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友青貿易有限公司海外(誰有萬家樂最新的公司簡介?)

时间:2024-04-30 00:17:12 编辑: 来源:

500公里內有1億6千萬歐洲消費者,意味著鹿特丹是為綜合購買力達80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提供服務。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荷蘭人習慣節儉,講究實用。消費者習慣集中購買、自由選購,因此,超級市場、連鎖商店是荷蘭人常去的購物場所。消費者喜歡選購款式新穎,價格適中的商品,且更新換代較快。

【中國與歐盟、荷蘭的貿易關系】

歐洲統一大市場,人口密度大,購買力強,市場總值最高。歐盟于1995年、1996年相繼發表《中國—歐洲關系長期政策》和《對華合作新戰略》,將擴大和發展對華經貿合作關系提到了戰略性高度。

歐洲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2002年,雙邊貿易額為868億美元,與2001年相比增長17.8%,其中中國出口482億美元。中國出口主要有:紡織服裝、鞋、箱包、玩具、日用品、收音機、組合音響、醫藥、塑料制品、焦炭、工具、鋼材、腸衣、照明裝置等。目前歐盟已是中國第一大投資方(按實際投入計算)、第一大技術供給方,第三大貿易伙伴(僅次于日、美和香港)以及機電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于美國)。如果中國和歐盟的經濟不發生逆向變動,根據最近幾年中歐貿易的增速計算,預計到2005年雙邊貿易總額將突破1100億美元。

如上所述,荷蘭是歐洲的門戶,它已成為世界各國商人開發歐洲市場的首選場所。荷蘭又是第二歐亞大陸橋的歐洲終點(起點為我國連云港)、溝通歐亞兩大市場的樞紐。

荷蘭是歐盟創始國之一。與其他歐盟國家一樣,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遵循歐盟共同的對外經貿法規。

荷蘭十分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系,曾把1995年定為中國年。是年荷蘭首相訪華,承諾提供一筆12.5億荷蘭盾混合貸款,約合6.5億美元,執行期為1996年—2002年。此后雙方高級官員頻頻互訪。1995年12月,荷蘭發展合作大臣普龍克和當時的外經貿部部長吳儀會談時,宣布對華提供長期發展援助的決定。1996年3月,中荷兩國政府簽署了中荷關于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確定中荷在扶貧、環保、林業、培訓和教育領域開展合作。1999年荷蘭女王訪華,2000年朱總理訪問了荷蘭,雙邊關系又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中荷兩國貿易往來可追溯到17世紀。新中國成立與其建交以后,雙方經貿關系主要從90年代開始,雙邊貿易額穩步上升,1995年突破40億美元,1997年50億美元,1998年59.95億美元,1999年64.23億美元,2000年79.23億美元。2001年87.39億美元,2002年約9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2.6%,其中中國出口額81億多,占83%以上。在中國對歐盟15國的出口中荷蘭占第2位。

荷蘭主要經濟產業

【工業】

國際取向是荷蘭工業的特點,不僅體現在外銷方面,也包括在海外廣泛設立生產基地并與外國企業開展合作。主要工業領域為化工、食品加工以及金屬加工業,其中食品加工業為最大的行業。此外還擁有規模可觀的印刷與電子技術業。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學綜合企業的“家基”所在地。荷蘭的金屬加工業主要擅長于機械制造。由于廣泛地應用電子控制系統,荷蘭在食品加工機械、運輸工具以及食品與化工生產裝置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能源業】

荷蘭的能源公司在內陸與北海屬于荷蘭的大陸架上同時進行石油與天然氣開采。特別是通過開采荷蘭北部的大型天然氣田,使得荷蘭成為西歐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鹿特丹為供應西歐的能源起著重要作用;通過港口大量地進口原油,并在港口附近設有巨大的煉油裝置。原油與石油產口主要通過輸油管道直接從港區送往德國和比利時的工業中心。

【服務業】

服務業日益成為推動歐洲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過去二十年來 ,服務業已經發展成荷蘭最大的經濟行業。過去十年間,商業服務輸出的增長比貨物出口的增長要快。服務業內最重要的領域為貿易,其次為運輸與通訊,建筑、商業服務以及銀行與保險業。服務業的大多數公司主要活躍于國內市場。但運輸業、技術買粉絲以及貿易公司則更注重國外市場。荷蘭的三大銀行為荷蘭銀行、ING國際財團和荷蘭合作銀行,均列在歐洲的前25家大銀行之內,在世界各金融中心均有業務處。

