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漳州陳字貿易有限公司(溪茗巖是品牌嗎)

时间:2024-06-01 08:09:35 编辑: 来源:

1_芹山村、~202_東埔村、~203_五洞村、~204_下河村、~205_許寮村、~206_西埔村、~207_朱厝村、~208_進水村、~209_六洞村、~210_廟兜村、~211_樓仔村、~212_圓林村、~213_新林村、~214_石樓村、~215_坪林村。 梅洲鄉 代碼350624205 轄7個村委會:~201_梅洲村、~202_梅東村、~203_梅南村、~204_梅西村、~205_梅北村、~206_梅溪村、~207_梅山村、~400_*梅州華僑農場。 邊貿旅游區管委會 代碼350624500 轄3個村委會:~201_樟朗村、~202_上營村、~203_后嶺村。 閩粵邊界開發區管委會 代碼350624501 轄1個社區、1個管委會:~001_邊城社區、~500_*加工區管委會。[5]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建漳州懷恩縣南詔保,公元741年(開元二十九年)懷恩縣省入津浦縣。宋稱南詔場,元設南詔屯田萬戶府。公元1530年(明嘉靖九年)置詔安縣,屬漳州府。民國初屬西路道(汀漳道)。1949年12月12日解放,歷屬龍溪專區(地區)、漳州市。 1950年,全縣劃為7個區、89個鄉和8個街道居委會。1951年4月,全縣改設為8個區。1952年2月,又改設為9個區,轄89個鄉。 1954年,增設為118個鄉。1955年1月,將9個區調整為7個區。1956年5月,城關、橋東合為1個鎮。全縣共有1鎮4區,轄57個鄉。 1958年5月,實行撤區并鄉。全縣劃分為城關鎮及橋東、含英、下河、四都、梅洲、港口、溪南、上營、白石、西潭、美營、太平、大布、金溪、元中、進水、下官、上官、下葛、彩新、龍獅、陳龍、埔坪、青山、磜嶺25個鄉。 1958年9月,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成立衛星、太陽升、東方紅、紅旗、團結、幸福、上游、和平8個公社及建設、紅星、金星3個農場。 1959年1月,幸福公社并入紅旗公社;全縣共有7個公社、3個農場。同年2月,公社改以駐地名稱命名,增設深橋公社,全縣共有8個公社、118個生產大隊。 1961年5月,貫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重新設區,并縮小公社規模,全縣分為7個區、26個公社、4個農場。 1964年4月,撤區并社和調整生產大隊,全縣劃為8個公社、4個農場。 1970年,調整部分公社的生產大隊歸農場。1971年,全縣有城關、橋東、四都、深橋、西潭、太平、官陂、秀篆8個公社,以及建設、紅星、金星3個農場。 1978年1月,從橋東公社劃出下河等15個大隊增置下河公社(1982年更名為梅嶺公社)。 1980年,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1981年12月,城關鎮改稱南詔鎮。 1984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全縣共轄南詔、四都2鎮及梅嶺、橋東、深橋、西潭、太平、官陂、秀篆、建設、紅星、金星10鄉,下轄214個村和8個居委會。 1987年6月,從官陂鄉劃出五通等9個村增設霞葛鄉。全縣共轄2鎮11鄉。 1990年,詔安縣轄2鎮(南詔、四都)、11鄉(橋東、梅嶺、深橋、西潭、太平、官陂、霞葛、秀篆、建設、紅星、金星)。共有9個居委會,218個村。 1997年,面積1247.3平方千米,人口54.3萬,轄9個鎮、5個鄉:南詔鎮、四都鎮、橋東鎮、梅嶺鎮、深橋鎮、太平鎮、霞葛鎮、官陂鎮、秀篆鎮、西潭鄉、白洋鄉、建設鄉、紅星鄉、金星鄉。縣政府駐南詔鎮。 2000年,詔安縣梅洲華僑農場改制設立梅洲鄉;梅洲鄉轄梅僑居委會和原四都鎮的梅洲、梅溪、梅東、梅西、梅南、梅北、梅山7個村;梅洲鄉政府駐梅洲村。區劃調整后,詔安縣轄9個鎮、6個鄉。 2003年,詔安縣轄9個鎮、6個鄉:南詔鎮、四都鎮、橋東鎮、梅嶺鎮、深橋鎮、太平鎮、官陂鎮、霞葛鎮、秀篆鎮、西潭鄉、建設鄉、紅星鄉、金星鄉、白洋鄉、梅洲鄉。[6]

