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未來中國出口貿易發展趨勢的看法(談一談對我國對外貿易形勢的認識)

时间:2024-06-03 06:22:44 编辑: 来源:

美國產業免受來自非市場經濟國家進口品不公平競爭時也同樣適用。

(五)美國加強了對華出口管制的力度

長期以來美國在執行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時試圖在獲取市場、提高競爭力和國家安全上取得平衡。為同歐盟、日本等國競爭美國不得不放寬了一些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但總體上仍維持冷戰思維,深恐中國經濟、軍事強大對其構成威脅。2001年,美批準對華出口許可證990個,涉及金額2.27億美元,占美批準出口總金額的2.8%,因此美對華高技術出口額占其總出口額比重是很小的。自從2001年8月授權實施出口管制的美國《出口管理法》到期后,美國一直通過緊急授權維持出口管制制度的效力。2002年1月,在美中安全審議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許多政界要員和學者都表示應通過對華管制,使中國的科技和經濟水平與美保持50年的距離。目前,美國政府已敦促國會通過新的《出口管理法》,以對國家實施更為有效的出口管制方式,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總體上今后美國將進一步加大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的力度,尤其是軟件和高技術設備,并重點加

強對我國核技術及導彈技術的監控等。

(六)環保和勞工標準壓力越來越大

環保和勞工標準是美國面向21世紀貿易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2000年美國已通過了《對貿易協定進行環保審議的指導原則》,對今后簽署每一個貿易協定時就是否符合環保要求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評估。今年8月1日,美國會參議院通過了《2002年貿易法》,其核心內容之一是授予總統對外簽訂貿易協定的貿易促進授權(TPA)。目前美國與約旦簽訂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中已納入了勞工與環保標準內容,今后美國可能以此為范本壓貿易伙伴就范。對中國而言,最大的影響主要來自美國的環保和勞工標準問題壓力,同時隨著國會加強干預政府貿易協定簽署的權利,國會在對華貿易問題上將施加更大的影響。

三、前景展望

在貿易領域,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為新興大市場,美國經濟利益與對華貿易關系緊密結合在一起,無論從出于將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還是從地區安全戰略出發,都不會毫無顧忌地損害對華貿易。貿易是處理好兩國關系的紐帶,必要時也是其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有效制裁武器。而美國作為我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其重要地位他國尚無法替代。因此,發展和穩定中美經貿關系是兩個大國達成的共識,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中美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由于中國加入WTO后,遵循WTO規則進行關稅與非關稅措施減讓,對美國產品的進口將有較大增長,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將逐步縮小。出口由于受到美國方面的進口激增保障條款和反傾銷措施等影響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到2005年前中美貿易增長將維持在年率13%左右的水平。

其次,中美貿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美國的對華貿易政策,據美國方面的分析,今后影響美國制定對華貿易政策的三個因素是:對華貿易逆差、美國內失業和中

國執行WTO協議的情況。美國在推行其貿易政策時將利用中美入世協議,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出口,為防止我

(二)在中國市場上不要太突出,因WTO貿易規則也會維護中國的利益。

(三)利用不定期的場所,或雙邊的,或建立全新的機制解決貿易爭端,而不要過多訴諸WTO爭端解決中心。

(四)應該避免孤立,與他國合作。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曾經聯合澳大利亞共同對抗日本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并且獲得了不錯的效果。美認為在中國加入WTO后也應該對它采取相應的政策。

意識形態的差異決定美對華貿易政策很復雜,經濟問題常常與政治問題交織在一起。在近期內,中國對美國的貿易依賴強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依賴,這決定了我在貿易摩擦和談判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必須慎重地處理好同美國的經貿關系。盡管前進的道路上問題還會很多,中美經貿發展的基礎是好的。尤其是中美WTO雙邊協定的簽訂和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地位的確定,消除了長期以來阻擾中美關系改善和中美經貿發展的重大障礙,對今后中美經貿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只要雙方共同努力,通過加強高層對話和雙邊磋商等有效機制,增進理解與信任,中美貿易前景是光明的。

