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貿易創造效應屬于關稅同盟的(簡述關稅同盟的貿易創造效果和貿易轉移效果)

时间:2024-06-02 02:13:01 编辑: 来源:

簡述關稅同盟的“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

【答案】:貿易創造效應是指關稅同盟形成后由生產利得和消費利得共同構成的效應。關稅同盟成立后,生產在比較優勢基礎上更加專門化,同盟內某個成員方的成本較高的國內生產品將被生產成本更低的同盟國進口產品取代。這樣既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擴大了生產利益,又使本國該項產品消費開支減少,擴大了社會需求,促進了貿易量的增加,使同盟國的社會福利總水平得以提高。

貿易轉移效應。如果在關稅同盟成立以前,A國自己不生產X產品,而是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關稅同盟成立以后,A國X產品的進口轉向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B。若同盟國內該產品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不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其結果會增加進口成本,擴大消費開支,從而使A國的社會福利水平下降,這就是貿易轉移效應。

名詞解釋:關稅同盟

關稅同盟(Customsunion)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締結協定,建立統一的關境,在統一關境內締約國相互間減讓或取消關稅,對從關境以外的國家或地區的商品進口則實行共同的關稅稅率和外貿政策

關稅同盟從歐洲開始,是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之一

對內產行減免關稅和貿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動;對外實行統一的關稅和對外貿易政策

關稅同盟有兩種經濟效應,靜態效應和動態效應

關稅同盟的主要特征是:成員國相互之間不僅取消了貿易壁壘,實行自由貿易,還建立了共同對外關稅

也就是說,關稅同盟的成員除相互同意消除彼此的貿易障礙之外,還采取共同對外的關稅及貿易政策

GATT規定,關稅同盟如果不是立即成立,而是經過一段期間逐步完成,則應在合理期限內完成,這個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

關稅同盟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發達國家間建立的,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的關稅同盟,其目的在于確保西歐國家的市場,抵制美國產品的競爭,促進內部貿易的發展,積極推進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另一類是由發展中國家建立的關稅同盟,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維護本地區各國的民族利益,促進區內的經濟合作和共同發展

如中非關稅同盟與經濟聯盟,安第斯條約組織、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大湖國家經濟共同體、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等

靜態效應 有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

貿易創造效應是指產生由生產成本較高的國內生產轉向成本較低的貿易對象國生產,本國從其他成員國進口產品所帶來的利益

貿易轉移效慶是指產品過去從生產成本較低的非成員國進口轉向從成本較高的成員國進口的損失

這是參加關稅同盟的代價

當貿易創造效應大于轉移效應時,參加關稅同盟給成員國帶來的綜合效應就是凈效應,意味著成員國的經濟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則為凈損失和經濟福利水平的下降

動態效應 關稅同盟不僅會給參加國會帶來靜態影響,還會給它們帶來某些動態影響

有時,這種動態效應比其靜態效應更為重要,對成員國的經濟增長有重要的影響

關稅同盟的動態優勢: 1、關稅同盟的第一個動態效應就是大市場效應(或規模經濟效應)

關稅同盟建立以后,為成員國之間產品的相互出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這種市場范圍的擴大促進了企業生產的發展,使生產者可以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規模經濟的利益,并且可進一步增強同盟內的企業對外,特別是對非成員國同類企業的競爭能力

因此關稅同盟所創造的大市場效應引發了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

2、關稅同盟的建立促進了成員國之間企業的競爭

在各成員國組成關稅同盟以前,許多部門已經形成了國內的壟斷,幾家企業長期占居國內市場,獲取超額壟斷利潤

因而不利于各國的資源配置和技術進步

組成關稅同盟以后,由于各國市場的相互開放,各國企業面臨著來自于其他成員國同類企業的競爭

結果各企業為在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會紛紛改善生產經營效率,增加研究與開發投入,增強采用新技術的意識,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同盟內營造一種濃烈的競爭氣氛,提高經濟效率,促進技術進步

3、關稅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資

關稅同盟的建立意味著對來自非成員產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國家為了抵消這種不利影響,可能會將生產點轉移到關稅同盟內的一些國家,在當地直接生產并銷售,以便繞過統一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這樣客觀上便產生了一種伴隨生產轉移而生的資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

關稅同盟的動態劣勢: 1、關稅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壟斷的形成,如果關稅同盟的對外排他性很大,那么這種保護所形成 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新壟斷又會成為技術進步的嚴重障礙

除非關稅同盟不斷有新的成員國加入,從而不斷有新的刺激,否則由此產生的技術進步緩慢現象就不容忽視

2、關稅同盟的建立可能會拉大成員國不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

關稅同盟建立以后,資本逐步向投資環境比較好的地區流動,如果沒有促進地區平衡發展的政策,一些國家中的落后地區與先進地區的差別將逐步拉大

簡述關稅同盟的貿易創造效果和貿易轉移效果

貿易創造效果由生產利得和消費利得構成。關稅同盟建立后,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實行專業化分工。這樣,關稅同盟某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生產品便被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產品的進口所替代,從而使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擴大了生產所帶來的利益;同時,通過專業化分工,使本國該項產品的消費支出減少,而把資本用于其他產品的消費,擴大了社會需求,結果使貿易量增加。貿易創造的結果使關稅同盟國的社會福利水平提高。

