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云南寶藍貿易公司(清代工藝美術的特點是什么?)

时间:2024-06-01 10:10:23 编辑: 来源:

身的實用價值外,尤強調其裝飾、玩賞、陳設等審美功能,工藝水平已達高峰。其中筆仍以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所產毛筆最為馳名。內廷御筆有宣德、嘉靖和萬歷等年號款識。以羊、 狼等毫扎成竹筍頭、 蘭花頭或葫蘆頭。桿飾黑漆描金云龍紋,或用玉桿。清代筆桿多以玉、漆、象牙、硬木、文竹、香妃竹、玳瑁、剔紅、金漆等材料和工藝制做,以提高筆的裝飾美。墨的裝飾性、鑒賞性也大為提高,制墨名家輩出,明代以程君房、方于魯兩人為其代表,有《程氏墨苑》、《方氏墨譜》傳世。入清后,曹素功墨名大振,傳十三代后遷至上海,繼續營業,盛名不衰。集錦墨盛于清代,康熙年間名家吳天章所制集錦墨形制翻新,雕鐫精工,色彩斑斕,裝潢典雅,多為文人珍藏。劉源監制國寶墨以及職貢圖、耕織圖等墨,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宮廷制墨的精品。明清兩代紙、絹的最大成就,是宣紙的改進及對紙、絹的第2次藝術加工。以染色、粉、蠟、灑金、描金、掐絲及版水印等技法裝飾紙、絹,其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硯仍以端、歙兩硯備受重視。蘇州顧二娘是康熙年間江南制硯名手。內廷以松花石制御用硯。地方名硯尚有蘇州澄泥硯、山東磯石硯、紅絲石硯、寧夏賀蘭山石硯、甘肅洮河石硯及湖南菊花石硯等,在全國均有一定聲譽。另外還以各種材料、工藝制做硯滴、筆山、墨床、鎮尺、臂擱等數十種附屬性文房用具,其形制玲瓏小巧,裝飾精致倩美,不失為工藝珍品。

其它手工藝

此外,尚有衣冠帶履、車轎鞍韉、武備儀器、盆景、鐘表、珠寶、 玳瑁、竹黃、匏、天然木等器,竹、草、藤、紙等編織以及各地民間及各民族的手工藝等,都是工藝美術的獨特領域和重要專業,是明清工藝美術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們的工藝水平和制作技術,亦應還其本來面貌并給與一定的歷史地位。

理論著述

明清兩代不僅工藝美術獲得巨大發展,且理論著述較之前代也多有出現,頗有建樹。明代宋應星在本人從事實踐的基礎上,經過長時間的調查、搜集、整理、研究后,寫出了《天工開物》這部有關手工業方面的著作。它詳細地記述了各手工藝門類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部生產過程的情況。包括衣裝、絲織、印染、陶瓷、鑄造、金工、珠玉等各種手工藝。為研究明代工藝美術的重要資料,有“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之譽。新安(今安徽省新安縣)漆藝家黃大成的《髹飾錄》為中國現存古代唯一的一部漆藝專著,書分2集18章,對制漆的工具、材料、色漆的制配及裝飾方法等作了詳細的敘述。而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則主要是供人們消遣玩物之用,書中有關古器珍玩之類的論述,對研究工藝美術史亦有參考價值。入清以來,理論著述則大都集中于陶瓷方面,且多談及景德鎮窯瓷業的發展,主要有:成書于乾隆年間,朱琰的《陶說》,補《陶記》之不足而又有新論的《景德鎮陶錄》(藍浦著,后由弟子鄭廷增補2卷,共10卷)。還有佚名氏的《南窯筆記》等。另外,關于玉器的有清末吳大的《古玉圖考》,關于刺繡的有道光年間丁佩的《繡譜》和由吳縣名繡工沈壽口述,經別人整理而成的《雪宦繡譜》等。或圖文并茂,考訂翔實;或論述規則,講解要點;或敘述經驗,傳授技藝,均為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另外在一些地方府志及文人的詩、文集、筆記、札記等著作中亦多有有關工藝美術的闡述、記載,其中不乏精辟之言。

