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貿易條款DDP和CIF(FOB/CIF/CIP/DDP的區別)

时间:2024-06-09 03:09:11 编辑: 来源:

貿易術語“DDP”與“CIF”的區別是什么?

貿易術語“DDP”與“CIF”的區別具體如下:

1、進口報關手續的辦理人不同;

2、交貨地點不同;

3、風險轉移地點不同;

4、DDP就是到收貨人門,CIF只負責到目的港;

5、DDP就是賣方報價包含了門到門。賣方負責貨運費用,保險,報關費,清關費,到門的運費等。買方不擔負任何費用,但是還是要承擔貨運風險;

6、CIF是COST,INSURANCE,ANDFREIGHT,指當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貨物自裝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保險費等由賣方支付,但貨物裝船后發生的損壞及滅失的風險由買方承擔。

DDP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辦理完進口清關手續,將在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與買方,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風險和費用,包括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在目的地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包括辦理海關手續的責任和風險,以及交納手續費、關稅、稅款和其他費用)。

CIF術語的中譯名為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貨價的構成因素中包括從裝運港至約定目的地港的通常運費和約定的保險費,故賣方除具有與CFR術語的相同的義務外,還要為買方辦理貨運保險,支付保險費,按一般國際貿易慣例,賣方投保的保險金額應按CIF價加成10%。

CIF風險劃分界限是貨物在越過裝運港的船舷。CIF貿易方式是以裝運港船舷作為貨物風險轉移的界限的,即在貨物未越過船舷時,所有的風險和損失都是由賣方承擔的,當貨物越過裝運港船舷的那一刻,貨物的所有風險和損失將由買方承擔,賣方將不再對貨物的風險承擔責任。

DDP與CIF區別

我來簡單的和你說下吧。

DDU/DDP 就是A發貨給國外B,B只要呆在家里看電視,貨會自動送上門,當中的所有運輸清關等事情都是由A來負責(A可以委托貨代來負責),區別就是DDU是不包括稅金的,也就是貨值的百分之多少,稅金會在B收貨時交付。DDP當然就是所有費用都是A支付

CIF很簡單,A發貨給B,A只要負責從家里到目的港的碼頭,也就是船到港后將貨物卸下來就沒有A的事情,之后的清關,提貨及送到B家里的事情都是B自己去做。

再和你說FOB吧,A發貨給B,A只要負責從家里運到啟運港碼頭放到碼頭的堆場里,之后就沒事了,B會讓他們自己的貨代將貨物安全運輸到B的家里,期間的運費,提貨,清關,運輸都由B來負責 。

拓展資料:

EXW術語下買方承擔最大責任,而DDP術語下賣方承擔最大責任。

若賣方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取得進口許可證,則不應使用此術語。

但是,如當事方希望將任何進口時所要支付的一切費用(如增值稅)從賣方的義務中排除,則應在銷售合同中明確寫明。 若當事方希望買方承擔進口的風險和費用,則應使用DDU術語。

DDU,DDP和CIF有什么區別

DDU/DDP 就是A發貨給國外B,當中的所有運輸清關等事情都是由A來負責(A可以委托貨代來負責),區別就是DDU是不包括稅金的,也就是貨值的百分之多少,稅金會在B收貨時交付。DDP當然就是所有費用都是A支付。

CIF很簡單,A發貨給B,A只要負責從家里到目的港的碼頭,也就是船到港后將貨物卸下來就沒有A的事情,之后的清關,提貨及送到B家里的事情都是B自己去做。

1、DDU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Duty Unpaid(…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即"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

由賣方將貨物直接運至進口國國內指定地點, 而且須承擔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不包括關稅、捐稅及進口時應支付的其他官方費用),因此《2000年通則》要求買方承擔可能發生的,因其未能及時辦理進口結關而引起的額外費用和風險。

同時2000年通則建議在與辦理進口結關困難和費時的國家進行交易時,為避免因買方未能及時辦理進口結關而影響交易的進行,賣方還是不要使用DDU為好。

2、DDP 英文全稱Delivered Duty Paid(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中文名稱稅后交貨(……指定目的地)"完稅后交貨(……指定目的地)"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辦理完進口清關手續,將在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與買方,完成交貨。

賣方必須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風險和費用,包括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在目的地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包括辦理海關手續的責任和風險,以及交納手續費、關稅、稅款和其他費用)。

EXW術語下買方承擔最大責任,而DDP術語下賣方承擔最大責任。若賣方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取得進口許可證,則不應使用此術語。

但是,如當事方希望將任何進口時所要支付的一切費用(如增值稅)從賣方的義務中排除,則應在銷售合同中明確寫明。 若當事方希望買方承擔進口的風險和費用,則應使用DDU術語。該術語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但當貨物在目的港船上或碼頭交貨時,應使用DAP術語。

3、CIF術語的中譯名為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其原文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術語成交,貨價的構成因素中包括從裝運港至約定目的地港的通常運費和約定的保險費,故賣方除具有與CFR術語的相同的義務外,還要為買方辦理貨運保險,支付保險費,按一般國際貿易慣例,賣方投保的保險金額應按CIF價加成10%。

如買賣雙方未約定具體險別,則賣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險險別,如買方要求加保戰爭保險,在保險費由買方負擔的前提下,賣方應予加保,賣方投保時,如能辦到,必須以合同貨幣投保。

擴展資料:

貿易術語(Trade Terms)也被稱為價格術語(Price Terms),是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產生的,用來表示成交價格的構成和交貨條件,確定買賣雙方風險、責任、費用劃分等問題的專門用語。

FOB/CIF/CIP/DDP的區別

1、FOB是裝運港船上交貨,自貨物被裝上船后,風險由賣方轉移給了買方,且FOB只適用于海運;

2、CIF是目的港交貨,賣方負責運費和保險費,自貨物被裝上船后,風險由賣方轉移給了買方,同FOB一樣,CIF只適用于海運;

3.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是指賣方向其指定的承運人交貨,期間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并辦理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保險。亦即賣方承擔交貨之后的一切風險和額外費用

DDP與CIF的區別:

1、進口報關手續的辦理人不同;

2、交貨地點不同;

3、風險轉移地點不同;

4、DDP就是到收貨人門,CIF只負責到目的港;

5、DDP:Delivery Duty Paid. 就是賣方報價包含了門到門。賣方負責貨運費用,保險,報關費,清關費,到門的運費等。買方不擔負任何費用,但是還是要承擔貨運風險。

6、CIF是COST,INSURANCE,AND FREIGHT.指當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貨物自裝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保險費等由賣方支付,但貨物裝船后發生的損壞及滅失的風險由買方承擔。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