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跨境服務貿易是什么意思(國際貿易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6-02 15:10:54 编辑: 来源:

服務貿易出口是什么意思

服務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內或進入他國境內向外國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的貿易行為。一國(地區)的勞動力向另一國(地區)服務消費者(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組織)提供服務并獲得外匯收入的交易過程,即構成了服務的出口;一國(地區)的服務需求者購買他國(地區)勞動力所提供服務的交易過程,即構成了服務的進口。

服務貿易是指國與國之間互相提供服務的經濟交換活動。按照WTO于1994年簽署的《服務貿易總協定》,服務貿易有四種提供方式:跨境提供、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移動。服務貿易的統計類別主要包括運輸、旅游、通訊服務、建筑服務、保險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買粉絲、廣告和宣傳、電影和音像、其他商業服務等12個大類,基本涵蓋上述的四種方式。

廣義的服務貿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動,也包括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在沒有直接接觸下交易的無形活動。服務貿易一般情況下都是指廣義的。

上述服務貿易的定義抓住了服務貿易的特征,即服務和貿易者的不可分,可以把服務貿易同傳統的貨物貿易清楚地區別開來。但是,關于服務貿易的定義,僅僅探討至此是不夠的,因為它存在明顯的缺陷,即無法把服務貿易同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區分開。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巴格瓦蒂等人把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區分為暫時流動和永久流動,認為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暫時流動為服務貿易,而生產要素的永久流動則不屬于服務貿易,資本在國際間的永久流動是國際直接投資,人力在國際間的永久流動則是國際移民。

什么叫做跨境服務貿易呢?

1.跨境支付指一成員方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提供服務,這是典型的跨國界服務貿易。例如通信服務、網站服務等等。

2.境外消費指在一成員方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方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例如旅游和出國留學等等。

3.商業存在指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以商業存在提供服務,即服務提供者在外國建立商業機構為消費者服務。例如跨國公司的子公司,金融機構,銀行等等。

4.自然人流動指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務。例如外教和菲傭等等。

服務貿易什么意思,它的經營范圍有哪些

服務貿易又稱勞務貿易(trade in service)

指國與國之間互相提供服務的經濟交換活動。

服務貿易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服務貿易是指一國以提供直接服務活動形式滿足另一國某種需要以取得報酬的活動。

廣義的服務貿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動,也包括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在沒有直接接觸下交易的無形活動。服務貿易一般情況下都是指廣義的。

服務貿易有四種提供方式。

1、跨境交付:指服務的提供者在一成員方的領土內,向另一成員方領土內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在中國境內通過電信、郵政、計算機網絡等手段實現對境外的外國消費者的服務;

2、境外消費:指服務提供者在一成員方的領土內,向來自另一成員方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中國公民在其他國家短期居留期間,享受國外的醫療服務;

3、商業存在:指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在另一成員方領土內設立商業機構,在后者領土內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外國服務類企業在中國設立公司為中國企業或個人提供服務;

4、自然人流動:指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進入另一成員方的領土內提供服務的方式,如某外國律師作為外國律師事務所的駐華代表到中國境內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國際服務貿易分為哪四類

分為跨境提供、境外消費、商業存在、自然人流動四類。這些交易活動的具體解釋是:

1、跨境提供,從一成員方境內向另一成員方境內提供服務,其中的“跨境”是指“服務”過境,通過電訊、郵電、計算機聯網等實現,至于人員和物資在現代科技環境下則一般無需過境。例如,國際金融中的電子清算與支付、國際電信服務、信息買粉絲服務、衛星影視服務等。

2、境外消費,在一成員方境內向另一成員方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例如,本國病人到外國就醫、外國人到本國旅游、本國學生到外國留學等。

3、商業存在,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另一成員方境內的商業實體提供服務,它是4種服務提供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服務貿易活動中最主要的形式。它主要涉及市場準入和直接投資,即允許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商在另一成員方境內投資設立機構并提供服務,包括投資設立合資、合作和獨資企業,該機構的服務人員既可以從提供商母國帶來,也可以從東道國雇傭。例如,外國公司到中國來開酒店、建零售商店和開辦律師事務所等。

4、自然人流動,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自然人的實體在另一成員方境內的商業現場提供服務。進口方允許個人入境來本國提供服務。例如,外國教授、工程師或醫生來本國從事個體服務。

法律依據

《對外貿易法》

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服務貿易方面根據所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中所作的承諾,給予其他締約方、參加方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

第一條為了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對外貿易,維護對外貿易秩序,保護對外貿易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國際貿易是什么意思?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進出口貿易可以調節國內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國際間的供求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增加財政收入等。

國際貿易專業屬于經濟學學科范疇,主要以經濟學理論為依托,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概論、政治經濟學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既然是經濟學類的,自然離不開對數學的學習了。

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必不可少的,學習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統計學等學科必須要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

從事國際貿易,英語應當是相當好的,不僅僅是書面英語,比如外貿英語函電,口語也是相當重要。

學習完上述全部內容之后,還要學習譬如工科類的知識,即行業知識,作為對專業知識的補充,為日后進入工作崗位提供便利。

雖然各行各業有各自的專業知識,但掌握了國際貿易理論知識之后,就可以比較方便的學習行業知識了,從事專職工作也得心應手。

綜上所述,想要在國際貿易領域取得較好的成績和長遠發展,必須學好英語和經濟學知識,了解國內外相應的法律法規。

擴展資料: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