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網織紅細胞計數136正常嗎(幫我看看尿常規檢查結果。)

时间:2024-05-16 10:07:39 编辑: 来源:

吞噬小體。吞噬小體先后與特殊顆粒及溶酶體融合,細菌即被各種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殺菌作用的蛋白質、多肽等成分殺死并分解消化。由此可見,中性粒細胞在體內起著重要的防御作用。中性粒細胞吞噬細胞后,自身也常壞死,成為膿細胞。中性粒細胞在血液中停留約6~7小時,在組織中存活約1~3天。

2.嗜酸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細胞總數的0.5%-3%。細胞呈球形,直徑10~15μm,核常為2葉,胞質內充滿粗大(直徑 0.5~1.0μm)、均勻、略帶折光性的嗜酸性顆粒,染成桔紅色(圖5-2)。電鏡下,顆粒多呈橢圓形,有膜包被,內含顆粒狀基質和方形或長方形晶體。顆粒含有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過氧化物酶和組胺酶等,因此它也是一種溶酶體。

嗜酸性粒細胞也能作變形運動,并具有趨化性。它能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釋放組胺酶滅活組胺,從而減弱過敏反應。嗜酸性粒細胞還能借助抗體與某些寄生蟲表面結合,釋放顆粒內物質,殺滅寄生蟲。故而嗜酸性粒細胞具有抗過敏和抗寄生蟲作用。在過敏性疾病或寄生蟲病時,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它在血液中一般僅停留數小時,在組織中可存活8~12天。

3.嗜堿性粒細胞 嗜堿性粒細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數量最少,占白細胞總數的0~15。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胞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著色較淺。胞質內含有嗜堿性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藍紫色,可覆蓋在核上。顆粒具有異染性,甲苯胺藍染色呈紫紅色。電鏡下,嗜堿性顆粒內充滿細小微粒,呈均勻狀或螺紋狀分布。顆粒內含有肝素和組胺,可被快速釋放;而白三烯則存在于細胞基質內,它的釋放較前者緩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組胺和白三烯參與過敏反應。嗜堿性粒細胞在組織中可存活12-15天。

嗜堿性粒細胞與肥大細胞,在分布、胞核的形態,以及顆粒的大小與結構上,均有所不同。但兩種細胞都含有肝素、組胺和白三烯等成分,故嗜堿性粒細胞的功能與肥大細胞相似,但兩者的關系尚待研究。

4.單核細胞單核細胞(monocyte)占白細胞總數的3%~8%。它是白細胞中體積最大的細胞。直徑14~20μm,呈圓形或橢圓形。胞核形態多樣,呈卵圓形、腎形、馬蹄形或不規則形等。核常偏位,染色質顆粒細而松散,故著色較淺。胞質較多,呈弱嗜堿性,含有許多細小的嗜天青顆粒,使胞質染成深淺不勻的灰藍色。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酯酶和溶菌酶,這些酶不僅與單核細胞的功能有關,而且可作為與淋巴細胞的鑒別點。電鏡下,細胞表面有皺褶和微絨毛,胞質內有許多吞噬泡、線粒體和粗面內質網,顆粒具溶酶體樣結構。

圖5-6 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超微結構模式圖

單核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明顯的趨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單核細胞是巨噬細胞的前身,它在血流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進入組織和體腔,分化為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消滅侵入機體的細菌,吞噬異物顆粒,消除體內衰老損傷的細胞,并參與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細胞強。

5.淋巴細胞淋巴細胞(lymphocyte)占白細胞總數的20%~30%,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直徑6~8μm的為小淋巴細胞,9~12μm的為中淋巴細胞, 13~20μm的為大淋巴細胞。小淋巴細胞數量最多,細胞核圓形,一側常有小凹陷,染色質致密呈塊狀,著色深,核占細胞的大部,胞質很少,在核周成一窄緣,嗜堿性,染成蔚藍色,含少量嗜天青顆粒。中淋巴細胞和大淋巴細胞的核橢圓形,染色質較疏松,故著色較淺,胞質較多,胞質內也可見少量嗜天青顆粒(圖5 -2)。少數大、中淋巴細胞的核呈腎形,胞質內含有較多的大嗜天青顆粒,稱為大顆粒淋巴細胞、電鏡下,淋巴細胞的胞質內主要是大量的游離核糖體,其他細胞器均不發達。

以往曾認為,大、中、小淋巴細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小淋巴細胞為終末細胞。但目前普遍認為,多數小淋巴細胞并非終末細胞。它在抗原刺激下可轉變為幼稚的淋巴細胞,進而增殖分化。而且淋巴細胞也并非單一群體,根據它們的發生部位、表面特征、壽命長短和免疫功能的不同,至少可分為T細胞、B細胞、殺傷(K)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等四類。

血液中的T細胞約占淋巴細胞總數的75%,它參與細胞免疫,如排斥異移體移植物、抗腫瘤等,并具有免疫調節功能。B細胞約占血中淋巴細胞總數的10%~15%。B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參與體液免疫(詳見免疫系統)。

