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國際貿易歷史發展過程的看法和思考(近代中國對外貿易發生的變化和原因?)

时间:2024-05-17 11:09:46 编辑: 来源:

,國際貿易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的形勢對國際貿易規則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關貿總協定作為一項臨時的協定存在許多弊端,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其法律制度及其運行機制越來越不能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新的國際貿易多邊體制

2.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目的: 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建立,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它是一個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是規范國際貿易、維護公平貿易的經濟組織

目的:促進各國市場的開放,調解貿易糾紛,實現全球范圍的貿易自由化

建議教師適當補充:國際貿易組織的原則:非歧視原則、自由貿易原則、公平競爭原則

國際貿易組織的職能:“世界貿易組織,如果大家要記清楚的話,基本上就干三件事

一個是制定規則,第二是開放市場,第三個是解決糾紛

”──龍永圖 3.世界貿易組織的發展:截至2006年4月16日,世界貿易組織有149個成員

其貿易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90%

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被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

4.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意義:標志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走向規范化,標志著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囊括當今世界貿易諸多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大框架已經構筑起來,標志著全球有序的自由貿易的新時期已經開始

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對所有成員都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各成員國必須進行相應的法規和政策調整,以適應世界貿易組織管理全球貿易的要求

這意味著世界貿易自由化將在相互妥協、互相監督、盡量有序的基礎上進行

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表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又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世貿組織的影響和作用要遠遠大于關貿總協定,它比關貿總協定組織更嚴密、規定更嚴格,解決貿易爭端的能力更大

三、第三目“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本目主要介紹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過程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

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而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給中國帶來的各種變化正逐步影響著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中國經濟的發展

建議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影響,中國應如何使用這把“雙刃劍”趨利避害?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國際意識,初步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全面看問題的辯證觀點

1.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過程:1947年,中國參與簽訂《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是創始成員之一,后被臺灣當局非法占據

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努力

1995年11月,中國“復關”談判轉為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

直至2001年11月10日,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的多哈會議上被正式批準加入該組織

中國為什么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建議教師從世界經濟發展和中國改革開放兩個角度引導學生探究: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收益和風險上并不均等,但發展中國家若不想長期落后、被動挨打,就必須順應潮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

加入世貿組織,中國不僅有分享經濟全球化成果的權力,還能夠參加制定有關規則,改革現行不合理的游戲規則,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和經濟新秩序

加快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增強國力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潛力將轉化為現實的購買力,為全球提供一個誘人的大市場

目前,與世貿組織成員間的貿易額占我國外貿總額的90%,來華落戶的跨國公司多來自世貿組織成員

2.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 對世界: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貿易體系

對中國: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機遇也是挑戰

機遇:1.為中國經濟創造了公平的國際競爭環境

2.可以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機遇

3.有利于維護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利

4.世界市場對中國的開放,將使中國享有各國開放市場帶來的機會和好處,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發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加快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挑戰:1.隨著關稅降低和市場的擴大開放,國外先進的產品和服務將大量涌入中國,這將使中國落后的企業和產業面臨嚴峻的考驗

2.面對西方高科技、高技術產品的競爭,中國會有許多技術落后、產品質量差的企業可能被淘汰

3.中國的失業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

建議教師通過數據、圖表或者教材中的【歷史縱橫】說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教材沒有大篇幅敘述中國應對機遇與挑戰的對策,建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此問題進行探究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世界經濟全球化既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時事問題,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

本課以教材引言的案例為切入口,通過從圖片、文字材料獲取信息,設計問題,進行探究學習

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波音飛機在美國以外的零件供應地分布圖”,說明美國制造的波音747飛機的零部件除自制外,還有來自6個國家的2萬家企業制造

引導學生思考:波音公司的案例,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特點? 講授新課: 一、經濟向全球化發展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簡述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歷程和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原因

2.繼續以波音公司為例,提出問題:波音公司的零部件在美國能否生產?波音公司為什么把某些零部件生產舍近求遠放在國外進行?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追問拓展:波音飛機的這種生產辦法,對零部件生產國的經濟有何影響?這種生產方法最大的受益者是誰?你如何看待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這種生產方法,如果在20世紀以前能否進行?為什么?教師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歸理,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并得出結論

