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溶血性貧血在溶血發作期網織紅細胞計數為(醫學實踐技能病例分析題(四))

时间:2024-05-18 23:43:31 编辑: 来源:

C.小細胞正色素性貧血

D.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E.紅細胞酶缺陷性貧血

標準答案: E.紅細胞酶缺陷性貧血

36外周血白細胞數明顯升高,NAP積分>200分

A.惡性組織細胞病

B.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C.急性白血病

D.類白血病反應

E.多發性骨髓瘤

F.戈謝病

標準答案: D.類白血病反應

37酚紅排泄試驗主要用于檢測

A.腎血流量

B.腎小球濾過功能

C.腎小管吸收功能

D.腎小管排泌功能

E.腎濃縮-稀釋功能

標準答案: D.腎小管排泌功能

38輸注濃縮紅細胞,適用于下列病人,但除外

A.血容量正常的貧血者

B.單純貧血者

C.心功能不全需輸血者

D.血粘度增高者

標準答案: D.血粘度增高者

39分析測定中不屬于系統誤差的是

A.吸管刻度不準

B.天平黯碼讀錯

C.基準物質污染

D.試劑中含有干擾物質

標準答案: B.天平黯碼讀錯

40有關靜脈采血步驟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穿刺時針頭斜面和針筒刻度向上

B.扎止血帶→穿刺→抽血→解除止血帶

C.抽血完畢后,立即將血液通過針頭沿管壁緩緩注入容器中

D.注射器中最后帶有氣泡的血不宜注入

標準答案: C.抽血完畢后,立即將血液通過針頭沿管壁緩緩注入容器中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輔導精華: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是葉酸或維生素B12(VitB12)缺乏或某些影響核苷酸代謝的藥物導致細胞核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礙所致的貧血。本病的特點是細胞核發育障礙,與胞漿發育不同步,導致細胞未成熟便在骨髓中破壞,即無效生成。常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伴胃腸道癥狀。維生素B12缺乏明顯時,可同時出現神經系統癥狀。

本病多發生于經濟不發達地區,在較少進食新鮮蔬菜、肉類的人群中發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偏食或過長時間烹煮食品、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胃腸道疾病及腫瘤等,是該病的高危因素。

根據缺乏物質的種類,本病可分為單純葉酸缺乏性貧血、單純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葉酸和維生素B12同時缺乏性貧血。臨床上分為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惡性貧血、藥物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在我國,本病的發生以葉酸缺乏多見,維生素B12缺乏者少見,惡性貧血罕見。

葉酸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及L-谷氨酸組成,屬水溶性B族維生素,富含于新鮮水果、蔬菜、肉類食品中,主要在十二指腸及近端空腸吸收。以下多種原因均可導致葉酸缺乏:①攝入減少:主要是食物加工不當。食物中的葉酸經長時間烹煮,可損失50%~90%。其次是偏食,如不食肉類或極少進食新鮮蔬菜;②需要量增加:嬰幼兒、生長發育期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等需要量增加而未及時補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慢性感染、溶血性疾病、某些皮膚病、腫瘤等消耗性疾病患者,葉酸的需要量也增加;③吸收障礙:腹瀉、小腸炎癥、腫瘤和手術及某些藥物影響葉酸的吸收;④利用障礙:抗核苷酸合成藥物可干擾葉酸的利用,一些先天性酶缺陷可影響葉酸的利用;⑤葉酸排出增加:血液透析、酗酒可增加葉酸排出。

