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直播帶貨合作協議屬于什么合同(帶貨主播直播合作協議解約不了怎么辦)

时间:2024-06-01 11:52:47 编辑: 来源:

業產生深遠的影響,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我們期待未來能夠看到更加規范和公平的市場競爭,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什么是“保價協議”?“保價”會對消費者造成損害嗎?

你知道“保價協議”一說嗎?作為消費者角度來講,“保價”是否會給我們造成損害?下面,就來聊聊相關話題,先帶小伙伴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保價協議:

保價協議是指品牌方與主播簽訂的一種合同或是協議。

為什么要簽這樣的協議呢?是因為有的主播占自身流量大的優勢,比如前面提到的小楊哥,就屬于頭部主播,他們自帶超大流量。于是這些頭部主播在和品牌方合作時,要求廠家在自己帶貨期間保證價格是最低的(至于小楊哥這件事是真是假,在這里不做評論,只聊保價協議)。

主播得到實惠了,但是廠家為了不虧本就會將期間渠道價格提升上去,然后再給主播一個最低價。如果不簽,廠家就無法獲得這些頭部主播帶貨資格。所以,在這個協議中,對于廠家來說,也是無奈的。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吧,保價協議實質上就是說廠家在一定時間內不能降低價格給其他主播。

很多網友知道了保價協議以后,感覺他們之間的操作方式讓人感覺不舒服,存在價格壟斷。

我查了相關法律資料,從我國反壟斷法第十三條規定來看,保價協議不屬于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之間的壟斷,而是品牌方與主播之間的行為,所以保價協議本身并不違反反壟斷法。

那保價協議是否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會對消費者造成損害嗎?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講了,消費者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來要求賣方提供商品價格、產地、生產者等等有關情況。

從這一條款來看,保價協議也沒有剝奪到消費者知悉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不但可以獲取商品的真實信息,也可以自由選擇購買或是不買。所以,保價協議本身也沒有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但是也不得不說,他們的合作方式在法律上沒有漏洞,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保價協議可能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保價協議很可能會導致商品價格虛高。比如,本來我們可以花3塊錢買個蘿卜,結果就因為他們之間的保價協議,使得我們在其他平臺買不到2塊錢的,反而只能花3塊錢買他家的。貨比三家后以為這3塊錢的蘿卜表面上是最低價,實際上可能并不是這么回事。

當然了,也可能真的撿到便宜了。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說保價協議是好是壞,而應該根據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來確定。

但不管是好的結果還是壞的結果,作為消費者來講,我們不想被“價格控制”,因為真的讓人不舒服。所以,呼吁有關部門對保價協議進行有效管理,更呼吁大家團結起來拒絕購買這種協議下的產品,就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好方法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