跨境電商在中國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

跨境電商的一個理解誤區

長期以來,我們在談論跨境電商都是強調出口電商,而忽略了進口電商。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出口電商和進口電商差別是很大的。比如在中國,出口電商主要是指出口價廉物美的中國制造產品到全世界國家;而進口電商主要是來自國外的品牌商和零售商通過電商渠道來開拓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對于國與國的關系來說,一個國家的出口電商就是另外一個國家的進口電商。進口電商和出口電商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因此,要想正確理解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必須從這兩個方向同時進行觀察,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跨境電商的致命傷

跨境電商自產生之日起,就遭遇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有些問題是可以客服和改善的,比如物流問題。在多方配合之下,如今物流問題逐步得到緩解。這表現在,知名快遞公司越來越重視跨境電商業務并逐漸加大投入;新興物流公司遞四方的海外倉助推跨境電商發展;面臨轉型的英皇郵政來華助戰;國際航空網絡和運力持續增長,特別是亞太將成為世界最大航運市場;以及各電商平臺紛紛設立物流解決方案從而更好的為平臺客戶服務,如最近正熱的中國智能骨干網;ebay設立俄羅斯專線,敦煌網設立國際易郵寶,等等。

至于支付方式,現在看來也不是問題。在線支付不用說paypal一家獨大。阿里巴巴支付寶(alipay)也走出國門。另外消費者的支付習慣也是可以改變的。比如,俄羅斯人不熟悉不信任信用卡和網絡支付,因此俄羅斯電商主要支付方式是COD,占整個交易80%!但是在電子商務迅速普及和在線支付日益成熟條件下,選擇便利的在線支付的人越來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這些變化都是這一兩年時間內就發生了。不能說這種改變不夠大。但是跨國電商有些問題是致命的。有些問題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會越來越突出。我總結了以下跨境電商發展的五大問題。

#阻礙小額外貿發展問題之一:逃稅#小額外貿經常利用樣品或廣告品,或者利用個人郵政免稅政策來避稅。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對各國海關收入造成影響,自由港和低關稅國家或經濟共同體相對影響較少(如美,香港),但以海關收入為主要財政收入的國家(如中美洲,非洲等)則影響甚大,推廣的阻力就越大。

#阻礙小額外貿發展問題之二:逃商檢#小額外貿一般不能承受商檢所產生的費用所以經常不做商檢。同時由于個人郵寄政策的寬松,一般沒有傳統外貿那樣嚴格的檢疫檢驗進出口環節。這樣以來一些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對消費者帶來各種隱憂。比如比較敏感的食品,兒童玩具,母嬰用品,動植物等,必然導致各國持謹慎態度。特別是假冒偽劣侵權商品,增加了目的國海關監管難度和工作量。

#阻礙小額外貿發展問題之三:逃避非關稅壁壘#在現代貿易中,各國不敢用關稅壁壘,而非關稅壁壘大行其道,如許可證,進口配額,各種質量認證等。小額外貿經常利用個人郵政政策寬松而排闥直入,量變引起質變。到時候各國海關限制如同廢紙,進而影響到各國的產業政策,財政金融政策。各國不可能袖手旁觀。

#阻礙小額外貿發展問題之四:服務滯后#小額外貿和本土電商相比,物流時間長,不能及時退換貨,客服遠水解不了近渴,購物體驗差。雖然海外建倉,亞馬遜運營中心等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沒有從根本上全面地改變被動局面。為此,小額外貿雖然價格占優,但最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發展速度和規模受到極大限制。

#阻礙小額外貿發展問題之五:信用危機#基于網絡虛擬性及開放性,導致參與者信用不確定性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桎梏。相關調研顯示,有能力網購而不進行網購的消費者中,80%是出于信用及安全方面的擔憂。網絡欺詐,假冒偽劣侵權成為小額外貿的頑疾。小額垂直外貿平臺信用建設之路任重道遠。

