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解放前上海外灘照片(請問外灘歷史紀念館什么時候開門)

时间:2024-06-01 10:42:20 编辑: 来源:

舊上海十大飯店

舊上海十大飯店:品味老上海的風情

1. 上海和平飯店

上海和平飯店創立于1929年,是舊上海最有名的賓館之一,曾多次接待外國元首和名流人士。飯店位于外灘黃浦江畔,擁有黃浦江及陸家嘴夜景,是上海最美麗的觀光線路之一。可以在飯店內欣賞到珍貴的舊上海老照片和文物,如蘇州園林連環畫等。

2. 和平飯店公寓

和平飯店公寓位于和平飯店旁,是一個歷史性的建筑物。這里曾經是上海外灘最豪華的公寓,現在被改造成酒店和住宅。公寓的裝飾風格相當有情調,可以感受到老上海風情的濃郁氛圍。走進公寓,仿佛置身于1930年代的上海。

3. 斯大林公寓

斯大林公寓坐落在上海法租界中心地帶,是一棟歷史悠久的建筑物。公寓為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士建造,擁有比較豪華的裝修和設施。現在公寓已經被改造成為一個高檔的公寓式酒店,房間內的所有家具都是當時的樣式,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4. 凱悅酒店

凱悅酒店位于靜安寺老城廂中心,周邊是極具上海市民生活氣息的小街道和市井風情。酒店內部保留著不少老上海的元素,如上海文化影片和老相片等。其設施和服務也非常出色,是一個體現現代便利和文化傳承的綜合飯店。

5. 半島酒店

半島酒店是位于南京西路的一家豪華飯店,擁有上海市內最漂亮的陸家嘴夜景。飯店內部的設施和服務都非常出色,在這里住宿更像是在享受一種生活體驗。酒店同時具有藝術品和文化展覽,是老上海再現的極佳場所。

6. 玄壇古玩城

玄壇古玩城位于徐家匯,被譽為中國最大的古玩城,也是上海有名的點睛之筆。玄壇內部是一座豪華的建筑物,分為幾個區域,分別展示了中國古代玉器、陶瓷、銅器等各種珍貴文物。由于其歷史和文化價值,玄壇古玩城成為了上海旅游業中的一大亮點。

7. 南京西路步行街

南京西路步行街是上海最著名的購物街之一,擁有許多大型購物中心和精品店。這個街區保留了上海老式石庫門的建筑風格,夜晚璀璨的霓虹燈閃爍,非常漂亮。游客來到這里,不僅可以逛街購物,還可以品嘗各種地方小吃和上海特色菜肴。

8. 東方明珠

東方明珠是上海的一個標志性建筑,被譽為中國人民的驕傲。東方明珠塔頗具特色,一共有三座塔,中間的長塔高度達到了468米。游客可以搭乘高速電梯進入觀景臺,俯瞰上海市內的美景。其周邊有上海海洋水族館、浦東公園,是一個難得一見的上海旅游勝地。

9. 靜安寺

靜安寺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寺廟之一,坐落在上海市靜安區。這里是一個古老而神圣的地方,供奉的佛像風格各異。拜訪靜安寺,可以感受到上海歷史的厚重以及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是一個可以觸摸歷史文化和內心寧靜的地方。

10.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是上海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內部藏品達到了120,000件,幾乎涵蓋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內部展示了各種精美的文物、書畫、民俗和技術等展品,非常值得參觀。

舊上海十大飯店有著濃郁的歷史氛圍和文化氣息,代表了上海旅游業的最高水平。如果您想要領略上海的文化風情和歷史背景,可以考慮參觀其中之一。

上海新外灘外灘上海

1、上海導游詞范文大全?2、上海有哪些景點3、東方華爾街——上海外灘上海導游詞范文大全?

下面是我整理的關于上海的一些導游詞,歡迎閱讀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上海新外灘

朋友們:

下午好!現在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首先,我對各位的參觀游覽外灘表示歡迎,并預祝各位旅游愉快。

新外灘共有五條旅游路線,在您的左手邊是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的壯觀建筑群和寬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邊是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以及前程似錦的浦東陸家點綴金融貿易區,眼前為新穎獨特的觀光游覽區。這建筑群、中山路、觀光區、黃浦江、陸家嘴仿佛樂譜中的五線譜,勤勞上海人民則好似串串間符,正組成最新最華美的樂章,歡迎著各位來賓的光臨。

地粉才能叫外灘呢?簡單的說,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緊鎖的國門被殖民者洋炮轟開了,上海也被迫辟為商埠。從那時起,各式各樣的西洋式建筑隨著殖民者的“搶灘”而紛紛聳立,至本世紀30年代初,上海已從海濱小邑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筑,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計之手,也不是建造于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筑格調是那么的和諧統一,宛然天成。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著52幢風格各異的建筑,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事館等云集于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筑。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_望亭一座,內部裝飾極為華麗。一層樓酒吧間當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柜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在里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筑建于1923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筑。大樓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筑,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構。樓內裝飾十分講究,設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這座建筑英國人曾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為講究的建筑。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筑是上海海關大樓,為19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筑,建于1927年,為當今世界所罕兇。大樓上面的大鐘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鐘奏響一段短曲,鐘聲悠揚深沉,聲聞10里。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都出于英國設計家威爾遜之后,上海親切地稱它們為“姐妹樓”,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標志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為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于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一個飯店。它可作為一座歷史建筑,屬英國文世復興式。該樓的最大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墻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筑,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為了讓人們了解這些建筑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于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后稱作外灘,現在人們贊她為新外灘。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搶占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春風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搶占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戶,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采。

