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貿易對本國出口行業的經濟影響(國際貿易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影響)

时间:2024-05-18 12:13:22 编辑: 来源:

中國進出口對經濟有哪些影響?

中國進出口對經濟有如下影響:

1、進出口貿易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2、進出口貿易是節約生產勞動、提高經濟效益的可靠途徑;

3、進出口貿易是積聚活動資金、吸收先進技術的有效方式;

4、進出口貿易是平衡經濟發展、促進生產持續的重要保證;

5、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背景下,提高我國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己成為關鍵。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貿易發展的動態利益,更好地通過貿易發展戰略來促進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提高貿易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并無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2、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3、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4、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得多。

經濟的作用如下:

1、經濟實力是軍事力量的基礎;

2、經濟水平發展使社會治安更穩定;

3、經濟水平決定生活水平;

4、經濟一般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

5、經濟是基礎,是決定上層建筑的。

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什么

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1、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有利于調節國民經濟中出現的不平衡,促進社會主義再生產的順利進行。

3、有利于調劑國內市場的供應,更好地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

4、有利于把企業推向市場,特別是國際市場,增強企業的競爭觀念和外部壓力,加快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5、大力組織商品和勞務出口,可以獲得一部分外匯收入,增加現代化建設資金的來源。

擴展資料:

國際貿易的方式:

①按貨物的運輸方式,可分為陸路貿易、海路貿易、空運貿易和郵購貿易。國際貿易中多數貨物是通過海路運輸的。

②按貿易過程中是否有第三者介入,可分為直接貿易與間接貿易兩大類。前者即商品生產國與消費國直接貿易;后者則是在商品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有第三國中間商介入,具體形式又有多種。一種是商品雖由生產國直接運往消費國,但兩方不直接發生買賣關系,而是通過第三國中間商成交的;另一種是生產國先把產品運往第三國,由中間商再把產品銷往消費國。此外,一國由外貿廠商經營的外貿也屬間接貿易。

③按參加交易過程的國家數量,可分為雙邊貿易與多邊貿易。雙邊貿易即生產國與消費國直接進行的交易。但一國的產品往往不全能適應對方的需要,這樣就會產生貿易差額,造成貿易不平衡和支付困難,這就需要其他國家的介入。多邊貿易即在多國之間、在較大范圍內進行的交易,它容易使各交易國各得所需并達到貿易平衡。

④按清償方式,可分為現匯貿易和易貨貿易。現匯貿易即以貨幣直接支付進口貨款,現代國際貿易中主要的支付手段為美元、德國馬克、日元等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易貨貿易即雙方均以貨物計價進行清償,這樣做可以彌補外匯不足的困難,并能推動本國產品的出口。因直接換貨有一定難度,故往往采用一種形式更加靈活的廣義的易貨貿易,即規定在一定時期內用幾種貨物進行交換,分別結算、綜合平衡。

⑤按交易中進口與出口的關系,可分為單邊進口、單邊出口和對等貿易。前兩種指一國對他國出口與該國進口無關,是獨立進行的,后一種指要求兩國間的進出口交易要對等。現代國際貿易多采用前兩種形式。

國際貿易對本國生產要素的影響

在H-O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貿易對本國收入分配和對各國收入差距的影響、經濟增長對貿易的影響等,發展和完善了新古典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對本國生產要素收益的影響

H-O理論中“生產者”的概念

包括了參與生產的所有要素:La、C、Ln

H-O理論中的生產者受損或受益,是否指該產品生產中的所有要素都受損或受益嗎?

本節將做進一步分析。

假定條件:

勞動力收益—工資(W),資本收益—利潤(R)

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邊際要素生產率遞減規律

則:W=P?MPL R= P?MPK

P為產品價格; MPL 為邊際勞動生產率;MPK為邊際資本生產率。

國際貿易對要素收益的影響有兩個渠道:產品價格的變化;邊際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前者是國際貿易的直接結果,在短期內即會影響工資和利潤;后者則是生產組合變動和生產要素流動的結果,只有在長期才對工資和利潤產生影響。

(一)短期影響

大米產業:W(上升)=P(上升)?MPL(不變)

R (上升)= P (上升)?MPK (不變)

鋼鐵產業:W(下降)=P (下降) ?MPL (不變)

R (下降)= P (下降)?MPK (不變)

短期內,各行業的勞動力和資本的數量都沒有改變,因此,勞動和資本的邊際生產率沒有變動,工資和利潤的變動主要由價格的變動決定。

結果:在短期內,價格上升的行業(出口行業)

中的所有生產要素都會獲益,而價格下降的行業(進口行業)中的所有生產要素都會受損。

(二)中期影響(1)

假定:界于短期和長期之間,是過渡狀態。一部分生產要素可以在各行業間流動,其余的要素仍在原行業。我們假設勞動力可以流動,而資本還來不及轉移。

大米產業:W(?)=P(短期上升)?MPL(中期下降)

