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俄印貿易必須用美元(帶這樣印記的美元能用嗎?在白俄。聽說那邊銀行不收是真的不?)

时间:2024-05-19 06:24:39 编辑: 来源:

最亮眼的國際貨幣了,但依然比不上美元。

在此,對歐盟的建議是,廢除環保,提倡浪費,如果每一個歐洲人變得跟美國人一樣浪費,不僅能提高消費力,更能加速歐元外流,從而有可能超越美元,替代美元收割全世界。

但歐盟真變得跟美國一樣浪費,可能會對地球產生不利影響,這是一把雙刃劍。

整個地球一圈下來,你就會發現,美國是真的神奇。市場夠大,美國人夠浪費,美國愿意購買外國商品,美元嘩啦啦流出去,賺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獲取難度是最容易的。

于是跟美國貿易了幾十年,中日歐等經濟體,都囤積了大量美元作為外匯儲備,國際貿易不用美元的話,那還有什么貨幣能替代?

美元無論再如何惡劣,最關鍵是其實沒有第二種貨幣能替代。

想要替代美元,你不光要政策靠近美元,變得跟美元一樣方便,還要有巨大的市場,而且這個市場愿意購買外國商品,靠著強大的購買力,讓自己國家的貨幣流出去。

除此之外,美元還有其他額外的加分項,比如中東石油以美元結算、美國軍事力量、美國金融地位、國際地位等等這些都是加分項。

很多人覺得中東石油以美元結算是關鍵項,其實不然。

你換個角度,假設美國人不愿意購買外國商品,美元流不出去,任你美元如何與石油掛鉤,全世界獲取美元的成本上升,美元根本就沒辦法成為國際貨幣。

美元能成為國際最重要貨幣,得益于美元容易獲取,靠的是3億美國人民的消費力,一年6000億美元流出去,無形中就成為了一枝獨秀的貨幣。

當你讀到這里,估計已經差不多明白了美元的優勢何在,如何收割全世界,當你知道這些知識之后,你愿意讓人民幣外流嗎?

你期待這種世界嗎?

中國政府不斷印錢,這些錢最終肯定流到中國人民手中,如果中國人民不愿意購買外國商品,中國政府印出來的錢肯定留在中國,加速中國通貨膨脹。

如果中國人民愿意購買外國商品,人民幣流出中國,減少中國本土的人民幣數量,中國的通貨膨脹就會減輕,中國用紙幣就購買了全世界商品,從而實現收割全世界的目的。

最后,再總結下中美貿易的經濟循環圈。

美聯儲印錢,錢流到美國人民手中,美國人民購買中國商品,美元流到中國出口商的手中。

中國出口商帶著美元返回中國,美元無法在中國流通,中國出口商去找中國銀行,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

中國政府印人民幣,將人民幣給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就用這些人民幣兌換出口商的美元,出口商換到人民幣后就給工人發工資。

然后美元被中國銀行收走,成為國家外匯儲備。

一年復一年,美國本土貨幣減少,美國印鈔機器開動,美元不斷流向中國。

中國外匯儲備越來越高,美國印了很多錢,美國本土卻沒增加多少,因為大量美元流到了中國,也收割了中國。

美國突然發現中國儲備了這么多美元,未來可能會是威脅,這些美元可能會成為中國對付美國的子彈。

美國收割世界的方法,同樣是雙刃劍,收割世界一時爽,一直收割可能會翻船,這種事誰也說不清楚,未來可能會發生。

美國就不想印錢了,于是美國發行國債,美國想要借錢。

美國威脅全世界,你們儲備了這么多美元,要么借錢給我,要么我繼續印錢,你們二選一。

美國開動印鈔機,美國人民買買買,最終美元流到全世界,受傷的往往是儲備了大量美元的日本、中國、歐盟等。

中國沒辦法,只能購買美國國債,借錢給美國,而且還能拿利息,算是一種穩妥的投資。

美國肯定爽,不僅能印,還能借,還可以又印又借。

中國借錢給美國,美元就流回美國,然后美國人民繼續買買買,美元又流回中國,中國繼續借錢,美元流回美國……如此循環,日積月累,美國就欠了中國上萬億美元。

中國如果不借錢,美國也沒差到哪去,美國印錢就行了,中國儲備了這么多美元,受傷的肯定還是中國。

最終你就發現,儲備這么多美元,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是中國會被美國綁架,這外匯儲備同樣是雙刃劍。