《景泰藍的制作》的全文

《景泰藍的制作》

葉圣陶

一天下午,我們去參觀北京市手工業公司實驗工廠。粗略地看了景泰藍的制作過程。景泰藍是多數人喜愛的手工藝品,現在把它的制作過程說一下。

景泰藍拿紅銅做胎,為的紅銅富于延展性,容易把它打成預先設計的形式,要接合的地方又容易接合。一個圓盤子是一張紅銅片打成的,把紅銅片放在鐵砧上盡打盡打,盤底就洼了下去。一個比較大的花瓶的胎分作幾截,大概瓶口,瓶頸的部分一截,瓶腹鼓出的部分一截,瓶腹以下又是一截。每一截原來都是一張紅銅片。把紅銅片圈起來,兩邊重疊,用鐵椎盡打,兩邊就接合起來了。要圓筒的哪一部分擴大,就打哪一部分,直到符合設計的意圖為止。于是讓三截接合起來,成為整個的花瓶。瓶底可以焊上去,也可以把瓶腹以下的一截打成盤子的形狀,那就有了底,不用另外焊了。瓶底下面的座子,瓶口上的寬邊,全是焊上去的。至于方形或是長方形的東西,像果盒、煙卷盒之類,盒身和蓋子都用一張紅銅片折成,只要把該接合的轉角接合一下就是,也不用細說了。

制胎的工作其實就是銅器作的工作,各處城市大都有這種銅器作,重慶還有一條街叫打銅街。不過銅器作打成一件器物就完事,在景泰藍的作場里,這只是個開頭,還有好多繁復的工作在后頭呢。

第二步工作叫掐絲,就是拿扁銅絲(橫斷面是長方形的)粘在銅胎表面上。這是一種非常精細的工作。掐絲工人心里有譜,不用在銅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圖畫。譬如粘一棵柳樹吧,干和枝的每條線條該多長,該怎么彎曲,他們能把銅絲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鉗子夾著,在極稠的白芨漿里蘸,粘到銅胎上去。柳樹的每個枝子上長著好些葉子,每片葉子兩筆,像一個左括號和一個右括號,那太細小了,可是他們也要細磨細琢地粘上去。他們簡直是在刺繡,不過是繡在銅胎上而不是繡在緞子上,用的是銅絲而不是絲線、絨線。

他們能自由地在銅胎上粘成山水、花鳥、人物種種圖畫,當然也能按照美術家的設計圖樣工作。反正他們對于銅絲好像畫家對于筆下的線條,可以隨意驅遣,到處合適。美術家和掐絲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藍器物推陳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愛好。

粘在銅胎上的圖畫全是線條畫,而且一般是繁筆,沒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數幾筆的。這里頭有道理可說。景泰藍要涂上色料,銅絲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條上的每片葉子由兩條銅絲構成,綠色料就可以填在兩條銅絲中間,不至于溢出來。其次,景泰藍內里是銅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銅胎和色料,膨脹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積占得寬,燒過以后冷卻的時候就會裂。還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經過幾道打磨的手續,打磨的時候著力重,容易使色料剝落。現在在表面粘上繁筆的銅絲圖畫,實際上就是把表面分成無數小塊小塊面積小,無論熱脹冷縮都比較細微,又比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剝落。通常談文藝有一句話,叫內容決定形式。咱們在這兒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決定了景泰藍掐絲的形式。咱們看見有些景泰藍上面的圖案畫,在圖案畫以外,或是紅地,或是藍地,只要占的面積相當寬,那里就嵌幾條曲成圖案形的銅絲。為什么一色中間還要嵌銅絲呢?無非使較寬的表面分成小塊罷了。

粘滿了銅絲的銅胎是一件值得驚奇的東西。且不說自在畫怎么生動美妙,圖案畫怎么工整細致,單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銅絲沒有一條不是專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還得費盡心思把它曲成最適當的筆畫,那是多么大的工夫!一個二尺半高的花瓶,掐絲就要花四五十個工。咱們的手工藝品往往費大工夫,刺繡,刻絲,象牙雕刻,全都在細密上顯能耐。掐絲跟這些工作比起來,可以說不相上下,半斤八兩。

剛才說銅絲是蘸了白芨漿粘在銅胎上的,白芨漿雖然稠,卻經不住燒,用火一燒就成了灰,銅絲就全都落下來了,所以還得焊。現在沾滿了銅絲的銅胎上噴水,然后拿銀粉、銅粉、硼砂三種東西拌和,均勻地篩在上邊,放到火里一燒,白芨成了灰,銅絲就牢牢地焊在銅胎上了。

隨后就是放到稀硫酸里煮一下,再用清水洗。洗過以后,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臟東西得去掉了,涂上的色料才可以緊貼著紅銅,制成品才可以結實。

于是輪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們管這個工作叫點藍。圖上的色料有好些種,不只是一種藍色料,為什么單叫做點藍呢?原來這種制作方法開頭的時候多用藍色料,當時叫點藍,就此叫開了(我們蘇州管銀器上涂色料叫發藍,大概是同樣的理由)。這種制品從明朝景泰年間十五世紀中葉開始流行,因而總名叫景泰藍。

