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局(關于馬來西亞的知識)

时间:2024-05-19 07:49:05 编辑: 来源:

亞主要有中間隔著南中國海的東馬來西亞及西馬來西亞組成。馬來西亞大部分的沿海地區都是平原,中部則是布滿茂密熱帶雨林的高原。最高山峰是處于沙巴州(馬來文:Sabah)的京那巴魯山(馬來文:Gunung Kinabalu,山又名“中國寡婦山”或“神山”,為東南亞最高的山峰),海拔4095米,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長高。馬來西亞靠近赤道,氣候潮濕炎熱,屬赤道多雨氣候。每年四月至十月間吹西南季候風,十月至二月間吹東北季候風,但季風現象不顯著。

布城(Putrajaya)是一個新建立的政府機構中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舒緩馬來西亞最大城市吉隆坡的交通阻塞。首相署在1999年開始遷至布城,預料將在2005年搬遷完畢。吉隆坡依然是國會所在地及國家商業及經貿中心。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檳城,馬六甲,新山及怡保。

西馬來西亞(或稱馬來半島)位于赤道北部,經度大約介于100度至119度之間,緯度09度,鄰國有北部的泰國和南部的新加坡。而東馬來西亞則在婆羅洲上的沙巴、砂拉越兩州所組成,總面積為32萬9750平方公里。婆羅洲上還包括了汶萊和印尼的加里曼丹。

[編輯] 經濟

主條目:馬來西亞經濟

雙塔樓馬來西亞是個中等富裕的國家。在新經濟政策下,它在1971年直2000年期間從一個原料出產國轉換成一個新興的多元工業經濟。經濟成長主要依賴制成品出口,尤其是電子制品。因此全球經濟蕭條及資訊供給的衰退對馬來西亞帶來的打擊尤其大。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只有0.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出口量下降了11個百分點。然而,有效的經濟振興配套讓馬來西亞得以減輕經濟危機的打擊。

吉隆坡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為此在或低于3百分點的通貨膨脹率及失業率,加上其充足的外匯儲備及較小的外債使類似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的經濟蕭條再次發生在馬來西亞的可能性變得非常小。雖然如此,面對著競爭能力不足及高債務等問題的大企業為馬來西亞經濟遠景帶來負面影響。

馬來西亞主要的股票市場是吉隆坡股票市場及MESDAQ(科技股市)。

現今馬來西亞逐漸發展旅游行業。馬來西亞匯率不高,而馬來西亞本身擁有取自多國的特色和三大種族連接的文化,來吸引觀光客的旅游玩樂,賺取外匯提升國家經濟。

[編輯] 人口

主條目:馬來西亞人口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國家,主導政治的馬來民族占總人口的大多數。根據憲法規定,馬來族都是穆斯林(伊斯蘭教徒),但其他種族并不受這條例的約束。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的華裔在經濟及貿易領域扮演主要角色。印度裔馬來西亞公民占總人口的大約7%,其中包括印度教徒、穆斯林、錫克教徒、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及佛教徒。大約85%的印裔是泰米爾裔,其他則是格拉拉裔,錫克裔及雀替爾(chettiar,即放債者之意)裔等。據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統計,馬來西亞人口中約有58%屬於穆斯林、22.9%屬於佛教徒、11.1%屬於基督徒(包括新教及天主教)、6.3%屬於印度教徒、2.6%屬於道教徒、其余屬於錫克教徒、巴哈伊教徒、萬物有靈等。

超過一半的砂拉越居民及66%的沙巴居民是非馬來土著。一小部分的非馬來土著也居住在馬來半島。非馬來土著包含數十種族群,但他們都由某個程度上的共同點。直到二十世紀,大多數土著還抱有傳統信仰,但許多土著已轉為穆斯林、基督新教徒及天主教徒。

其他的馬來西亞人民是歐裔、中東裔、柬埔寨裔及越南裔等等。歐裔及歐亞混血人民包括英國殖民者后裔及一些葡萄牙殖民者后裔。中東裔人民則大多是首先將伊斯蘭教傳至馬來西亞的阿拉伯人后裔。一小部分的柬埔寨及越南以國民作為越戰難民遷至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大約兩千萬的國民居住在馬來半島。

1969年5月13日馬來西亞爆發了主要是華人與馬來人之間的種族沖突,史稱513事件。

[編輯] 文化教育

主條目:馬來西亞文化

馬、華、印各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馬來文化為基礎的國家文化,推行“國民教育政策”,重視馬來語的普及教育。華文教育比較普遍,有較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

[編輯] 教育

實施小學免費教育。2003年、2004年教育經費開支約190.33億林吉特和215.17億林吉特,2005年教育經費預算為231.1億林吉特。2003年,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5%,10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95%。每18名小學生一名教師,每16名中學生一名教師。全國有馬來亞大學、國民大學等九所高等院校,近年來私立高等院校發展很快,有私立學院662間。2003年在校大學生29.05萬人。全國共有470多家公共圖書館,藏書1130萬冊。

2006年起,百分之三十的大學預科班學生被提供兩年的課程。不是所有的大學預科班申請者被允許就讀大學預科班。遴選條件并沒有被公開聲明。百分之九十的大學預科班學額保留給'土著,剩余的百分之十保留給非土著。大學預科班的課程并不像中學六年級的課程那樣嚴格。大學預科班課程面對一些批評因為大家一致同意大學預科班的課程比中學六年級的課程容易許多,被用來幫助土著學生輕易地進入本地公共大學。

