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安徽果洋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盛會造句-用盛會造句)

时间:2024-05-16 07:00:37 编辑: 来源:

外賞花的習俗,《揚州畫舫錄》卷十一載:“畫舫有市有會,春為梅花桃花二市;夏為牡丹芍藥荷花三市;秋為桂花芙蓉二市。”

其實,秋天還有菊花一市,冬日還有臘梅一市,李斗大概是漏記了。揚州人到郊外賞花,有兩種花最引人注目,這就是芍藥和瓊花。

芍藥、瓊花早在宋代就已遐邇聞名。歐陽修。

5.揚州有哪些現代名人

顧伯逵(1892—1969),號九峰居士、片石齋老人。

揚州人。9歲隨出家鎮江金山寺的舅父竺仙學畫,并云游四方。

18歲獨立作畫,兼收石濤、板橋、伯年等名家之長,漸成俊逸灑脫、激情奔放的藝術風格。早先著意畫猴,維妙維肖,自成一絕。

兼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偶制燈彩、風箏,亦匠心獨運。

新中國建立后,多次在上海、南京及揚州舉辦畫友聯展或個人畫展。1956年,被聘為江蘇省國畫院副畫師,以后任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名譽教授。

為江蘇省美協和華東美協會員,揚州市政協常委、人大代表。晚年作品以花鳥山水為主。

代表作有《松猴圖》、《松鼠圖》和《三唱雄雞東方紅》等,其中《三唱雄雞東方紅》曾獲華東地區創作獎,被北京人民大會堂選用。 任中敏 任中敏(1897—1991),名訥,以字行,筆名二北、半塘。

揚州人。民國年間,先后在揚州、上海、南京、四川等地任教。

1951年,任四川大學文學教授。1978年受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

1980年6月調回故鄉,先后任揚州師范學院詞曲研究室主任、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1981年,為中國首批博士生導師。

1991年12月13日,病逝于揚州,終年95歲。 任中敏畢生從事教育和學術研究,著述500多萬言。

其學術成就主要在詞曲和唐代音樂文藝的研究方面,理清了漢樂府、敦煌歌辭、聲詩、詞、散曲的音樂線索,并橫向梳理了唐代與音樂有關的各門類藝術,創建了相關理論。主要撰著有《敦煌曲初探》、《敦煌歌曲校錄》、《唐戲弄》、《教坊記箋訂》、《優語集》、《唐聲詩》、《郭煌歌辭總編》、《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其中,《唐戲弄》獲“第一屆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獲“第五屆中國圖書獎”榮譽獎,《唐聲詩》獲“江蘇省首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獎”榮譽獎。

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為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王萬青 王萬表(1899—1967),揚州人。

11歲隨父王必成習昆曲,3年后改學揚州清曲,同時學二胡和琵琶。20歲加入清曲團體“南局”,曾多次與先輩及曲友同臺演出。

在藝術實踐中,融匯眾空之長,形成王派風格。工窄口,唱旦。

嗓音清亮圓潤,吐字清晰有力,行腔豐滿,板眼精確,運氣自然;能熟練運用斷、讓、穿、閃、抑、揚、頓、挫等各種技巧,確切把握曲目主題,深刻表現人物性格與思想感情。所演《黛玉悲秋》等唱段,催人淚下。

民國20—24年,上海“大中華”、“百代”、“高亭”等唱片公司為他灌制了《黑牡丹》、《九腔十八調》等唱片,發行全國。 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執教于江蘇省戲曲訓練班、江蘇省青年揚劇團。

1961年起任莎曲藝團副團長,致力于揚州清曲資料的收集和藝術研究工作。晚年悉心總結近代清曲名家及自己的演唱經驗,寫成《揚州清曲唱念藝術經驗》和,揚州語音》兩文,刊于《揚州戲曲》。

1962年,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章鳴來揚州,為他錄制了《月兒呀》、《黛玉葬花》等20首唱段,現珍藏于中國音樂研究所。 張玉良 張玉良(1899—1977),揚州人。

年幼貧孤,被舅父騙賣入安徽鞠湖青樓,后為蕪湖關監督潘贊化贖出,娶作外室,改稱潘玉良、潘張玉良。民國7年,入劉海粟所辦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習畫。

9年赴法,先后入里昂中法大學、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和意大利羅馬美術學院習油畫和雕塑。18年回國,應劉海粟之聘,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主任兼教授。

因世人偏見,終未發聘書。是年,其作品參加“全國首屆美殿”。

后在上海先后4次舉辦個人畫展,以《我之家庭》、《瘦西湖之春》等作品轟動畫壇。23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了《潘玉良油畫集》。

她繪畫既師承西洋畫法,又采國畫各流派之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取得普遍贊譽。終因潘之嫡室不容和世俗偏見,于26年再度赴法,在彌爾畫苑作畫和從事雕塑。

曾參加巴黎萬國藝術博覽會,并以“中國畫家潘玉良”名義,在瑞士、意大利、希臘和比利時四國巡回展出個人畫作。34年,當選為巴黎中國留法藝術學會會長,并獲法國“國家金質獎章”。

1952年,張玉良在劉海粟的協助下,與潘贊化取得通訊聯系,積極籌備歸國。后因潘病逝等故,斷絕歸意,繼續僑居海外,傾全部精力于藝術創作。

1958年,在巴黎多爾賽畫廊舉辦美術作品展覽,報刊競相撰文評價。1959年,獲巴黎大學“多爾烈獎”,1966年獲法國“文化教育一級獎章”。

后在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臨場作畫,在國際畫壇留下深遠的影響。1977年7月,病逝于巴黎,亦葬于此,墓碑上嵌有她本人的浮雕像。