【交通、運輸與通訊】

荷蘭有著悠久的運輸傳統。位于北海之濱,萊茵、馬斯與斯海爾德三大河流都從荷蘭境內入海;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荷蘭發展成通往歐洲的門戶,隨著歐洲境內邊界的取消,這一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荷蘭在歐洲集散網絡上至關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眾多的國際公司在此落戶。遠洋貨輪每年運送數千萬噸的貨物到鹿特丹--世界上最大的海港。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波爾國際機場是歐洲第4大客運、貨運航空港。為了維護荷蘭作為至關重要的中轉國的經濟地位,并保證抵達各商業中心的便利,荷蘭政府采取了各項措施以緩解交通壓力。鼓勵“多人共乘”、自行車、步行、通過電信手段遠距工作等,尤為注重鼓勵使用公共交通設施。

荷蘭的公交系統每年完成的乘客公里總數約達250億。這是由火車、城市與區域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共同實現的。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市更擁有地鐵系統。城市內與區域內的公交主要使用公共汽車。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和地鐵使用一種特別的價格體系:整個國家分成不同的“交通區”,使用一種全國通用的“條票”,乘客按旅行“交通區”數的多少在條票上“打印記”,以固定的費率支付費用。鐵路交通由荷蘭鐵路公司負責。來往于大多數大城市間的現代化“城際特快火車”,每半小時即發車一輛。

荷蘭的運輸業收入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8%,在歐洲運輸市場上占有很大的份額。鹿特丹港30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為了維持這一領先地位,鹿特丹港在持續不斷地進行現代化改造。其它的重要海港還有阿姆斯特丹港、費爾森/艾默伊登港,代爾夫宰爾港、埃姆斯哈芬港、弗利辛恩港等。

除斯希波爾國際機場外,荷蘭還有16家大大小小的機場,其中較大的為鹿特丹的塞斯廷霍芬機場和馬斯特里赫特的貝克機場。乘客可通過鐵路或公路舒適快捷地抵達荷蘭各大城市。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為荷蘭最大的航空企業,接下來還有馬梯耐爾、特蘭沙維亞以及荷蘭航空公司。后幾家公司主要提供度假客運服務。其中馬梯耐爾航空公司也經營國際貨運。

荷蘭擁有高度發達的電子通訊基礎設施,是歐洲電纜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所有的電信交換中心都是數字式的,這使得在同一條線路上可同時進行通話與信息傳送;通過個人電腦進行通訊往來,“視像會議”與圖文傳真已經是每個用戶都可以使用的通訊手段。

【農、林、牧、副、漁】

荷蘭盡管是一個小國,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產品出口國之一。1995年向全世界的農產品出口達720億荷盾。荷蘭農業產品中,約80%出口到其它歐盟國家,其中尤以德國為最多。但荷蘭也從他國進口農產品原料,主要用于牲畜飼料與食品加工業(如咖啡、茶和可可等)。

耕種業一直是荷蘭農業的重要部分。盡管近年來耕種面積大大減少,目前約為80萬公頃,但由于近幾十年來產量的提高,每公頃的收獲量卻大大提高。近年來農民以耕種馬鈴薯、小麥和甜菜為主,作牲畜飼料用的玉米種植量也增長很快。耕種地中約四分之一用于種植玉米。荷蘭產的馬鈴薯,尤其是“種馬鈴薯”,銷往全球。

就產量來講,園藝業是荷蘭最大的農業分支。荷蘭的鮮花聞名于世,被空運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不出24小時,地球的另一邊的桌上花瓶里就可插上一束荷蘭的玫瑰。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鮮花與球莖出口國,1995年的出口額達53億荷蘭盾。

畜牧業的最大分支為乳畜飼養,接下來則為牲豬、家禽、綿羊、家畜與小牛及山羊飼養。近幾十年來,通過研究工作和現代技術的應用,傳統的乳畜飼養方法大為改進,奶牛的飼養、產奶以及牛奶儲存在許多飼養場已經完全自動化。通過人工授精進行選擇性育種,加上喂養改善,使得奶牛能大量產奶。現在,一頭奶牛年產7000升牛奶決不算稀奇,而1950年則僅為3800升。

