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商主義是典型的保護貿易政策(貿易保護與重商主義本質區別)

时间:2024-06-01 15:30:02 编辑: 来源:

重商主義是自由貿易還是保護貿易

重商主義是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是最早的貿易保護主義觀點。

區別:

與自由貿易所持觀點不同,貿易保護主義認為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博弈”,因此不主張相互往來的貿易,而自由貿易則主張“雙贏博弈”,認為國際貿易能夠使參與貿易的雙方都能夠獲利,典型的觀點是比較優勢理論。

 

釋義:

重商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準備時期(15-17世紀)歐洲在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中實行的一種貿易保護政策。目的是通過對外貿易在國內積累貨幣財富,認為貴金屬(貨幣)是衡量財富的唯一標準,要使國家變得富強,應使出口大于進口,貿易順差會導致貴金屬的流入,因此竭力主張出口限制進口。

因為不可能所有貿易參與國都出超,且任意時間點上金銀總量總是固定的,所以一國獲利總是基于其他國家損失,則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博弈”。

 

弊端:

重商主義錯在把貨幣同資本等同起來,貿易順差也被錯誤地等同于收入超過消費的年差額,基于此,重商主義才輕率地把高水平的貨幣積累與供給等同于經濟繁榮。

重商主義和后來的一系列貿易保護主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它是不成熟的,只考慮了貨幣財富的積累,從這一目的出發一味追求貿易順差。而后來的貿易保護理論則是全方位多手段的保護,從最優關稅理論到產業內貿易理論,再到戰略性貿易保護理論,貿易保護主義越來越注重通過保護”產業“來獲得”財富“,有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意味了。

重商主義的對外貿易政策是什么?

一、重商主義的概念

重商主義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準備時期,代表歐洲商業資本利益的經濟思想和政策體系。它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國內積累貨幣財富,把貴重金屬留在國內,在對外貿易上采取國家干預的強制的保護貿易政策。

例:

執行重商主義政策的國家在對外貿易上采取強制性貿易保護政策。(是)

二、重商主義的分期與其主要理論

重商主義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被稱為重金主義,即絕對禁止貴重金屬外流。為此,當時執行重商主義政策的國家禁止貨幣出口,由國家壟斷全部貨幣貿易,外國人來本國進行貿易時,必須將其銷售貨物所得到的全部款項用于購買本國的貨物。

早期的重商主義學說以英國人威廉·斯塔福為代表。早期重商主義者反對進口,認為一切進口都會減少貨幣,而貨幣的減少對本國是有害的,對外應該少買或根本不買。同時他們主張鼓勵出口,應該多向國外銷售商品,銷售得越多越好,因為出口越多,從國外吸收的貨幣越多。他們還要求禁止貨幣出口,認為這是保留貨幣的一種手段。這樣,他們就把增加國內貨幣的積累,防止貨幣外流視為對外貿易政策的指導原則。

晚期重商主義也稱貿易差額論。管理金銀進出口的政策變為管制貨物的進出口,力圖通過獎出限入政策,保證貿易出超,以達到金銀流入的目的。

例:

1、晚期重商主義又稱重金主義,主張絕對禁止金銀輸出,對貨物實行獎出限入輸出。(否 )

2、重商主義把貨幣看作是財富的唯一形式,一國擁有的貨幣數量越多意味著財富越多。(是)

三、在對外貿易上采取的政策與措施

而晚期重商主義則認為應結合貿易順差來衡量一國的財富,主張國家保證總的貿易順差,而不反對與個別國家的逆差,同時允許貨幣出口以發展殖民地轉口貿易。

表現在具體的政策措施上則是實行獎出限入的保護關稅、扶植出口、發展航運及漁業、提倡人口發展和降低工資成本剝削勞工、推行壟斷殖民地貿易的殖民政策,禁止優秀技師、工匠擅離國境。

貿易保護與重商主義本質區別

重商主義認為貨幣財富能強國,所以希望貨幣能留在國內,促進經濟發展。

貿易保護認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強調產業會隨著時間發展,因此后發國家應該通過貿易保護,給幼稚產業提供市場,從而在將來使新產業成長起來。

我覺著重商主義主張貿易保護和以后的幼稚產業,戰略性貿易理論等都主張采用貿易保護,但是他們的理論出發點不同。

這個理論出發點,或者說目標應該是本質區別,你覺得呢?

重商主義的貿易政策是什么?在現代社會有什么現實意義

重商主義的核心就是依靠對外貿易順差實現基本原始積累

貿易政策是大致是獎勵出口限制進口,政府導向性的鼓勵多出口,在進口方面禁止購買奢侈品,或者對進口商品加以高關稅壁壘等等,金融管制最大限度的保持貨幣的流入,限制貨幣流出。

重商主義屬于階段性理論,屬于某個歷史時期特有的,不具備先進性,并且其大部分思想在如今開來都是站不住腳的,比如純粹以貨幣來衡量一個國家的財富,過分夸大貿易順差的作用,認為貿易是零和博弈,即一國的財富通過順差從另一國“掠奪”而來等等都是十分狹隘的觀點。因此在現代社會沒什么現實意義,頂多算是反面教材。

凱恩斯保護貿易理論與重商主義的異同

一)鼓吹貿易順差以擴大有效需求 認為古典學派的國際貿易理論已經過時,反對自由貿易

對古典自由貿易理論假定國內是充分就業的,國家間貿易以出口抵償進口,進出口能夠平衡

偶爾出現差額,也會由于黃金的移動和由此產生的和和由此產生的物價變動而得到調整,進出口復為于平衡

凱恩斯主義認為,古典學派的貿易理論已經過時了

首先,是他們的理論前提條件,即充分就業事實上并不存在,現實社會存在著大量的失業現象

其次,傳統理論只用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來證明貿易順差、逆差的最終均衡過程,忽視了在調節過程中對一國國民收入和就業的影響,這是不對的

(二)鼓吹貿易順差有益,貿易逆差有害 凱恩斯主義認為,總投資包括國內投資和國外投資,國內投資額由“資本邊際收益“和利息率決定,國外投資量則又貿易順差大小決定,貿易順差可為一國帶來黃金,也可擴大支付手段,壓低利息率,刺激物價上漲,擴大投資,這有利于國內危機的緩和與擴大就業率

貿易逆差會造成黃金外流,使物價下降,招致國內經濟趨于蕭條和增加失業人數

(三)擴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機和失業 凱恩斯的擁護者們以提高有效需求為借口,極力提倡國家干預對外貿易活動,運用各種保護措施,以擴大出口,減少進口,爭取貿易順差

結論:貿易順差能增加國民收入,擴大就業;貿易逆差則會減少國民收入,加大失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