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中國對外貿易雜志封面人物(誰能給我400個燈謎及答案呢?)

时间:2024-06-01 08:12:27 编辑: 来源:

根”,追求“高大上”,是創業者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這些年,馬云犯過的八個錯誤之二:收購雅虎

2005年8月,中國互聯網行業里有一個非常爆炸性的新聞:雅虎宣布以10億美金收購阿里巴巴35%的股份,同時時把雅虎中國作為一個嫁妝送給馬云。這是當時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投資額,而且這個記錄保持了很長時間,一直到2011年,京東融資融到了15億美金,這個記錄才被打破。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后,中國整個互聯網的成長走上了一條和美國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國的新聞門戶開始轉型,而且中國企業幾乎在每一個領域,都戰勝了它的國外競爭對手。比如,新浪在門戶領域里戰勝了雅虎,網易在郵箱領域戰勝了雅虎和谷歌,百度在搜索領域里戰勝了谷歌。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一個面向國內的C2C平臺,叫作“淘寶網”,通過一年半的時間淘寶網戰勝了eBAY。

所以2005年是一個中國互聯網企業完勝全球互聯網公司的非常關鍵的時間點,也正是在這個時間點上,發生了中國規模最大的一次投資。雅虎以10億美金收購阿里巴巴35%的股份,這意味著在2005年8月份,阿里的估值已經達到了28億美金,也意味著在這個時間點,阿里其實已經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領域估值最高的一個企業。騰訊在2004年月份上市,當時一共募集資金14.38億港幣,總市值52億港幣,這也是騰訊當時的市值。當是中國最大的新聞門戶網站——新浪,在當時的市值是多少呢?2006年1月,新浪市值12.7億美金,也就是說新浪在2006年一季度的時候,它的市值只有阿里巴巴的一半左右。

2005年年底,馬云說服楊致遠盡快來中國:“因為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電子商務非常薄弱,你可以把雅虎很多經驗放到中國來。”所以雅虎在1998年5月就進入中國,開通了中文“雅虎”網站,這是中國第一個新聞門戶網站,當時雅虎提出的理念是“找到任何事,溝通所有人”。“找到任何事”是搜索概念,“溝通所有人”是門戶概念,非常明確地點出了雅虎在中國要干的事。當時,雅虎很快就成為了排名第一的中文門戶網站。

后來中國人開始模仿它,模仿雅虎在中國做互聯網。例如張朝陽做了“搜狐”。中國第一個本土新聞門戶網站,有著非常濃重的仿冒雅虎的痕跡。但是到1999年以后,隨著新浪、網易、搜狐等中國本土新聞門戶的崛起,雅虎迅速被排擠出第一陣營。第一,外國公司的成本很高,第二,在中國做新聞門戶——新聞在中國是一個被管制的行業,有很多的牌照問題解決不了,也有很多話題解決不了。于是雅虎很快沒落,慢慢移出去了。

2003年,雅虎以1.2億美金收購了當時中國的一個搜索引擎——周鴻祎的“3721”。

馬云整合雅虎中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呢?原因大概有三個:

第一:業務整合的失焦。雅虎有門戶、郵箱、搜索以及IM,雅虎中國的這些業務需要和阿里巴巴內部進行融合。但是在2005年,阿里巴巴已經有了自己的郵箱產品、戰略搜索產品,也有自己的IM系統,這些全部都有了。那么阿里巴巴這些“親生兒子”和來自雅虎中國的業務究竟怎么進行整合,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在很長時間里,雅虎團隊和阿里巴巴團隊之間的業務整合都沒有完成,甚至可以說從來沒有找到過一個聚集點。

第二,雅虎中國的業務跟阿里巴巴的業務很難做整合。雅虎中國嘗試了很多次的獨立發展及轉型,先是定位于新聞門戶,后來又專注于搜索,當社區消費行業起來的時候,阿里內部有人出去創業,做了口碑網,馬云還把口碑網收購了過去,將口碑網和雅虎捆綁到一起,希望能夠形成一個業務模塊,但后來也沒有成功。

第三,團隊磨合。

這個表面上光鮮亮麗的并購案,最后釀出來的丙個大的苦果:

第一:從此以后馬云在股權意義上失去了對阿里巴巴的控制,70%的股權給了孫正義和雅虎;

第二:當年的嫁妝——雅虎中國,最后變成了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大雞肋。

商業的世界里,免費的午餐往往是最昂貴的!