人體中含養料最豐富的血液是肝門靜脈中的血液。

人體中含有毒物質最少的血液是肝靜脈中的血液。

人體中含尿素最多的血液是入球小動脈中的血液。

人體中含尿素最少的血液是出球小動脈中的血液。

ALT (谷丙轉氨酶) 0~4O IU/L

AST (谷草轉氨酶) 0~45 IU/L

TP (總蛋白) 60~80 g/L

ALB (白蛋白) 35~55 g/L

ALP (堿性磷酸酶) 40~160 IU/L

GGT (丫.谷氨酪轉肽酶) 0~50 IU/L

TBIL (總膽紅素) 1.7~17.1μmol/L

DBIt (直接膽紅素) 0~6.0 µmol/L

Crea (肌酚) 44~133 µmol/L

Ua (尿酸) 90~360 µmol/L

UREA (尿素氮) 1.8~7.1 mmol/L

GLU (血糖) 3.61~6.11 mmol/L

TG (甘油三脂) 0.56~1.7 mmol/L

GHO (膽固醇) 2.84~5.68 mmol/L

Mg (血清鎂) 0.8~1.2 mmol/L

K (血清鉀) 3.5~5.3 mmol/L

Na (血清鈉) 136~145 mmol/L

Cl(血清氯) 96~108 mmol/L

Ca (血清鈣) 2.2~2.7 mmol/L

P (血清磷) 2.2~2.7 mmol/L

Fe (血清鐵) 10.7~27 µmol/L

NH (血清氨) 0~58 µmol/L

CO2 (二氧化碳) 21~31 mmol/L

CO2Cp (二氧化碳結合力) 2O~30 mmol/L

CO (一氧化碳定性) (—)

HBDH (a羥丁酸脫氨酶) 90~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LDW (乳酸脫氫酶) 40~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

A/G (血清白/球蛋白) 3.5~5.5/2-3g

HDL (高密度脂蛋白〕 1.14~1.91 mmol/L

VLDL (低密度低蛋白) 0.11~0.34 mmol/L

LDL (極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RP (C反應蛋白) (—)

IgA (免疫球蛋白) 0.9~4.5 mg/ml

IgG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

IgM (免疫球蛋白) 0.8~2.2 ml

SF (鐵蛋白) 20~200 ng/ml

α(蛋白電脈) 3~4.9 %

β(蛋白電脈) 3.1~9.6 %

γ(蛋白電脈) 6.6~13.7 %

δ(蛋白電脈) 9.5~20.3 %

Fdg (纖維蛋白原) 2~4g/L

S.C.R (血肌酐) 44~133 µmol/L

C.C.R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

GLU (血糖) 3.9~6.1 mmol/L

AMLY (血淀粉酶) 40~160 U

C3 (補體) 0.65~1.5/L

ASO (抗鏈O) 1:400以下

RF (類風濕因子) (—)

WR (肥達氏反應) (—)

WFR (外裴氏反應) (—)

CEA (癌胚抗原) <5mg

幫我看看尿常規檢查結果。

WBC白細胞 ly淋巴細胞絕對值 紅細胞比積HCT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正常值

臨床常規檢驗項目:

一:紅細胞記數RBC:

臨床意義:診斷各種貧血和紅細胞增多癥

正常參考值:男(4.0-5.5)T/L

女(3.5-5.0)T/L

二:血紅蛋白HGB

臨床意義:同上

正常參考值:110-160g/L

三:紅細胞比積HCT

臨床意義:同上

正常參考值:0.37-0.49

四:平均紅細胞體積MCV

臨床意義:判斷貧血的類型

正常參考值:82-92fl

五: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

臨床意義:判斷貧血的類型和輕重程度

正常參考值:27-31pg

六: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臨床意義:判斷貧血的類型和輕重程度

正常參考值:320-360g/L

七: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臨床意義:RDW增加可見于營養缺乏性貧血

正常參考值:11.6-14.8

八:白細胞記數WBC

臨床意義:增高見于感染、組織損傷、白血病;降低見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進等

正常參考值:4-10G/L

九:白細胞分類DC

臨床意義: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診斷和判斷感染輕重程度。中性粒細胞增高見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見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嗜酸性粒細胞(EOS)增高見于過敏性疾病、某些皮膚病及傳染病的早期;降低見于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后等。

正常參考值:分葉核粒細胞 GRAN 50-70%

嗜酸性粒細胞 EOS50-300G/L(G=106)

淋巴細胞 LYM 20-40%

單核細胞 MID 3-8%

十:血小板記數 PLT

臨床意義:檢測凝血系統的功能

正常參考值:100-300G/L

十一:平均血小板體積 MPV

臨床意義:判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正常參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壓積 PCT

臨床意義:同PLT

正常參考值:0.1-0.3%

十三:血小板分布寬度 PDW

臨床意義:PDW增加見于血小板降低

正常參考值:15.5-18.0%

十四:網織紅細胞記數 RC

臨床意義:判斷骨髓增生情況,評價療效

正常參考值:0.5-1.5% <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