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國際經濟與貿易職業愿景怎么寫(求職意向書范文怎么寫_求職意向書范文精選多篇)

时间:2024-06-03 17:38:03 编辑: 来源:

2003年,美國人提出了“wemedia”這個術語,中文翻譯過來是:自媒體。

2005年,Blog進入中國并開始在社會公眾層面上得到認知。Blog是早期互聯網個人網站之后的自媒體典型應用。到了08年的Blog全盛期,中國有1億博客之巨。

2009年,新浪試水微博,并借助它強大的媒體屬性,將微博推向彼時中國頭號互聯網應用之一。11年新浪微博走到其巔峰狀態。即便在今日已經不復昔日之輝煌,依然號稱每日有6000萬活躍用戶之眾。它是博客之后的又一個典型的自媒體應用。

2011年,騰訊推出買粉絲,一開始作為一個用于人際傳播的個人通訊工具。12年,買粉絲推出公眾平臺(公眾賬號),隨即引發大量機構和個人入駐,開設自己的賬號。某種意義上講,被微博擊敗的博客,在買粉絲公眾平臺上得以重生。時至今日,買粉絲公眾賬號有800萬個,相當于每160個中國人就擁有一個買粉絲。在買粉絲買粉絲中,有著大量的個人自媒體,并在這些自媒體基礎上,形成了自媒體聯盟。

如果把05年的博客視為自媒體的起點的話,中國自媒體已經走了十年的路程。如果再推到更早的個人網站,那就是有近二十年的光景了(不過早期個人網站無論如何是達不到百萬這個量級的)。但自媒體之風起云涌,并隱約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商業套路,的確是買粉絲公眾賬號催動的。

雖然買粉絲公眾平臺是2012年推出的,但2012年只有一些早期的玩家,也大多屬于試水性質。到了2013年的時候,很多人都意識到,這是一個極強的媒體工具。拜兩個原因所賜。

其一,移動互聯網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深入到普通中國人之中。與微博不同,買粉絲公眾賬號允許長文本--140個字有時候實在說不清楚什么,而與博客不同的則是,買粉絲公眾賬號的閱讀,在手機上便能完成。

其二,更重要,買粉絲公眾賬號依附于一個強大的社交網絡:朋友圈。這是為什么諸個新聞客戶端也引入了類似公眾賬號的自媒體功能,但依然無法和買粉絲抗衡的原因:它們缺少一個社交網絡。根據騰訊官方數據,80%的用戶通過朋友圈進行閱讀。

更何況,買粉絲還有強大的人際傳播場景(點對點通訊),群體傳播場景(群),這都會助長公眾賬號文章的閱讀量達成。

2014年,自媒體開始收割。

一些個體通過運營自己的自媒體賬號,獲得了商業上的變現。這里包括為商業公司鼓吹,包括投放商業公司硬廣,也包括成名后作為一個KOL出入各種會議講座,成為公司顧問。

還有些自媒體賬號,影響力巨大,形成了一定意義上的粉絲經濟,組織“**會”、售賣“**牌”貨品,做得風生水起,不亦樂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