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華人過春節圖片(有哪些國家也過元宵節)

时间:2024-05-17 10:23:46 编辑: 来源:

泰國人也過春節嗎?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隨著中國農歷新年的到來,全球各地的華人買年貨、貼春聯,迎接這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泰國是擁有中國大陸以外全球最大海外華人社區的國家,在泰國,中國的農歷新年也是非常受重視的節日之一,當地的華人華僑一直保持著過年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會張燈結彩的組織春節活動,熱鬧程度比起國內也不差分毫。

泰國人也過中國年

泰國華人眾多,占全國人口12%

眾所周知泰國是傳統的華人移民國家,華人數量上千萬,占到全國人口的12%-14%左右,其中以來自中國廣東潮汕地區的華人最多,他們是泰國民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商業、金融、制糖、運輸、紡織和農產品加工等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泰國多元文化和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次將中國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

2020年12月29日,泰國內閣會議決定增加法定假日,其中中國農歷新年赫然在列,這也是泰國歷史上首次將春節列為全國性的公共假日。中方也非常歡迎這一舉措,中泰一家親!日前泰國詩琳通公主還用漢字寫下新春賀詞“牛氣沖天”表達美好的祝福,并用泰文釋意“祝福2021牛年生意興隆,興旺發達”!

由于泰國當地的華僑華人數量眾多,所以一直保持著過年的傳統習俗,吃喝玩樂的活動一應俱全,只有一些習慣上與國內略有不同,不妨來看看在泰國大家都是如何過春節的吧!

泰國華人過年習俗

除夕祭祖吃年夜飯

在泰國的華人們會在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家人聚在一起進行祭祖和聚餐,在國內年夜飯被視為過年最重要的頭等大事,而在泰國祭祖則是被視為比年夜飯更重要的活動。通常華人們都會提早準備好當天要用的東西,到除夕那天在家中的祭臺上擺放各類祭品,擺上香爐,點燃香燭,進行祭拜,以感謝祖先創下的基業,并祈禱來年的健康平安。完成祭拜儀式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布施祈福

和國內大年初一就走親戚拜年不同,泰國的華人們在初一并不會著急去拜年,而是遵循佛教傳統選擇前往寺廟行布施禮,以求佛祖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平安順遂。僅需準備上幾種簡單的食品或甜品,放入僧侶手捧的缽中,即完成了儀式,這也算是一種文化交融的結果。除了布施,在寺廟為自己的運勢求簽也不可或缺的習俗之一。

休閑娛樂節日氣氛

整個春節期間,泰國的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舞龍舞獅、花燈展覽、花車游行以及放鞭炮等等,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掛起紅艷艷的燈籠,上面用中文寫著各式各樣的祝福語,無論是否是華人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當中,在某一瞬間就能讓人感覺仿佛置身在某個中國城市。

泰式特色春節禮遇

每逢中國農歷新年,泰國各地還會舉辦以春節為主題的各類特色夜市,既充滿了泰式特色,又有滿滿的中國年味。各大商場也會推出各種紀念活動,到處都掛滿了各種燈籠、中國結等。Central Chidlom尚泰百貨與新銳設計師Gongkan合作,將傳統的中國龍融入商場,貫穿了整個一樓;EM商圈則在商場外掛滿了彩色燈籠,極具中國特色,是泰國人春節期間必去的逛街打卡點之一。

旗袍唐裝中國服飾

如果你在除夕夜到唐人街,會發現唐人街變成了一片紅海。很多人都穿著紅色的唐裝和旗袍,穿梭在紅色的廣告牌中迎接新年的到來。不僅如此,打開電視,還能看到穿著唐裝和旗袍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春節的歡樂與氣氛無處不在。許多電視臺還會組織藝人拍攝中國風的日歷,這些也深受泰國人的喜愛

哪些國家也過春節?

除了我們國家,還有韓國、朝鮮、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從2005年開始定為法定節日)、馬來西亞等國家過春節,大部分是亞洲國家過春節,還有一生活在其他國家的華人以及華人身邊的外國人也跟著過春節。

韓國、朝鮮

這兩個國家在傳統上將春節稱作“歲首”或“新元”。20世紀引入公歷后,便將公歷元旦稱“新元”,大年初一叫“舊正”或“舊元”。和中國一樣,春節也是從除夕算起,一直到元宵節結束。其風俗和中國很相似,有回門、祭祖、吃團圓飯、相互拜年、給小輩壓歲錢等,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是“年糕”。他們沒有貼春聯的習慣,但有貼年畫和掛“福笊籬”的傳統。

日本

春節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節日,每家用松柏裝飾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圍著火爐守歲。午夜時寺院會響起108聲鐘聲,到第二天互相拜年。在日本,新年時有一種在春節非常受歡迎的商品,叫“福袋”,在年前就開始預售。福袋就是裝著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面有化妝品、服裝、生活雜物、電器等小物品。

越南

越南過的是農歷,不過跟中國稍微有差異,因為是越南自己編制的,所以春節日期不一定跟中國的重合。在越南,春節假期是從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換休,共6天。越南過年習俗和中國類似。臘月三十除夕守歲,放鞭炮,吃團圓飯,必不可少的美食為糯米大粽。他們也貼春聯,以前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后,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

新加坡

在華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農歷春節無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氣氛最濃厚的節日。在新加坡,春節是國家法定假日,放假兩天。華人家庭過除夕,吃團圓飯,還要供奉食物或鮮花給先人。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拜年,拜年不帶貴重禮品,而是兩個桔子,進門捧給主人,桔與“吉”諧音,象征大吉大利。在歐南區有一條著名的唐人街,別名“牛車水”,每年農歷新年,這里都張燈結彩,播放傳統的新年歌曲,非常熱鬧。

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春節也是法定假日,放假兩天,過年習俗跟中國大致相同。由于當地華人多來自福建,受閩南習俗影響,所以過年一定要買鳳梨,因閩南語“鳳梨”與“旺來”諧音。

印度尼西亞

印尼曾長時間被禁止慶祝農歷節日,直到2002年才重新解禁,并正式將春節列為官方節日之一,放假一天。人們會在除夕前趕辦年貨,在家中掛起春聯和吉祥吊飾。除夕時人們會到寺廟上香祈禱。除夕夜聚集在長輩家里吃團圓飯,長輩接受兒孫拜年并派送紅包。

以上就是也會過春節的國家,近年來,我們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止亞洲,還有很多國際也紛紛過起了來我們的春節。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圖片

下面是提供的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圖片,歡迎查看。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圖片(一)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圖片(二)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圖片(三)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圖片(四)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圖片(五)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圖片(六)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圖片(七)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的習俗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并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將竹篾扎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涂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涂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涂完灶王爺的嘴后,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們那里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 膠牙餳 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于《后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