[編輯本段]經濟建設

經濟概況

2008全年詔安縣實現生產總值58.6億元,增長14.2%;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37.2∶30.5∶32.3。財政總收入2.21億元,增長30.3%,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1.64億元,增長3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27元,分別增長10.7%和10.7%。

工業經濟

2008年,詔安縣工業總產值57.7億元,增長27.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7.9%;實現工業稅收6431萬元,增長16.8%。全縣凈增規模工業企業13家,總數達到124家,實現產值39.3億元,增長59.2%;其中年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有5家,凈增4家。全縣規模以上食品、紡織服裝工業企業65家,實現產值24.8億元,占全部規模工業產值的63.1%。外貿出口總額7176萬美元,增長140%。

農業經濟

2008全年詔安縣農業總產值38.24億元,增長6.7%,其中青梅產業產值達2億元,創6年來增收新高;水產品總量21.86萬噸。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明顯,全縣共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市級6家,縣級22家,其中,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黃蜜梅等4個青梅系列產品入選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四海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制成青梅餡月餅,鰻魚、南美白對蝦2個品種3個基地取得無公害產地和無公害產品認證,東瀚實業有限公司烤鰻產品在第九屆花博會上榮獲“最佳銷售獎”。

項目投資

2008全年詔安縣落實成果對接項目59個,新增儲備項目40個,儲備項目總數達到375個;征集企業需求項目36個,項目總投資7.8億元,其中3個項目被列為“6·18”扶持項目,1個項目獲“小發明、小創造”項目扶持;全年新批外資項目23個,注冊合同外資4632萬美元,成功引進了福建動力寶電源科技、福建鴻鷹船舶修造、詔安縣南山造船廠等6個投資上億元重大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36億元,增長20.9%,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3.86億元,增長28%。25個縣級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5.8億元,其中8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1億元,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的118%。全縣在建與新投產工業項目124個,完成投資11.34億元;城鎮以上新開工項目總數達到82個,完成投資10.9億元,增長28.8%;房地產完成投資2.97億元,增長25.1%。[7]

對外貿易

新批外資項目29個,增長16%;合同利用外資4259萬美元(新口徑);實際利用外資4065萬美元,增長25.9%。新批外資項目中有22個工業項目,合同外資3995萬美元,分別占總數的76%和94%。海關出口實績1444萬美元,增長1倍。

[編輯本段]社會事業

2008年,詔安縣加大支農力度,全年財政投入支農資金1993萬元,增長23%;加強農民就業和培訓工作,全年共培訓農村勞動力5689人次,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37萬人。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六千”水利工程建設完成投資985.3萬元,全年修復各類水毀工程102處,恢復灌溉面積2480公頃,新增灌溉面積566.67公頃,東溪水壩和亞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第四標段)相繼完工投入使用;完成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低產田改造486.67公頃、節水示范片建設666.67公頃,治理水土流失2086.67公頃。 2008年,詔安縣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規劃,修編完善了縣城總體規劃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區規劃面積從原來的33平方千米擴大到100平方千米,基本形成“一城四區”發展格局(即中心縣城,詔安工業園區、金都工業園、梅嶺臨港工業園和火車站物流園區)。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新西區第二通道、文峰西路拓通改造工程等一批項目順利竣工。城區環境更加優化,圍繞開展創建省級園林縣城和迎接“創衛”三年復查驗收,完成國道324線新大橋至分水關12千米路段的亮化工作和市民廣場紅綠燈改造工程,維修破損市區路面1000多平方米,新增城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平方米。 2008年,詔安縣科技工作順利通過“全國科技進步考核”,申報實施省級、市級科技項目10個,新增省高新技術企業1家。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高考上線萬人比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教育工作順利通過省、市教育督導評估驗收。改善農民就醫條件,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合率達到76.4%,全年兌現醫療費補助742萬元;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和“創建綠色家園”活動順利通過省級驗收,4個重點治理鎮和40個整治村的衛生環境明顯改觀。在全國率先成功掛牌出讓海域使用權。平安建設通過省級“平安縣”驗收。[7]