這些年,馬云犯過的八個錯誤之三:空降兵集體陣亡

2006年前后,馬云從外部引進了一批的國際級人才,其中有衛哲(百安居中國區CEO),吳偉倫(百事可樂中國區CFO),曾鳴(長江商學院的教授),謝文(和訊網CEO),崔仁輔(沃爾瑪百貨集團高級副總裁),黃若(易初蓮花CEO),武衛(畢馬威華振合伙人)。這是一批非常優秀的年輕人才,他們有兩個特點:第一,絕大部分來自于世界500強,第二,他們都不是來自于互聯網公司。

這兩點說明了馬云招聘這些人才的一個重大的訴求就是,第一,他需要來自世界500強的高級國際人才來幫助他。第二,他認為互聯網領域里面,無論是美國的也好,日本的也好,其實沒有國際級的人才,所以應該用其他來自世界500強的成熟國際公司的人才來改造互聯網公司、改造阿里巴巴。

為什么這些國際級的人才在阿里巴巴會“集體陣亡”呢?

第一個原因:是文化的排斥性。阿里巴巴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第一個叫作武俠文化。中國的另一家互聯網公司——騰訊,也有它的獨特文化,即取英文名。武俠文化本身是具有鐵血性和游戲性格的,這種藐視一切規則的行俠文化,對于來自世界500強的那些高級管理人員來講,是一個異端邪說,所以從文化層面上,這些人很難接受。阿里巴巴的第二個文化是倒立者文化。馬云說,這個世界在所有人眼里都是正著的,我們要顛覆這個世界。那怎么能夠顛覆這個世界呢?第一個辦法是先倒立,因為倒立過來之后,我們眼中的這個世界就變得不一樣了。倒立意思是要用倒過來的眼光看這個世界。

第二個原因:績效主義的功利性。世界500強企業,對績效主義的考核和價值觀評價,是一種均衡式評價,它的要求是勻速地向前進,克服所有的困難到達那個目的地。但是對于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績效主義的考核是一種幾何式的的,非線性的。這種績效主義考核,對于那些創業草莽分子來講,是非常適合的。在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有著獨特的武俠文化,充斥著“遇佛殺佛,見鬼殺鬼”的氛圍。它的游戲規則是,你能夠過得了關你就是英雄,過不了關你就是狗熊甭管你是從哪來的,做不到你該走就走。所以說,它的這種非常嚴酷的績效主義和極端功利性的特點,對這些比較適合勻速成長的大公司高管來講,是很難適應的。

第三個原因,是公司政治的殘酷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在中國,一個人沒有問題,兩個人可以成兄弟,三個人就成幫派,五個人就成兩個團隊。所以有句很流行的話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就變成了一條蟲。

曾經當過淘寶網副總裁的黃若就是一名“空降兵”。她曾經對馬云講過一段話:“你現在是阿里巴巴的大家長,你面臨兩種人,一種是你的女兒,你從小看她長大,怎么看都舒服,哪怕她臉上長了痘;我們是嫁到你們家的兒媳婦,戰戰兢兢,想討大家長的喜歡,但這個大家長看女兒和看兒媳婦永遠是兩種眼光。所以你這個大家長,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你會讓這些兒媳婦的日子很難過。”

中國公司這些老板和企業家們,他們用人的第一條原則是用人以忠。但在西方國家,在很多歐美國際大公司里,用人的第一原則是用人以能。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區別呢?

