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貿易行業發展前景以及提升空間(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如何)

时间:2024-06-10 06:51:09 编辑: 来源:

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如何

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1、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2、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3、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4、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5、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6、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于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

伴隨世界經濟較快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當前國際貿易增長明顯加速,已經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2004年,全球貨物貿易名義增長21%,創下25年來的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國際市場對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貶值因素的影響下,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全球貿易的高速增長既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國際分工深化的共同結果,同時它又促進了世界生產。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導致世界各國的外貿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

美、歐、日三大經濟體既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在國際貿易中也居于主導地位。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占據世界貨物出口70%以上的份額和服務貿易90%以上的份額,更為重要的是,發達國家通過開展區域貿易合作和控制多邊貿易體制來主宰國際貿易秩序,并在國際交換中獲得了大部分貿易利益。

中國是近年來國際貿易增長中顯眼的“亮點”,表現為中國不僅在全球貿易總量中的份額和排名不斷攀升,而且對全球貿易增量的貢獻也更為顯著。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國,占全球貨物貿易總額和增量的比重分別達6.4%和20%。

(三)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

2004年8月1日,世貿組織147個成員就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框架達成了協議,但協議的內容較為原則和籠統,各成員在農業、非農市場準入等問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談判的關鍵一年,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將在12月香港部長會議上就主要議題的實質內容進行談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種區域貿易協定紛繁多樣、成員交叉重疊,一些貿易協定已超出傳統的降低貿易和投資壁壘的范圍,這對多邊貿易體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同時,以區域貿易安排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加速發展,并呈現出不少新的趨勢:一是區域貿易安排迅猛發展。二是主要貿易大國都在追求區域貿易安排的主導權。三是區域貿易安排成員間的貿易比重進一步上升。2004年,區域內貿易總量占國際貿易總量的比重已超過50%。四是國家之間的競爭正在向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競爭轉變。區域貿易安排已經成為各國爭取市場資源、擴大發展空間、提升國際地位的戰略手段。

(四)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

國際貿易結構的高級化與產業結構的升級互為依托,其變化趨勢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伴隨著各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猛。近20多年來,國際服務貿易規模已經從1980年的3600億美元擴大到目前的2.1萬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的19%。在行業結構上,服務貿易日益向金融、保險、電信、信息、買粉絲等新興服務業傾斜,傳統的運輸業、旅游業所占份額持續下降;在地區分布上,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所占份額繼續擴大,東亞地區的增長尤其顯著。二是高技術產品在制成品貿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訊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最快。同時,由于跨國公司紛紛把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近年來發展中國家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五)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六)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經濟交往愈加頻繁,貿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但是隨著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摩擦產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前,各國經濟景氣的不均衡性、區域貿易集團的排它性、貿易分配利益的兩極化等都是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當前世界已進入貿易爭端的高發期,并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基于戰略利益考慮而引發的貿易摩擦增多。二是貿易保護的手段不斷翻新。各種技術壁壘成為貿易保護的新式武器,知識產權糾紛成為國際貿易爭端的重要方面。三是摩擦從單純的貿易問題轉向更為綜合的領域。社會保障問題、匯率制度問題等已成為摩擦的新領域,資源摩擦與貿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四是中國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的最大受害國。從1995年開始,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

我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對策思考

(一)處理好、發展好大國經貿關系,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空間。美、歐、日、東盟、俄既是全球的貿易大國(集團),也是我國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2004年,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和東盟的貿易額均超過1000億美元,分別達到1773億美元、1696億美元、1679億美元和1059億美元,占據我國外貿總額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貿易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雙方在油氣和礦產資源、高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深入推進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向更高層次和更廣領域發展,事關我國對外經濟工作的大局。

(二)積極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和多邊經貿關系,推動建立有利我經濟發展的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重大的經濟政治意義。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國—東盟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一個更具開放性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符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各成員方的長遠利益。我們要積極推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在多邊經貿體制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做好世貿組織首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的應對及與世貿組織申請加入方談判的工作。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的活動,進一步發揮我在聯合國貿發會議、開發計劃署等機構中的作用。

(三)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著重推進高技術產品和服務出口。我國以數量增加為主的增長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必須加快外貿從數量增長為主向以質取勝轉變。要繼續落實和完善出口退稅等各項政策,在確保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下大力氣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狠抓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結構調整;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抓好高新技術產品、軟件和醫藥出口基地建設,重點支持汽車及零配件、船舶、鐵路設備、通訊產品、生物醫藥等產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術產品帶動機電產品出口,機電產品出口帶動外貿出口的格局;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著重引進高端加工增值環節。同時,組織協調好國內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關鍵技術和重大設備的進口。

未來各大行業的發展趨勢在哪里?