外灘是上海的象征,也是中外游客必到之處。但在以前由于道路狹窄、行人車輛擁擠不堪,嚴重影響了外灘整體形象。為了改變處灘的面貌,上海人民***把外灘作為重點加以改造。眼前這條馬路稱中山一路,是為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灘綜合改造的一部分。該路全長826米,寬45米,設6至10個車道。這條寬闊的交通線不僅僅限于外灘一帶,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延伸,北起江灣五角場,南抵南浦大橋。到下個世紀初,這條南北走廊長達15公里,將成為上海旅游觀光的標志性景觀。

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濱江大道頗有特色。它不但集文化、綠化于一體,而且早晨是人們習文練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國內外旅游者觀光游覽的天地,晚上則是對情侶談情說愛的理想場所,聽說有許多外國朋友都慕名前來體驗生活呢。

各位來賓,漫步在新外灘觀光區,您是否感覺到,新外灘不僅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在熱鬧繁華中透出濃郁的藝術氣息。大家請看:在延安東路外灘設定主題為“為了明天”的藝術景觀,以6根圓柱相擁抱,與具有80多年歷史的氣象訊號臺相組合成為一組對景。海關大樓與電子瀑布鐘也是頗有新意的對景。電子瀑布鐘呈階梯式,長27米,高3.5米,設10全臺階。整個操作過程均由電腦控制,約有1000多個噴頭水柱組成各種顏色的***數字,使世界各地既是那么的遙遠,雙是多么的親近。觀光區名副其實地成了一條容納百川,相容_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風景線。

漫步外灘,我們不知不覺已進入了黃浦公園。提到這個公園,每個中國人都忘不了昔日外國列強掛在公園門口那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那塊臭名昭著的牌子,讓當時的中國人民蒙受了極大的恥辱!如今,看眼前那60米高的上海人民英俊紀念塔,矗立在面臨水之處。威武壯觀的三柱黃崗_塔體仿佛在告訴人們,民永遠緬懷從鴉片戰爭、五四運動和解放戰爭以來,為洗刷民族恥辱,為上海的革命事業而獻身的英雄們。

黃浦公園面對的就是聞名海內外的黃浦江。“月上黃龍浦水黃”,十分生動地描繪了黃浦江水的顏色。改善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它發源于無錫太湖,是上海境內最長、最寬、最深的一條河流,全長114公里;平均寬度400米,深7至9米。它的原名叫東江,又有春申江,黃歇江等別稱。相傳在2000多年以前,上海當時屬楚,那時楚國有位大將叫黃歇,他很有治國才能,被楚王任命為宰相,并封為“奉申君”,管轄上海這塊土地。由于當時東江上游淤塞,,他就帶領上海人民進行疏浚,并且修正了航道,使上海的水上交通和農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后人為了紀念黃歇的功績,就把東江改稱為“春申江”和“黃歇浦”,直到南宋時期才正式定名為“黃浦江”。

黃浦江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浦東,另一個叫浦西。新中國誕生以前,她們一家子深受三座大山壓迫,母親河身上停泊著的盡是外的軍艦和商船,“兩個孩子”也是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跳黃浦”我句上海人的口頭禪,就是指舊社會實在無法活下去的老百姓,到這兒來投江自盡。

遠眺對岸,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與浦西外灘遙遙相望,其功能為金融、貿易和對外服務,它將是新上海的核心與象征。“東外灘”濱江大道,總長2500米,集旅游、觀光和娛樂等為一體,沿道設有6個頗具特色的廣場。雖然現在只聞到隆隆的打樁聲,但聲聲入耳,是五線譜上最華麗的樂章,預報著外灘更美好的未來。

上海鄒韜奮故居導游詞

鄒韜奮故居位于上海重慶南路205弄54號,鄒韜奮青年時代曾就讀上海圣約翰大學文科。圣約翰大學為美國人開的教會學校,創建于1876年,是上海最早的大學。現為華東政法學院,韜奮樓和韜奮塑像是該園的標志性建筑。他畢業后開始主編《教育與職業》月刊和編譯《職業教育叢書》。1926年10月,韜奮接任《生活》周刊主編,刊載的全是短小精悍、生動活潑又切中時弊的文章,因此深受大眾歡迎。

1930年,鄒韜奮夫婦租下了法租界呂班路萬宜坊54號作為寓所。

1936年11月22日,

非法逮捕了鄒韜奮和救國會的其他負責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在牢獄中,鄒韜奮等人堅貞不屈。韜奮出獄后離開了萬宜坊的這座寓所。1944年病逝于上海。

為紀念鄒韜奮,1956年在他的故居和隔壁53號建立了韜奮紀念館。所陳列的都是鄒韜奮生前用過的原物。右面壁爐上方掛著大幅的韜奮母親的照片,左右兩邊有兩只配有風景畫的鏡框;左面壁爐上方掛著妻子沈粹縝的一幅刺繡***她原為刺繡專家***。陽光從南墻中間的落地長窗射入,顯得格外暖和,似在等待遠去的韜奮歸來。

地址:重慶南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