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國際貿易流程圖及對應的銀行產品(請教來料加工業務的全流程(從獲取資格到稅務處理完成))

时间:2024-05-13 01:28:20 编辑: 来源:

賣方+平臺+消費者(即B2B2C)

2、跨境支付

從目前支付業務發展情況看,我國跨境電子支付結算的方式主要有跨境支付購匯方式,分別為:

第三方購匯支付

境外電商接受人民幣支付

通過國內銀行購匯匯出等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跨境支付資格:銀聯,快錢,易寶,首信易,網銀在線,聯動優勢,財付通,支付寶等。在2015年批準外管局跨境外匯結算業務試點資格,全國共有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有跨境支付資質。隨后的2016年,跨境業務試點企業數量維持不變。直至2017年春季,外管局才批準3家參與跨境試點。自此,擁有跨境支付資格的支付平臺數量達到30家。

3、支付公司報關

參與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是指參與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企業、支付企業、物流企業等。(此處涉及的是跨境商品申報海關,三單合一的功能,從海外入境的商品需要報關:電商報交易訂單,支付公司報支付訂單,物流公司報物流單,三單合一后生成清單,海關對碰三單信息無誤后放行,商品入境)

第三方支付公司即使沒有跨境支付試點資格也可以向海關申請作為申報支付訂單的企業。具體的接入流程如下圖:

三單信息申報的流程如下圖:

上述內容介紹了跨境支付的基礎概念和支付公司報關的流程。下面介紹一下跨境進口業務的模式和跨境支付的流程

二、跨境進口業務的模式和跨境支付的流程 

1、跨境進口業務模式

一般貿易:傳統進出口貿易模式。通過大宗貨柜進口或出口。采取一般方式報送海關。

集貨模式:建立海外倉或通過海外直采,在海外打包分裝,然后郵進中國。集中清關。

備貨模式:采用一般貿易模式從貿易公司或代理商采購,通過保稅倉備貨。然后分揀發貨報關銷售。

2、跨境支付流程

整個跨境支付的流程:

國內用戶在跨境電商平臺內購買商品,使用國內支付方式(網銀、快捷、掃碼等),

支付公司去合作銀行進行購匯(購匯成功后外幣進入支付公司的外幣備付金賬戶),

商戶維護指定的境外收款人信息,支付公司向境外付匯(從支付公司外幣備付金至境外收款人賬戶)

跨境支付的業務流程圖如下:

3、跨境支付與境內支付

跨境支付與境內支付流程幾乎一致,只是跨境支付有人民幣備付金和外幣備付金,需要把各幣種資金清結算至相對應的備付金賬戶。

4、補充

跨境支付業務的業務范圍: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留學繳費,航旅機票,國際會展,酒店住宿等)

Q&A 

Q1:問一下購匯是銀行都支持嗎?匯率怎么定.

A1:購匯是有指定合作銀行,現在上線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線購匯業務的銀行沒幾家,我知道的有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其他的系統不了解.匯率都是銀行提供的,有實時查詢匯率的接口.

Q2:那你們之前是線下購匯還是線上購匯?

A2:我們接了銀行的線上購匯,線下購匯很麻煩,如果是國外的銀行沒有系統,需要打電話問匯率,然后鎖匯.

Q3:我以為是有外匯局提供統一的匯率接口,而不是由銀行單獨提供。

A3:不是的,外管局只是管收集數據,不做系統提供。都是跟銀行對接的.

本文檔來自“支付產品架構交流群” 的聊天記錄整理,由志愿者整理并發布到本網站。如需要及時收到來自“支付產品架構交流群”的最新消息,請掃碼關注“鳳凰牌老熊”的買粉絲買粉絲。目前支付產品架構群還有不少空位。 本群面向支付行業的有經驗(2年以上)的產品經理、軟件工程師、架構師等,提供交流平臺。

寸金國際貿易實務考試資料

第一章

1、ERP的概念

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

2、ERP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體現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

體現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體現事先計劃與事中控制的思想

3、數據、信息、知識 系統

數據:是對客觀事物的性質、形態、結構、特征、內容和含義的一種表達形式,它可能是數字、文字或圖形,可能是聲音、光電或顏色,還可能是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

信息:是對人有用的、能夠影響人們行為的數據。是數據的含義,是人們對數據的理解,是數據加工后的結果。

數據是信息的載體,沒有數據便沒有信息,因此信息不能單獨存在

知識:是以各種方式將一個或多個信息關聯在一起的信息結構,是對客觀世界規律性的認識和總結。因此,信息是知識的原料,而知識是對信息的更高一級的抽象。

系統:是由具有獨立功能且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為共同完成系統總目標而存在的若干元素組成的有機整體。

系統的特性:目的性、要素性、關聯性、層次性、環境適應性

4、會計數據 會計信息

會計數據:是用于描述經濟業務活動所需的數字、文字和專用符號,我們把會計用的“單、證、賬、表”上所有形式的符號都看作會計數據。

會計信息:是指會計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后產生的為會計管理和企業經營決策所需的經濟信息。

5、會計信息系統

定義:利用信息技術對會計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處理,完成會計核算任務,并提供會計管理、分析、決策所需的輔助信息的系統。

