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天津進口啤酒貿易公司(一般貿易進口要繳納的關稅如何計算?)

时间:2024-06-03 12:41:13 编辑: 来源:

十九世紀中期,嫁接技術的出現挽救了美國的葡萄和葡萄酒業,并為其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

2、葡萄酒的發展

1)歐洲葡萄酒的發展

希臘有著極為璀璨的葡萄酒文化。在著名的《伊利亞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繪成黑色的,而偉大的詩人荷馬也將他對人生實質的理解表現為一個布滿黑葡萄的、富有田園風情的葡萄園。

葡萄酒不僅是他們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時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據考證,古希臘愛琴海盆地有十分發達的農業,人們以種植小麥、大麥、油橄欖和葡萄為主。大部分葡萄果實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幾乎每個希臘人都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釀制的葡萄酒被裝在一種特殊形狀的陶罐里(如圖),用于儲存和貿易運輸。在美錫人(Mycenaens)時期(公元前1600-1100年),希臘的葡萄種植已經很興盛,葡萄酒的貿易范圍到達埃及、敘利亞、黑海地區、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地區。

葡萄酒是羅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為羅馬帝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后來,羅馬帝國的農業逐漸沒落,葡萄園也跟著衰落。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開承認基督教,在彌撒典禮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長了葡萄樹的栽種。當羅馬帝國于公元五世紀滅亡以后,分裂出的西羅馬帝國(法國、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詳細記載了關于葡萄的收成和釀酒的過程。這些巨細靡遺的記錄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農作區最適合栽種的葡萄品種。

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得益于基督教會。《圣經》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說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所以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圣血,教會人員也把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作為工作。葡萄酒隨傳教士的足跡傳遍世界。公元768年至814年統治西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王朝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曼(Charlemagne),其權勢也影響了此后的葡萄酒發展。這位偉大的皇帝預見了法國南部到德國北邊葡萄園遍布的遠景,著名勃艮第產區的“可登-查理曼”頂級葡萄園(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經一度是他的產業。法國勃艮第地區的葡萄酒,可以說是法國傳統葡萄酒的典范。但是,它的源頭卻是教會——西多會(Cistercians)。

西多會的修道士們可以說是中世紀的葡萄酒釀制專家。西多會起源于1112年,當時,一個名叫伯納德(Bernard de Fontaine)的信奉禁欲主義的修道士帶領304個信徒從克呂尼(Cluny)修道院叛逃到勃艮第的葡萄產區的科爾多省,位于博恩(Beaune)北部,西托(Citeaux)境內一個新建的小寺院,建立起西多會。西多會的戒律十分殘酷,平均每個修道士的壽命為28歲,其戒律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求修道士們在廢棄的葡萄園里砸石頭,用舌頭嘗土壤的滋味。在伯納德死后,西多會的勢力擴大到科爾多省的公區釀制葡萄酒,進而遍布歐洲各地的400多個修道院。

西多會的修士,沉迷于對葡萄品種的研究與改良。二十世紀杰出的勃艮第生產商拉魯列洛華(Lalou Bize-Leroy)相信西多會修士會用嘗土壤的方法來辨別土質,事實上正是這些修道士先提出“土生”(cru)的概念,即相同的土質可以培育出味道和款式一樣的葡萄。也就是他們培育了歐洲最好的葡萄品種。在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上,西多會的修士是歐洲傳統釀酒靈性的源泉。大約十三世紀,隨著西多會的興旺,遍及歐洲各地的西多會修道院的葡萄酒贏得了越來越高的聲譽。到十五、十六世紀,歐洲最好的葡萄酒被認為就出產在這些修道院中。

十七、十八世紀前后,法國便開始雄霸了整個葡萄酒王國,波爾多和勃艮第兩大產區的葡萄酒始終是兩大梁柱,代表了兩個主要不同類型的高級葡萄酒:波爾多的厚實和勃艮第的優雅,并成為釀制葡萄酒的基本準繩。然而這兩大產區,產量有限,并不能滿足全世界所需。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六、七十年代開始,一些酒廠和釀酒師便開始在全世界找尋適合的土壤、相似的氣候來種植優質的葡萄品種,研發及改進釀造技術,使整個世界葡萄酒事業興旺起來。

2)新世界國家葡萄酒的發展

新世界國家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基本都是在十五、十六世紀才開始的。由于新世界國家最初都是歐洲各國的殖民地或是歐洲移民,所以,新世界國家在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方面是繼承于舊世界的技術。但是新世界葡萄酒國家打破了傳統的人工的方式,將工業化帶入葡萄酒的生產中。開始實行大規模、機械化的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

新世界國家的葡萄酒行業的發展基本都經歷了悲慘蕭條的“禁酒期”。雖然各國的“禁酒期”不同,但對于葡萄酒行業的打擊幾乎都是毀滅性的。但在這之后,特別是經歷過根瘤蚜及嫁接技術的出現,不僅新世界葡萄酒得到了大力的發展,舊世界葡萄酒行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3)中國葡萄酒的發展

在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就帶回了葡萄和釀制葡萄酒的工匠,那時,中國就開始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釀造。但是由于戰爭、朝代更替等歷史原因,雖然葡萄栽培與葡萄酒釀造在唐代和元代時曾取得過比較輝煌的成績,但是,在近兩千年的時間里,中國的葡萄栽培與葡萄酒釀造歷史幾乎是空白的,直到1892年,愛國華僑張弼士在煙臺創辦了張裕。然而,由于戰亂,中國的葡萄酒行業依然沒有得到發展。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才開始有了比較好的發展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的環境,中國的葡萄酒行業也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

我能找到的只有這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愉快!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