維生素B12也屬于水溶性B族維生素,又叫做鈷胺。在人體內以甲基鈷胺素形式存在于血漿,以5-脫氧腺苷鈷胺素形式存于肝臟及其他組織。人體每日所需維生素B12主要來源于動物肝臟、腎臟、肉類、魚、蛋及乳制品等。維生素B12缺乏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攝人減少:完全素食者因攝入減少導致缺乏;②吸收障礙:是維生素B12缺乏最常見的原因,可見于內因子缺乏(如惡性貧血、胃切除等)、胃酸和胃蛋白酶缺乏、胰蛋白酶缺乏、腸道疾病、藥物(如對氨基水楊酸、新霉素、二甲雙胍、秋水仙堿和苯乙雙胍等)影響、腸道寄生蟲或細菌大量繁殖消耗;③利用障礙:如先天性轉鈷蛋白缺乏。

葉酸被人體吸收后,通過一碳基團的轉運參與體內氨基酸、嘌呤和嘧啶的代謝,是其中重要的輔酶。葉酸缺乏時,脫氧尿嘧啶核苷(dUMP)轉化為脫氧胸腺嘧啶核苷(dTMP)過程受阻,導致染色質疏松、斷裂,胞核發育停滯,細胞出現成熟障礙,導致無效生成。患者出現巨幼細胞貧血。

維生素B12缺乏時,體內同型(高)半胱氨酸轉變為甲硫氨酸過程受阻,間接阻礙了DNA的合成,造成細胞巨幼樣變。另一方面,會造成神經脫髓鞘改變,導致出現各種神經系統癥狀。

一些特殊藥物,如甲氨蝶呤、6-巰基嘌呤、硫唑嘌呤、阿糖胞苷、羥基脲等,可通過多種途徑抑制細胞DNA的合成。此時盡管體內葉酸和維生素B12不缺乏,也可造成巨幼細胞貧血。

一、臨床癥狀

1.癥狀:①血液系統表現:起病緩慢,常有面色蒼白、乏力、耐力下降、頭暈、頭昏、心悸等貧血癥狀;②消化系統表現:食欲不振、惡心、腹脹、腹瀉或便秘;③神經系統表現和精神癥狀:對稱性遠端肢體麻木、深感覺障礙,共濟失調或步態不穩,味覺、嗅覺降低,視力下降、黑蒙征;重者可有大、小便失禁。葉酸缺乏者有易怒、妄想等精神癥狀。維生素B12缺乏者有抑郁、失眠、記憶力下降、譫妄、幻覺、妄想甚至精神錯亂、人格變態等。

2.體征:常有面色蒼白;口腔黏膜萎縮,舌*萎縮、色紅,舌面呈“牛肉樣舌”,可伴舌痛;少數病例可出現錐體束征陽性、肌張力增加、腱反射亢進;胃腸道黏膜萎縮;由于營養不良而發生眼瞼水腫,下肢呈壓陷性水腫,嚴重者出現腹腔積液或多漿膜腔積液,黃疸,易感染及出血傾向;少數病例由于髓外造血而發生肝脾腫大。

3.并發癥:①心力衰竭:嚴重的貧血可使心肌缺氧而發生心力衰竭。②出血:由血小板減少及其他凝血因子缺乏導致,不少見。③痛風:嚴重的巨幼細胞貧血可見骨髓內無效造血引起的血細胞破壞亢進,致使血清內尿酸增高,引起痛風的發作,但極為罕見。④精神異常:嚴重的巨幼細胞貧血不僅可發生外周神經炎,亦有發生精神異常者。⑤溶血:部分病人可在發病過程中出現溶血(可能與巨大紅細胞變形運動障礙有關),加重貧血。

二、實驗室檢查

1.血象:呈大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紅細胞大小不等,以大紅細胞為主,中心淡染區消失, 有大橢圓形紅細胞、點彩紅細胞等;MCV、MCH均增高,MCHC正常;網織紅細胞計數可正常或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核分葉過多,亦可見巨型桿狀核粒細胞;可見巨大血小板。嚴重者全血細胞減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躍,各系細胞均有巨幼樣變。紅系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各階段細胞體積均較正常增大,胞漿較胞核成熟,即“幼核老漿”;粒系也有巨幼變,以晚幼和桿狀核粒細胞明顯,成熟粒細胞分葉過多;巨核細胞體積增大,分葉過多,血小板生成障礙。骨髓鐵染色常增多。