通過郵政小包不斷的滲透,會導致目的國海關稅收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和影響。對香港等自由港的國家和地區來說,可能影響不是特別大;對美國等關稅較低的國家還是有一定影響。雖然關稅不是這些國家的主要來源,但依然會損失同時征收的增值稅。而在非洲,南美不少國家關稅是重要的稅收來源和財政命脈。因此任何影響影響到關稅的行為,將會受到極其嚴厲的反彈措施。

另外,跨境在線零售在假冒偽劣侵權商品上防不勝防,增加了監管的難度和工作量。跨境在線零售需要目的國大量改造傳統的海關,郵政等相關部門的監管系統和固有的官僚管理體制。對相關物流,倉儲分揀設施需要投入教大地建設和改造。像非洲那些不發達的國家,甚至俄羅斯,你要他們在短時間內花大價錢去做擴大跨境在線零售的投資,根本是行不通的,也沒有這樣的財力。

另外,跨境在線零售依然存在很多的政策風險。也注定跨境電商發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跨境電商隨時要保持高度的警覺性。因此,不同的國家對跨境在線零售將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國家會鼓勵,比如,中國和歐美國家都會鼓勵。當然,動機是有點不同的。中國是想把中國制造威力發揮到最大,而歐美則憑借品牌和零售行業的優勢進一步擴充線上版圖。但是有些國家反而會實施更嚴厲的監管。比如,俄羅斯海關正計劃從明年起對每個國外網店所寄包裹征收10%的關稅。就是對日益增長的郵政小包逃稅而進行的一種補償式反應。

跨境電商致命傷的根源:非統一大市場

長期以來,基本上所有的中國外貿電商都是立足中國,發揮中國制造的優勢,積極在國內開拓營銷。但正與前面分析過的,由于模式本身存在很大的內在缺陷,目前效果不是很理想,很多發展障礙短根本不是一個平臺,乃至一個國家能夠解決的。

我在很早以前就提出,外貿大電商最大的理論障礙是沒有統一大市場背景。跨市場,跨國家,跨文化,跨海關等,嚴重限制了電子商務的效率,加倍提高了電子商務交易成本,自然也就加倍地增加了成功的難度。

在統一市場內,如在中國國內,有統一的法律制度和市場機制,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有完善的物流條件,本土作業讓電子商務高效的優點可以充分發揮。也就是說,未來成熟的大電商平臺只能存在于統一大市場內!特別是經濟實力活躍,人口地域廣闊的國家。如美國,中國,俄羅斯都會產生。印度,日本也有很大可能,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產生大平臺機會就大大降低 了。

在線零售B2C有境內和跨境之分。我發現B2C嚴重受到地域的影響。能否本土化是能否順利開展B2C關鍵。一國境內生產要素自由流動,B2C當然沒有問題。在歐盟,美加墨北美自由貿易區內也還可以開展跨境B2C。如果國與國之間沒有實現統一大市場,沒有統一海關監管等條件,B2C就不能完全實現。更準確的說只能算是小額B2B.。

其實目前我們處于過渡狀態。跨境B2C還不能完全實現。主要問題在于立足中國,全球銷售模式不能和國外公司同等條件競爭。外貿B2C必須走出國門,提供本土化服務,才能做大做強。事實上國內各大外貿B2C,包括蘭亭,也很大程度上把google關鍵詞瞄準Wholesale。

數據和事實在說話

從中國海關這兩年來的新規來看,對小額外貿持非常謹慎的態度。短期內不僅沒有放開,而是趨向收緊的態勢。出口上,海關第33號令取消了樣品和廣告品特權;驗貨后再接,加強快遞監管力度。進口上,第43號公告,個人郵寄入境物品進口稅額起征點從500元降到50元。3月28日對用于海外代購的轉運公司進行打擊。

如此同時,雖然外貿形勢日益嚴峻,但今年外貿電商(主要指B2C第三方平臺賣家)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大陸地區Ebay大賣家和Paypal大商家年銷售額分別增長了93%和48%,有84%大賣家計劃在未來一年內招募更多員工。2012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