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國際貿易規則新動向的特點是什么(iso9000歷史)

时间:2024-06-01 05:29:01 编辑: 来源:

長模式的助推力,但這并不表明中國必須要放棄外需,未來的世界經濟競爭與合作肯定并存,全球的貿易摩擦將成為常態,中國必須適應這種常態。

社會與環境的“雙赤字”日益嚴重。社會赤字是指世界經濟增長的成果只被小部分人享受,而非普遍共享,即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分配不均衡。世界的現實是,社會福利普遍提高的同時,收入差距卻越來越大,所以很多人認為現在這種收入分配是不公平的。而如果說公平等同于共享世界經濟發展的成果,不公平則說明了放任自流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共享型增長”體現了經濟發展成果全世界共享的內涵。與此同時,環境赤字威脅著世界的明天,例如中國目前除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地表水都已不能直接飲用,酸雨區范圍呈擴大趨勢,中國面臨著環境的極大壓力。社會赤字、環境赤字的償還,實際就是增加生活、生產的成本,進而也就是必須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世界經濟的未來需要資源最優配置、福利的共享與可持續的增長。人類不得不開始反思如何減少世界經濟的社會與環境“雙赤字”,開始關注生態,關注環境,關注貧富差距的縮減,共享型經濟增長模式可能是最好的解決途徑。據此,國家經濟政策可以在促進社會生產力提高、即實現經濟發展模式升級和轉型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一種可以共享社會財富的機制,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可持續”從本質上來講,不僅僅是同時代同地域的橫向包容,更是我們和后代人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的歷史性的縱向包容。我們所說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生產方式,更是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可持續。人類、尤其是“富人”,只有改變生活方式,才能夠減緩和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實現人與自然界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類代際之間的和諧。

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與結構改革調整的思考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是動態的,是一個永遠的過程,它是手段,是達到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孜孜追求的目標。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沒有終結,過去沒有,今天和明天也不會存在這種終結。應該把它看作一個動態過程,使之長久化。

調整產業結構的前提是對于未來需求趨勢的把握。在上個世紀最后10年美國出現新經濟的時候,人們紛紛把眼光投向以工程技術為主的IT和網絡,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另外一項偉大發明:金融衍生工具,即“車之兩輪、鳥之雙翼”:技術工程和金融工程。憑借著全球化,這兩個發明又向全世界進行了相當規模的擴散。全球化其實就是市場的統一和市場游戲規則的統一,這兩個統一,從技術角度幫助IT業走向世界,而從金融角度,金融衍生品在全球推廣,一切都證券化了。然而恰恰就是后者出了問題,使整個世界經濟進入失衡狀態,財富的生產和財富的分配都扭曲了,造成財富的灰飛湮滅。問題是,虛擬經濟的風險無法被消除,只能轉移。美國虛擬經濟產生的種種風險,借著全球化這條大船,很快地轉移到了全世界。現在,全球經濟危機已在“二次探底”聲中逐漸遠去,但過度消費的生活模式在新的一代美國人身上是否依然如故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們的產業結構還是現在這個樣子恐怕沒有問題,但如果美國的消費模式發生根本性轉折,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中國的經濟結構就必然“被”調整了。

當前中國的經濟結構改革調整,可以套用交通規則中的一句話:“一停、二看、三通過”。先求生存,其次站穩,最后看準,然后再下手調整,而不能在尚未看準未來需求的變化方向時,就大力盲目調整經濟產出的結構。

要了解競爭對手是誰。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如果是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以低端產業鏈切入的話,中國的競爭對手是新型工業化經濟體,比如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或者拉美、北非國家。當產業結構真正調整為以高精尖為主,以高端技術形成產業集群的時候,中國的競爭對手就遠不止是發展中國家了。在低勞動力成本模式下,中國知己知彼,知道如何以低成本擴張來應對,但面對美國等發達國家在高精尖行業的競爭時,中國很難清楚地知道對方常使用的手段和競爭路徑,學會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以及SPS、TPT等是新課題,發達國家用產品標準、技術壁壘發動貿易戰時,中國很難再用低成本擴張來應對,因為到高精尖產業為主的時候,價格的因素已經退居第二位了。

iso9000歷史

一、什么是ISO9000族系列標準

是ISO/TC176/SC2簡稱國際標準化委員會頒布的關于“質量管理”的標準,稱為ISO9000族系列標準。

它適用于各行各業用于組織的質量體系的管理規范化,程序化。是一部非常實用和熱門并且符合國際管理的標準。

我在ISO9000方面是老標準了。1987年的GB/T10300標準就開始學習接觸了,九十年代初開始貫徹ISO9000——94標準,直至今天的ISO9000——2000:GB/T19000標準。

我幫助各種行業貫徹ISO9000,并參加審核。

二、ISO9001是什么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和 IAF (國際認可論壇)于2008年8月20日發布聯合公報,一致同意平穩轉換全球應用最廣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實施ISO9001:2008認證。