她留下2000多件作品,全部捐獻給了祖國。 孫龍父 孫龍父(1917—1979),名瓏,名字行,號赤城居士、弄斧等。

祖籍泰州,后居揚州。弱冠之年,其書畫金石即初露頭角。

抗日戰爭期間,曾在鎮江、揚州等地鬻金石書畫,多次舉辦個人作品展,名噪一時。揚州解放后,先執教于揚州中學,后任蘇北師范專科學校(今揚州師范學院)教師、副教授。

教學之余,曾與孫家訊、陳達祚等人整理出版了王少堂揚州評話《武松》、《宋江》等。孫龍父書法工真、草、隸、篆,尤以章草名聞海內外,是揚。

6.古詩中提到揚州的詩有哪些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任廣陵)

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贈別

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揚州三首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 [煬帝鑿汴渠成,自造《水調》。] 駿馬宜閑出,千金好暗投。喧闐醉年少,半脫紫茸裘。 秋風放螢苑,春草斗雞臺。金絡擎雕去,鸞環拾翠來。蜀船紅錦重,越橐水沉堆。處處皆華表,淮王奈卻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臺閣麗,風涼歌管清。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纓。柂軸誠為壯,豪華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以上6首為杜牧作)

廣陵秋夜對月即事

陳羽

霜落寒空月上樓,月中歌吹滿揚州。相看醉舞倡樓月,不覺隋家陵樹秋。

楓葉初丹,蘋花漸老,蘅皋誰系扁舟。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一尊瀲滟西風里,共醉倒、同銷萬古愁。況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常愛短李家聲,金閨彥士,才高沈謝何劉。片帆初卷,歌吹是揚州。此心自難拘形役,恨未能、相從爛熳游。酒醒時,路遙人遠,為我頻上高樓。

湖上蘭舟暮發。揚州夢斷燈明滅。想見瓊花開似雪。帽檐香,玉纖纖,曾為折。漁管吹還咽。問何意、煎人愁絕。江北江南新念別。掩芳尊,與誰同,今夜月。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里寫的是揚州)

揚州驛里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覺后不知馮侍御,此中昨夜共誰游?(白居易《夢蘇州水閣寄馮侍御》)

《憶揚州》 唐·徐凝

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7.關于贊美揚州的文章

我出生在揚州,所以童年的回憶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理。

揚州不僅是風景秀麗的風景城,也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城,歷史悠久的博物城。這有中國最古老的運河,漢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的遺址,明清私家園林。

眾多的人文景觀,秀麗的自然風景,把揚州裝扮得更加美麗。我家附近有一處名瘦西湖之地,那里風景優美,是可以散步的地方。

瘦西湖在江蘇省揚州西北部,因湖面瘦長,故稱“瘦西湖”。胡道迂回曲折,仿佛圣女的腰帶。

兩岸有小金山,徐園,白塔等景點。清乾隆、康熙二帝曾數次南巡揚州。

當地豪紳爭相建園,遂得“園林之盛,甲于天下” 之說。瘦西湖附近,也有兩處著名的景點,那就是個園與何園。

個園園主花大力財力修建此園,其最負盛名的乃是四季假山。其令我最喜歡的是冬山,冬山宣石似未消積雪。

何園園主何芷舟刀在光緒年間修建此園。園內布局乃是中西合璧,住游結合,是人居,游玩的好地方。

家鄉還有許多民間小吃,特色工藝,在此我就不多說了。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就像那蜜蜂與花朵,小草與土壤似的。

那種感情使用語言無法表達的。名師點評:“揚州不僅是風景秀麗的風景城,也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城,歷史悠久的博物城”排比的運用加強了讀者對揚州的深刻印象。

揚州的重點寫的是瘦西湖和個園何園。“胡道迂回曲折,仿佛圣女的腰帶”點出了瘦西湖的特點在于一個“瘦”;個園“冬山宣石似未消積雪”令人心曠神怡;何園“乃是中西合璧,住游結合,是人居,游玩的好地方”讓人心生向往。

哪怕到了現在,她已經不再是歷史上 的通都大邑,但“揚州”二字,卻依舊包含著不盡風流,永不失其“繁華似錦地”的精神 感染力。這一切,我想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大運河。

中國的城市,多因水而興,揚州就是 這樣的一個典型。在大運河未開鑿以前,揚州在歷史上的出鏡率是很有限的。

大家蓋棺論 定的暴君隋煬帝,想想還是有功績的,唐代詩人皮日休就有詩云“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 論功不較多”。至少在我看,那些賢明圣主,很少有象他這樣,興修了一個工程——不管 他的動機如何——能夠遺惠至今的。

被東西走向的大河橫切的中國,于是有了南北的溝通 ,由此也造就了揚州第一個大紅大紫的興盛時期——唐代。 今天,揚州的東北方有個茱萸灣公園,西邊緊挨著京杭運河。

說是公園,到了那兒才發 現,冷冷清清,無甚游人。通向公園深處的寂靜路上,兩旁滿眼是枝蔓叢生的灌木、樹林 ,河邊風很大,快半人高的蒿草被吹得顫顫巍巍,透著荒涼。

幾乎難以想象,在隋唐時期 ,運河由北向南進入揚州的第一個碼頭便是這里——茱萸灣。看著寂靜的河面,一個人, 有點兒“獨立小橋風滿袖”的意味。

于是在那兒,我又一次聽了唐朝樂隊的《夢回唐朝》 ,音樂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