對美貿易順差,一年3000億美元,爽。

等你儲備了大量美元,立馬被美國綁架,美國開動印砂機,你痛。

你不想美國印錢,只能借錢,憋屈。

就算你借錢,美國一樣能印錢,美國又印又借,你沒辦法。

就這樣,形成了一個美元流動的循環圈,美元從美國流向中國很容易,但是從中國流回美國卻很難,往往需要借錢給美國,才能實現美元回流。

當你知道這些后,是否有破解之法?

很難啊,很多經濟大師,金融名家,都想不出辦法,只能想辦法維持現狀,想要打破格局,卻是掀一發而動全身。

普通人只要知道,金融領域,很多金融政策其實都是雙刃劍,利弊皆在。

不存在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適你的金融政策,任何金融政策,你有收獲,也同樣有失去。

好好想想,美國人購買外國商品,美元外流,這其中的好處與弊端,中國能復制嗎?你想要復制嗎?想收割世界嗎?

印度正探討與俄建立盧比貿易賬戶

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講清楚真正的外貿交易是怎么樣的。

我們假設一個中國商人和一個俄羅斯商人做生意。由于中國商人的絕大部分成本(工人工資,各種稅費,地租水電,原材料,運輸費用等等)是使用人民幣支付的,所以除了少量必要的外匯儲備之外,他實際需要收入的是人民幣。這一點對于俄羅斯商人來說也是一樣的。那么兩人要怎么交易呢?

方法一,俄羅斯商人直接向中國商人支付盧布,然后中國商人去中國的銀行兌換成人民幣。

方法二,俄羅斯商人先去俄羅斯的銀行將盧布兌換成人民幣,然后直接支付給中國商人。

這兩個方法實際都差不多,都要求俄國的銀行、中國的銀行、俄國的商人、中國的商人都必須在某一時間段內持有大量的外匯。這時候就產生了幣值風險,這里說的幣值不僅僅等同于匯率。特別是盧布這種幣值非常不穩定的貨幣,中國的銀行和商人都不愿意拿在手上。這時候就有了一種較為常見的交易方式。

方式三,俄羅斯商人從俄羅斯的銀行兌換并向中國商人支付某種幣值穩定,而且得到廣泛國際接受的貨幣,比如美元。由于美元幣值穩定而且拿到哪都能用,所以中國商人和銀行拿在手里也是比較放心的。這里又要說一嘴,俄羅斯和印度都是強制結匯國家,人民幣也好,美元也好,一進入俄羅斯就會立即被俄羅斯中央銀行拿走并強制兌換成盧布。而中國并不是強制結匯國家,商業銀行和商人的外匯可以拿在自己手上。

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又出現了一種全新的交易方式:

方式四,俄羅斯商人通過俄羅斯和中國的銀行系統向中國商人轉賬,這筆錢從俄羅斯的銀行轉到中國的銀行的時候,當場就從盧布兌換成人民幣。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交易的雙方就不再需要持有外匯,更不用說美元了。

但是這種交易又需要幾個重要的基礎條件:

1、兩國之間必須存在這樣一個系統。目前來說中國自己是有這樣一個系統的,俄羅斯也有這樣的系統。但是由于中國的支付系統技術能力和泛用性都很強,所以雙方主要依靠中國的交易系統。印度目前是沒有這樣的系統的,他們和俄羅斯的交易需要依靠俄羅斯的系統或者中國的系統進行。而且很可能雙方的交易中間需要有一個中國的銀行作為中間商,只不過這種交易是瞬間完成的。

2、雙方的政府和銀行系統必須建立足夠的互信。

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問題:這樣的交易對于兩國的中央銀行來說,最后必然有一方會有一定的結余。比如說中國對俄羅斯常年是逆差,于是中國央行每年都會欠俄羅斯央行幾百億人民幣的錢。那么這樣一筆錢應該用什么貨幣來計算呢?可以用美元,比方說中國央行欠俄羅斯央行價值50億美元的盧布。請注意雙方交易沒有用到美元,這筆債務實際上也不是美元,美元在這里就是一個計價單位。中國央行可以直接把美元支付給俄羅斯央行,因為中國央行有足夠的美元,也可以把這筆錢轉成美元計價的中國國債。只不過現實中俄羅斯是接受人民幣的,他們手里結余的人民幣大部分會直接換成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以至于目前俄國央行手里積累了巨量的人民幣國債。

