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國際貿易中下列哪個因素不屬于成本因素(急求 國際經濟學 李坤望第三版答案)

时间:2024-05-29 13:36:47 编辑: 来源:

. 由于經濟衰退而形成的失業屬于(C周期性失業)

25. 抑制需求拉動通貨膨脹,應該(A控制貨幣供應量)

26.由于工資提高而引起的通貨膨脹是(B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27. 一般來說,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28. 要實施擴張型的財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C增加財政轉移支付)

29. 要實施擴張型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可采取的措施有(C降低再貼現率)

30. 一個國家順差過多,表明(B積累了外匯)

31. 影響各國之間經濟開放程度較小的因素是(D開放程度)

32. 與對外貿易乘數無關的因素是(D邊際效率傾向)

33. 一般來說,外貿乘數比投資乘數要(B小)

34. 與封閉經濟相比,在開放經濟中政府的宏觀財政政策作用將(B更小,因為總需求方加入凈出口后,使支出乘數變小)

Z:

1. 整個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表明 (A需求增加)

2. 在同一條曲線上,價格與需求量的組合從A點移動到B點是(D需求量的變動)

3. 政府為了扶植農產品,規定了高于均衡價格的支持價格。為此政府應采取的措施是(C收購過剩的農產品)

4. 政府把價格限制在均衡價格以下,可能導致(A黑市交易)

5. 在下列價格彈性的表達中,正確的是(A需求量變動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6. 蛛網理論主要是針對(B周期性商品)

7. 總效用曲線達到頂點時(B邊際效用為零)

8. 在同一個平面圖上有(B無數條無差異曲線)

9.在一條無差異曲線上(D曲線上任兩點對應的消費品組合所能帶來的總效用相等)

10. 正常利潤( A 是經濟成本的一部分)

11. 在長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項是不存在的(A 固定成本 )

12. 在經濟學中,短期是指(D 在這一時期內,生產者來不及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數量,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固定不變的)

13. 在生產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同一產量的兩種不同的生產要素的不同組合構成的曲線是(C等產量曲線)

14. 在短期,全部總成本等于( C 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之和 )

15. 在長期平均成本線的遞增階段,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A右端)

16. 在完全競爭市場上(B 產品無差別)

17.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的關系是(C等于 )

18.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個別廠商的需求曲線是一條(A與橫軸平行的線 )

19. 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短期均衡的條件是(C MR = SMC )

20.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企業達到長期均衡的條件是(D P=MR=AC )

21.在完全競爭的情況下,需求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相切點是(C廠商在長期內要得到最大利潤的條件)

企業生產能力有哪幾個基本因素組成?

企業生產能力有哪幾個基本因素組成?

企業的生產能力指標,一般有設計能力、查定能力、計劃能力三種基本因素組成。

一、設計能力,是指工業企業設計任務書與技術設計檔案中所規定的生產能力。它是按照設計中規定的產品方案和各種設計資料來確定的,在企業建成投產后,由于各種條件限制,一般均需要經過一定時間后才能達到。

二、查定能力,是指企業生產了一段時期以后,重新調查核定的生產能力。當原設計能力水平已經明顯落后,或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后,企業需要重新查定生產能力。查定能力是根據查定年度內可能實現的先進的組織技術措施來計算確定的。

三、計劃能力,是指工業企業在計劃年度內依據現有的生產技術條件,實際能達到的生產能力。

設計或查定生產能力同計劃生產能力指標,在水平上是存在差異的,它們各有不同的用途。新建和改建的企業,由于基建工程竣工后剛投入生產,需要有一個熟悉和掌握技術的過程,因而這時的計劃能力水平要低于設計能力,經過相當一段時間以后,才能逐漸接近或達到。查定能力也不是企業當時就能達到的能力,一般應高于計劃能力,只有當企業實現了先進的組織技術措施,才能達到查定的生產能力。設計能力和查定能力,可以作為使用日事清的筆記功能編制企業生產規模、編制企業長遠規劃、安排企業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計劃的依據。而計劃能力則是企業編制年度計劃、確定生產指標的依據。

企業生產能力收縮時可采用哪些手段?

(1)調動員工積極性,激勵方法和措施有:薪酬、制度、情感激勵、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

(2)裝置:保證裝置運轉正常、設定較好的工藝引數、多線生產

(3)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保證生產不停歇,員工無抱怨,可加班加薪生產

(4)培訓教育:生產培訓,提升員工技術、能力水準,達到人與“事”相匹

如何進行制造企業生產能力壓力測試

其實就是對企業的生產能力進行分析:

生產能力分析

生產是企業進行資源轉換的中心環節,它必須在數量、質量、成本和時間等方面符合要求的條件下形成有競爭性的生產能力。有學者認為競爭能力的構成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加工工藝和流程。加工工藝和流程的決策主要涉及及決定整個生產系統的設計。這種決策的具體內容包括:工藝技術的選擇,工廠的設計,生產工藝流程的分析,工廠的選擇,生產能力和工藝的綜合配套、生產控制和運輸的安排。