[編輯本段]名勝古跡

城區懷恩古井系唐代開鑿,清泉不竭。金星九侯山譽稱“南閩第一峰”,有九侯禪寺(九侯巖)、望海樓、福勝巖、陳吊洞和歷代名人題刻。閩粵通衢分水關有“閩粵之交烏山”、“漳南第一關”石坊,鄭成功曾屯兵于此。梅嶺是俞大猷、戚繼光抗倭紀念地。烏山有中共閩南地委機關舊址。太平白葉村為元初畬漢農民軍陳吊眼出生地和首義地點。詔安灣北岸港口人工湖游覽區內接田園莊舍,外連汪洋人海,城州島綠草如茵。名勝古跡還有:城區澹園院,南門關帝廟、梅嶺懸鐘城、望洋臺,臘洲麒麟山祥麟塔,四都漸山七賢庵(石榴洞),西潭斗頭巖,深橋南山寺,橋東甲洲臨江亭、洋尾橋。 烏山:位于詔安縣東北部,總面積9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17米。叢崖、奇石、深洞、巨壑、雨林構成烏山獨特的自然景觀,分為早春探梅、鄉野覓趣、九侯懷古、金溪漂流、西山探險、烏山覽勝、紅土尋根、亞湖泛舟等8大景點,2004年11月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烏山同時是歷代農民起義的發祥地和中國工農紅軍、游擊隊開展革命活動的根據地,歷史遺跡隨處可見,紅色旅游資源豐富。 九侯山:位于詔安縣東北部,山上有天開門、九侯禪寺、五儒書室、棋盤石、香爐石、風動石、云根石、天然橋、牛眠石、鯉魚石、觀音石、三寶石、飛來佛、羅漢洞、松澗泉、瀑布泉、花瓶石、福勝巖等二十四個景點,是著名的旅游勝地。 梅嶺:位于詔安灣的西北岸、詔安縣東南的半島上,三面環海,既是福建省古文化遺址之一,又是宋元以來著名外貿口岸和海防重地,還是詔安灣內的著名風景區。[8] 烏山自然風景區:距紅星鄉政府北部9公里處,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險要,地質為燕山期間露出地表的晶潤崗巖、流紋巖構成。并為閩粵邊主要的革命圣地。[9] 詔安明代石牌坊群:從城關的縣前街到東門中街,連綿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著7座恢宏華麗、氣宇軒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時間順序排列,依次是奪錦坊、卿典坊、百歲坊、天寵重褒坊、父子進士坊、誥敕申坊、關帝坊。[10] 詔安土樓: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紅星等鄉鎮。土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圓的、有方的、有八角的,還有大樓套小樓的。 其中較大的較出名的有官陂大邊村的在田樓、新坎村的溪口樓、秀篆陳龍村的龍潭樓、寨坪村的大坪半月樓等。[11] 詔安宋明寺廟:城隍廟址在南詔鎮縣前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由門樓、前廳、拜亭、大殿組成。從城關的縣前街到東門中街,連綿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著7座恢宏華麗、氣宇軒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時間順序排列,依次是奪錦坊、卿典坊、百歲坊、天寵重褒坊、父子進士坊、誥敕申坊、關帝坊。這些技藝高超、精美細膩的歷史遺產,融匯了建筑、雕刻、書法、詩詞等多種藝術技巧,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在封建社會,為了表彰在“忠孝節義”等各方面功勛顯赫、貢獻杰出者,當朝皇帝常常批準在這些人的故里村頭,修建功德牌坊,借以號召人們以此為榜樣報效朝廷。詔安明代牌坊群也不例外。 詔安縣南詔鎮從縣前街到東門中街,連綿七百米的古建筑民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