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追加服務貿易主要有(國際服務貿易的四種類型)

时间:2024-06-10 09:38:32 编辑: 来源:

要把“您,你們”放在首要位置,把“我”放在其次,二是要盡可能強調對方的需求和關注點。三是交流的語氣要親切,內容要清晰明確簡潔,語調要適中的。切不可盛氣凌人、羅里羅嗦、含糊不清。

第三,電話拜訪被聯系客戶拒絕是不可避免的。對此我們應有良好的心態和信心。因為我們是為對方考慮并為對方提供優質的服務的,不是“求人辦事”。在選擇電話拜訪時間、交流語言等方面要下功夫,對方是一般工作人員還是領導?是男性還是女性?接電話時是拒絕還是猶豫?這些都需要我們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一般情況下能展開了前“三句”,就有可能使雙方的電話交流繼續進行。因此,要在說好前“三句”上下功。

當然,被拒絕也是正常的,要力爭為下一次電話拜訪留下機會。如果對方因開會或有事拒絕,不一定是不愿和你溝通,可以另行約定時間,或爭取發給對方一份項目介紹函,以爭取和對方在另外一個時間交流。

第四,業務知識和業務技能的熟練掌握是電話拜訪成功的重要前提。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其次就是激情和毅力。要準備100次被拒絕,1000次被拒絕。要知道被拒絕不是你的錯。而是對方的失誤,他喪失了發展的機遇,失去了一個合作的伙伴!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找到客戶,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但千萬不要認為電話拜訪“過時了”“不中用”,因為有無數的成功人士就是從電話拜訪開始他們成功之路的。

15、問:我們急需資金,既要合作,那么能否提供資金支持?

答:在雙方合作的協議框架內,提供必要的資信是雙方合作的條件和內容之一。首先,貴我雙方必須充分了解雙方合作的意愿、合作的可行性、合作方式,簽訂相關協議。其次,在資信合作上也有各種形式和條件。為規避雙方的風險、體現真誠合作的意愿,雙方必須全面地落實整個合作協議的要求,在此基礎上雙方完全可以進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的資信合作,為雙方的發展提供條件。

國際營銷外包服務合作業務的拓展剛剛開始,上述的業務知識問答也只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業務常識。在業務的展開和實施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還需要我們去認識、去研究、去解決。只要我們認定目標,切實執行,群策群力、不斷調整,追求結果,國際營銷外包服務合作項目一定會給公司經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廣闊前景。

國際服務貿易與國際貨物貿易比較,具有哪些特征?

具有四個基本特征:

1、無形性。同有形產品不同,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是無形的和抽象的。

2、差異性。差異性是指服務不像有形產品樣有固定的質量標準,具有較大的差異性。

3、不可分離性。該特征是指服務的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同時進行,顧客只有加入到服務的生產過程才能最終消費到服務。

4、 可貯存性。由于服務的無形性和不可分離性,使得服務不可能象有形產品一樣貯存

國際服務貿易(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是指國際間服務的輸入和輸出的一種貿易方式。

國際服務貿易狹義的概念是指傳統的為國際貨物貿易服務的運輸、保險、金融以及旅游等無形貿易。而廣義的概念還包括現代發展起來的、除了與貨物貿易有關的服務以外的新的貿易活動,如承包勞務、衛星傳送和傳播等。

國際服務貿易

國際服務貿易(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是指服務提供者從一國境內通過商業現場或自然人現場向消費者提供服務,并獲取外匯收入的過程。狹義的國際服務貿易指發生在國家之間的服務輸入和輸出活動。廣義的包括有形的勞動力的輸出輸入和無形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在沒有實體接觸的情況下的交易活動。其內容包括:

1.國際運輸;

2.國際旅游;

3.跨國銀行、國際融資公司及其它金融服務;

4.國際保險和再保險;

5.國際信息處理和傳遞、電腦及資料服務;

6.國際買粉絲服務;

7.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勞務輸出;

8.國際電訊服務;

9.廣告、設計、會計管理等項目服務;

10.國際租賃;

11.維修與保養、技術指導等售后服務;

12.國際視聽服務;

13.教育、衛生、文化藝術的國際交流服務;

14.商業批發與零售服務;

15.其他官方國際服務等。

國際服務貿易可分為國際追加服務和國際核心服務兩大類。國際追加服務指隨附商品實體出口而提供的追加勞務。國際核心服務是為消費者單獨購買,能為消費者提供核心效用的服務。

國際商品(貨物)貿易

國際間成規模的貨物貿易是自15世紀末歐洲重商主義經濟思想形成時期開始的。當時歐洲各國都把擁有貴金屬貨幣(金幣和銀幣)的多寡視作區分富國與窮國的標準,認為除了開采金礦銀礦之外,惟一能夠增加國內貴金屬儲備的方法就是發展對外貿易。這樣,當時各國在對外貿易中所遵循的原則就是多賣少買,多收入少支出,目的就是形成貿易順差,從而形成貴金屬貨幣積累。重商主義的觀點支配歐洲各國的外貿行為近兩個世紀,各國出口商提供到國外市場的貨物主要是羊毛、糧食、皮革、香料、錫、鐵皮等具有資源優勢或成本優勢的產品,換回的是黃金和白銀。真正具有世界性質的國際貨物貿易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工業革命開始的。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相繼發生的工業革命,空前地推動了世界的商品生產發展,國際間的貨物貿易額有了迅速的增長。直到100多年以后的今天,國際經貿關系的這一領域始終保持著基礎的地位。

