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綏芬河對俄貿易數據(中俄貿易對東北的影響)

时间:2024-05-20 01:29:00 编辑: 来源:

誰有綏芬河的資料

綏芬河 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唐稱“率賓水”,金稱“蘇濱水”、“恤品水”,明稱“速頻江”、“恤品河”,清代始稱“綏芬河”。

綏芬河

水系 黑龍江 流經省份 黑龍江 流域面積 流域面積10004平方公里

形態描述

綏芬,為“率賓”、“恤品”、“速頻”的音轉,滿語,意為“錐子”。因蜿蜒穿行于老爺嶺的叢山密林之間,頗似錐子而得名。 綏芬河長度254公里,流域面積10004平方公里,流量60立方米/秒。本河位于東經130°00’~130°40’北緯43°20’~44°40’之間,河流全長449公里,流經黑龍江、吉林兩省,為中俄兩國共有。在我國境內流長258公里,流域面積10069平方公里,占總流域面積的58%。綏芬河流域南北西三面為高山,多森林覆蓋,植被茂密,為山區性河流,落差大,底質為礫石,卵石,中游最開闊處寬160米,最深處7米,流經東寧鎮后進入平原地區,繼而向東流經一公里,為中俄界河,然后流入俄羅斯境內,流速每秒0.6~1.0米,最大每秒4.83米,水位受降雨影響波動幅度很大,綏芬河地區氣溫較鄰近其他縣為高, 年均氣溫為5℃,夏季平均氣溫17.3~23.2℃,冬季平均氣溫為-11.1~-16.2℃,雨量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80%。秋季河水的透明度最大。

生態特征

主要魚類

綏芬河中魚類不多,但組成比較復雜,有21科21屬26種,其中鯉科最多,有11種,占總數的42.3%。鮭科次之,有5種占總數的19.2%,再次為鰍3科種,占11.5%, 其余七鰓鰻科、狗魚科、鯰科、塘鱧科、假虎魚科、杜父魚科、刺魚科等7科各為1種。綏芬河魚類組成中最突出的特點是溯河洄游性魚類占比例很大,計有鯉科的灘頭魚(三塊魚、灘頭雅羅魚),鮭科的大麻哈魚(鰍鮭)、馬蘇大麻哈魚(奇母魚)、細鱗大麻哈魚(小細鱗奇母魚), 每年明水期還可捕到一些中華絨鰲蟹。

漁業生產

綏芬河的特產---灘頭魚,是漁獲物主要成份,據統計50年代后五年和60年代,每年都捕10萬尾左右(平均每尾0.43千克),進入70年代年產量變動在13~25萬尾之間,79年大幅度下降,僅產6千尾,80年年產1.2萬尾。灘頭魚占綏芬河產量比例,71年為88%,73~75年為66%以上。79年下降為12.6%,80年為21.7%。從前沿河村屯都有專業和兼業漁民,進行漁業生產,70年代以來已無專業漁業組織,專業漁民為數也很少,僅30余人,現在從事漁業生產的大都是農漁兼業隊的兼業漁民。船只網具不多。綏芬河魚產量大幅度下降除與近年降雨量少,天氣干旱河水低枯,水域面積大大縮小,影響魚類洄游外, 還與河水受污染及捕撈過度有關,今后應加強水域魚類生態環境保護,防止污染,利用有利條件開展鮭魚人工放流事業。

主要漁業

綏芬河的漁業主要在東寧縣,漁業歷史不長,建國前河中魚類資源較多,用梁子捕撈最多時一處梁子能捕近萬尾魚,用快鉤捕大麻哈魚,一天一堂鉤能捕到100多尾,另外捕撈較多的魚,還有圖們江雅羅魚及小量的鯉魚、鯽魚、鯰魚。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4.87, 硅藻89.3%, 綠藻4.7%, 藍藻0.4%, 甲藻0.4%, 金藻黃藻5.1%。

