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第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全國肝膽外科醫院排名)

时间:2024-05-29 11:52:10 编辑: 来源:

上海哪家醫院看肝膽比較好?

1、上海長江醫院

醫院設有生殖健康與不孕癥科、婦科、泌尿外科、肝病科、內科、外科、美容皮膚科、中醫科等科室。上海長江醫院位于上海市虹口區周家嘴路515-535號,是一家以治療生殖健康與不孕癥為特色的綜合性醫院。

2、上海嘉會國際醫院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位于上海市徐匯區桂平路689號。嘉會國際醫院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醫療衛生保障18家定點醫院之一。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學基金會投資、美國麻省總醫院支持設立的上海嘉會國際醫院(500張床)。嘉會國際醫院定價屬于“非昂貴醫院”,門診費、藥費等領域定價與三級公立醫院特需基本一致。

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位于上海市楓林路180號/斜土路1609號/松江區佘山鎮劉家山村456號/醫學院路111號,占地面積95892.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38732平方米,始建于1937年,是一所三級綜合醫院,是上海市醫保定點單位。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擴展資料:

肝膽外科的疾病主要有這些肝臟、膽囊、胰腺的疾病,常見的有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膽管癌;肝臟內的結石、血管瘤、肝癌、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肝膽胰腺脾臟外傷,膽總管疾病。

肝膽外科主要就是肝膽的疾病。

它包括肝臟的疾病,主要有肝膿腫,包括細菌性的肝膿腫,阿米巴肝膿腫;還有肝寄生蟲病;肝腫瘤,包括原發性的肝癌,轉移性的肝癌和肝良性腫瘤。

膽道疾病主要有先天性的膽道閉鎖,先天性的膽管擴展;膽石癥主要是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

還有膽道感染,就是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膽道蛔蟲病;一些膽道常見的并發癥,膽道穿孔,膽道出血等等;還有膽囊的惡性腫瘤。以上都是肝膽外科需要看的疾病。

上海各大醫院的專長是什么?

1、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心臟、肝癌、腎臟和肺部疾病診治是醫院的重點和特色,診治水平始終處于中國領先地位。其中心血管病和肝腫瘤為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

2、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專長有血液科、燒傷科、內分泌科最強,腎臟科、消化科、感染科。

3、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以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皮膚科、骨科(尤其是手外科)為特長,以第一批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皮膚病專家肖鷺白教授、趙書磊主任為首的皮膚科更是在全國享有盛譽。

4、上海長海醫院

上海長海醫院擁有肝膽外科、胸心外科、燒傷外科、血管外科、血液內科、消化內科等特色學科。

5、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以消化內科、風濕免疫科、神經外科、婦產科見長,也是上海人類精子庫所在地。

6、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在《2007全國醫院排名》中兒科排名名列第一,心血管病科排名名列第六。1993、1995年分別被國家衛生部授予三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稱號。

7、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以口腔科、整復外科、關節外科為重點,是整形領域的領頭羊。

8、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在糖尿病、斷肢再植(骨顯微外科)、超聲醫學等領域名揚全國。

9、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藥

華東醫院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一所綜合性醫院,老年病特色疾病為專長。

10、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眼底病、中醫消化病、泌尿外科、心外科、器官移植處于前列。

彭志海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

彭志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上海市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上海市肝移植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器官研究所所長、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肝移植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委員、上海醫學會器官移植學會主委、 上海市醫學會普通外科學會副主委。1993 年同濟醫科大學博士畢業。 1993 、1995 年先后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師。 1996 年以人才引進方式調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普通外科, 1998 年任第一人民醫院普通外科主任, 1999 年任副院長。 1995 年及 2000 年分別被聘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6 年獲奧地利政府獎學金赴奧地利 Graz 大學學習, 2000 年赴美國 Mount Sinai 醫院學習器官移植。獲中組部人事部等7部委“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入選國家級人選及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上海市衛生系統百名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培養對象; 上海市衛生系統 “ 銀蛇獎 ” ; 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 上海市醫德高尚提名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863”項目專家庫成員; 國家“十一五”科技重點支撐項目指南編寫專家;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會常委;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委員;上海醫學會器官移植學會主任委員;上海醫學會普外科學會、器官移植學會副主任委員。 擔任《中華普通外科雜志》、《中華實驗外科雜志》、《腫瘤》副主編,《中華胃腸外科雜志》、《中國實用外科雜志》、《臨床外科雜志》、《肝膽外科雜志》、《外科理論與實踐》、《肝臟》、《肝膽胰外科雜志》等雜志編委。 目前共完成800余例肝移植手術以及聯合臟器移植。在移植手術方式上,創造了一項全國第一,即國內首例胰腺內分泌門脈系統引流及外分泌腸內引流式一期胰腎聯合移植,代表了國際胰腺移植的最新科學水平和潮流。四個上海市第一,其中包括:首例胰腺外分泌腸內引流式一期胰腎聯合移植;首例減體積式原位肝移植;首例肝腎聯合移植;首例重癥肝炎急診肝移植。腹部大器官聯合移植例數多、移植費用低,手術成功率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和移植物有功能率皆為90%以上,移植質量和效果處國內領先水平。 科研方面,彭志海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涉及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和腹部大臟器移植的臨床基礎研究。研究結果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國內外著名雜志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肝移植膽道并發癥及圍手術處理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獲2007年度國家教育部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肝臟移植和門靜脈腸道引流式胰腎聯合移植的臨床研究,分別獲2006年度和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先后承擔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重點項目(課題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 “創新行動計劃”項目等國家級、上海市級課題多項,擁有4項專利,申報發明專利1項。2012年帶領普外科獲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

