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妙而萌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公司環境(什么是城市功能?)

时间:2024-06-01 20:19:40 编辑: 来源:

便殿里,鄭成功見皇帝悶悶不樂,便叩問是不是因為他父親不盡忠的緣故,并叩頭說:"臣愿以死奉衛陛下,刀山火海也決不變心。"隆武帝聽了很高興,立即封年輕的鄭成功為忠孝伯,拜御營軍都督,掛招討大將軍印。

諫父拒降矢志抗清

鄭成功奉隆武帝之命,去救贛州等地的危急,后又赴漳州、泉州等地去招募兵士,希望建立一支新軍,以完成抗清復明的大業。但他父親鄭芝龍開始時只是消極抗戰,后來竟暗中和已降清的洪承疇掛上鉤。

1646年8月,清軍入閩,鄭芝龍擁兵不戰。隆武帝獲悉仙霞關失守,自延平出奔汀州。清軍進攻計卅,隆武帝被擒身亡。20天后,福州也陷落。

汀州失守后,鄭芝龍回到安平鎮,和滿清大臣博洛暗中聯系,準備投降。鄭成功堅持要抗清,痛哭流涕,多次苦諫父親,并提出繼續抗清的辦法,請父親千萬不要做叫子孫后代笑罵的事,但鄭藝龍不聽忠告。鄭成功又請他叔父鄭鴻逵規勸他父親,鄭芝龍照舊不理,終于在11月中到福州降清,被執送北京。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稍后被清兵侮辱,憤恨地自殺了。

鄭芝龍降清后還派人捎信給鄭成功,要他一起降清。在那"父為子綱"的封建時代,兒子應當絕對服從父親,但鄭成功仍堅持抗清,他回復說:"只聽說父親應該教子盡忠,沒聽說有教子投降敵人的。"整軍經武不斷出征

鄭成功聽說清兵到處燒殺淫掠、母親在家鄉死節的事,悲憤萬分,他先后在孔廟和母親墳前祭告,表示報仇決心。接著,他與陳輝、洪政等人招集舊部,并招賢納士,起兵海上,誓師抗清。他以廈門、金門,還有閩粵交界處的南澳島為基地,開始了擴大力量整軍經武的活動。

鄭成功從23歲到32歲這近十年期間,以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和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加緊了擴軍練兵活動。他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了清廷和他父親的誘降活動,還不斷出擊清軍,成為東南人民抗清復明的一面旗幟。

1656年7月,鄭成功派遣中提督甘輝為元帥率軍北上,首先從海上攻克閩安鎮。接著,鄭成功親率大隊舟師進逼福州城,入南臺,奪居其橋,登岸扎營,分兵守烏龍江、洪塘、水口、連江嶺等地。他派人偵知福州城大兵少,就命令攻打。由于傳令的船只丟失諭帖,大部隊未到,只有南臺、潭尾處打了一陣,獲勝。可是鄭成功未防福州外圍清兵驍騎馳援,只好退保閩安鎮和羅星塔一帶。他親自察看地勢,決定在此建立抗清基地,下令增筑土堡寨城。另外,他派兵攻克連江縣,屯兵北嶺以窺福州,還巡視閩清永福港肖家渡,派設水師。年底,進攻羅源、寧德,襲殺清軍。直到1657年9月,閩安鎮失守,才回師廈門。這一年,南明永歷帝冊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

鄭成功在福建奮戰多年后,決定興師北上。1658年農歷七月,他率兵十余萬,大小戰船數十艘,聯合魯王部將張煌言的抗清隊伍,開始北伐。翌年五月,再率兵由舟山出發,連克瓜州、鎮江,進逼南京。他曾滿懷激情寫了一首詩:"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由于他屢戰屢勝,麻痹輕敵,戰略失策,在南京大敗,只好退出長江,回到廈門。

收復臺灣建設臺灣

臺灣于1624年和1626年先后遭到荷蘭殖民者和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642年,荷蘭殖民者打敗西班牙殖民者,占領全島,實行殖民統治。鄭成功于永歷十五年(1661年)三月,率領250O0名官兵,大小戰艦數百艘,從福建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于四月一日(4月29日)到達臺灣西南的鹿耳門港外。因遇上漲潮,有人引航,船隊迅速直抵赤嵌城附近的禾寮港靠岸。荷蘭殖民者發現,驚呼"神兵從天而降"。在海戰中,鄭軍用火船擊沉荷蘭主要艦只赫克托號船;在陸戰中,又擊斃荷蘭侵略軍頭目湯瑪斯•貝德爾和110余名官兵。鄭成功指揮圍攻赤嵌城,用斷水的辦法逼迫荷軍守將描難實可于五月四日率軍出降。鄭成功一面指揮軍隊圍困荷蘭殖民者首府臺灣城(今臺灣安平),一面在已收復地區加強政治、經濟建設。在圍困臺灣城八個月后,于順治十八年(1662年)十二月初,用火炮轟擊并占領臺灣城東的烏特利堡,逼攻臺灣城。十三日(2月1日),荷蘭殖民總督揆一獻城投降。鄭成功終于收復了被荷蘭殖民者盤踞38年的臺灣島。他在《復臺》一詩中寫道:"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