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非遺買粉絲方案(如何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

时间:2024-05-19 03:37:48 编辑: 来源:

先進文化、傳播科學知識、提高公民文明素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滿足信息化環境下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建設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突出公益性,維護和保障廣大公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堅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原則,發揮數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體優勢;堅持需求主導、服務為先的原則,了解群眾對數字文化的需求,建設豐富適用的數字資源,加強數字文化的惠民服務;堅持規范建設、科學管理的原則,發揮先進信息技術和標準規范在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中的基礎作用;堅持共建共享、開放共贏的原則,加強合作共建,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我館數字化建設,開創互利共贏的局面。

(三)目標任務

1、總體目標

平臺建設以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等已建成的現有網絡及硬件條件為基礎,應用云計算等新型技術模式和架構,積極配合全市各級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建設統一管理、開放互動、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平臺。改進資源服務的針對性、便捷性和時效性,實現**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和需求的有效對接,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長效發展提供整體有效的數字化支撐,切實保障信息技術環境下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2、具體目標

20XX-20XX年,我市數字特色資源庫群初具規模,數字化服務和需求信息全部進入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平臺。

三、平臺建設的組織實施

**圖書館負責本館的電腦配備、聯網、數字資源建設和本館及對應縣級館上報服務信息的審核篩選,通過互聯網與市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最終將篩選后的數字資源、各類服務項目信息、服務需求信息及服務統計數據在市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平臺上實現自我上傳、管理及發布。鄉鎮(街道)文化站及社區文化室,要配備電腦等終端設備并聯網,并對村級(社區)文化室上報的信息進行篩選,匯總后根據工作門類分別報對應的縣級館,縣級館再統一上報相應的市級館。

【篇三】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活動方案

為扎實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我縣文化軟實力,推動全縣公共文化服務持續發展,按照市政府《關于印發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規劃及相關工作方案的通知》(寶政發[20XX]38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xx屆xx全會精神,以建設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文化發展理念,整合優勢文化資源,建設文化基礎設施,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文化事業,構建與經濟社會相協調、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文化發展新格局,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二、總體目標

按照政府主導、公益服務、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絡健全、運行有效、就近方便、惠及全民的原則,堅持城鄉統籌,突出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到20XX年,形成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比較健全,公共文化產品生產供給比較充足,資金人才保障有力,組織支撐和運行評估比較完善的覆蓋全縣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達到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標準,有效地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三、工作任務

(一)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覆蓋。

20XX年至20XX年,圍繞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總目標,全面改善基礎設施條件,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效益明顯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體系。

1.持續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爭取國家資金,啟動占地180畝的南岸新城文化產業園建設項目,有效整合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搬遷新建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新建東風、溫水、八渡、李家河、東南、曹家灣7個鎮綜合文體活動中心和50個新農村建設重點村村級活動室,158個農家書屋。建成門類齊全、功能先進、層次分明、省內的公共文化設施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影劇院、文化站、鎮文體中心、村(社區)文化活動室等文化設施齊全的新格局。

2.大力加強流動文化設施網絡建設。爭取中央、省、市項目支持,為縣文化館、圖書館配備流動文化服務車,建成與我縣人口分布和地域條件相適應的流動文化服務設施網絡,使廣大群眾能夠就近方便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務。

3.實施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達標建設。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文化部頒布的關于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建設標準,加強縣圖書館、文化館達標建設,使縣文化館、圖書館達到文化部頒國家三級館以上標準。圖書館館藏圖書達到全縣人均0.4冊以上;人均年增新書在0.02冊以上。

4.加快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到20XX年底,在全縣已建成的1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基礎上,新建八渡鎮、關山管委會綜合文化站,使其設備配置、活動開展、人員配備、綜合管理達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鄉鎮(街道)文化站建設標準》。

5.推進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至20XX年,全縣60%以上的鎮、社區建成標準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供給水平,保障公眾文化權益。

20XX至20XX年,以統籌城鄉發展,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為目標,以強化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效益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給水平。更好地維護和發展城鄉群眾公共文化權利、培育社會價值觀、提升文化軟實力。

1.全面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重心下移。組織文化部門、演出團體和作家協會、社火協會、書法協會、攝影協會、美術協會、音樂協會等單位,繼續開展大型文化下鄉活動、圖書流動閱覽、送書下鄉、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農村文化服務活動。組織農村和城市社區依托傳統節日、重大慶典活動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性公益文化活動。辦好廣場文化周、社區文藝匯演、秦腔大賽、歌手大賽、自樂班大賽、民間曲藝大賽、“非遺”展示展演展覽宣傳活動、社火藝術節、關山消夏節、龍門洞道教文化節等品牌文化活動,全縣鎮村文藝演出不少于200場次。努力滿足各階層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群眾受眾率和參與率達到省內先進水平,人均參加文體活動時間每周不少于3小時。

2.逐步實現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多元化。繼續深化縣級院團體制機制改革,大力解放藝術生產力。搶抓全市重點支持300支群眾業余文藝團隊,支持600支基層農村群眾業余文藝團隊的政策機遇,扶持我縣城鄉156支群眾業余文藝團體,支持其活動經常性開展,滿足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

3.全面實現公益性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根據中、省《關于推進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要求,積極推動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文化站、村級文化室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公共電子閱覽室為社會公共提供免費上網服務時間每周不少于42小時,公共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56小時,文化館(站)、博物館、體育館(場)等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42小時。

4.積極組織開展公益性文化服務。組織文化館、圖書館業務人員走進社區(農村)培訓、輔導和調研,人均每年不低于48天;縣圖書館每年舉辦各類講座、展覽、培訓等活動不少于20場(次),下農村、社區服務點活動不少于200次。縣文化館每年組織流動演出12場以上,流動展覽10場以上;每年下基層服務次數不低于60次。鄉鎮文化站每年舉辦有影響的大眾性文化活動不少于4次,開展培訓、展覽、演出等文藝活動12次以上。各村(社區)農家書屋每年開展群眾主題讀書活動4次以上。加強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領導,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1場以上電影,全縣每年公益性電影放映不少于20XX場次。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