3.血清維生素B12測定:血清維生素B12正常值為150~664pmol/L(200~900 pg/ml),低于74pmol/L(100pg/ml)表示有維生素B12缺乏。

4.血清葉酸及紅細胞葉酸含量測定:血清葉酸正常水平約為5.7~45.4nmol/L(2.5~20ng/ml)。紅細胞葉酸正常范圍317.8~567.5nmol/L(140~250ng/ml),低于227nmol/L (100ng/ml)表示存在葉酸缺乏。

5.內因子抗體測定:為惡性貧血的篩選方法之一。陽性結果者應進一步做維生素B12吸收試驗。

6.維生素B12吸收試驗(schilling test):可明確維生素B12缺乏是否由內因子缺乏導致,抑或與腸道菌群過量繁殖有關。

7.血清高半胱氨酸和甲基丙二酸水平測定:血清高半胱氨酸正常值為5~16μmol/L,在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時均可增高,達50~70μmol/L;血清甲基丙二酸僅在維生素B12缺乏時升高,可達3500nmol/L。

三、診斷依據

1.有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的病史,如攝入不足(偏食、營養不良),吸收障礙(胃次全切除、嚴重胃炎),需要增加(如妊娠、溶血)。

2.除一般貧血癥狀外可有舌炎、消化道癥狀、神經系統癥狀及體征。

3.血象呈大細胞性貧血,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骨髓象出現典型巨幼樣改變。血清維生素B12及葉酸水平減低。

4.若無條件測血清維生素Bl2和葉酸水平,可予診斷性治療。葉酸或維生素B12治療1周左右網織紅細胞上升者,應考慮葉酸或維生素Bl2缺乏。

5.需除外某些藥物(如抗代謝類藥物、苯妥英鈉、巴比妥鹽)的影響、紅白血病、鐵粒幼細胞貧血、溶血性貧血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四、容易誤診的疾病

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可見巨幼樣改變等病態造血現象,葉酸、維生素B12水平不低,一般抗貧血治療無效。

2.急性紅白血病:骨髓中紅系>50%,且表現為核染色質呈巨幼趨勢。但同時非紅系有核細胞中原始粒細胞(或原始+幼稚單核細胞)>30%。

3.有紅細胞自身抗體的疾病:如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Evans綜合征、免疫相關性全血細胞減少,不同階段的紅細胞可因抗體附著“變大”,又有間接膽紅素增高,少數患者尚合并內因子抗體,故極易與單純葉酸、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貧血混淆。其鑒別點是此類患者有自身免疫病的特征,用免疫抑制劑方能顯著糾正貧血。

4.合并高黏滯血癥的貧血如多發性骨髓瘤,因M蛋白成分黏附紅細胞而使之呈“緡錢狀”,血細胞自動計數儀測出的MCV偏大,但骨髓中可見骨髓瘤細胞,免疫球蛋白檢測可見異常增高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電泳可見M帶。

五、治療原則

1.病因治療:有原發病(如胃腸道疾病、自身免疫病等)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繼發于藥物者,應酌情停藥或換藥;改正偏食及不正確的烹調習慣。

2.補充缺乏的營養物質:①葉酸缺乏:口服葉酸,5~10mg/次,每日3次。胃腸道吸收不良者可肌注四氫葉酸鈣5~10mg/次,每日1次。用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即可停藥,若無基礎疾病,一般不需維持治療;如同時有維生素B12缺乏,則必須同時注射維生素B12,否則可加重神經系統損傷。②維生素B12缺乏:肌注維生素B12,100μg/次,每日1次,或200μg/次,隔日1次。無吸收障礙者可口服腺苷B12,每次500μg,每日3次。直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若有神經系統表現,治療維持半年到l年;惡性貧血患者,需終生治療。單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