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中國古代的對外貿易促進中外文明交流的論證(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歷史,急求!!)

时间:2024-05-13 09:04:55 编辑: 来源:

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當我們熱血沸騰地聽著這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聲音的時候,請不要忘了美國還有一個偉大之處,那就是《憲法》所標榜的以教育培養國家公民。為了普及教育,他們先是采用了英國的蘭卡斯特導生制。1818年蘭卡斯特本人還應邀到美國宣講導生制。英國式的教育不能滿足這個新國家對教育的要求。1843年,賀拉斯• 曼(Horace Mann,當時任麻省教育廳長)考察德國,才引進了當時普魯士的教學制度,同時大力宣傳盧梭、裴斯塔洛齊等歐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國各地的小學遂開始采用西歐最先進的教學制度。

南北戰爭以后,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步伐邁得更快,這期間新成立的大專院校就有二百余所! 它一面學習當時歐洲重視學術的樣板——柏林大學,于1876年創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大學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學術研究;一面根據國會于1861年、1890年所通過的二個《摩雷爾法》,由國會撥地、撥款資助各州大辦農(業)工(藝)學院,很快培養出大批適合工農業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當今舉世聞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由此而來。工農學院初辦時,由于眾多貧苦學生求學其中,曾被譏為"牧牛娃學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領先于歐洲。事實證明,窮人的對財富的渴望遠遠高過富人子弟!這就為美國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險和創新的高知識人才,當他們對財富的渴望的欲火被點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嘯,那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潮!

南北戰爭以后,公立中學本來是兼顧學生升學與就業兩方面要求的4年制綜合中學,由于此時學生逐年猛增,準備升學者日少而準備就業的日眾,所以逐漸以職業準備為主要職責,課程隨之發生變化,加強自然科學和實用科目,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公立中學逐漸以職業準備為主要職責,課程隨之發生變化,加強自然科學和實用科目,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不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工業中學,1888年明尼蘇達州首創農業中學,此后各種職業中學不斷大量涌現。歐洲人由于世俗觀念而不喜歡職業中學,以"生來平等"為信念的美國人則沒有這種歷史包袱。職業中學造就了一批實業家和發明家,第一架飛機的發明家萊特兄弟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據統計,1870-1940年,美國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學生則增加了90倍。當時的口號是:"中等教育為所有適齡青年敞開大門",到1918年時美國高中已發展到2萬多所,而12億人口大國的中國到1998年才有1萬多一點的高中。由此可見,美國的高效率、高技術、高產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進的教育。今天,美國基礎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礎上幾經改進,教育的口號是:"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各州都將40%的稅收用于教育。上世紀80年代壟斷著大約70%左右的專利發明,70%以上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奧運會獎牌總數第一。

“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于1985年啟動的一項面向21世紀、致力于科學知識普及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它代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的趨勢。為此計劃,美國動員了800多位科學家、企業家、大中小學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參與了這項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們總結戰后科學、數學和技術領域的深刻變革和未來發展趨勢,汲取美國8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紀新的美國人。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結論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于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后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繡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從政治,經濟,教育,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成就等方面論證隋唐的繁榮

隋朝在民族融合和南北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順應歷史發展趨勢,上承秦漢,結束了我國長達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實現了統一,為唐朝的長期統一和繁榮構筑了新的歷史平臺。政治上:隋開創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進一步發展了秦漢以來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和選官制度,隋律令廢酷刑、寬緩簡明,對唐朝及后代王朝都產生了積極影響,以至遠及東亞。經濟上:隋朝繼續實行北魏以來的均田制,并推行到全國,調整賦役制度,鞏固自耕農經濟并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隋大搞基礎建設:興建兩都、廣設倉儲、修筑馳道、開通大運河,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創造了條件,從而鞏固了國家的政治統一,為經濟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民族關系上:三次派人去流求(臺灣),加強同西域聯系,促進民族關系的發展;對突厥等少數民族較開明的政策,對唐有積極影響。由于隋煬帝的暴政,隋朝僅存在了37年即為農民戰爭所推翻,為唐初政治革新提供了前車之鑒。隋朝開創了自漢以后又一個封建社會盛世之端,在我國歷史發展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

3.隋煬帝開鑿大運河

大運河是在江淮、河北經濟發展和隋統一的條件下開鑿的。隋朝政治中心在陜西西安,后又營建東都洛陽,為了溝通漕運,解決京城大批官員軍隊的糧需,也為了解決“關河懸遠,兵不赴急”問題,方便軍事運輸,加強對河北、江南等地的控制,而開鑿了大運河。隋煬帝于605~610年,開通了自北至南的永濟渠、邗溝、江南河,連成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達余杭。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解決了我國通航河道無南北流向問題,成為水網縱橫的南北交通運輸大動脈。它對鞏固統一和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以及運河沿岸的城市繁榮起了重要作用。在長達5000余里復雜的地理、水文環境下,巧妙地借用天然河道和古代運河通道,反映了當時我國水利勘測、工程設計方面高超的水平,證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同時,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經年常役上百萬人,役期嚴急,不顧農民死活。加上隋煬帝多次巡游征用民工,給勞動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負擔。