假定締結關稅同盟前關稅同盟國不生產某種商品而采取自由貿易的立場,免稅(或關稅很低)地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產品,關稅同盟成立后,同盟成員國該產品轉向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進口。如果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不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則成本較同盟成立前增加,消費支出擴大,使同盟國的社會福利水平下降,這就是貿易轉移效果。

簡述關稅同盟的“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

【答案】:貿易創造效應是指關稅同盟形成后由生產利得和消費利得共同構成的效應。關稅同盟成立后,生產在比較優勢基礎上更加專門化,同盟內某個成員方的成本較高的國內生產品將被生產成本更低的同盟國進口產品取代。這樣既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擴大了生產利益,又使本國該項產品消費開支減少,擴大了社會需求,促進了貿易量的增加,使同盟國的社會福利總水平得以提高。

貿易轉移效應。如果在關稅同盟成立以前,A國自己不生產X產品,而是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關稅同盟成立以后,A國X產品的進口轉向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B。若同盟國內該產品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不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其結果會增加進口成本,擴大消費開支,從而使A國的社會福利水平下降,這就是貿易轉移效應。

名詞解釋:關稅同盟

關稅同盟(Customsunion)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締結協定,建立統一的關境,在統一關境內締約國相互間減讓或取消關稅,對從關境以外的國家或地區的商品進口則實行共同的關稅稅率和外貿政策

關稅同盟從歐洲開始,是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之一

對內產行減免關稅和貿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動;對外實行統一的關稅和對外貿易政策

關稅同盟有兩種經濟效應,靜態效應和動態效應

關稅同盟的主要特征是:成員國相互之間不僅取消了貿易壁壘,實行自由貿易,還建立了共同對外關稅

也就是說,關稅同盟的成員除相互同意消除彼此的貿易障礙之外,還采取共同對外的關稅及貿易政策

GATT規定,關稅同盟如果不是立即成立,而是經過一段期間逐步完成,則應在合理期限內完成,這個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

關稅同盟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發達國家間建立的,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的關稅同盟,其目的在于確保西歐國家的市場,抵制美國產品的競爭,促進內部貿易的發展,積極推進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另一類是由發展中國家建立的關稅同盟,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維護本地區各國的民族利益,促進區內的經濟合作和共同發展

如中非關稅同盟與經濟聯盟,安第斯條約組織、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大湖國家經濟共同體、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等

靜態效應 有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

貿易創造效應是指產生由生產成本較高的國內生產轉向成本較低的貿易對象國生產,本國從其他成員國進口產品所帶來的利益

貿易轉移效慶是指產品過去從生產成本較低的非成員國進口轉向從成本較高的成員國進口的損失

這是參加關稅同盟的代價

當貿易創造效應大于轉移效應時,參加關稅同盟給成員國帶來的綜合效應就是凈效應,意味著成員國的經濟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則為凈損失和經濟福利水平的下降

動態效應 關稅同盟不僅會給參加國會帶來靜態影響,還會給它們帶來某些動態影響

有時,這種動態效應比其靜態效應更為重要,對成員國的經濟增長有重要的影響

關稅同盟的動態優勢: 1、關稅同盟的第一個動態效應就是大市場效應(或規模經濟效應)

關稅同盟建立以后,為成員國之間產品的相互出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這種市場范圍的擴大促進了企業生產的發展,使生產者可以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規模經濟的利益,并且可進一步增強同盟內的企業對外,特別是對非成員國同類企業的競爭能力

因此關稅同盟所創造的大市場效應引發了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

2、關稅同盟的建立促進了成員國之間企業的競爭

在各成員國組成關稅同盟以前,許多部門已經形成了國內的壟斷,幾家企業長期占居國內市場,獲取超額壟斷利潤

因而不利于各國的資源配置和技術進步

組成關稅同盟以后,由于各國市場的相互開放,各國企業面臨著來自于其他成員國同類企業的競爭

結果各企業為在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會紛紛改善生產經營效率,增加研究與開發投入,增強采用新技術的意識,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同盟內營造一種濃烈的競爭氣氛,提高經濟效率,促進技術進步

3、關稅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資

關稅同盟的建立意味著對來自非成員產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國家為了抵消這種不利影響,可能會將生產點轉移到關稅同盟內的一些國家,在當地直接生產并銷售,以便繞過統一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這樣客觀上便產生了一種伴隨生產轉移而生的資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

關稅同盟的動態劣勢: 1、關稅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壟斷的形成,如果關稅同盟的對外排他性很大,那么這種保護所形成 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新壟斷又會成為技術進步的嚴重障礙

除非關稅同盟不斷有新的成員國加入,從而不斷有新的刺激,否則由此產生的技術進步緩慢現象就不容忽視

2、關稅同盟的建立可能會拉大成員國不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

關稅同盟建立以后,資本逐步向投資環境比較好的地區流動,如果沒有促進地區平衡發展的政策,一些國家中的落后地區與先進地區的差別將逐步拉大

簡述關稅同盟的貿易創造效果和貿易轉移效果

貿易創造效果由生產利得和消費利得構成。關稅同盟建立后,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實行專業化分工。這樣,關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