農產品與園藝產品、肉類和奶制品的加工生產是荷蘭農業的一個主要分支。目前,荷蘭的各種食品與飲料及煙草產值占了全部工農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成為荷蘭的支柱產業之一。食品與飲料及煙草業的產值占整個農業產值的60%。該加工行業最重要的原料是馬鈴薯、牛奶和肉類。

荷蘭的漁業以深海和近海捕撈為主,同時還養殖貝殼類水生動物并進行內河捕撈。荷蘭的深海與近海捕撈主要由獨桅帆船與拖網漁船船隊進行。小得多的獨桅帆船則在近處漁場捕撈鰈魚、鰨魚、鱈魚以及小蝦等,主要在北海的中、南部捕撈。

荷蘭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的、對環境無害的農業生產形態。目前使用的是集約式生產,農民們施用化肥與殺蟲劑,這會對自然環境產生破壞作用。因此荷蘭作了大量的努力,以尋找能保護自然環境的農作物與園藝栽培方法。改用生物保護法來對付病蟲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外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來開發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

【新聞媒體】

言論自由是荷蘭政治制度的基石之一。無論對廣播電視還是出版業,荷蘭政府奉行一種旨在維護與促進媒體的獨立性與多元性的政策。《新聞法》中特別強調各廣播電視機構自行決定其項目的形式與內容。對出版業政府也同樣強調無權干涉其內容。然而,鑒于媒體界扮演著至關重要的、向所有公民提供信息的角色,政府必須相應地為之創造條件,使其能最佳地發揮作用。

荷蘭出版業的各主要分支為:日報、地方報以及期刊雜志。最大的全國性日報為《電訊報》、《綜合日報》、《國民報》。此外還有很多的區域性報紙,發行量通常相當大。地方報不是每天都發行的,一般為每周1至3次,主要在較小行政區發揮著重要的、傳播地方性新聞的作用。幾乎每一個荷蘭家庭都訂有日報。1974年建立的新聞基金,可為報紙與期刊提供財務支助,以幫助其度過困難時期。支助可以采用貸款或補貼的形式,但為臨時性的,即一段時間以后,有關出版機構必須要重新靠自己的力量維持。日報出版業高度集中在幾家出版社手上:最大的日報綜合企業為“聯合出版公司”,其次為電訊報公司,VNU以及維戈訥。期刊類分為:議論性的、大眾性的、廣播電視的以及行業性的。主要的議論性刊的發行量不算很大,但其見解性的議論產生的影響卻相對很大。大眾性期刊的發行量明顯地高很多,如婦女雜志《解放》和《瑪格麗特》的發行量分別為75萬與52.5萬份。廣播電視期刊的發行量同樣也很大,其中除了普通的文章外,還包含大量的廣播電視節目信息。

自二十年代以來,荷蘭就采用一種公眾廣播(電視)體制:即節目的播放由不同的廣播電視協會負責,各協會代表著社會上不同的分支。這一制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目前的各廣播電視協會為:一般性的、耶穌教派的、社會民主派的、天主教派的、進步主義的以及耶穌教派的,他們的營業執照為期五年,到2000年為止。他們各自負責整套的節目,包括:信息、教育和娛樂節目,此外還有荷蘭廣播電視基金會,所有的公眾廣播電視機構都在這個基金會的旗下進行合作;以及荷蘭節目基金會,它主要播放各類年青人與少數民族文化性節目。在公眾廣播電視播放時間內,也可以為教堂、宗教組織、政黨、政府機構以及教育廣播電視機構安排播放時間。

公眾廣播電視一共擁有三大全國性電視網與五大全國性廣播網,此外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區域性廣播電臺,全荷蘭共有約400家地方性公眾廣播電臺。公眾廣播電視的財務支持靠的是收取“廣播電視費”和廣告收入。廣告由STER機構負責。廣告在不同的節目之間播放。公眾廣播電視不實行將一個節目中途打斷來播廣告的方法。自1992年起,荷蘭也出現了商業性電視。除RTL4與RTL5外,還有維羅妮卡、SBS6、TV10以及音樂工廠。另外,荷蘭也有商業性的廣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