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跨國貿易資金怎么交易(做外貿跨國貿易海外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时间:2024-06-02 18:00:06 编辑: 来源:

做外貿跨國貿易海外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做外貿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各種出口細節,避免把貨賣出去了,錢沒收回來。說白了就是怎么降低跨國貿易的風險

一個完整的外貿流程是:客戶開發——議價——確定合作并簽合同——付定金——生產——驗貨商檢——發貨——付尾款,如果面對買方不付款的話,最后又要面臨尾款的追討。

從國際貿易全流程中的風險拆分大致可以分為交易前的風險識別、交易中的風險監控以及交易后的風險應對。

所以在外貿全流程中,風險是時時刻刻存在的,必須對這些風險加以知曉并提前應對。

首先在客戶開發時,面對新客戶,由于宗教文化上的差異以及語言障礙,在與海外企業的溝通上會存在一定程度的難度和偏差。由于距離原因,很難或者無法做到親自到當地企業進行考察,因此對客戶的認知度只能通過不確定的信息進行確認,對新客戶的認知度偏低,那么在客戶開發時,我們會面對釣魚郵件、騙取樣品等欺詐行為,給企業帶來或大或小的損失,那么我們要如何做到在交易前就能核實交易方的真實性,調查企業的基本信息呢?這時候就需要確定客戶是否真實存在,并確定交易方聲稱的信息與調查結果是否一致,例如,如果通過看到對方公司是新成立的,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如果查看到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家具,那么交易方想要進口大量的汽車配件,這時候交易方就是有問題的,我們要多留一個心眼。

在議價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匯率的風險,匯率的變動對外貿出口的影響極大,為了減少企業因匯率變動帶來較大的損失,外貿人可以通過實時關注匯率變動,來制定并完善外匯風險管理機制

在議價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決定采用什么樣的付款方式,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三種付款方式即電匯、托收以及信用證,這三種付款方式都會面臨一定的信用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企業征信報告》查看交易方的信用情況,根據對方的信用情況,決定采用什么樣的付款方式。

在確定合作并簽訂合同時,常常會發生書面文件風險,合同細則不完善常常也會導致糾紛的發生,這個我們需要提前出口合同制定的細則,從而制定無漏洞的合同

怎么跨國買股票交易

跨國買股票交易,必須進行股票開戶。

下面以美股開戶為例:

美股首先有兩種開戶方法:其一是通過國內券商在港分支機構開戶;其二是通過互聯網直接在國外的券商處開戶。

第一步:選擇一家券商:

在中國炒股需要券商,投資美股當然也需要找個靠譜的券商。

方式1: 通過網上美股券商開戶

大部分中國人也許沒有機會去美國旅游或定居,所以通過那些支持網上開戶的網絡美股券商買賣美股是非常可行的方案。這些網上美股券商的總部一般都設在美國本土大城市,其交易傭金也比一些。

傳統券商低很多,開戶手續也非常簡單,只要在網上填妥相關表格,寄到他們美國總部就可以了,有些券商甚至支持無紙化開戶。

如同買賣國內A股,有多家券商可供選擇。中國人常用的美股券商有,Firstrade(第一理財),E-trade(億創證券), S買粉絲ttrade(史考特證券),SogoTrade,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證券)等。

方式2:通過香港的金融機構進行美股買賣

基本上國內各大券商的“香港子公司”都有這項業務,所謂的“復委托”顧名思義就是你下單給這家香港券商(或大陸券商的香港子公司),該券商再轉下到美國本土和它簽有合作的另一家券商。國內很多大型券商的香港子公司都在偷偷通過各種渠道發展大陸客戶買賣美股或港股。比如招銀國際、中銀、匯豐等,都提供美股交易的功能。

第二步:給選定的券商快遞資料

這是因為快遞的資料需要開戶者的簽字。開戶所需要的文件包括:

1)開戶申請表格;

2)W8ben免稅表格(非美國居民填寫的免稅表,美股收益可在美國免稅);

