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體育節買粉絲文章(學校社會實踐工作總結范文5篇)

时间:2024-06-02 09:20:44 编辑: 来源:

>

一、大學生科學素養現狀及其存在問題

當代大學生對科學技術具有比較廣泛的興趣,擁有一定的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對科技發展持積極的肯定態度,具備良好的科技強國的信念。但是,他們對高新科學技術知識和科技發展史了解較少,科學實踐能力較差,對科學精神的理解和科學方法的掌握不足,對偽科學及封建迷信活動的分析判斷能力不強。具體情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科技知識了解膚淺,科學方法缺乏理解和掌握

有調查表明,大學生對科技知識了解不夠深入。大學生對于當前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的理解相對較好,但是對于高新技術的了解還處于一種比較低的水平,對于高新技術的應用和新的科學研究領域的了解很少。有關大學生對科學研究方法了解狀況的調查顯示,僅有2%的大學生表示“非常了解”,有26%的大學生表示“比較了解”,高達65%的大學生表示“不太了解”,7%的大學生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見,大學生對于科學方法的本質尚缺少必要的掌握和理解。

(二)科學精神欠缺,科學價值取向存在偏差

有學者曾做過調查,在理性上,有43%的學生是肓目的懷疑,或者是盲從專家和他人的觀點,對事物較少有自己的看法;在探索求知精神上,“科學功利主義”對學生的影響最大,使得學生視野狹窄,目光短淺;在實證精神上,有62%的學生缺乏實驗實證精神,偏重抽象思維,缺乏科學實驗的精神和價值眼光。在對科學的追求與關注上,大學生的價值選擇出現了偏差。有調查表明,只有相當少的一部分大學生愿意將來投身科學事業(15.5%),而且多數大學生對民生之本的農業科技信息興趣較為冷淡。大學生把學習目的畸形地建立在了個體狹隘的功利性需要之上,急功近利的偏狹意識取代了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單純的求知目的。

(三)科學技能沒有得到較好的培養和鍛煉

高校缺乏針對大學生的專門科研活動,大學生缺少科學技能培養與鍛煉的途徑。高校的科學研究,似乎是教師和研究生的“專利”,大學生很少涉及,并且多數高校缺少針對大學生科研活動作出指導和安排的專門機構。對于普通大學生,既缺乏場所,又缺乏途徑,更缺乏經費開展科研活動。這種體制上的欠缺使得大學缺乏濃郁的科學素養氛圍,學生較難形成一定的科學技能,由此科學實踐能力也較差。

二、影響大學生科學素養的因素

影響大學生科學素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從內外因素來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應試教育抑制科學精神

學校正規教育,是培養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然而,通觀我國的教育,不論中小學基礎教育,還是大中專專業教育,都長期困守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中,一味簡單地灌輸知識,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輕視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以致學生缺乏創新精神。而實際上,創造力和想象力才是科學素質的核心內容。

(二)高校開展科學教育的缺陷

(三)大學生思想認識存在偏差

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及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標準的取向偏差,目前,多數大學生對科學素養的認識存在誤區。他們認為,大學生的素質主要應表現在學習期間的專業成績,至于科學素養,只是一種比較抽象的軟條件,因此無須花大力氣加強。這些偏見影響了大學生提升自身科學素養的主體自覺性與主動性。

三、加強大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措施

(一)重視科學技術基礎知識的傳授

通過科學教育,使大學生理解、掌握基本的科學事實、科學概念、科學方法、科學原理和規律,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和生產中的有關現象,解決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了解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其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二)拓展充實科學教育教學內容

立足于專業教學,拓寬教育教學的視野和背景,對課堂教學做出必要的調整,拓展和充實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把學生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科技知識融入教學之中,使學生能夠適應學習化社會的發展。高等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必須實行理工結合、文理滲透的方式,通過對課程設置進行改革,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加強基礎課來進行。

(三)加強科學方法教育

大學生的科學方法教育應結合專業學習進行,掌握科學方法中的哲學方法、一般方法和具體方法。通過科學方法教育,可以使大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常用的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體的科學方法,并進行必要的科學思維訓練(包括嚴格的邏輯思維訓練和非理性、非邏輯的創造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運用方法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科技實踐活動

科學實踐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首先,就課堂教學而言,可以盡量增加演示實驗的數量,盡可能地將實驗室向學生開放,給學生以實驗的場所和時間保證。其次,在課外舉辦各種科技實踐活動,可以在實驗室、工廠或者校外進行,結合專業學習建立各種科技興趣活動小組,舉辦系列科普講座,進行科技制作比賽。第三,讓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較為全面的科學實踐訓練。通過參與各種科技實踐活動,可以使大學生更好的領悟、掌握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培養良好的科學品質,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五)營造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

首先,營造生動活潑、勤奮學習、崇尚科學、學術自由的校園文化氛圍。優良的學風和校風可以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有利于大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通過組織系列科普講座和人文講壇,建立積極活動的科技協會,創辦科技小刊物,舉辦校園科技節、體育節、文化節等活動以活躍校園科學文化氛圍。其次,營造良好的社會科學教育環境,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偽科學和封建迷信的良好環境。社會各界力量的參與,可以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多渠道的立體科學教育體系。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