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清朝對外貿易的特點全球化(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從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葉由廣州起航經澳門為中轉港的六條國際貿易航線)

时间:2024-05-17 09:51:18 编辑: 来源:

近代化過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國近代市場體系的形成并非始于開埠之后,至少從明代中葉已經起步,清代中葉已具有相當的規模。19世紀中葉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之后,并不是建立了一個新的市場體系,而是利用和部分地改造了中國原有的市場體系來為之服務。鴉片戰爭后侵略者選擇的通商口岸,幾乎全部都是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前期發展起來的商業城市。在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依據不平等條約開設的主要通商口岸有廣州、廈門、上海、寧波、福州、潮州、天津、牛莊、鎮江、漢口、九江和煙臺等。這十幾個口岸在開埠之前商業均已相當的發展,它們或者是國家級的稅關所在地,或者是地區性的商業中心。

雖然明清時期商品經濟也發展繁榮,但是明清時期中國經濟近代化的水平較低。科學技術沒有在生產領域里發展起來,商品經濟沒有向著生產社會化的方向發展。

二、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經濟的內向化發展

西方資本主義從16世紀起即開始了其全球化的歷程。16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發軔階段。這一時期正值中國的時清時代,與資本主義經濟的世界擴張不同,中國經濟出現了內向化演進的趨勢。正是這兩種不同的運動態勢,導致了中外經濟迥然不同的結果。明中葉至清中葉中國經濟向內向化演進,擴大了中西差距。

(一)中國內向化演進傾向形成有兩個歷史淵源。一個是周邊民族對中原社會的沖擊。這種內向化發展的模式是經過歷史的多次動蕩演化而來的。翻開歷史可以看到,在中國的周邊歷代有不少游牧民族或侵擾邊疆或入主中原。秦漢有匈奴侵掠北方;魏晉南北朝有羯、鮮卑、巴、羌、氐等少數民族流遷內地;兩宋有遼金割據北國;元朝有蒙軍縱橫江南。這些周邊民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其力量與文明的分離;他們雖有強大的武力,但其文明發展均落后于中原漢族。這些周邊游牧民族侵入中原后又為中原文化所征服和改造,但他們的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經濟制度往往使中原經濟遭到破壞,甚至導致社會倒退。中原的封建統治者和社會民眾都對周邊其他民族抱有既鄙視又恐懼的認知定勢。另一個是華夏中心論的文化價值觀和世界觀。“漢官威儀,萬邦來朝”漸成為一種傳統;社會的價值取向一旦凝結成文化是很難改變的。明清時期這種華夏中心論進一步泛化。1793年英使馬戛爾尼來華,在覲見清帝時拒絕向乾隆帝三跪九叩,其不辭萬里來華的使命歸于失敗。一個自喻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一個向為天下唯一文明的國度。這兩者也許會相待如儀,但不可能誠心交往。清朝的統治者不僅拒絕開放外貿,而且抵制一切外來影響。外使苦心挑選的代表西方科技的禮品,在清廷主人看來僅是奇異的宮廷新玩物。