3)身份證明文件:個人有效身份證或護照的復印件;

4)地址證明文件:最近三個月內的載有申請人名稱和地址的單據之一,例如信用卡月結單、手機/電話月結單、水費單或電費單或物業管理費單等;

填好以上表格并準備好相關資料之后,先需要傳真或掃描到券商指定的開戶號碼或郵箱,審核通過之后,再將原件郵寄到香港或美國(按照不同券商的指定地址郵寄),券商復核無誤之后就會和開戶者聯系,開通美股證券賬戶。

第三步:給美股賬戶注資。

國內很多的商業銀行都支持直接在網上銀行跨境匯款。

如果在海外有銀行賬號,那么可以從這個銀行賬號轉到證券賬戶上。如果沒有海外銀行賬戶,需要跟券商聯系解決轉款的問題。

居民需要把手里的人民幣換成美元,將人民幣現金換成外匯以后,就可以把外匯轉到海外銀行賬戶上,大多數網上銀行系統都提供境外匯款功能,每單收費一般都在100元以下,通常幾小時就能到賬。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中國境內公民給美國匯款,一年只有5萬美元的額度。而根據大陸的政策,現在是限制私人境外投資的,境內的個人只可以通過銀行、基金、信托等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進行境外固定收益、權益類等金融投資。 官方已經明確,未來將完善相關管理規定,允許個人投資者開展境外投資。目前人民幣只開通了貿易項下的自由兌換。

如果說是投資金額巨大的土豪,推薦通過香港這個自由港曲線救國。可以去香港的時候找任意一個香港的銀行開設一個和大陸銀行同名的銀行賬戶并開設網上銀行。然后由香港賬戶轉匯,這個途徑任何限制都無,唯一就是要本人去一趟香港。

而不去香港開立香港賬戶也是有辦法的,招商銀行金卡客戶的兩地一卡通香港賬戶、中國工商銀行的工銀亞洲“理財金賬戶”、建行陸港通龍卡都是一樣的原理。

第四步:買賣美股

美股海外交易帳戶有幾點要注意的:

開盤時間:在美國,在夏令時間華爾街是北京晚上9:30開盤,一直到凌晨4點;非夏令時間是晚上10:30,一直到早上五點。

手續費:美股交易傭金和國內不一樣,是由各個券商設定。有的券商按單筆收費,比如一筆7美元;有的按股收費,一股0.005美元。香港的金融機構,則收費較高,而且有的只能電話委托。

交稅:中國人炒美股不用交資本利得稅。開戶時一定記得填寫W-8Ben表,說明你的“老外”身份,這樣就不用向山姆大叔交稅了。

最低資金要求:不通的券商,對開戶的最低資金要求不一樣。從500美元到1萬美元,可參閱各券商的介紹。比如史考特證券,要求最低開戶存款: 現金賬戶500美元,融資融券賬戶2000美元。

沒有交易單位限制:炒美股最有意思的是交易單位沒有限制,以1股為單位。也就是說,不用像在A股那樣必須以100股為單位了,即使你沒有很多錢,也可以買到蘋果、可口可樂這樣國際大公司的股票。

T+0: 美股是T+0交易,這1秒買下,另一秒就可以賣,不必如A股非得等到次日。

第五步:回款

回款流程跟匯款正好逆向,跟券商填個申請單,然后兩個工作日就能到賬了。注意一點,美股是T+3結算,也就是說,如果今天賣掉股票,那么這錢最快要3個工作日后才能回來。此外,取款回國內是沒有金額限制的,但是在國內想花錢,得把這個變成人民幣,還有個全年不能兌換超過等值5萬美元人民幣的限制。

如何往國外匯款?