3.關于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時事新聞中人們對經濟全球化問題的不同反映的圖片,圍繞“經濟全球化的利弊”,把學生分為正反兩方,以辯論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在學生充分辯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強調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無法改變的歷史趨勢;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對經濟全球化因勢利導、趨利避害,促進世界共同繁榮

二、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 學生閱讀教材,教師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是什么?關貿總協定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起了怎樣的作用?又有哪些局限性?世界貿易組織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鑒于教材篇幅有限,教師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宗旨、職能、基本原則等方面進行了適當補充,并通過數據材料說明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歷史片斷:2001年11月10日晚18時39分,隨著WTO第四屆部長會議主席卡邁斯手中的一聲木槌響,會議通過了關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決定,13億中國人翹首以待的夢想瞬間化為現實

學生思考:結合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談一談中國為什么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世界和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教師通過“走向世界的海爾”和“美國對華彩電傾銷案”正反兩個事例的分析,使學生明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的對外貿易既面臨著良好的機遇,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我國企業要積極面對,沉著應戰,對內提高勞動生產率,對外熟悉世貿組織規則,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以適應新的國際形勢

課后探究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社會調查活動,調查經濟全球化對本地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提出對策性建議

中美關系發展史

中美關系發展史

1949-1979年期間,即二戰結束后至中美建交之前的三十年,美國國內始終存在

1979-1989年是建交初期,中美雙方開始經貿和人文交往的談判,以人文交流為例,1979年后成千上萬的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大大增加了中國對美國的了解。與此同時,人權問題和臺灣問題也逐漸演變成了中美沖突的兩大癥結。

1989-2009年期間是中美建交基礎消失又重建的過程,1991年蘇聯解體,中美建交最重要的基礎和共同利益消失,雙方關系岌岌可危。而第三次臺海危機、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中美在人權和最惠國待遇問題上的長期拉鋸戰等歷史事件更是對中美關系構成很大的沖擊。在此階段,雙方開始重新思考,未來的中美關系將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之上。

2009-2018年是中美全面競爭的時期,從奧巴馬政府時期開始,中國逐漸成長為一個大國,開始對美國的地位發起挑戰。隨著各領域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美關系呈現出競爭大于合作的特征。

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美國失業率提高、居民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對美國經濟造成了極大沖擊。中國則在此時保持了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中國仍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擴展資料:

中美關系進入“新階段”

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認識到,在未來相當一個時期內,直到形成一個穩定的“新階段”之前,“新事物”帶來的中美關系不確定性已經大大增加。

就算美國視中國為“競爭對手”并開始“圍堵”中國,美國精英態度的轉變并沒有改變美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根據芝加哥對外關系委員會2018年的數據,在1994-2002年,美國人視中國為威脅的比例高達57%,之后開始回落,2012-2014年間是41%左右,2015-2018年則是39%。

可見,盡管民意可以動員并發生重大變化,但美國目前的民意基礎不支持將中國視為“敵人”的政策。不過,美國精英對中國態度的變化以及由此而帶來的政策大轉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中美關系的六個階段

一、1971年雙方以乒乓外交拉開了兩國建交的序幕.二、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中美開始實質意義上的雙邊關系.三、1986年十一月,美國太平洋艦隊訪問中國青島,中美雙邊關系有政治、經濟領域向軍事領域延伸.四、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戰略對話在北京舉行,雙邊關系向戰略高度發展.2009年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上任不久,新任國務卿希拉里訪問中國,以密切同中國的聯系.此舉本外界普遍認為是中美關系新發展階段到來的前奏.

從以上發展歷程來看,中美雙邊關系發展的總趨勢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所以在可預見的時期內,雙方的合作還會更加密切.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增強,會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認為侵害美國利益或將中國視為潛在的最大威脅.這顯然與美國的全球霸權戰略有直接關系.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看,以后的一個時期里美國對中國的不信任將更加凸顯.美國對中國是“既愛又恨”,這似乎聽起來很矛盾,可如果你仔細的研究一下美國的對華政策后,就不會再感到驚訝了.事實上,美國對華的大政策沒變,可中國卻是在不斷的變化著,變得日益強大了,而中國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