R (上升)= P (短期上升)?MPK (中期提高)

鋼鐵產業:W(?)=P (短期下降) ?MPL (中期提高)

R (下降)= P (短期下降)?MPK (中期下降)

中期影響(2)

過程分析:出口行業的勞動需求增加,進口行業的勞動需求減少。資本不流動而勞動力流動的結果會使各行業的資本勞動供給比例發生變化。結果為出口行業的資本勞動比率下降,資本的邊際生產率上升而勞動的邊際生產率下降。

結果:中期內,價格上升的行業(出口行業)中的不流動要素繼續受益,而價格下降的行業(進口行業)中的不流動要素會進一步受損。流動要素(L)的收益不確定。

(三)長期影響:斯托爾伯—薩繆爾森定理(1)

假定:在長期中,所有要素都可以流動,包括資本。各行業的生產和投資會由于貿易的發展而進一步調整,直至達到新的均衡點。

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結果是,這個社會的勞動力會由于大米生產的擴大而變得相對不足,資本則因為鋼鐵生產的萎縮而變得相對過剩。

在充分就業和要素間可以相互替代的情況下,兩個行業的資本勞動比率(人均資本)都比貿易前有所增加。兩個行業的勞動邊際生產率都會由于資本投入的增加而提高,資本邊際生產率則因為資本勞動比率的提高而下降。

長期影響:斯托爾伯—薩繆爾森定理(2)

大米產業:W(上升)=P(短期上升)·MPL(長期起高)

R (?)= P (短期上升)·MPK (長期下降)

鋼鐵產業:W(?)=P (短期下降)·MPL (長期提高)

R (下降)= P (短期下降)·MPK (長期下降)

分析過程:

農業工人的工資(Wr)不僅在短期內由于大米價格的上漲而提高,在長期還會由于工人邊際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進一步上漲。

工業資本不僅由于鋼鐵價格的下跌而受損,其收益(Rs)還會由于長期資本邊際生產率的下降而進一步減少。

國際貿易對農業資本和工業工人的收益的影響似乎不確定。但經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工人工資將上升,而農業資本的利潤將下降。

結論:在長期,在出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本國充裕要素)的報酬提高;在進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本國稀缺要素)的報酬降低,而不論這些要素在哪個行業中使用。

意義:二者首次使用總體均衡的分析方法將要素收益與產品價格直接聯系起來。

簡述國際間的貿易對進口國和出口國的影響?

我認為,國際間的貿易的話對進口國的影響,就是緩解了進口國。在該行業的部分用功壓力和生產壓力,對進口國予以了資源。上面的補充而對出口國的影響,首先就是提高了出口國的一個經濟效益,幫助出口國的經濟發展更加快速了。這就是國際間的貿易,對進出口國互相的影響。

具體如下:

外貿增速在走低貿易結構待優化

1、進出口增速由較高增長逐步回歸常態

2019年1-7月份,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8.5%,略好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出口增長9.5%,增幅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從月度走勢看,一季度進出口增長由于短期特殊原因,增速較高,尤其是出口達到18.4%,高于去年同期與全年水平十幾個百分點。

有關部門加強了對跨境資本、轉口貿易等領域的監管,使那些在我國香港“一日游”和“低出高報”等貿易虛假行為受到明顯抑制,出口增速逐月回落,增長4.2%,與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速逐步靠近。進口方面,國內需求不旺導致進口增長緩慢,1-7月增長7.3%。

伴隨出口增速的回落,進口增速回調至6.4%,低于一季度2個百分點。由于進口增長慢于出口,貿易順差同比擴大33.9%,達到1257.2億美元。上半年,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由負拉動轉為正拉動,貢獻率為0.9%,拉動GDP上漲0.1個百分點。

2、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呈現分化

年初以來由于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情況分化以及釣魚島事件紛爭等因素,我國與美、歐、日以及主要新興經濟市場貿易增長情況也出現分化。中國對美國、東盟等國家雙邊貿易穩定,分別增長6.2%與12.4%;新興經濟體中對南非貿易增長15.8%,對韓貿易增長8.6%,保持了較好勢頭。

由于歐盟經濟形勢嚴峻我國對歐雙邊貿易走低,1-7月下降1.8%;釣魚島事件不斷升級,中日貿易增速下滑至-8.8%;俄羅斯等資源型國家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負面因素影響導致經濟增長欠佳,中俄貿易呈現零增長;內地對我國香港雙邊貿易增長速度由超高速逐步回落。

我國對美國、歐洲、日本等傳統市場出口繼續放緩,依賴程度降低;對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出口提速。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對美、歐、日三大傳統市場出口比重下降至37.6%,對其他出口市場比重上升到62.4%,出口市場多元化加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