構成要素: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會計人員和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規程。

核心部分:是功能完備的融入ERP系統的各會計功能模塊。

6、ERP與AIS的關系

ERP是集成了業務和財務系統的全系統。財務管理始終是ERP的核心模塊和主要職能。

7、業務流程的概念

是一系列相關作業,這些作業包括數據、組織單元和邏輯時間順序。

8、業務處理循環

收入循環:向其它主體提供產品和服務并收款的有關事件。

支出循環:從其它主體獲取產品和服務并付款的有關事件。

生產循環:將資源轉變為產品和服務的相關事件。

財務循環:包括現金在內的資金管理的相關事件

第二章

9、系統方法概念、流程圖、數據流圖

系統方法:是用于分析、設計信息系統及表達系統與子系統之間關系、描述業務處理流程和各職位之間數據傳遞路徑的工具,也是編制各種審計文檔的有力工具。它是由一系列圖形符號及其用法構成的表達語言。

流程圖:表示系統中數據流動的方向和處理順序。

數據流圖:結構化分析的一種主要工具,是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主要工具,是組織中信息運動的抽象,是MIS邏輯模型的主要形式。

10、數據流圖作用(理解)

1、便于用戶表達功能需求和數據需求及其聯系;

2、便于兩類人員共同理解現行系統和規劃系統的框架;

3、清晰表達數據流的情況;

4、有利于系統建模。

11、模塊定義、模塊調用類型

模塊:就是系統中的一個處理過程,軟件中的一段程序,是構成大系統的基本單元。

模塊調用類型:選擇調用和循環調用。

12、分析性流程圖概念(作用)

是用來表達一個業務處理系統各職位的職工分工、作業流程和數據的來龍去脈及最終歸宿,是用來設計一個新的業務流程或抽象概括一個已有業務流程現狀的工具。

13、決策表的定義、問題分析圖(PAD)

決策表:是決策邏輯的表格化表示形式。對于一個給定的情形,決策表列出了在決策中可能發生的所有條件,也列出了所有行動。如果某一個條件成立,則采取某種行動,這就是決策規則。

問題分析圖(PAD):是又一種支持結構化算法設計的圖形表達工具,也是一種用于業務流程描述的系統方法。

14、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

符合性測試:符合性測試是對內部控制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實施情況進行的測試。

實質性測試:是對事務和事項的詳細測試或分析性復合測試,以獲得審計期間這些事項或事務完整、準確或存在的審計證據。

第三章

15、系統開發過程分為多少階段(理解)

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

16、系統分析的任務(目標)(理解)

是通過詳細調查,完全搞清楚現有系統的情況以及用戶對新系統的種種要求,并把它們用規范化的工具表達出來,從而建立新系統的邏輯模型。

核心任務是建立目標系統邏輯模型。

17、結構化信息系統分析的方法

又稱SA方法,是將系統工程原理應用于大型軟件開發的產物,設計思想是“自頂向下,逐步求精”,從而有效地控制系統分析每一步的難度,并運用數據圖、加工說明和數據字典作為表達工具的一種系統分析技術。

18、系統設計的主要任務

是根據系統邏輯模型,結合會計業務特點和信息技術,進行一系列技術考慮和設計,提出一個在計算機上實現系統目標的事實方案,即新系統的物理模型,以解決新系統應該“怎么做”的問題。

19、總體設計的概念(結構化系統設計SD的概念、模塊的概念)

總體設計:從硬件角度,是進行計算機配置設計包括選擇機型與確定系統的硬件結構。從軟件角度,就是設計軟件系統的模塊結構。

結構化系統設計(SD):提供了分解系統的策略、表達工具、評價標準以及優化技術,是總體設計的主要方法。

模塊: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一個程序或一個程序雛形,是在系統設計階段構成軟件系統的基本單元。

20、詳細設計(理解)、算法設計

詳細設計:算法設計、人機界面設計、內部控制設計、系統安全設計。

算法設計:是確定模塊的算法,詳細描述各模塊的處理過程和處理方法(處理邏輯),并描述模塊的輸入數據和輸出信息等。

21、系統實施的主要任務

主要任務是要實現新系統的物理模型,為用戶提供一個功能豐富實用、運行安全可靠、易于維護擴充、使用簡單方便的程序系統。

主要工作是系統編程與系統測試 。

22、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SP)

著眼于程序良好的結構而不但追求效率,程序中只使用順序、分支和循環三種基本控制結構,以“自頂向下、逐步求精”作為程序設計的主要思路。

23、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控制結構

(1)順序結構:即按照語句在程序中的排列順序,一條一條地依次執行,不重復執行,也不跳過某項處理,其程序整體走向呈現一種線性結構。

(2)分支(選擇)結構:根據給出條件的判斷結果,分別執行程序的不同分支。

(3)循環結構:根據條件判斷結果決定是否重復執行循環體。

24、系統測試的方法、步驟、方式

方法:(1)靜態測試:程序設計完成并經過認真檢查后輸入計算機,由語言編譯成解釋系統檢查程序的語法、輸入等錯誤,根據提示的錯誤位置和類型進行修改并重新編譯,一直到不再存在語法和輸入錯誤為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