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試述二戰后國際貿易發展的特點(二戰后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时间:2024-05-09 00:56:14 编辑: 来源:

我二戰之后國際貿易的特點是?

二戰之后國際貿易的特點是:

1、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很小,且呈下降趨勢。

2、出口依然以初級產品為主,進口以工業制成品為主,但工業制成品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3、主要貿易對象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但發展中國家的比重在上升。

4、制成品的出口集中在少數國家餓地區。

國際貿易在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在商品和勞務等方面進行的交換活動。它是各國(或地區)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是由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的。

擴展資料:

雙邊貿易在兩國之間通過協議在雙邊結算的基礎上進行的貿易。這種貿易,雙方各以一方的出口支付從另一方的進口,這種方式多實行于外匯管制國家。另外,雙邊貿易也泛指兩國間的貿易往來。

多邊貿易也稱多角貿易,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國家通過協議在多邊結算的基礎上進行互有買賣的貿易。很顯然,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多邊貿易表現的更為普遍。

二戰后,國際貿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戰后國際貿易的新特點是:

簡答題與二戰前相比,戰后國際貿易發展有何特點

.競爭日益綜合化。第一,把貨物、服務與知識產權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二,把貿易自由化與允許的保護結合起來。第三,把關稅措施與非關稅措施綜合使用。第四,把跨國公司的發展與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結合起來。第五,國內市場競爭與國外市場競爭有機地結合起來。第六,把價格競爭與非價格競爭有機地結合起來。

2.競爭日益集團化。第一,加強經貿集團的組建,使地區經貿集團數目急劇增加。第二,地區經貿集團的類型更加多樣化。第三,地區經貿集團形成的基礎發生結構性的變化。由相鄰國家組成經貿集團走向跨州和地區的國家組成經貿集團;從社會制度相同國家組成經貿集團到社會制度不同國家融于一個經貿集團;從經濟發展水平相近國家組成經貿集團到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很大的國家之間組成經貿集團。第四,經貿集團內部通過貿易和投資等方面的自由化,統一市場,使內部貿易不斷擴大,經貿集團內部貿易占其整個對外貿易的比重均在提高。

3.競爭向有序化方向發展。第一,積極利用世界貿易組織,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基礎上進行“開放、公平和無扭曲的競爭”。第二,國際貿易法律、規則和標準日益趨同化,它們與各國國內的相關法規的相融性在加強。

二戰后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二戰后,世界市場新特點: (1)國際貿易方式多樣化

(2)商品結構復雜化

(3)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

(4)跨國公司迅速發展

(5)市場競爭激烈化

試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的主要變化。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的主要變化表現在以下3方面。

(1)傳統商品貿易結構進一步向制成品發展

在傳統商品貿易中,初級產品所占比重在迅速下降,而制成品所占比重在不斷上升。其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制成品在出口商品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則大大高于整個世界和其他兩種類型國家的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制成品貿易商品結構最突出的變化是:工程產品(其中主要包括機器設備和交通運輸設備)和化學品在世界制成品貿易中所占比重增加,紡織品和服裝等輕工產品在世界制成品貿易中所占比重減少,即呈現從生活消費品轉向資本貨物的變化趨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級產品貿易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世界初級產品貿易相對于制成品貿易增長緩慢,初級產品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下降;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初級產品市場相對縮小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石油除外)的出口增長比發達國家增長緩慢;最后,就初級產品貿易本身結構的變化來說,一個重要的特點是食品、煙草、農業原料和礦產原料等幾大類商品貿易增長緩慢,所占比重下降,而燃料貿易一直迅速增長,比重不斷上升。

(2)技術貿易日益發展

伴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由技術、信息和智能構成的“軟技術”已成為國際貿易中的獨立貿易商品。20世紀60年代中期,世界技術貿易總額為25億美元,20世紀70年代中期增加到110億美元,20世紀80年代中期又突破500億美元,平均每10年翻兩番。目前,技術貿易主要在工業發達國家中進行。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貿易約占世界技術貿易總額的80%,在世界技術貿易中,跨國公司控制了相當的份額。

(3)服務貿易地位上升

2000年全球服務貿易額已達1.4萬億美元,相當于當年全球貨物貿易總額的1/4左右。而且,其年均增長速度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高于貨物貿易的年均增長速度。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