綏芬河城市概況

綏芬河

市隸屬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44°23',東經131°9',東與俄羅斯遠東最發達的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7.5公里,轄區面積460平方公里,下轄綏芬河鎮、阜寧鎮、互市貿易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常住人口10萬。1975年國務院批準綏芬河為省轄計劃單列市,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準為通貿興邊試驗區,199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中國首批沿邊擴大開放城市,1997年中俄兩國外交換文批準,設立中俄綏—波互市貿易區,2005年,財政收入突破6億元,同比增長67%。地方生產總值突破30億元,同比增長47%。對外貿易額實現30億美元,同比增長20%。口岸過貨量達到750萬噸,同比增長16%。接待進出境旅游者51.2萬人次,同比增長26%。 綏芬河市處于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是目前中國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陸路貿易口岸。綏芬河是東北鐵路主干線濱綏線和國家二級公路301國道的起點,有1條鐵路、2條公路與俄羅斯相通、每天有多次列車和汽車來往于國內外。綏芬河距俄羅斯對應口岸波格拉尼奇內16公里,距俄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距俄遠東自由經濟區納霍德卡270公里。通過綏芬河口岸,經由俄羅斯海參崴、納霍德卡等海港,陸海聯遠貨物可直達日本、韓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綏芬河是中外陸海聯運的重要結點,是中國東北地區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橋梁”。

編輯本段綏芬河歷史沿革

綏芬,滿語是錐子的意思,因為綏芬河里生長著一種尖銳如錐的釘螺,滿族人因此而稱它為綏芬河。 綏芬河是發源于長白山麓注入日本海的一條中等河流,當它于萬山叢中蜿蜒而來,接近邊境時,突然舒展開了腰身,形成了一個沖積平原,這就是東寧平原。 中東鐵路在設計中就是沿著這條綏芬河谷進入中國境內的,第五站就建在河岸的三岔口村。因此,五站也就叫做綏芬河站。但是修建過程中,忽然發現了從河谷平原穿過太平嶺地段的地質結構極其復雜,不得不向北移動50公里。于是,綏芬河站就遠離了綏芬河而來到這個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就是現在的綏芬河市。 中東鐵路通車后,來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國的使節齊至,商賈云集,帶來了歐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筑。一時間,小小的鎮子上同時飄揚著十八個國家的旗幟,時稱“旗鎮”。 綏芬河

有著悠久的歷史。 據考古發現,四五千年前,境內就有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這里繁衍生息。 唐代,綏芬河地區隸屬渤海國率賓府華州。到明代隸屬奴爾干都指揮使司率賓江衛。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的簽訂,使綏芬河地區成為邊界地區。 1897年,中東鐵路開工,綏芬河地區一部分劃為鐵路附屬地,由中東鐵路當局執掌大權。另一部分于1903年隸屬綏芬河廳。 1913年設東寧縣治后,隸屬東寧縣。 1921年,東北當局收回中東鐵路附屬地行政權,原鐵路附屬地劃歸東省特別區,屬第三區。 1926年正式設綏芬河市。 1945年綏芬河地區解放后,隸屬綏陽縣。 1948年又隸屬東寧縣,直至1968年成立綏芬河區,隸屬牡丹江地區。 1975年被國務院批準為省轄計劃單列市。 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準為通貿興邊試驗區。 199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 1999年6月經中俄兩國政府批準成立中俄“綏—波”互市貿易區(中國綏芬河——俄羅斯波格拉尼奇內互市貿易區)。 2007年4月8日召開的中國木業行業年會暨第三屆中國(莆田)木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綏芬河市被國家木材流通協會授予“中國木業之都”榮譽稱號。

編輯本段綏芬河自然狀況

資源物產

綏芬河地下礦藏主要有沸石、鉻鐵、辰砂,沸石中的賦存濁沸石分布較廣,儲量可觀;地下水蘊藏量1115.12萬立方米,占水總資源的20.1%。土地開墾55908畝,墾殖率8.8%,低于全國10.4%和全省18.5%的墾殖率。森林覆蓋率為45.87%,高于全省10.86個百分點,主要樹種有松、樺、椴、柞、榆、楊、柳、槭、胡桃楸、水曲柳等;活力木蓄積量99.145萬立方米。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資源主要有玫瑰、山葡萄、草莓、蕨菜、黃花菜、薇菜、黃芪、五味子、龍膽草、刺五加、芍藥、貝母、百合、柴胡、桔梗、蒼術、益母草、穿地龍、木耳、蘑菇等。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虎、熊、野豬、馬鹿、狼、狐、貉、獾、狍、獐、黃鼬、水獺、稚雞、飛龍、沙半雞、蛇、蛙等。到80年代,大型哺乳動物已少見。