用的色料就是制顏色玻璃的原料,跟涂在瓷器表面的釉料相類。我們在作場里看見的是一塊塊不整齊的硬片,從山東博山運來的。這里頭基本質料是硼砂、硝石和堿,因所含的金屬礦質不同,顏色也就各異,大概含鐵的作褐色,含鈾的作黃色,含鉻的作綠色,含鋅的作白色,含銅的作藍色,含金含硒的作紅色……

他們把那些硬片放在鐵臼里搗碎研細,篩成細末應用。細末里頭不免攙和著鐵臼上磨下來的鐵屑,他們利用吸鐵石除掉它。要是吸得不干凈,就會影響制成品的光彩。看來研磨色料的方法得講求改良。

各種色料的細末都盛在碟子里,和著水,像畫家的畫桌上一樣,五顏六色的碟子一大堆。點藍工人用挖耳似的家伙舀著色料,填到銅絲界成的各種形式的小格子里。大概是熟極了的緣故,不用看什么圖樣,自然知道哪個格子里該填哪種色料。濕的色料填在格子里,比銅絲高一些。整個表面填滿了,等它干燥以后,就拿去燒。一燒就低了下去,于是再填,原來紅色的地方還是填紅色料,原來綠色的地方還是填綠色料。要填到第三回,燒過以后,色料才跟銅絲差不多高低。

現在該說燒的工作了。涂色料的工作既然叫點藍,不用說,燒的工作當然叫燒藍。一個燒得挺旺的爐子,燃料用煤,爐膛比較深,周圍不至于碰著等著燒的銅胎。燒藍工人把涂好色料的銅胎放在鐵架子上,拿著鐵架子的彎柄,小心地把它送到爐膛里去。只要幾分鐘工夫,提起鐵架子來,就看見銅胎全體通紅,紅得發亮,像燒得正旺的煤。可是不大工夫紅亮就退了,涂上的色料漸漸顯出它的本色,紅是紅綠是綠的。

涂了三回燒了三回以后,就是打磨的工作了。先用金剛砂石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平整。所謂平整,一是銅絲跟涂上的色料一樣高低,二是色料本身也不許有一點兒高高洼洼。磨過以后又燒一回,再用磨刀石水磨。最后用椴木炭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光潤。椴木木質勻凈,用它的炭來水磨,成品的表面不起絲毫紋路,越磨越顯得鮮明光滑。旁的木炭都不成。

椴木炭磨過,看來晶瑩燦爛,沒有一點兒缺憾,成一件精制品了,可是全部工作還沒完,還得鍍金。金鍍在全部銅絲上,方法用電鍍。鍍了金,銅絲就不會生銹了。

全部工作是手工,只有待打磨的成品套在轉輪上,轉輪由馬達帶隊的皮帶轉動,算是借一點兒機械力。可是拿著蘸水的木炭、磨刀石挨著轉動的成品,跟它摩擦,還得靠打磨工人的兩只手。起瓜楞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轉輪上打磨,因為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著。那非純用手工打磨不可。

1955年3月22日作

尋求旅游的地方

去九寨溝好

我和老婆剛剛去過九寨溝一線,太美了,真的是人間天堂、童話世界。第一天去九寨溝,它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巍峨的岷山山脈深處,距成都400多公里,總面積6萬多公頃,三條主溝形成“Y”形分布,總長度達60余公里。原來這里僅有九個藏族村寨座落在叢山峻嶺之中,九寨溝因此得名。“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溝歸來不看水”,水是九寨溝的精靈,湖、泉、瀑、灘連綴一體,飛動與靜謐結合,剛烈與溫柔相濟,不愧為“中華水景之王”。主要景點有:樹正群海、老虎海、箭竹海、長海、原始森林、珍珠灘、熊貓海、孔雀河道等。

第二天去黃龍溝,它位于松潘縣東約35公里處,是玉翠山中一條南北向的溝谷,長約7、8公里。與九寨溝一山之隔,但因雪山阻隔,需經公路繞行100公里方可到達。這條溝的奇妙之處是溝底的巖石,晶瑩光滑,類似石灰巖溶洞中的鐘乳石,巖石跌宕起伏,順著山溝,曲折蜿蜒,猶如一條黃龍盤旋而上。黃龍奇異的景色,使它擁有“黃龍天下絕”的美稱。主要景點有:迎賓彩池、金沙鋪地、五彩池、黃龍寺等。

在九寨溝—黃龍附近,還分布著風韻古樸的神仙池和甘海子等等,真正是移步換景,美不勝收!勤勞的藏族人民在這里辛勤勞作、創造。飄動的經幡,古老的水磨房,遲緩的牦牛……融化在奇山異水、藍天白云之間,使人羽化登仙。

購物點主要有:七星關牛角梳加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