ISO9001 ISO9000標志 [1]:2008標準是根據世界上170個國家大約100萬個通過ISO9001認證的組織的8年實踐,更清晰、明確地表達ISO9001:2000的要求,并增強與ISO14001:2004的兼容性。 目前,2008 版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國際標準計劃于 2008 年底發布 GB/T 1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ISO9001:2008標準發布1年后,所有經認可的認證機構所發放的認證證書均為ISO9001:2008認證證書;內審員全稱叫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員,通常由既精通ISO9001:2008國際標準又熟悉該企業管理狀況的人員擔任。 按照ISO9001:2008新標準的要求,凡是推行ISO9001:2008新標準的組織每年至少需進行一次內部質量審核,所以,凡是推行ISO9001:2008的組織,通常都需要培養一批內審員。

內審員可以由各部門人員 *** 擔任,因此內審員在一個組織內對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行和改進起著重要的作用。 實施ISO9000的意義 質量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由不同的國家 *** ,國際組織和工業協會所做的研究表明,企業的生存,發展和不斷進步都要依靠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實施。ISO 9000系列質量體系被世界上110多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所廣泛采用,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日益提高。

事實證明,有效的質量管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手段之一。 今天ISO9000系列管理標準已經為提 *** 品和服務的各行各業所接納和認可,擁有一個由世界各國及社會廣泛承認的質量管理體系具有巨大的市場優越性。

未來幾年內,當國內外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貿易壁壘被排除以后,它將會變得更加重要。 建立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可使企業和組織體會到以下的一些益處: 1) 一個結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使組織的運行產生更大的效益及更高的效率。

2) 更好的培訓和更高的生產力。 3) 減少顧客拒收和申訴,導致節省大量的開支,最終享有一個更大的市場份額: 4)顧客對企業和企業的產品/ 服務有了更大的信任。

5)能夠在要求在ISO9000認證的市場中暢通無阻。

三、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具體內容是什么

ISO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ISO8000、ISO9000、ISO10000三個系列已有20多項標準,稱為“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族標準”。

世界已有70多個國家一字不漏地直接采用或等同轉為國家標準采用;有50多個國家建立質量體系認證/注冊機構,形成了世界范圍內的貫標和認證“熱”。 一.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的誕生和發展 ISO/TC176的SC2分技術委員會于1987年發布了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標準。

該系列標準是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中的主體標準,共包括“標準選用、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三類五項標準。 該五項標準的誕生是世界范圍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工作的一個新紀元,對推動世界各國工業企業的質量管理和供需雙方的質量保證,促進國際貿易交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近幾年來,隨著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和標準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對系列標準不斷進行全面修訂,于1994年7月正式發布了94版。 隨后,標準制訂工作進展較快,ISO9000標準發展成ISO9000-1、ISO9000-2、ISO9000-3和ISO9000-4;ISO9004發展成ISO9004-1、ISO9004-2、ISO9004-3和ISO9004-4等項標準,并發布了2000年新版。

以下是各時期版本的特點。 二.87版本的組成及特點 ISO9000:1987 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選擇和使用指南; ISO9001:1987 質量體系—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2:1987 質量體系—生產和安裝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3:1987 質量體系—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0:1987 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要素—指南。

以上5個標準中,ISO9000:1987為該系列標準的選擇與使用提供原則指導;ISO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是一組3項質量保證模式標準,它是在英國BS5750基礎上,參照其它一些國家的有關標準由英國編制的;ISO9004:1987是指導企業內部建立質量體系的文件,它是由美國標準ANSIZ1。 15的基礎上,參照其它國家的一些有關標準由美國編制的。

三.94版本的組成及特點 ISO8402:1994 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術語; ISO9000-1:1994 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第一部分:選擇和指南; ISO9001:1994 質量體系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2:1994 質量體系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3:1994 質量體系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4-1:1994 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要素第一部分:指南。 (1)各項標準間的層次結構分析 1) 基礎層次----ISO8402 ISO8402是質量術語標準。

它對質量管理中使用的有關概念從質量管理經驗的理論總結。它無疑是貫徹ISO9000標準的理論基礎和最基本的參考依據,它對系列標準中的所有標準都有指導作用。

2)引導層次----ISO9000—1 ISO9000—1是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的選擇和使用指南。‘選擇’作為‘指南’專門制定一個標準本身顯示了標準的復雜性。

‘使用’實際上對標準有附加了一層解釋:介紹各條目‘使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具體要求。 該標準對于質量標準的選擇和應用起指導作用,它對初學者熟悉標準,迅速入門,統攬全局有重要引導作用。

它無疑應置于學習選用標準的起始指導地位。 3)核心層次----ISO9001—ISO9003 與ISO9000—2,ISO9004—1 ISO9001—ISO9003等三個質量保證模式標準是系列標準的核心。

企業貫標的有形目標就是獲得其中某一質量保證模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