人口民族

綏芬河市人口常年保持在10萬人左右,常住總人口5667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 46629人,占總人口的82.3%;農業人口10041人,占總人口的17.7%。男性人口28787人,占總人口的50.8%;女性人口27883人,占總人口的49.2%。18歲以下人口16392人;18—35歲人口19596人;35—60歲人口16920人;60歲以人口3762人。主要民族有漢、滿、蒙、朝鮮、回族等。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受教育人群為6246 2人,所占比例為90.5%,其中大中專以上學歷占13.7%;具有高中學歷的占17.9%;初中、小學學歷的占68.4%。2002年小學入學率和中學入學率均達到100%,嬰兒死亡率為1.87‰。成人識字率97.3%;平均預期壽命70.8歲。

區位交通

綏芬河

處于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是國內東北鐵路干線濱綏鐵路和301國家二級公路東端的起點,是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的國際大通道,有1條鐵路和2條公路與俄羅斯相通。西距哈爾濱市460公里,東距俄羅斯對應口岸波格拉尼奇內21公里、濱海邊疆區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210公里、遠東最大的自由經濟區納霍德卡270公里。通過綏芬河——俄羅斯海參崴、納霍德卡的陸海聯運,貨物可直達日本、韓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綏芬河初步成為了一個以國際區域物流為重點,以鐵路運輸為主體,以陸海聯運為鏈接的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2001年11月國家林業局、外經貿部、海關總署批準綏芬河為黑龍江省唯一的依托俄羅斯森林資源的進口原木加工鋸材出口試點口岸,從2002年1月1日起加工鋸材出口不受配額限制,進一步確定了綏芬河進口原木加工出口的大口岸地位,目前綏芬河已成為我國北方陸路最大的進口木材集散地。

編輯本段綏芬河人文景觀

綏芬河市

地理位置優越,山清水秀,冬季有迷人的冰雪風光,夏季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歷史遺跡和歐式建筑、仿古建筑又給綏芬河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建新村出土文物遺址

1989年至1991年,綏芬河市電業局退休工人位罡經研究、發掘,在建新村東北約5公里的保安溝一帶陸續發現石臼、石器、陶片200余件。經黑龍江省和牡丹江市文物管理部門鑒定,該地是一處古代人類活動遺址。石臼為渤海國時期遺物,石器為4000年至5000的前新石器時代遺物,陶片為手制夾砂紅褐色陶罐殘片,有素面和劃紋兩種,劃紋形狀各異,其中有人字紋,大小不等。同時發現有紅燒土,清代瓷器。

綏芬河國家森林公園滑雪場

綏芬河國家森林公園滑雪場,位于綏芬河市區以西10公里,301國道18公里處。距牡丹江市140公里,交通便利。這里冬季白雪皚皚,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是滑雪、狩獵的最佳勝地。占地面積2,176公頃,有初、中、高三級天然雪道,置身其中,新奇、刺激、回歸自然。年積雪5個月左右,地勢起伏,雪質優良,空氣清新,冬季是滑雪、賞雪的天然勝地,夏季是避暑度假的天然大氧吧。

綏芬河博物館

位于風光秀麗的北海公園北側,是地方小型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于1997年9月動工興建,1998年10月竣工,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分為歷史、自然、藝術和現代四個部分。該館收藏的展品展示了口岸山城悠久的歷史、富饒的自然資源和改革開放給邊城帶來的繁榮, 記錄了綏芬河的發展史、創業史和奮斗史,被譽為“黑土博苑的明珠”。

鐵路火車站候車室

綏芬河火車站候車室,建于本世紀初,屬俄羅斯風格建筑。南北走向,約長40米。西通鐵路站臺,東門臨街,南北二層樓。候車室為鋼鐵拱梁,室內寬敞空闊,多飾幾何浮雕。候車室西側正中門上有陽文漢字“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