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唐代和漢代對外貿易的不同之處(漢唐時期對外交往空前加強的原因、不同點及啟示)

时间:2024-05-23 17:09:20 编辑: 来源:

迅速崛起,形成青白分類的越窯和邢窯兩大系統,此外江西的昌南鎮和四川地區也出現資器生產基地。依托國內先進、普及性廣的絲織業、制瓷業的支撐,唐朝不斷的對外輸出絲綢、青瓷。在對外的技術、文化交流中,唐朝的眾多統治者憑借強者的自信,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對待世界各國,對自身擁有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并非狹隘的據為己有,而是大度的、合理的互通有無、互惠互利,對別國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則積極吸收,豐富自身的經濟、文化內容。

3、交往對等性不同的原因。

西漢時統治者加強對外交往,西漢與世界大小50余國建立了政治或經濟等聯系,這似乎是“偉大”的成就,但這種“偉大”成就是建立在“恩賜”貿易基礎上的,是儒家思想支配下大國思想的外在表現,西漢統治者試圖以經濟上的“恩賜”來籠絡、懷柔各國,從而樹立大國形象,在對外交往中較多地表現為西漢主動交往,甚至是一廂情愿式的交往。

唐朝時,唐朝與周邊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差距日漸縮小,各國各擁有長處和優勢,在此情況下,唐朝與周邊國家的交往能夠在大致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而且唐朝統治者更注重現實,在對外交往中力求互惠互利,而非一味大方的“恩賜”。

4、對外開放程度不同的原因。

西漢時對外開放處于初步階段,是由歷史客觀原因決定的,主要是受當時經濟、文化、科技等原因的制約。而唐全面的對外開放,是主客觀原因綜合的因果,唐朝國力雄厚,政治穩定,唐統治者順應歷史潮流,敞開國門,接納世界各國的強者自信,則有力地推動了對外開放。

5、對外交往對中國及世界產生影響不同的原因。

由于西漢實行自我主動式的對外交往且偏重單向交流,輸出的東西多,輸入的商品多以奢侈品為主,中外之間的技術、文化交流不頻繁,因而外部世界的文化對西漢文化和西漢人日常生活影響的程度不很深,西漢政府通過東西兩大外交圈進行的外交活動受到諸多限制,中外之間的交往和了解并不充分,加上西漢的經濟處于發展階段,對外輸出的手工業品和文化產品有限,因而對世界并未產生震撼性的強烈影響。

唐朝時,眾多統治者持續地奉行開明的對外交開放政策,國家不論大小、貧富,唐朝都平等相待。所以與唐朝交往的國家日益增多,中外交往的內容不斷豐富發展,中外之間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往,外部世界的文化深刻地滲入唐朝文化和唐朝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唐朝憑借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整體的先進和強大,不容質疑地成為世界仰慕的中心,唐朝的聲威遠播海外。

以上所述,僅為本人在《中國古代史》(試驗本)教學實踐中探索的總結,限于自身水平及閱讀資料有限,在此僅粗淺地談談,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同行們指正。

注釋:

①《漢書•地理志》載

②《新唐書•地理志》載

參考書目:

1、《簡明中國古代史》(第二版)張玉璽 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年9月出版

2、《中國古代對外貿易史》沈光耀[著]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5年6月出版

漢代和唐代對西域的治理有哪些區別?

先說說漢朝吧 漢朝 對西域的管轄有點像現在的一些駐外大使,政府會在西域派駐一些官員,其的職責是協商兩年事宜,或包括一些絲路上的安全、交通的維護。還有就是宗主國對藩屬國的主

權宣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節制諸國軍隊。比如 班定遠襲殺匈人使者 逼迫西域諸國驅逐匈奴人。

在看唐朝,唐朝 對西域的管轄就要更進一步了,對西域諸國采取羈縻政策,但同時也派駐官員行使中央權力,比如設立 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 來行使西域軍政大權。 自從太宗皇帝平定東

突&厥后到安史之亂爆發前的一個多世紀時間里帝國都在逐步經營著西域,其 疆域鼎盛時期到達了河中地區。其后爆發了著名的恒羅斯之戰,據史料記載 是役 光光 由漢族組成的唐軍主力便

陣亡三萬余。此后大唐止步于蔥嶺。

相同點就是兩代都曾經經營過西域,自從絲綢之路發現后如何保證東西方貿易不受襲擾都是當時政府需要考慮的,而且在中原王朝的心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心理,對西域宣示主權也是兩代帝

