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國際貿易信用證流程心得體會(外貿業務員的實踐心得總結)

时间:2024-06-03 09:25:21 编辑: 来源:

企業人力、財力、庫存等方面作到節省。

物流學習心得體會范文三

物流(logistics)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準確的、及時的、安全的、保質保量的、門到門的合理化服務模式和先進的服務流程。物流是隨商品生產的出現而出現,隨商品生產的發展而發展,所以物流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的經濟活動。

眾所周知,物流功能貫穿著企業的生產、銷售的全過程,所以跟企業多個不同職能部門都有所聯系,要想做好物流需要了解所服務的不同職能部門的特點以及需求。而作為學生而言,如何學習物流管理卻與學習其它學科并無太多的區別,但要學好、做到學以致用卻有自己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最開始應該學習的是基礎的知識:

這些是學習物流之前必備的知識體系。學習 手機掛件 了解后才能對物流應用型的知識融匯貫通。簡單的數學(概率與統計、線性代數、微積分)、管理學、管理心理學、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統計學、經濟法、物流學基礎原理、會計學基礎、現代物流技術、市場營銷學、計算機應用、法律基礎、倉儲實務、倉儲物流技術與裝備、Inter買粉絲網絡及應用。

二、經過基礎學科的學習以后,應用型的學習科目就在第二階段:物流學、商品學、國際物流學、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幾種簡單的程序語言(例如:C語言程序設計、SQL Server數據庫等)、軟件工程、企業物流管理、供應鏈規劃與組織、技術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第三方物流與服務

三、對于一些簡單的應用型知識掌握以后,就應該更加深入的學習一些知識板塊,這些知識能夠讓你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到所學的知識中:包裝學、倉儲管理學、采購學、物流系統工程、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運輸設計與配送管理、物流系統規劃、、物流信息系統、ERP/MRPⅡ原理與應用、電子商務與物流、物流中心設計與運作。

四、通過前面的三個學習以后,我們將會對一些客戶關系的確立和客戶滿意度的樹造上進行探討,還有就是一些行業進行的軟件:物流軟件應用、企業管理應用軟件、客戶關系管理等。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2500字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2500字】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經在北京順利閉幕,這是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塑造全球化的新格局,建設一帶一路自由貿易網絡的新起點。貿易暢通作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重要支柱,也將是今后三年內政策溝通、項目發展的重點領域。

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達到6.3萬億,預計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將達12萬億元,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37.6%。未來三年,在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的推動下,中國的電子商務和跨境貿易將迎來又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應當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抓住契機,促成跨境電子商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一,應充分發揮綜合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產業融合升級作用。與單一品牌電商不同的是,綜合平臺更加能夠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促成整個產業鏈內的供應商、企業的深度融合,實現從生產、貿易、運輸、倉儲、物流配送等各環節的無縫銜接。

以阿里集團的全球速賣通業務為例,通過建設海外倉,創新了平臺與電商之間的良性產業互動模式,提升了物流與倉儲等配套服務的質量。從前,一件從中國發貨的商品到西班牙妥投平均需要1個月以上,經過菜鳥網絡對物流鏈端到端的優化,并與西班牙物流達成了專線對接,現在這個時效已經縮短至平均10天。在貿易淡季,通過海運或中歐班列鐵路的方式,廠商將商品提前備貨到海外倉,大幅度地降低了小包裹的運輸成本;在雙十一、圣誕、新年等旺季時,接到訂單后直接由海外倉發貨,將商品就近送達消費者手中,把當地在線購買中國商品的物流時效提高到了72小時之內簽收。

第二,應充分發揮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貿易中介作用。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頂盛時期,近80%的進出口貿易是由300家貿易中介完成的,綜合商社是日本重要的貿易平臺。而現階段,中國尚未形成與制造業匹配的貿易中介和營銷網絡,跨境電商和綜合電子商務平臺的興起恰恰彌補了這一空缺,為傳統貿易提供了現代的服務保障。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例,它將與馬來西亞共同建設中國海外首個數字貿易區,中國游客利用這一平臺,可以將馬來西亞購買的商品直接寄回國內,這與日本綜合商社的業務內容十分相似。

許多中小企業進入外國市場面臨著高昂的市場進入成本,包括營銷渠道、品牌建設、廣告宣傳、市場調研等,而跨境電商平臺則可以通過其專業優勢,孵化資助品牌、整合海外客戶資源、協助制造商開拓國際市場,提升產品品牌價值。例如得益于互聯網,中國的小米手機、小狗電器等國產品牌,已經成為“網紅爆款”,在歐洲中產階級家庭中擁有相當高的品牌認可度。僅西班牙一國市場,2016年速賣通雙11的訂單數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倍,不到1個小時,2000多部小米手機被一搶而空。越來越多這樣成功的合作案例,加速推動了中國服裝、手機、家電、電子產品的遠銷海外。

第三,應當堅持創新意識,以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引領貿易新模式。大數據、云計算、數據庫、人工智能、芯片等科學技術為貿易的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最大程度地減少成本,整合信息流、資金流和商品流。廠商無需再單獨做市場調查和分析,只需在電腦前查看在線交易數據,看廣告和電商網頁的宣傳效果,看什么時間預期發貨量多少,預期消費者的行為和購買。大數據技術革命,不斷創新的商業模式,成為貿易日益繁榮的不竭動力。

第四,應加強信用體系建設、跨境交易支付和結算體系的建設,為跨境電商的可持續發展與壯大奠定良好的基礎。有網友戲稱支付寶是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暢通安全收付款方式的重要性,也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保障。2013年,以支付寶為代表的國內17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了國家外管局的許可,2015年擴展至22家,第三方跨境支付體系正在逐漸加快和完善。與傳統貿易利用銀行信用背書的電匯、信用證相比,第三方支付擁有商戶資源覆蓋廣、交易支付安全、業務流程規范等不可比擬的優勢。各國市場支付習慣千差萬別,信用卡、借記卡、PayPal、手機支付等形式多樣,作為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應該推動并引領移動支付和跨境電子結算的體系建設。

此外,還需要國家監管部門和政策執行者從國內政策環境、國際規則構建等方面,為跨境電子商務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空間,為其日益壯大引領方向。這些舉措包括:

首先,加強海關監管部門對中小企業的政策解讀與溝通。中國商品進入世界各地,面臨不同的市場環境和政策監管制度,當前中國正在充分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框架,提高監管標準一致性,減少貿易壁壘,提高貿易便利化,如WTO貿易便利化協定、中韓FTA、中澳FTA等。應當加強政府、監管部門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提高政策透明性,指導企業更好地利用有利地外貿政策。

其次,對外應盡早提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主張,逐步形成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貿易制度和規則。當前,在多邊經濟治理平臺,如G20、APEC等都十分重視電子商務和數字貿易議題。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大國,中國應主動倡議加強知識產權,提高電商產品質量和服務,打造中國品牌,參與全球治理,掌握話語權。

“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中國推動引領新型經濟全球化的模板,成為新的區域合作的重要平臺機制。毫無疑問,跨境電子商務是“一帶一路”實踐的重要落腳點,以新的方式,新的渠道和新的規則,引領全球貿易投資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高度的互聯互通和貿易暢通,充分展現了中國貿易大國的活力和魅力,激發了自由貿易的潛力,使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共同受益。

我精心推薦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