[編輯] 新聞出版

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使者報》《每日新聞》《祖國報》;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馬來郵報》;華文的《光華日報》《南洋商報》《星洲日報》等。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臺屬官辦,建于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馬來西亞之聲電臺建于1963年,用馬來語、阿拉伯語、英語、印度尼西亞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等8種語言對外廣播。馬來西亞電視臺屬官辦,建于1963年,設有兩個頻道,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播放。另外還有第三電視臺(TV3)、八度空間(8TV)和NTV7三家私營電視臺。1996年開辦了Astro衛星收費電視頻道。

[編輯] 其他

馬來西亞通訊

馬來西亞交通

馬來西亞軍隊

馬來西亞對外關系

馬來西亞公司列表

請協助添加來自可靠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會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編輯] 外部鏈接

政府

(英文)馬來西亞統計局

(英文)myGovernment Portal - 馬來西亞政府網上入口

(英文)Bernama -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機構

(英文)Tourism Malaysia - 馬來西亞旅游局入口

(英文)Virtual Malaysia - 馬來西亞官方觀光局入口

(英文)馬來西亞首相署

(英文)Radio Televisyen Malaysia - 國有電視網路

(英文)馬來西亞外部貿易發展參事處

(英文)中小企業發展法人參事處

教育

馬來西亞的經濟

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在指引經濟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漸下降。為了使經濟多樣化,并使馬來西亞的經濟減少對于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游業。因此,旅游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多的女性勞工。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

上世紀70年代前,馬來西亞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同時實施馬來民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旨在實現消除貧困、重組社會的目標。

1987年起,經濟連續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1991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紀發展戰略,旨在2020年將馬建成發達國家。重視發展高科技,啟動了“多媒體超級走廊”、“生物谷”等項目。

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經濟出現負增長。通過穩定匯率、重組銀行企業債務、擴大內需和出口等政策,經濟基本恢復并保持中速增長。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出口下降,政府為應對危機相繼推出70億令吉和600億令吉刺激經濟措施。2009年納吉布總理執政后,采取了多項刺激經濟和內需增長的措施。如今經濟逐步擺脫金融危機影響,企穩回升勢頭明顯。2010年公布了以“經濟繁榮與社會公平”為主題的第十個五年計劃,并出臺“新經濟模式”,繼續推進經濟轉型。

國際貿易,促進了航線在相鄰的馬六甲海峽,與制造的關鍵環節。馬來西亞是一個農業與自然資源出口國,石油是主要的出口。馬來西亞曾經是錫的最大生產國,橡膠在世界棕櫚油。制造業在國家的經濟影響很大,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經開始遠離它。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商。

吉隆坡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維持在或低于3%的通貨膨脹率及失業率,加上其充足的外匯儲備及較小的外債使類似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的經濟蕭條再次發生在馬來西亞的可能性變得非常小。

馬來西亞是生產及出口半導體、視聽器材、空調、橡膠產品及人造油產品,并居于領導地位的國家。馬來西亞工業經過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馬來西亞工業以汽車、電子、機械制造等比較發達。國產小汽車在東亞一帶享有盛譽。馬來西亞也把重點放在推介資訊科技上,它以多媒體超級走廊宏愿計劃大舉開放通訊市場、網上資訊服務、電子商務、數碼廣播科技。 馬來西亞制造業是馬來西亞最大的生產部門,近30年來,馬來西亞制造業發展迅速,2010年制造業總產值約為2641.7億美元,增加值為539.1億美元,占GDP的比重達22.5%。馬來西亞制造業以食品制造、電子電器業、木制品業、煉油業、橡膠產品業和非金屬礦產品業為主。

在制造業各行業中,精煉石油產品、化工產品、電子元件和電路板制造和動植物油脂制造(主要指棕油制品)是2010年馬來西亞GDP的主要貢獻行業。這四個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為238.7億美元,占制造業的比重達到44.2%。

電子制造業

馬來西亞電子制造業發展迅速,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馬來西亞電子制造業主要涵蓋電子元件和電路板制造、消費電子產品制造、計算機和周邊設備、通訊設備制造等領域。2010年,馬來西亞電子制造業總產值539.7億美元,增加值為96.4億美元,占制造業的比重為17.9%,從業人員31.4萬人。其中,電子元件和電路板制造產業總產值為284.1億美元;消費電子產品制造產業總產值為125.8億美元;計算機和周邊設備制造產業總產值為94.1億美元;通訊設備制造產業總產值為35.7億美元。世界上有1/3的半導體是在馬來西亞的檳城裝配的,眾多的電子供應商、采購商和制造商聚集在檳城,使今日的檳城有“東方硅谷”之稱。

汽車產業

在馬來西亞,汽車工業被認為是最重要、最具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2011年,馬來西亞汽車銷量達到60萬輛,位居印度尼西亞、泰國之后,是東盟第三大汽車市場。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個汽車制造商:寶騰(Proton)、派洛多(Peroa)和韓國KIA。其中,寶騰是馬來西亞民族汽車工業的標志,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汽車公司,而派洛多是馬來西亞于1993年成立,主要同日本的大發、豐田合作,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汽車品牌。馬來西亞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