全國肝膽外科醫院排名

對于乙肝治療最好的幾個醫院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還有長春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院,還有北京協和醫院,廣州中山大學附屬醫院

這些醫院都有著技術和人才,你可以選一個

介紹一下吳孟超

吳孟超,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2年出生,福建閩清。1927年僑居馬來西亞,1940年回國求學, 1949年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歷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肝膽外科主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現任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總后勤部專家副組長。

吳孟超是我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20世紀50年代最先提出中國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新見解;60年代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體中肝葉手術禁區;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診治體系,較早應用肝動脈結扎法和肝動脈栓塞法治療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溫下無血切肝術、肝癌復發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術技術;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療、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并首先開展腹腔鏡下肝切除和肝動脈結扎術。40年來共施行肝癌手術8000余例,術后5年生存率達38.1%;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術1000余例,手術5年生存率達79.8%(其中小于3厘米小肝癌已達85.3%),最長存活36年。至1986年年底進行肝葉切除術1019例,成功率97%,切除總數和成功率均居國際領先地位。發表論文、著作100余篇。主編的《肝臟外科學》獲1982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著作《肝臟疾病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獲198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獲和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醫學專家”榮譽稱號。

☆ 我聽說蓋手印就是不去

吳孟超1922年出生在福建閩清的農村。迫于生活的壓力,在他剛出生不久父親就到南洋打工賺錢。5歲時他跟隨母親來到馬來西亞投奔父親。在那里,他一邊幫父親割橡膠一邊讀書。初中畢業時,他的雙手已經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一把割膠刀玩得飛轉。這也許是吳孟超所接受的最早的操刀訓練。初中畢業了,按照以往的慣例,由校方和家長雙方出資讓畢業生聚餐一次。當錢全部收齊之后,身為班長的吳孟超卻建議,把聚餐的錢捐給前方浴血奮戰的抗日將領。這個建議立即得到全班同學的擁護,于是一份以“北婆羅洲薩拉瓦國第二省詩巫光華初級中學39屆全體畢業生”名義的抗日捐款,通過海外愛國人士陳嘉庚的傳遞,送往抗日根據地延安。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們舉行畢業典禮時,學校收到了八路軍總部以朱德、毛澤東的名義發來的感謝電。校長和老師激動萬分,立即把電文抄成大字報貼在公告欄上,這件事引起了全校的轟動。那時馬來西亞的高中,都是英國人辦的,沒有華人高中,吳孟超不想讀外國人編的課本,而想回國。1939年,他和幾個同學商量之后,決定回國。但是在海關檢查時,他的那雙靈巧的手卻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 從臨床發現了問題就去做實驗,然后實驗再促進臨床

回國后,吳孟超考取了德國人創辦的同濟醫學院,他的老師正是留學德國、以能做高難手術名揚上海灘的裘法祖。對自己的雙手非常自信的吳孟超一心想像老師那樣做外科醫生。1949年,在畢業分配時,吳孟超卻因為身高而遭到醫院的拒絕。這時恰好華東人民醫院招聘,面試時,吳孟超好強、不服輸的性格給當時的外科主任鄭寶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吳孟超被錄取了。1951年,華東人民醫院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成為了大學的附屬醫院。吳孟超從此成為了一名軍醫。

1954年,同濟醫學院搬遷到武漢,裘法祖因故沒有去,第二軍醫大學不失時機的把他請來做兼職教授。當年在醫學院當實習醫生時,吳孟超只能遠遠的在人堆里看裘教授做手術,現在他終于可以站到老師的身邊了。吳孟超十分上心地跟裘教授學習,很快他的一招一式越來越像老師了。后來經裘法祖的指點,1958年吳孟超申請成立了由他擔任組長的三人小組,開始向被稱為醫學禁區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