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國際服務貿易的限制主要表現為關稅措施對還是錯(急求:《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下列答案)

时间:2024-05-23 04:29:38 编辑: 来源:

p>《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條款》規定了用黃金確定貨幣價值的固定比率原則, 由于美國擁有控制權, 從而美元便成了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1945年12月27日, 《布雷頓森林協定》正式簽字, 正式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布雷頓森林會議是當代世界經濟史上的一次劃時代的會議, 它奠定了戰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宰的世界國際經濟秩序的框架, 建立了美元的經濟霸主地位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自1960年10月起, 美國接連爆發了美元危機,迫使美元匯價下跌, 金價上漲。1971年, 美國出現了1893年以來的第一次外貿逆差。1971年12月19日, 西方十國集團達成重新調整匯率的協議, 美國同意把美元貶值7.89%, 黃金官價從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 這意味著西方貨幣體系面臨又一個危機。

1973年2月12日,美國再度宣布美元貶值10%。3月19日起, 西歐共同體六國對美國實行聯合浮動匯率,至此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體系實際上宣告瓦解, 美元已失去了國際貨幣制度中的中心貨幣地位。

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了修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條款的建議,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它正式承認了浮動匯率的合法化,降低了黃金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至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隔離了黃金與貨幣的固定聯系。80年代以來,圍繞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產生了多種方案,迄今圍繞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斗爭仍在進行。

2.巴黎統籌委員會的興衰

巴黎統籌委員會全稱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成立于1950年1月1日。它是西方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戰略物資禁運的、不公開對外的、沒有條約的非正式國際組織, 總部設在巴黎, 簡稱巴統。成員國最初有美、英、法、意、荷、比、盧七國,1950年上半年擴大到挪威、丹麥、加拿大和聯邦德國, 到1989年共17國。

根據美國1952年1月24日生效的《1952年共同防御援助管制法》, 俗稱《禁運法案》,巴統成員國,凡向共產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者,均將被剝奪受美國軍援、經援和財援的權利。巴統的主要任務是制定禁止、控制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的戰略物資、高技術產品的標準和詳細的禁運清單。1952年時, 禁運項目幾占國際貿易商品項目的一半。

在50年代, 巴統主要集中在確定禁運的范圍和標準。在60年代巴統的限制主要集中在軍事項目及與軍事用途關系密切的民用項目上。1957年英國單方面宣布放棄中國差別待遇原則, 各國起而效法。1970年后, 尼克松總統也七次宣布放寬對中國的禁運,這表明了美國政府對華禁運的失敗。在這期間美國一方面熱衷于單邊和多邊的戰略禁運, 另一方面則逐步強調擴大貿易戰略, 開始允許出口經濟技術和產品, 以及有潛在軍事用途的項目。1972年我國被重新劃如了Y組, 表明和蘇東國家享有同等待遇。1979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后,美國決定給予中國優惠待遇。卡特宣布將中國從Y組劃出列為P組國家,可在逐項審查的基礎上向中國出售軍民兩用產品。

1981年里根政府提出對華出口的“雙倍政策”即可出口為蘇聯兩倍的政策。1983年里根政府又宣布將中國由P組,升為V組即由非敵對國家升為“友好的非盟國”。巴統對蘇聯采取了嚴厲的措施, 1989年蘇東劇變以來, 巴統政策發生大幅度調整。大幅度地放寬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出口管制,但1989年夏以后美中關系發生急劇變化, 迄今尚未完全恢復到1989年春的好時光。

由于冷戰后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1993年底巴統宣布結束自己的使命,其主要原因是:

①西歐、日本反控制與美國控制的矛盾加深;

②美國作繭自縛及國內不同利益集團與當權集團的矛盾加深;

③中國廣闊市場和經濟發展的強大吸引力;

④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解體,轉向自由市場經濟體制;

⑤東亞等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崛起,形成對發達國家市場的有力競爭力量。

3.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

關稅與貿易總協是由美國、包括中國在內的23國在1947年10月30日在日內瓦簽訂的一項政府間123項的多邊協定,194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這一協定稱為《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由于1948年世界貿易和就業哈瓦那會議通過的《國際貿易組織憲章》,沒有被某些大國批準使憲章沒有生效。于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總協定的締約國到1992年共103個,另有29國在考慮加入與否時,為事實上的適用國。

總協定以三種方式運轉:

1)管制政府貿易行為的多邊規則;

2)作為談判貿易的場所;

3)解決締約國間爭端與協調的機構。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規定

1)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自由競爭為基本原則;

2)非歧視原則,主要表現在最惠國待遇條款和國民待遇條款。最惠國原則的特點是權利和義務的多邊性,待遇的普遍性,范圍的廣泛性減讓關稅的主動性和稅率的穩定性;

3)關稅保護原則,即締約國不能采取非關稅形式來保護貿易;

4)促進公平貿易允許締約國采取措施來抵消傾銷行為和出口補貼造成的危害;

5)一般禁止數量限制原則;

6)貿易政策透明原則。

關貿總協定先后歷經八輪回合的談判。1986年9.月15日起, 在烏拉圭舉行的第八輪會談,到1993年12月15日烏拉圭回合談判委員會會議在117個國家和地區貿易代表參加下正式結束,幾經修改的烏拉圭回合談判最后文件共450頁, 涉及關稅、農產品、紡織品、反傾銷、服務貿易、知識產權等21項內容的45個獨立文件, 及各類產品和服務業的減讓清單。根據最后文本,工業化國家將在6年之內, 減少農產品關稅36%,發展中國家則在10年內減少24%。1994年4月15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參加各方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正式簽署最后文本和世界貿易組織協定。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世界貿易組織它意味著世界經濟合作將跨入一個新時期。