(二)中國明清時期政府對內抑商、對外抑制貿易的政策。商品流通的擴大有利于市場的擴大和生產的擴大,但它的政治、社會價值在統治集團和社會精英士大夫階層看來卻是負面的。14-18世紀中國進出口的長期順差,白銀大量流入,貨幣商品關系發展,封建倫理日益消蝕,“禮崩樂壞”,“世風日下”動搖和侵蛀著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和統治秩序。這一點明清社會與中世紀后期的西歐諸國的情況很不一樣。歐洲君主的斂財政策和雇傭軍制度使工商業發展的經濟價值與其政治價值趨于一致。這是這一時期中西方統治者對商品經濟不同態度的根本原因。如果說國內商業還有必不可少的社會需要,那么對海外貿易的態度則更能反映中國統治者的取向。游牧民族侵入中原簡單的商品經濟、有限的市場經濟始終不能引起生產社會化發展的變革。對海外市場的限制和漠視,使明清時期在封建社會內部騷動不安的商品經濟得不到一個新的市場發展空間。在封建社會后期,其內部孕育的市場關系非常需要一個寬松的市場空間予以擴展,變革中的生產關系需要新的市場需求來拉動,而海外貿易是一個最適合最有潛力的市場空間。希克斯說:“最容易發展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東西(即社會價值)的是對外貿易。但如果對外貿易要贏得這種重要地位,它所提供的機會必須大于國內的機會。”[6]對東南沿海地區來講,海外貿易提供的市場機會必然將大于內地貿易。傳統中國的手工業資本主義萌芽中,絲織業的發展程度比棉紡織業要高,這與中國絲織業出口海外有關。而大宗運輸,海上航運的成本可能低于內陸跋涉。市場的擴大引起生產的擴大和生產方式的進化,生產方式的進化引起生產社會化的變革和生產資源市場化配置的轉變。積極的海外貿易極有可能使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如15-16世紀地中海和大西洋西岸的沿海城市一樣發展起地區性的市場經濟。與16-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擴張發展相反,中國明清封建政府的對內抑商、對外抑制貿易的政策使這一時期有限的商品經濟始終無力催發新的經濟變革—生產的社會化發展。

(三)人口與資源關系失衡,內向化模式導致大規模的社會經濟破壞。明清農業的精耕細作,商品流量擴大,商路增辟,手工業的發展都是在人口壓力下的一種經濟增長,是生產力水平基本依舊狀況下的一種外延式增長。這種增長的空間是十分有限的。當人口增長與資源增長、生產力發展不協調而嚴重失衡時,社會危機就到來了。明清時期隨著人口規模越來越大,人口與資源關系緊張,社會矛盾日趨突出。內向化演進的模式一方面使農民起義、農民造反發生的頻率增加,另一方面農民戰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周期性的王朝變更對工農業生產的破壞也越來越大。明末的李自成起義、清中期的川楚白蓮教起義、后期的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其參加的人數、戰爭涉及的地區都是空前的,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也是空前的。一方面,明清時期中國社會,除了周邊民族的騷擾外,又增加了海外異族的威脅。明朝先是有海商與倭寇混雜侵襲東南沿海,后是葡萄牙、荷蘭人來犯。倭寇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危害尤為嚴重。明中葉政府一方面進行軍事圍剿,另一方面下令海禁。清初,滿清統治者為鎮壓東南沿海地區的反清勢力,割斷沿海人民與臺灣鄭成功的聯系,厲行海禁。17-18世紀西方商人特別是英商與華貿易頻率增加,使臣也多次叩門。清廷對那些“恃強桀驁”的歐洲人心存戒意。清前期、中期長期實行的行商制度一方面限制外商,另一方面切斷了外人與中國民間直接交往。另一方面隨著人口大幅度增加,資源與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社會控制變得十分脆弱,難以承受新的外來沖擊,統治者的對外政策越來越傾向保守。同時為了穩定農業,保證人口繁衍增長后的糧食供給,消弭大規模流民、亂民出現引起的社會動蕩,進一步推行“抑商”政策,以遏制商業對“農本”的侵蝕。