在未來各大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一個比較籠統,且范圍廣的問題。那我們還是從行業的驅動力,角度來說一下吧。驅動力,我個人的理解是能夠推動行業 健康 加速發展的核心理念或者核心技術。

各大行業的核心驅動力,我個人歸納了兩點:

第一是以科學技術為驅動力的行業。

在如今 社會 ,每一個行業都少不了科學技術的身影,每一個行業也都會盡可能的去融入相關的科學技術,來提升企業的管理、生產以及 科技 創新等等。如今已經步入5G時代,依托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的背景,物聯網產業在逐步走向成熟。在不遠的將來,利用5G技術,可以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的 科技 化,更加的智能化。

可以想象我們通過5G技術僅僅通過一部手機就能夠連接我們家庭接入物聯網的所有設備并進行操控。這也使得人工智能不僅融入到我們的平常生活當中,而且充當了很重要的角色。料想在未來利用科學技術為驅動力發展最為快速的,應當是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

在我們的正常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用語音或者一部手機去操控我們的家用電器。這說明人工智能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科學的論證,其研發階段還是實實在在的逐步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作為人工智能來說,目前僅僅是在起步階段,他的真正商業應用還沒有來臨。如此我們就相信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資產和科研人員頭伸到人工智能的發展中來。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第二是以消費,或者說以消費結構為驅動的行業。

消費是經濟 社會 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近年提出的消費升級也不斷催促著我們各行業高速向前發展。我們的消費群體正在年輕化,消費理念,生活方式和購買力也在相應的提高。那我我們消費市場,是否也應當積極去改變了?新零售,就是我們實體店與電商以消費為驅動,所創造出的新的銷售模式。比如3D虛擬試衣,以及線下體驗線上購買的,體驗式消費。這就是我們的消費群體,因為改變了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從而以消費升級的形式,驅動著行業的發展。

綜上,個人認為,未來各行各業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 科技 創新為動力,消費升級為輔助的發展趨勢。核心依然是科學技術,所以在未來各行各業的發展, 科技 創新及專利成果,將會成為各行各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人工智能

這兩年,互聯網行業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改變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而它們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對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這兩年互聯網企業的漲薪速度曲線幾近陡直向上。

AI芯片包含三大類市場,分別是數據中心(云端)、通信終端產品(手機)、特定應用產品(自駕車、頭戴式AR/VR、無人機、機器人……)。目前來看,未來AI發展有八大新趨勢。

人工智能市場在零售、交通運輸和自動化、制造業及農業等各行業垂直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而驅動市場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各種終端用戶垂直領域的應用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改善對終端消費者服務。

統計數據顯示,智能家電就國內來言擁有著過億的潛在客戶,特別是追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對智能家電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潛在客戶群。根據數據預估,2015年智能家電產值將達到1250億元,2020年或將沖破一萬億,成為家電行業發展最快的關鍵部分,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

所以以后人工智能,會是個大趨勢。智能出行,智能穿戴,無人機,無人 汽車 ,智能家居等等都是以后的趨勢,這個市場的蛋糕是巨大的!

二、自媒體行業

自媒體廣告投放可以根據區域、興趣、習慣等定位投放,依托大數據的精準營銷也越來越有效好用。大牌對趨勢的把握、對平臺用戶潛力的評估、對目標消費者的洞察,都在說明時代在改變,自媒體權重在不斷提升。

三、跨境電商

現在國內的電商市場競爭是十分激烈的,而跨境電商現在還是一片藍海,并且可以通過跨境電商平臺來實現企業或個人面對全球的市場需求。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跨境電商正在顛覆傳統的外貿行業,成為B2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