第一,改革開放雖然已有30多年,但是到現在為止,中國的職業經理人階層還不成熟,我們沒有辦法用制度的方式來解決這些能人犯錯的可能性。如果沒有辦法把能人控制住,怎么辦呢?我們只能用人以忠。

第二,公民發展的階段和制度差異。中國的公司目前仍處于一個高速成長階段,所以它的風險外延性非常強,也就非常容易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忠”的元素就會大于“能”的元素。中國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中國的公司只要順著這個大勢,就會有高速的成長。西方發達國家則不一樣。首先西方的國家經濟已經處在一個穩定期,美國每年的GDP增長1.5%到2%。在這種成長變得勻速化和低速化的情況下,要用人以能,規避風險。

第三,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東方人和西方人對一個人能不能干,是不是一個優秀人才的定義是有區別的。中國長期受儒家文化浸染,中國有忠孝文化。而在西方文化里,無論是希臘也好,羅馬也好,都提倡能人,講求能人經濟,倡導讓個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很大的發揮。

所以,職業經理人階層成熟程度、企業和國家的發展階段以及東西文化差異,造成了這樣的區別。

這些年,馬云犯過的八個錯誤之四:淘寶售假背后凸顯的法律缺失

馬云開始做的阿里巴巴,是一個交易平臺,即B2B,是中國公司和外國公司做交易。后來做淘寶,是消費者和消費者進行交易,天貓是企業和消費者進行交易。

2001年4 月,阿里巴巴面臨非常嚴峻的誠信危機。其實,互聯網購物這件事,是最近十幾年才在全球發展起來的,中國地區和美國地區都是全球電子商務比較領先的區域。隨著互聯網商業的發展,也出現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和道德問題。在淘寶上出現的假貨和在B2B市場出現的欺詐行為,其背后都有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其中的丙個問題,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商戶售假,平臺是否要承擔責任?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在線下的商品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比如說一個消費者到王府井的商店里買了一條金項鏈,結果發覺這根項鏈是假的。這種情況下該怎么辦呢?他可以直接投訴王府井商店。那么,王府井商店需不需要承擔責任呢?根據中國現在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王府井商店要承擔第一責任。所以在線下的世界里,無論是商場還是市場,消費者如果買到假貨,那么平臺是必須要承擔相關責任的。但是這在互聯網世界里,居然是一個問號。在中國,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起法律審判案件認定,平臺在商戶售假過程中需要承擔主要責任。可以說這是中國法律在這方面的一個空缺點。

第二個問題是:商戶售假,平臺是否有能力遏制?

淘寶網遏制假貨流行至少可以采取的五個方法:

第一,大數據。通過大數據來打假,大數據可以為淘寶打擊欺詐和假貨提供一個重要的技術支持,這也正是互聯網公司的一個技術優勢。

第二,實名認證。可以通過實名認證的方式把這些售假的人抓出來。

第三,實行黑名單制度。假如有人在淘寶上賣假貨,然后通過大數據和實名認證的方式被發現了, 將會被列入阿里巴巴的黑名單,他的身份會被公布、曝光,并且今生今世都不讓他在淘寶上開店。這樣的黑名單制度具有非常強大的遏制能力。

第四,設立律師援助基金,打官司。阿里巴巴能不能搞一個律師援助基金,比如消費者打假冒商品的官司,他花了一萬塊錢,那么阿里巴巴也拿出一萬塊錢來幫助他,用這兩萬塊錢一起打官司。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養活中國一大堆有良心的律師。當官司打得多了以后,對于那些造假的人來說,造假成本會大幅度增加。

第五,推動網購的法治化建設。當電商平臺慢慢變成一個全社會最重要的消費平臺以后,就需要在法律層面上失去法制化建設。

這些年,馬云犯過的八個錯誤之五:過去十五年最成功的商業模式

淘寶模式,是過去十五年中,中國公司所創造的最偉大的商業模式。它的創新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它改造了美國eBAY的那種商業模式。淘寶的整個收費模式、客戶服務模式,與ebay是完全不一樣的, 它是非常符合中國特色的一種電子商務模式。

第二,它發明了一個第三方支付體系,叫支付寶。在美國電子商務系統里面,已經建立了完全以信用卡為基礎的個人商業信用體系,并將這作為交易的支付體系。馬云發明的支付寶,解決了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是“先發貨還是先付錢”的信用關系的問題。支付寶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非常具有創新性的第三方支付體系。

第三,淘寶網成為了中國現在最為重要的創業家樂園。到如今,淘寶網上的賣家加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