(2)生產能力。生產能力的決策主要涉及決定企業的最佳生產能力。這種決策包括產量預測、生產設施和裝置的計劃、生產日程的安排。

(3)庫存。庫存決策是要確定原材料、在制品和產成品的合理水平。具體的內容包括訂貨的品種、時間、數量以及原材料的存放。

(4)勞動力。勞動力的決策主要設計工作的設計、績效測定、工作的豐富化、工作標準和激勵方法等內容。

(5)質量。質量決策是要確保企業生產和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具體內容包括質量的控制、樣品、質量監測、質量保證和成本控制。以上五個方面的優劣勢可以決定企業的成敗,因此企業生產系統的設計和管理必須與企業的戰略相適應。另一方面,企業戰略管理者在著手制定新的企業戰略的時候,要對生產部門和生產管理進行認真的分析。

下面提供一個生產管理方面的問卷,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大多數高層管理者了解生產部門和生產管理方面的長處和短處。

生產審計問卷表

1) 生產設施和裝置的安排是否合理?

2) 企業是否應該進行某種程度的前向一體化和后向一體化?

3) 企業購貨和發貨定額成本是否過高?

4) 企業的生產加工技術是否使用恰當?

5) 整個生產工藝流程的設計是否有效和高效率?

1) 對生產和服務的需求是否有一定的規律和有效的預測?

2) 生產是否達到了合理的經濟規模?

3) 工廠、庫房和銷售點的位置是否合理?

4) 工廠、庫符和銷售網點的數量是否合適?

5) 工廠、庫房和銷售網點的規模是否合適?

6) 企業是否有全面的計劃生產成本?是否合理?

7) 是否有處理臨時訂貨的應急計劃?

8) 企業是否有有效的生產控制體系?

1) 企業是否經常檢查其庫存量和庫存成本?

2) 企業管理者是否了解訂貨、收貨、發貨的成本是多少?

3) 企業是否決得了原材料、在制品和產成品的合理庫存水平?

4) 企業管理者是否了解銷售與庫存之間的關系?

5) 企業管理者是否知道什么是合理的生產批量?

6) 企業是否有有效的庫存控制體系?

1) 企業是否對所有崗位進行了時間和工作研究?

2) 生產崗位是否有高效率?

3) 生產管理人員是否稱職和具有高的積極性?

4) 企業的生產標準是否清楚、合理和有效?

5) 企業是否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生產政策?

6) 職工的缺勤率和離職率是否低于可以接受的水平?

7) 生產工人的士氣如何?

1) 企業是否具有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

2) 下列方面的質量控制成本是否計算和評價過?

1) 預防性質量控制成本

2) 檢驗性質量控制成本

3) 處理性質量控制成本

對旅游企業生產能力施加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具備條件:1.主業在同行中已有一定的優勢,擁有穩固的產業地位

2.準備進入的行業前景光明,自身的競爭優勢明顯

3.進入新行業的資金、人才、管理經驗等有保障

4.新行業與主業有一定的關聯具體分析旅游企業多元化經營主要采取3種形式:一是橫向聯合,即旅游企業的集團化;二是縱向聯合,包括為旅游企業提供供給的后向聯合和面向終端使用者的銷售終端的前向聯合;三是混合型聯合,即上述兩種方式的混合型聯合,涉及商場、汽車公司、快餐公司、娛樂業、康樂業等多個與旅游業相關的行業。

在實施路徑上,旅游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可分別采取兩種模式:

1、自我發展的內部拓展模式

世界上大多數旅游企業集團都是通過內部自我拓展逐漸壯大的,我國旅游企業在多元化過程中也多采用這種方式,并大都取得了成功。例如,最初以飯店業為主,然后再向商業、服務業、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等領域拓展;或者最初以旅行社為主,然后隨著業務發展的需要逐步建立旅游交通、旅游開發、旅游餐飲類的企業群。一般來講,企業采取內部自我拓展模式,主要基于以下條件:①企業實施內部拓展付出的成本低于外部并購;②擬進入的領域屬于新興行業,企業無法通過收購獲得多元化的機會;③企業擁有的資源已經具備在新領域的競爭能力。在這種模式中,旅游企業利用既有的資源優勢,包括營銷網路、顧客群等,將業務延伸至與主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上下游產業,提高了產業運營效率,并受到顧客的歡迎,可以節省大筆開拓新市場的相關費用。缺點是企業進入相關行業需要克服進入壁壘,而且要在形成生產能力、培養人才等方面付出一定時間、資金及人力成本。

2、以外部并購方式實現多元化

企業通過兼并、收購以及混合并購擬進入行業的有關企業來實現多元化發展。例如國內最大的旅游飯店集團——錦江國際集團,以飯店業為主業,通過并購向金融業、交通運輸業、房地產業、食品加工業、物業管理業、商貿業等行業拓展,目前已擁有各類企業百余家。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兼并與收購已經成為我國旅游企業實現規模化、網路化、集團化經營的重要手段,許多企業以股權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實施并購多元化經營。據不完全統計②,從1993年6月第一家旅游企業上市至2004年年底,以旅游為主業或旅游業務占相當比重的旅游類上市公司已達40家,發生各類并購事件103起,其中混合并購、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分別占到63%、31%和6%。旅游企業實施并購主要針對兩種型別的企業:一是被并購企業的價值被低估,企業實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