到這里我們就發現,最終兩國央行手里的結余用什么貨幣進行計算,才是最本質的問題。交易過程中雙方的商人用的都是本幣,可以說是本幣結算。但最終央行手里的結余是美元,那么交易本質上就是美元結算,如果結余是人民幣,本質上就是人民幣結算。盧布結算我們其實是不接受的,我們寧可用美元。

還要注意到的是:在交易過程中需要的外匯,實際上不是交易的總額,而是結余的總和。即使用美元結算,中俄兩國幾千億美元的貿易,實際上最后只需要幾十億美元就夠用了。多出來的美元實際上都成了金融投資商品。在整個國際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美元也不是國際貿易需要的,而僅僅是金融產品。有很多“專家”反復在說,中國的巨額順差讓人民幣流不出去,阻礙了人民幣的國際化。事實上這種說法完全是胡扯,國際結算貨幣本質上只是記賬單位,這筆人民幣事實上不存在,或者可以說是由交易雙方“印”出來的。俄羅斯央行可以拿著印度欠俄羅斯的、用人民幣計價的印度國債賣給中國央行,換回人民幣,然后印度欠俄羅斯的錢就成了欠中國的錢。人民幣流不出去只是阻礙了人民幣成為國際金融產品,并不阻礙國際貿易。

那么印度和俄羅斯之間的結余用什么計算,就決定了兩國之間本質性的結算貨幣。用盧布,印度不接受,用盧比,俄羅斯不接受,用美元,雙方都不接受。于是非常尷尬的事情出現了:目前印度和俄羅斯兩國的最終結算貨幣事實上是人民幣。俄羅斯對印度也是順差,印度手里沒多少人民幣,所以俄羅斯就把人民幣借給印度,自己收利息。很自然印度人在感情上不愿意接受,所以他們最近提出用阿聯酋迪拉姆進行最終結算。不過很明顯,阿聯酋這樣的小國如何保證幣值穩定呢?答案是阿聯酋和中國之間巨量的貨幣互換交易,所以迪拉姆背后就是人民幣,它本身就是給那些不愿意公開接受人民幣的國家準備的一條后路。而且事實上印度盧比從前年起就從對美元錨定改為對人民幣錨定,只不過它本身的實力錨定不住而已。

總結起來。所謂的“本幣結算”歸根結底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用誰的交易系統:目前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是不能用美國的系統。而中國很可能會最終把所有國家都拉進來組一個大群,給每一個成員都加一個“管理員”的名頭,這樣就滿足了各國對主權的要求。但是由于除了美國之外,中國的金融實力和技術實力都是吊打全世界的,所以真正的群主只能是中國。第二個問題是用哪一個貨幣作為最終結算單位:同樣為了照顧各國的主權需要,我們是可以把各國所有的貨幣全部拉進來組一個“國際元”出來,國際元不是一個真實國幣,而是各種貨幣加權換算出來的一個貨幣單位。不同的貨幣在里面占不同的比例,經濟實力強、外貿比重大,幣值穩定的貨幣自然要占最大比例,否則一旦幣值波動,各國的利益都要受損。所以最后很可能出現100國際元里面人民幣占50元,盧布占10元,盧比占5元,人民幣就是壓艙石。這樣一來,包括印度在內的各國都可以宣稱是用自己的系統,自己的貨幣進行的國際貿易。

但是,就現在來說印度和俄羅斯談“盧比賬戶”實際上是想建立兩國本幣的直接交易渠道,他們不想用中國的系統,用俄羅斯的系統也不爽,最好是俄羅斯的系統讓印度入個股,分一點權力給印度。直接交易過程中是雙方各自用各自的本幣,印度可以自己宣傳說是用盧比結算,俄羅斯可以說是用盧布結算,但最終結算本質上是人民幣。而俄羅斯是很可能象征性的和印度“聯合”搞一個交易系統的,但是最終結算貨幣單位是不可能用盧比的,有可能其中一小部分象征性的用迪拉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