4.貞觀之治與唐前期的繁榮

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年),統治集團較開明廉潔,人才濟濟,能居安思危,重視民意,從而出現了一段封建社會歷史上少有的治世。此間政治清明、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社會安定、國力逐漸強盛,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發展,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①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繁榮為唐朝加強中央集權和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②隋末農業民戰爭推翻了隋朝,沉重打擊了統治階級和士族勢力,使唐初統治者吸取隋亡教訓,調整統治政策。③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開明務實的馭政才干是出現貞觀之治的重要因素。④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是促成社會經濟繁榮的基礎。

貞觀之治的內容: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虛懷納諫。唐太宗用人“唯賢是與”、“量才授職”、政府機構精煉、辦事效率高。納諫使臣下直諫蔚然成風,下情上達,避免決策失誤。②革新政治:在隋制基礎上,進一步革新,完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制定唐律等。③重議門第,進一步打擊門閥士族勢力,加強皇權,提高寒門出身的功臣地位,擴大統治基礎。經濟方面:①輕徭薄賦,勸課農桑;唐太宗繼續推行均田制、納絹代役不再有年齡限制,并多次減免租稅,興修水利,促進生產發展。②戒奢從簡,太宗貞觀前期提倡節儉,減輕了社會負擔,亦有助于經濟發展和政風廉潔。文化方面:興科舉,以儒為師,興辦學校。這些文化措施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促進了教育及文學的發展,尤其是唐代專科學校的出現,在中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民族關系方面:唐太宗堅持反擊突厥的侵擾,在華夷一體思想指導下,實行較開明的民族政策。注意保存少數民族部落體制,任用少數民族首領進行管理,密切了民族關系,促進了各民族經濟、文化交往。唐政府在邊疆地區設立行政機構,加強與吐蕃的友好關系,都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貞觀年間,唐太宗采取的各項積極措施,不僅造就了“貞觀之治”繁榮局面,其各種制度、用人政策、重視發展生產方針和民族政策等一直影響、貫穿到武則天統治時期和唐玄宗統治前期,為唐朝持續發展,出現“開元之治”鼎盛局面奠定了基礎。貞觀之治調整統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調整了生產關系,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王朝和長治久安,并不能改變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榮是建立在剝削和奴役廣大勞動人民基礎之上的。

5.盛唐衰亡的原因

唐朝從安史之亂走向衰落,地方藩鎮割據,戰亂連綿,朝廷中宦官專權、朋黨相爭,使社會經濟遭到破壞,朝政黑暗、統治力量極大削弱,廣大人民困苦不堪,終于在唐末農民戰爭的打擊下,政權趨于瓦解。907年,藩鎮朱溫代唐,存在了290年的唐朝滅亡了。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除了對重要歷史事件的因、果掌握外,更應認識到封建王朝的治亂更替是由封建制度固有矛盾的發展變化導致的。①經濟方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會生產關系的基本特征。唐初,在隋末農民起義打擊下,調整統治政策,推行均田制,但并未觸及官僚地主的土地私有制,相反對買賣土地限制放寬,促進了土地私有制的發展。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均田制遭到破壞。經濟基礎的變化影響到:a.官僚地主經濟勢力迅速發展,權利欲望膨脹。b.軍事制度變化,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導致藩鎮節度使成為軍閥割據勢力。c.農民生存處境惡化,階級矛盾日益尖銳。②政治方面: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是封建統治的基本特征。唐初,完善三省六部、科舉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調整統治集團內部關系,擴大統治基礎,穩固統治。唐中期天寶以后,唐玄宗不思進取,奢侈腐化,委政于佞臣,導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一般講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內部存在著:皇權與其他政治勢力,如外戚、丞相、宦官的權力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官僚中朋黨宗派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激化。③軍事方面:舉措失當,唐玄宗在邊地設軍鎮,形成外重內輕;安史之亂后,唐肅宗在各地任命藩鎮節度使,導致藩鎮割據。究其實質,統治者腐敗,政治敗壞、中央集權削弱是唐后期政局出現混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相爭的主要原因,根本上源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6.隋唐經濟發展的表現

隋唐時期,國家統一,交通發達,前期統治者推行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政策,民族交往和中外經濟交流加強,經濟發展環境寬松。①建立在均田制、租庸調制基礎上的農業全面發展,經濟重心開始南移,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②手工業方面,官府重要而私營和家庭手工業發展,產地分布廣,生產規模大,產量多,技術分工細,品種繁多,推陳出新,技藝高超。③商業繁榮:水陸交通發達,商品流通便利;貨幣統一,發行量大,早期金融機構“柜坊”出現;市場發達,城里設“市”,管理規范,鄉村舉辦草市;商業服務機構發展,道有私家店肆、城中設有邸店。④城市興旺。商業都會繁華,海外貿易發展。

7.唐朝同邊疆少數民族的關系

(1)唐朝時,北方先后有突厥、回紇,東北有靺鞨,西南有南詔和吐蕃。

(2)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有:通過戰爭;設立管理機構(都督府、都護府);冊封(封回紇、南詔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