(四)中國明清政府對西方工業革命成果的輕視與阻隔。16世紀上葉經濟全球化發軔,意味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的形式不知不覺地發生了變化,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不再如中世紀式依靠孤立的時間漸進積累的方式進行。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互動、與世界市場聯系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社會進化的“空間”不僅是時間,經濟活動空間的擴大、資源配置范圍的擴大成為經濟發展的“名副其實的空間”。16世紀上半葉至18世紀下半葉全球化發軔時期,中西方的生產水平的差距并不如后來大,國力強弱也不懸殊。世界市場還在發育之中,西方國家還沒有壟斷世界市場,其競爭優勢還未完全形成。這300年間如果中國能積極地參與世界市場和國際經濟互動,那么在西方經濟的第一輪發展中,中國也有可能利用資源優勢、人力優勢和后發優勢,與西方分庭抗禮,在世界市場的發展中占據一席之地。而明清時期經濟的內向化發展使中國在全球化發軔時失去了吸收西方工業革命成果,追趕發達國家的有利時機。17世紀西方近代科學誕生,17-18世紀,歐洲已有不少先進的生產機械。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葉,英國等歐美國家紛紛進行了生產技術革命,創造出了許多具有新動力的生產機械、生產設備,生產率大大提高。這200年間俄國、德國等國家在千方百計地學習和引進英國的先進設備和技術。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世界歷史的自然現象,落后國家積極主動地與先進國家交往、向其學習是追趕先進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中國,由于閉關自守,西方工業革命的成果絲毫沒有引起清廷的重視,西方的先進科技擴散被愚蠢地阻隔于中國大地之外,失去了縮小中西差距、追趕發達國家的有利時機。煌煌的乾隆盛世正是中國落伍于世界最后的轉折點。這一機會一去不復返了。與物理現象越近看得越清楚不同,歷史運動越遠越清晰。我們今天回眸明清歷史,清楚地看到了這段歷史走向的巨大偏差,它嚴重地延宕、蹇慢了中國生產力的更新和現代市場經濟的發軔,錯過了中國融入世界的一段絕佳的時期。

從中國歷史發展以朝代為單位的短時段的周期性循環和跨越數個朝代的長時間的周期性歷史變遷來看,明以來中國社會文化心態的“內卷化”,清中葉后的人口劇增,形成中國人文和經濟地理環境總體惡化態勢,再加上中國未能及時大規模參與當時正形成的全球性生產與貿易體系的經濟活動,終釀成19世紀末葉的貧弱落后狀況。中國經濟地位的變化引起了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社會地位的變化,也因此引起西方對中國的掠奪戰爭

結束語

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經濟的變化主要是近代化和內向化兩方面的發展,一方面中國經濟的近代化發展促進我們國家的進步,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內向化發展又使我國走向落后,擴大了中西差距。通過明清經濟的這兩方面的發展的論述,說明經濟近代化是中國經濟總的發展趨勢,但在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主線是內向化,這也是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的主要方面,同時也是中國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在明清時期的發展是走向世界并落后于世界。我們通過對明清時期經濟的這兩方面發展狀況分析,可以了解中國這個時期經濟變化的原因,從中找出從明清之后中國封建經濟逐漸衰落的原因。

各時期時代特點

先秦時期(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

1、夏、商、西周

(1)政治:夏啟以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商實行內外服制度;西周實行分封制、宗法制和禮樂制,擴大了統治區域,鞏固了西周統治。

(2)經濟:①農業:耕作方式:刀耕火種、大規模的簡單協作,土地制度:原始社會的公有制,到夏商西周時期的國有制(井田制)。) ②手工業、商業: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技藝相當成熟,絲織技藝發展迅速商朝時職業商人和最早的貨幣產生。西周時期工商業為官府壟斷(工商食官)。

(3)文化: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較為成熟的文字。

2、春秋戰國(東周)

(1)政治:春秋戰國社會大變革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崩潰,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戰爭不斷,政局動蕩,各國變法圖強,士人階層興起。

(2)經濟:①農業:鐵犁牛耕出現,生產力發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現,小農經濟產生,租佃關系產生。②手工業:逐漸形成了官營、民營、家庭三種經營形態,手工業部門不斷增加,技術不斷進步。③商業:官商壟斷被打破,出現私商。重農抑商政策產生。

(3)文化:①思想:“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②教育:學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學興起。③文學:詩歌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形式(《詩經》、楚辭);④科技:天文學、數學、醫學成就顯著。

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漢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初步發展時期。

1、政治:

(1)①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的分列割據,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②秦朝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廢分封,行郡縣,秦律、選官制度,崇尚法家思想)。

(2)漢武帝時期鞏固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建立中朝,設置刺史,頒布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經濟:

(1)①秦朝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為國家統一和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②秦朝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