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貴州對外貿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以下列(四川的經濟)

时间:2024-05-26 00:05:07 编辑: 来源:

二、載人航天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后,開始了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二號甲、東方紅三號等多顆通信衛星的研制工作。

進入80年代后,中國的空間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具備了返回式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通信衛星等各種應用衛星的研制和發射能力。

特別是1975年,中國成功地發射并回收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后第三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這為中國開展載人航天技術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2年1月,中國政府批準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并命名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統中,核心是載人飛船,載人飛船則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來進行研制。

“921工程”正式上馬時中央就提出了“爭8保9”的奮斗目標, 即1998年要在技術上有一個大的突破,1999年要爭取飛船上天。中國唐家嶺航天城,為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完成載人航天的任務做了物質條件的保證。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后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

這次飛行成功為中國載人飛船上天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2001年1月1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二號飛船。

2002年3月2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三號飛船。2002年12月3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他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

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14圈,經過21小時23分、60萬公里的安全飛行后,他于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國成功進行了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第一次將我國兩名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同時送上太空。10月12日9時零分零秒,發射神六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

火箭在點火4秒鐘后升空,轟鳴聲回蕩在戈壁灘上空。這是長征火箭第88次發射。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

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27日,翟志剛身著我國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時分,神舟七號飛船在順利完成空間出艙活動和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后,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

從神舟七號開始,我國進入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在這一階段里,將陸續實現航天員出艙行走、空間交會對接等科學目標。整個二期工程的所有發射任務全部由長二F火箭擔任。

后續任務將要突破空間交會對接關鍵技術,解決有一定規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為實施“第三步”戰略任務做準備。主要目標就是要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研制和發射8噸級規模的空間實驗室,逐步掌握空間站技術。

因此,要實現“三步走”發展戰略,還有許多關鍵技術需要突破,包括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研制和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神舟八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神舟八號發射升空后,與神舟九號對接,成為一座小型空間站。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透露,在中國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中,中國最終要建設的是一個基本型空間站,它的規模不會超過現有的“和平號”或國際空間站。

戚發軔院士介紹,基本型空間站大致包括一個核心艙、一架貨運飛船、一架載人飛船和兩個用于實驗等功能的其他艙,總重量在100噸以下。其中的核心艙需長期有人駐守,能與各種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對接。

具備了20噸以上運載能力的火箭,才有資格發射核心艙。為此,中國在海南文昌新建繼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個航天發射場,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同時,中國還將在天津新建總裝場。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乘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這是長征火箭的第165次發射,也是神舟飛船的第四次載人飛行。

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將第一次入住“天宮”。33歲的劉洋也成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二者攜手在太空飛行6天之后短暫分開,再進行由航天員手動控制的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實際上就是一個空間實驗室的雛形,它的重量和神舟七號一樣,用它來完成和飛船的交會對接。“天宮一號”主體為短粗的圓柱型,直徑比神舟飛船更大,前后各有一個對接口。

采用兩艙構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實驗艙由密封的前錐段、柱段和后錐段組成,實驗艙前端安裝一個對接機構,以及交會對接測量和通信設備,用于支持與飛船實現交會對接。

資源艙為軌道機動提供動力,為飛行提供能源。2013年6月25日07時05分,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分離,從天宮一號上方繞飛,順利完成繞飛以及近距離交會任務,并且在空中授課。

三、港澳回歸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港人治港”的政策,享有獨立立法、司法、行政權及免向中央繳納關貿稅等政策,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于世。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回歸中國之后,經濟迅速增長,比往日更繁榮,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典范。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其著名的輕工業、旅游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最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

尋求貴州省經濟發展報告。(內容最好齊全)

“十五”發展情況和2005年工作情況

及2006年工作安排

貴州省中小企業局

貴州省非公有制經濟辦公室

“十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把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使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迎來了歷史上發展的最好時期。在國家大力促進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指引下,貴州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全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不斷增強,企業規模逐步擴大,經濟運行的質量明顯提高,從而使貴州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在“十五”期間保持了協調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十五”貴州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情況

(一)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明顯上升。

2005年1—11月,我省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4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4%;實現工業增加值310.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的63%和62%;中小企業實現銷售總額654.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全省規模以上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工業總產值28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7億元,分別占全省全部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的19.4%和9.7%。在全省新增就業崗位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發展、繁榮市場和擴大就業的生力軍,是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行業分布不斷拓展,結構不斷優化。

至2005年三季度止,全省工商注冊企業總戶數已達93632戶,個體工商戶47.71萬戶,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7.7%和10.2%;我省符合企業新劃型標準的大型企業僅有23戶,中小企業占99.98%以上,涵蓋了一產、二產、三產業,在行業分布上,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已由制造、建筑、運輸、商貿和服務業等領域為主,開始向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重化工等領域拓展。一方面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嚴重虧損,不適應市場競爭的國有中小企業退出市場,而一些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利用自身優勢,采取改制、重組、聯合、“退二進三”、兼并、租賃、承包經營、托管、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形式,積極參與國有、集體企業的改革重組,推進了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并向多元投資主體的公司制企業發展,促進了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投資主體多元化。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經濟在規模結構上正在從以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為主,向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大企業、大集團靠攏。同時,隨著貴州省優惠政策的實施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一批省外、境外、國外企業落戶貴州,有力地推進了貴州省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三)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龍頭企業迅速崛起。

隨著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資本積累的增加和發展機制的不斷完善,企業資本的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實力進一步增強。2004年,全省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達661戶,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31.04%,成為制藥、食品、礦產品加工、房地產、商貿超市等新興產業的主體,并形成了神奇集團、益佰制藥、老干媽、北京華聯、星力百貨、大昌隆、市西路小商品市場、遵義茍家井市場、三橋綜合批發市場等一批主業突出、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力的非公有制企業。其中西洋肥業、神奇集團、益佰制藥年銷售額都已超過10億元,西洋肥業銷售額達13.5億元,進入全省23家大型企業行列;益佰制藥成為省內首家上市的非公有制企業;老干媽公司納稅額達到7800多萬元;紅華家電營業額超過5億元,并把經營業務拓展到了鄰近省區。

(四)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區域特色初步形成,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

我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已逐步形成一批以專業化、規模經營為特征的具有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如貴陽的制藥業、遵義的辣椒、仁懷的白酒業、赤水的竹業、余慶的苦丁茶、湄潭的米、福泉和開陽的磷化工、六盤水的煤及煤化工、銅仁地區的電解錳等。全省3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非公有制企業已成為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帶動農業結構調整的中堅力量。如“老干媽”公司的辣椒制品,其生產原料每年就帶動了20萬農戶增收;信邦制藥公司的中藥材基地建設,帶動了羅甸、施秉等縣的農民致富;“牛來香”公司生產牛肉制品,帶動了1萬多農戶養牛致富;遵義縣蝦子辣椒市場2003年交易達5萬多噸,交易額3.5億元,帶動了周邊10多個縣的農民致富;貴陽五里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2003年交易量達10多億公斤、交易額13億多元,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

(五)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我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整體素質得到提升。首先是在企業戰略發展規劃方面具有了科學性,合理地確定企業定位、產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