,也為美日共同轉型和改進防務能力以處理非常困難的21世紀的威脅創造了機會。……美國總統適時地承認了日本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日本是這樣一個國家,可以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做出日益重要的貢獻。……美日安保合作是美國在東亞所有關系的核心”。【注釋】朱鋒,“拉姆斯菲爾德日韓之行,美軍事調整的重要環節”,中國日報網2003年11月24日。買粉絲.買粉絲daily.買粉絲.買粉絲/gb/doc/2003-11/14/買粉絲ntent_281484.htm。【注尾】在反恐名義下,也在美國全球戰略的鼓勵下,日本的大國化進程大大加快。自2002年以來,日美兩國的軍事同盟日益加強,日本政府正式邁出了向伊拉克等地派出非戰斗部隊的步伐;同時,美國駐日本海軍基地的攻擊性核潛艇數目大大增加,兩國武裝力量之間還頻繁在亞太地區舉行各種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日本政府對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基本上采取了一種亦步亦趨的態度,從而成為東亞地區與布什政府關系最為密切的政權,而日本政府也借此進一步擴大了自身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影響。

對于日本政府的對美政策傳統,一位美國學者認為,“日本總是喜歡與領導者和勝利者走在一起。而與其他力量相比,美國現在仍然是更容易接受、更加親密和更值得信賴的領導者。”【注釋】Reinhard Drifte, Japan�s Foreign Policy for the 21st Century:From E買粉絲nomic Superpower to What Powe? (Great Braitain:Macmillan Press Ltd,1998), p.68.【注尾】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對日美軍事同盟和美國反恐戰爭基本上采取了一種類似于搭便車(bandwagon)的外交政策,即通過與主要霸權國的合作來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國際機制,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并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相比于德國政府,日本政府明顯更為靠近美國的反恐戰略,而日美同盟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得到了加強。

德國人現階段對美國的心態卻要復雜和矛盾得多。一方面,德美兩國的政治、軍事同盟維持了近半個多世紀,兩國不僅在文化傳統、民族血脈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美國占領當局對德國的改造奠定了今天德國強盛的基礎。在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時代,正是美國人的大力扶持,才使德國最終以一個歐洲大國的身份重返世界舞臺。今天德國國內的主要政治、社會制度也大多來源于半個多世紀前美國占領軍對德國的國家重建。數十年過去了,很多德國人仍然對美國當初的無私幫助感激涕淋,德國學者是這樣記述那段經歷的:“首先,美國為西德帶去了民主,并大力支持德國建立了一個保障德國公眾人權和自由的憲法。盡管德國有反民主的傳統,但這些政治上的創新很快為德國人民所欣然接受,并由此使德國人對美利堅心存敬意。其次,通過馬歇爾計劃和其他一些經濟步驟,美利堅承擔了支撐德國經濟復興的大部分成本。正是由此而來的經濟復興才將德國人從極度貧窮的絕境中拯救出來。如果沒有美國,德國將重新陷入那種曾經導致納粹主義的可怕經濟危機之中。最后(在冷戰的關頭),美利堅毫無畏懼地站在德國身旁,并在1948年和1958年兩次幫助德國度過了可怕的柏林危機……”【注釋】Harald Muller and Thomas Risse�Kappen, “Origin of Enstrangement:the Peace Movement and the Changed Image of America in the West German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ummer, 1987(Vol.12, No.1), p.74.【注尾】

但另一方面,德國人民對美國布什政府所奉行的單邊主義政策深惡痛絕,認為這是一種沒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做法。許多德國人認為,隨著冷戰的結束及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經濟、文化、社會事務開始在國際關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軍事手段已不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鑰匙。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政府主張各國應該加強合作,通過多邊主義的途徑解決問題。許多德國人認為,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有很多深層次的經濟、社會因素,盲目崇尚武力不解決問題。對于美國政府現在所表現出來的日益強烈的單邊主義色彩,一些德國人將其稱為“帝國心態”。【注釋】德國中文網相關文章《德美關系:破鏡雖重圓,恩愛難如初》,買粉絲://買粉絲.csuchen.de/買粉絲/01/02/131.買粉絲.【注尾】德國總理施羅德公開表示,布什政府犯了“嚴重的錯誤”。【注釋】BBC中文網,“施羅德就伊戰爭向全國講話”,2003年3月20日,買粉絲://news.bbc.買粉絲.uk/chinese/simp/hi/newsid_2870000/newsid_2870800/2870863.stm【注尾】相比于日漸升溫的日美同盟,德美同盟確實在今天遇到了一時難以找到解決方法的棘手問題。

日德兩國政府都是美國政府的長期盟友,也都是美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對前法西斯政權進行重建的產物。從文化和種族的角度來看,德國甚至與美國更加接近。為什么日本政府幾乎是毫無保留地支持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而德國政府卻對布什的單邊主義政策諸多微詞?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了日美、德美同盟關系的不同變化?本文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因素影響了日美、日德同盟關系的不同走向,即:德、日兩國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美國戰后對德、日兩國所進行的不同的國家改造和重建;德、日兩國所處的不同的國際和國內環境。

二、德、日兩國在國家重建中的不同遭遇及其對德美、日美同盟的影響

作為兩個在冷戰時期一同被美國占領軍進行大規模國家重建的政權,德日兩國雖然都以美國為藍本,卻最終形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政治生態背景。在日本,權威主義及對權威的崇拜不僅沒有隨著法西斯的戰敗退出歷史舞臺,反而變本加厲。而在德國,人們徹底打破了舊有的對權威的崇拜,和平主義與民主主義成為德國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德日兩國之所以出現如此之大的差別,與美國在對二者進行國家重建時所采取的不同政策息息相關。

而對于日本來說,情況卻大為不同。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本土始終沒有遭到類似于納粹德國所遭受的那種大規模進攻。一直到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投降,日本本土的封建軍國主義體制始終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日本天皇作為發動侵略戰爭的主要策劃人和日本帝國的國家元首,不僅沒有淪于希特勒那樣的下場,而且在美軍進駐日本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于是在國際關系史上出現了這樣一件怪事,作為日本侵略戰爭主要精神支柱和主要策劃人的天皇搖身一變又成了維持美國占領軍統治的工具,以至于許多人都驚訝于日本政府在美軍進駐日本時所表現出的極度順從。有歷史學家認為:“麥克阿瑟將軍帝王般的舉止和傲慢的語言(反而)正好切中日本人的性格,因為他們一直以來都對帝王充滿崇拜之情。這個島國的民眾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