王津津樂道的事情。

不同點是在管理手段上不同,漢朝駐疆官員只有責任調停、協調諸國,而沒有直接插受西域各國事宜。而到了唐朝中央已經派出了大員管理西域的軍政事項了。而且歷次軍事行動中諸國都必須

派軍隊參加。 所以唐朝對西域的控制更有力些。

漢代和唐代的藝術風格有什么異同以及產生差異化的原因

同:都有著文化的超強自信,風格就都是那種繁榮昌盛,雄霸天下,萬朝來降的類型。

異:漢是直接剝奪外界優秀文化歸為己有,唐是融合外界文化。

漢代和唐代有什么區別

主要的原因是漢代采用察舉制和舉孝廉的方式選官,這樣就導致了選官權利握在參與選官的大臣手中,逐漸形成門閥士族獨攬大權

到了唐代門閥士族地位權利已經嚴重衰落,皇權進一步集中

經過南北朝時期的動蕩,北方的門閥士族受五胡亂華的打擊,大多衰落

自南朝劉宋朝開始庶族開始掌握中央大權,門閥士族逐漸退出權利中心

隋唐建國開設科舉廣招天下賢士成為可能

科舉也是皇帝提拔寒門弟子,從門閥士族手中收回權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漢朝的選官制度漢朝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以地方推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與推薦相輔而行

推薦過后是還要經過考試覆核;覆核合格后才能量才錄用

無論是特舉賢良方正,還是歲舉孝廉、茂才,均須經過中央覆試

漢代察舉制下的考試,在西漢時并不占主導地位,考試只是區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參考,這與后世以考試為主、以推薦為輔的科舉制截然不同

至東漢時,為糾正察舉薦人之濫,開始注重考試,形成察舉與考試相結合的選士制度,而且考試成份日益增加

在推薦基礎上加強考試,這是漢代察舉制發展的新趨勢

薦舉為主,考試為輔,是兩漢察舉制的基本特點

漢朝實行三公九卿制,宰相權利較大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

而在漢朝,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必須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

而在御史大夫之下,還設有御史中丞,掌管宮內事務

九卿則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祿勛(掌門房)、衛尉(掌衛兵)、太仆(掌車馬)、延尉(掌法律)、大鴻臚(掌禮賓)、宗正(掌皇帝族譜)、大司農(掌全國經濟)、少府(掌皇室財政)

漢武帝時期,皇權開始大幅膨脹,尚書令的地位大幅抬升

漢武帝將身邊重臣如嚴安、主父偃、朱買臣等為郎加以侍中,與尚書令共議軍國大事,組成中朝

原以宰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外朝

二、唐朝的選官制度唐代官吏選拔的途徑有三種,即門蔭,雜色入流和科舉

唐朝對門蔭入仕有嚴格的規定:一是有封爵者可由子孫承襲;二是皇親可按關系的親疏敘階授官;三是散官,職事官三品以上的曾孫,五品以上的子孫,二品勛官的兒子可以資蔭入仕

門蔭如仕可通過學館入仕和直接以門蔭入仕

通過學館就是充當弘文管,崇文館(三品以上子孫)或國子學,太學(五品以上子孫)的學生,學成后通過考試入仕途

直接以門蔭入仕則需要先充當千牛和三衛(皇帝或太子的侍衛),期滿后兵部考試合格,再送吏部考核,合格者授官

雜色入流主要有品子,勛官和流外入流

品子由文武六品以下,勛官三品一下五品以上的成年子充任

需輪流到三品以上親貴的家中擔任侍從或繳納品子課錢,十年期滿后經兵部簡試,再送吏部考核,合格者即可授官

勛官需輪流番上服役,供京城諸司和各州驅使,不服役這需繳納課錢,服役或納錢期滿,經兵部考試合格,可授予散官

科舉是一種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科舉分為常科和制科

常科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六科

其中秀才科為最高科等,主要考試國家策略,但因為難度太高考生視為畏途,故很快就被廢絕了

明經主要靠儒家經典

進士主要考帖經,雜文和對策

明法考試律法

明書考試《說文》和《字林》,并要通訓詁

明算考試算經

只需考試合格一科就獲得相應的稱號,譬如進士科考試合格就稱為進士及第,明經科考試合格就稱為明經及第,不過這僅是個稱號,要想做官,還需到吏部參加銓選,經過體貌,言辭,書法,判決書四項銓試,再結合各項規定,才能授官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