關于國際貿易

隨著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 , 國際服務產品市場日益完善 , 國際服務產品市場不斷呈現出新的特征 , 對國際服務貿易中的國際分工格局、以及貿易參加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等產生重要影響。

一、發達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主體

20世紀60年代以來 , 世界經濟結構的重心開始轉向以服務業為主 , 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 也是增加國民收入和提高就業率的重要手段。服務業的發展必然推動國際服務貿易的增長。服務貿易總額在1970年為700多億美元 , 1980年為3800億美元 ,1990年為8660億美元 ,2002年則上升到154000億美元 , 年平均增長速度達6.4%, 超過了同期貨物貿易 5.9% 的增長速度。服務貿易日漸成為世界各國獲取外匯收入 , 改善本國國際收支狀況的重要手段 ,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國國際貿易的發展狀況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從表中可以看出 , 在國際服務市場上發達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主體 , 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有決定優勢。發達國家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 , 國際服務貿易呈現以歐美為主的格局 , 美國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最大比重。2002 年 , 全球十大服務貿易出口國(地區)依次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一盧森堡和中國香港;十大服務貿易進口國 ( 地區 ) 依次是: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意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一盧森堡、中國、加拿大。另外 , 區域性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迅速 , 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組織如《歐洲經濟共同體》、《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紛紛成立 , 并獲得快速發展。區域內市場的擴大使貿易趨勢增強 , 貿易規模擴大 , 國際服務貿易也得到迅速發展。

其次 , 國際服務貿易對象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以高新技術為核心 , 以技術進步為動力 , 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 , 國際服務貿易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呈整體上升趨勢 , 盡管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的成員發展狀況不平衡 , 但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的貿易結構使服務產品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 , 發達國家在新興服務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

最后 , 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壁壘呈現逐步降低的趨勢。近年來 , 在多邊貿易體制的推動下 , 國際服務貿易壁壘有所降低。發達國家在服務貿易許多項目中都具有絕對或相對優勢 , 為了掃清存在于服務貿易的壁壘 , 便利其打開世界服務市場 , 它們率先削減了本國服務貿易壁壘 , 如在電信領域 , 美國已允許外國世界各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比重企業持有100%的股權 , 歐盟也開放了基本電話服務市場 , 并對雇用人員的本地化要求降低了標準。

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服務貿易也得到發展。發展中國家雖然在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較發達國家明顯滯后 , 但在資源、勞動密集型服務領域中 , 發展中國家則具有一定的優勢 , 因此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也得到迅速發展 , 服務出口占世界服務出口總值的比重增加。到2002年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比重約為9%, 而且各國發展不平衡。2002 年服務貿易出口額前30名的國家和地區中 ,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大陸、印度、泰國、土耳其、馬來西亞、墨西哥、波蘭 , 分別占國際服務貿易出口額的 2.4%、13%、1%、0.9%、0.9%、0.8%、0.6%;在進口貿易中 , 中國大陸、墨西哥、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巴西 , 分別占國際服務貿易進口額的2.9%、1.1%、1.1%、1%、1%、1%、0.9%。

在服務貿易商品結構方面 , 發展中國家在普通勞動力輸出、建筑工程承包、部分旅游服務業等領域占有較大的優勢 , 如馬來西亞、泰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航空公司在世界優秀航空企業排名表上常常名列前茅;不少發展中國家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 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有了較大的增長;一些技術、經濟實力較強的發展中國家也開始發展技術層次較高的服務貿易 , 如印度、印度 尼西亞、菲律賓、墨西哥等國正著力推進通訊業、信息業的建設 , 泰國正努力將曼谷變為區域性金融中心等。然而 , 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 , 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規模仍較小 , 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服務業不發達 , 尤其是現代服務項目不具有競爭優勢。

二、國際分工基于各國的競爭優勢

通過對國際服務貿易國別結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 ,不同國家在國際服務產品市場上處于不同地位 , 同時也使不同國家在服務貿易利益分割中占有不同的比例。這是各國發揮競爭優勢的必然結果。

國際服務貿易的分工基于各國的絕對優勢。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 , 國際服務貿易是從屬于貨物貿易的 , 在貨物貿易高速增長的帶動下 , 同貨物進出口直接關聯的傳統服務貿易項目 , 即生產性服務貿易得到發展 , 如國際運輸服務、國際貨物保險、國際結算服務等。服務貿易資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可移動性等特征 , 構成一國服務貿易的基礎。

但絕對優勢并不是決定一國服務貿易的唯一因素 , 從服務貿易結構的變化可以看出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 , 服務貿易的主要項目是勞工的輸出、運輸服務等 , 戰后隨著第三次產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 , 電訊、金融、運輸、旅游以及各種信息產業、知識技術等的迅速發展 , 服務業加快向這些領域的擴展 , 新興服務貿易的比重不斷提高。

90年代以來國際運輸服務貿易比重明顯下降 , 從1990年的33.8%下降到2002年的30.6%, 同期國際旅游服務比重下降幅度較小 , 自28.5%下降為22.3%, 其他服務貿易所占比重則迅速上升 , 由 37.6% 上升到47%。這種明顯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金融、保險、信息等產業的迅速崛起及其快速進入服務貿易領域造成的 ,是新興服務貿易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社會經濟生活越來越國際化 , 國際服務貿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種變化說明傳統的服務貿易優勢 , 即絕對優勢在當代國際服務貿易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相對下降。如以自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