往國外匯款方法:

1、首先打開所持銀行卡的官網,點擊個人銀行,點擊工具欄上的轉賬匯款。

2、此時會彈出登錄的界面,點選跨境匯款。打紅色星號的項目都需要填寫,手工填寫的進行選擇即可。

3、最重要的就是接受匯款人的賬號,BSB(澳洲銀行的代碼),填寫正確后,網頁就會彈出正確的銀行地址等重要訊息。

4、并且收藏一下這個買粉絲,直至對方收到此筆款項,再將其刪除即可(如有差錯可以追溯)。其實,網上銀行境外匯款是很安全的,只要訊息有一個差錯,就不會被成功匯出。

5、如果成功匯出,那么以后再匯同樣一個賬號,就不用填寫這些信息了,只要點擊調用這些數據即可。

擴展資料:

跨境匯款方式

旅行支票

在歐美國家,旅行支票像現金一樣被廣泛使用,可用于購物、用餐及交保費等等。旅行支票兼有現金和匯票的特點,使用起來靈活方便。旅行支票也有一些缺點:如果不在免費兌換點兌換,可能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在國內銀行購買的時候,要交一定的手續費,一般為票面金額的1%,且上不封頂。另外,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國家或地區可能不接受旅行支票直接消費,因此在選擇使用時要先買粉絲清楚。

信用卡

國內各大銀行都推出了國際信用卡,或兼具人民幣和特定的外幣賬戶,或者是專門的單外幣賬戶,都可以在國外使用,有的銀行還專門推出了留學生信用卡,基本上能夠提供主要留學國家和地區的豐富幣種選擇。因此,如需攜帶較多外幣資金,可以考慮將其中一部分外幣存入信用卡。不過信用卡的申請一般都需要一段時間,應提前申請。

跨國公司從事國際貿易有哪些基本模式

當今國際貿易活動的企業,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要模式:一種是歐美跨國公司模式,以產業和產品為龍頭,集技、工、貿為一體;一種是日韓綜合商社模式,以貿易為主業,集貿易、金融、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第三種是各國大量存在的中小型貿易公司模式。

歐美跨國公司模式

在資本主義經濟的自由競爭階段,西方國家首先出現了外貿企業組織專業化,形成了專業性外貿公司在國際貿易中占主導地位的格局。隨著國際一體化帶來的生產國際化時代的到來,跨國公司逐步取代專業外貿公司成為國際貿易的經營主題,外貿企業制度走向實體化,組建集技工貿為一體化的企業集團,走“工業產品——占據國內市場——進入國際市場”的路線。跨國公司以產業和產品為依托,集技工貿為一體,推行強有力的品牌,憑借名牌產品開拓和占領世界市場。跨國公司還利用遍布全球的生產、銷售、金融和研發網絡,使各個分支機構相互協調,密切合作,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跨國公司在某一地區可以最好地進行部分價值鏈活動。

為克服國際市場的不完全性,跨國公司在內部兩個相對獨立的實體之間進行跨國商品和勞務交換,這種經營越來越普遍。目前公司內貿易密度最高的產品是技術含量高的新產品、半加工制成品、產品零部件、設備和無形產品(如技術訣竅、管理經驗和新產品設計)等。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的統計資料表明,公司內貿易額目前已超過美國公司貨物出口額的1/3和進口額的2/5。

日韓綜合商社模式

綜合商社模式初創于日本,后來韓國效法這種企業模式也獲得成功。日本的綜合商社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由于美國在占領時期實行一些強制性的措施,日本戰前存在的大財團遭到人為的解散,因而國內壟斷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進而控制對外貿易的過程。綜合商社通過相互持股、金融和信息服務等紐帶與生產企業密切相連,目前綜合商社已經由單純的商業企業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集科工貿一體化的企業組織形式,以貿易為主,發揮本身在資金、技術、人才、信息上的優勢,廣泛介入多種產業的經營服務,這使得商社經營業務綜合化、商社作用多功能化。

綜合商社兼顧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外貿與內貿相結合,內貿作為外貿的后盾,外貿作為內貿的補充。這一點日本綜合商社體現的最為明顯,日本九大綜合商社在國內市場的交易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國內銷售額大約占到社會銷售總額的50%—6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