中國的復關談判恢復自1987年6月起, 以在關貿總協定中的締約國地位,以減讓為承諾條件, 參加多邊貿易各項談判; 以發展中國家的地位享有相應的待遇作為基本原則。由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要價過高, 迄今我國仍未能恢復在關貿總協定中的合法席位和參加世界貿易組織。

4.蘇聯東歐國家經濟互組委員會的形成及其瓦解

蘇聯為抗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馬歇爾計劃、關貿總協定和巴統, 于1949年1月,策劃成立經濟互組委員會。1949年4月第一次經互會上, 明確它是社會主義國家間的國際經濟組織。1961年底前阿爾巴尼亞參加了經互會, 1950-1978年間民主德國、蒙古、古巴和越南先后參加, 后來發展為世界性社會主義經濟組織。一些對蘇友好國家以觀察員身分參加。隨著蘇聯霸權擴張的發展, 經互會逐漸成為蘇聯推行霸權主義的工具。由于蘇聯經濟實力的削弱和蘇東危機的發展, 1991年6月經互會會議正式宣告解散, 社會主義市場不復存在。

主宰世界半個世紀的雅爾塔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出現了雅爾塔體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半個世紀中雅爾塔體制的興衰始終和國際關系格局的演變緊密相連, 并且成為影響當代國際關系格局變化的主線。

1.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和雅爾塔體制的建立

戰后的國際政治秩序是雅爾塔體制所確立的美蘇兩強主宰世界大國霸權政治秩序, 它的核心是美蘇關系,隨著美蘇關系力量對比的消長,國際政治秩序發展相應的變化。雅爾塔體制是指1943年底—1946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至戰初期雅爾塔會議前后, 以美蘇為主的大國間所達成的一系列有關戰后國際政治秩序的協議。它包括:戰時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三次大國首腦會晤等國際會議的協議;戰后初期東歐地區版圖的變化,兩個德國的分治,聯合國初期的活動和以及大國有關遠東地區勢力范圍的安排等。

和1919--1930年中期的凡爾賽——華盛頓體制相比, 1945--1991年間的雅爾塔體制有著共同之處。它們都是世界大戰結束后出現的國際關系新格局和新秩序; 都是大國間軍事和經濟實力對比和相互妥協的產物。然而, 它們的相異處更引人注目。主要是:

1)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不同, 就時間之長和涉及范圍之廣而言雅爾塔體制的影響遠大于凡爾賽-華盛頓體制;

2)扮演的主角有變, 從前者的英法在歐洲、美日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到美蘇在全球各個角落;

3)形成的過程有異, 前者是在大戰結束后的兩年內形成的, 后者則是在戰爭接近尾聲時到戰爭結束后不久形成的;

4)格局的性質有悖, 前者本質上是帝國主義間的爭奪, 后者由于戰爭的反法西斯性質和社會主義國家的介入而呈現具有反對法西斯, 實行民主政治, 和大國稱霸的雙重性質。

雅爾塔體制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發展的產物。它集中體現了在國際關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變化: 英、法、德、日、意等國退居二線, 美、蘇走上了前臺。一方面美國走上了全球擴張的霸權主義道路, 另一方面社會主義蘇聯的力量壯大, 影響擴大, 與此同時, 蘇聯膨脹了老沙皇擴張主義的圖謀。

戰后初期正式形成時的雅爾塔體制有著多方面的影響。

首先它有利于蘇聯和社會主義體系的發展,這表現為:

1) 有利于東歐各國走上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和蘇聯對東歐各國的控制;

2) 利于中國革命的勝利,也有利于蘇聯在中國, 朝鮮北部地區影響的擴大;

3) 加強了蘇聯在聯合國和國際聯合組織中的作用;

4) 擴大了蘇聯在世界事務中, 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其次它確立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地位, 并有利于美國在全球的霸權擴張。

再次它有利于美蘇稱霸和爭霸。

可以說, 二戰后的一系列重大國際爭端和直接和間接地和這一體系的存在和活動相聯, 美蘇雙方都力圖保護和發展有利于自身的勢力范圍。

2.美蘇兩極格局和雅爾塔體制的演變

雅爾塔體制的演變是和美蘇兩極格局以及美蘇間的冷戰態勢分不開的。美國的全球擴張態勢, 和蘇聯力圖鞏固與擴大自己的安全帶企圖, 使雅爾塔體制從一開始就具有合作與緩和的氣氛成為不可能。

美蘇冷戰對立的標志是在政治上1947年3月12日的杜魯門主義的宣布, 1947年9月歐洲共產黨工人黨情報局的召開及1950年2月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簽訂。在經濟上1947年6月5日馬歇爾計劃的提出和1949年1月經互會的成立。在軍事上,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1955年5月5日巴黎條約的生效和聯邦德國的加入,1955年5月14日華沙條約國組織的誕生。在德日戰敗國的處置上, 1949年9、10月兩個德國的分立, 和1951年9月舊金山片面對日和約。在朝鮮問題上, 1949年南北朝鮮的對立。

雅爾塔體制從本世紀40年代中到90年代初, 經歷了冷戰、冷戰與緩和的交錯; 美攻蘇守、美蘇對峙、美蘇互有攻守的演變過程。其中1945-1955年是雅爾塔體制的形成和戰后初期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出現; 1955-1969年是美蘇冷戰中的局部緩和; 1969-1985年前后是美蘇緩和中的激列爭奪;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則是雅爾塔體制的瓦解。1945-60年代末, 美蘇兩極格局的主要表現形式為冷戰共處。美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