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華人敲鑼打鼓慶中秋(重陽節 七夕節 中秋節 元宵節 除夕 端午節 清明節的時間順序)

时间:2024-06-03 04:32:07 编辑: 来源:

重陽節 七夕節 中秋節 元宵節 除夕 端午節 清明節的時間順序

按先后順序依次是:除夕、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

“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歲末的最后一天夜晚。時間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時間在每年公歷4月5日前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節、重午節、龍舟節,時間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乞巧節等,時間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時間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

重陽節,又稱“踏秋”、重九節、敬老節,時間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

各地過中秋節有哪些不同的習俗?

又是一年中秋來臨時,每到這個時候,在外面的游子都想回家跟父母團聚。中秋是一個合家團圓的日了,在老家,過中秋就是吃大餐。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不比我小時候的苦日子,那時候,年齡小又不懂事,總是盼著過節能吃上好東西。

小時候,我媽會提前一個晚上叮囑我們,不要去放她養的雞,等第二天早上,她就會逮一只,然后殺雞,這個時候,我就會在旁邊看著我媽操作,一點都不會覺得殘忍,因為我太想吃雞肉了。

等我媽把雞剖好洗干凈之后,她就會把雞放鍋時炒炒放水煮成湯,香味就出來了。

爸爸則去買肉和月餅,那個時候的月餅是五仁的,還要桔子皮和冰糖的,我最喜歡吃的一種月餅。因為買的少,爸爸說留著晚上賞月的時候吃,但我是等不到那個時候的,常常提前開吃,吃著吃出一顆冰糖,就跟尋寶一樣,要是吃到了就好高興。

往往等到飯熟時,我就吃個雞腿已經再吃不下別的好吃的飯菜了,常常被我媽念叨。

孩子們見面也會問,你家買月餅了沒有?要是小伙伴沒有買,就會覺得一點都不開心。

過中秋時,已經有粟子了,我們會拿來炒一些或煮一些當零食,水果也就蘋果和桔子,感覺已經跟過年一樣了,我們是很高興,但聽父母說,孩子就知道過節的高興,卻不知道勞動的辛苦。

如今長大了,卻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的快樂了,也吃不到那個記憶中的月餅,就連我媽也說現在的月餅還沒有以前的好吃。

重陽節 七夕節 中秋節 元宵節 除夕 端午節 清明節的時間順序

按時間順序排列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清明節4月5日、端午節五月初五、七夕節七月初初七、中秋節八月十五、重陽節九月初九、除夕十二月三十。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龍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