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的區別(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有什么區別?)

时间:2024-06-02 00:40:27 编辑: 来源:

3、如何區分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二者的共同本質是什么?

自由貿易(Free Trade),是指國家取消對進出口貿易的限制和阻礙,取消對本國進出口商品的各種特權和優惠,使商品自由地進出口,在國內外市場上自由競爭。自由貿易是“保護貿易”的對稱。國家對進出口貿易不進行干涉,不加以限制,允許商品自由地輸入和輸出的政策。

保護貿易政策是一種限入進出的外貿政策,即國家采取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以保護其本國市場免受外來商品的競爭,并對本國出口商品給予優惠和津貼以鼓勵其出口。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的優缺點?

一 自由貿易 

1)自由貿易可形成互相有利的國際分工。在自由貿易下,各國可按照自然條件,比較利益和要素豐缺狀況,專門生產其有利較大或不利較小的產品,這種國際分工可帶來很多利益,如專業化的好處、要素的最優配置、社會資源的節約以及技術創新等等。 

(3)自由貿易下,由于進口廉價商品,國民開支減少。 

(4)自由貿易可加強競爭,減少壟斷,提高經濟效益。企業在自由貿易條件下,要與外國同行進行競爭,這樣就會消除或削弱壟斷勢力,從長遠看,能促進一國經濟增長。 

(5)自由貿易有利于提高利潤率,促進資本積累。對外貿易可阻止國內利潤率下降的趨勢,通過商品進出口的調節,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水平,增加資本積累,使經濟得以不斷發展。

二.保護貿易

是對外貿易政策的一種基本類型,與之相對的是貿易自由 

化.它是指由國家采取各種措施干預對外貿易,以保護本國市場免受外國商 

品的競爭,并對本國出口商給予優惠或津貼,獎勵出口.其主要內容是:在 

進口方面,國家采用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如征收高額的進口稅,進口配額, 

進口許可制,外匯管制等保護國內市場免受外國競爭;在出口方面,對本國 

出口商給予現金補貼和各種財政上的優惠,以鼓勵商品出口."獎出限入" .總之就是鼓勵出口.

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有什么區別?

領域不同。貿易保護主義是商業領域的自我保護政策,單邊主義是政治與外交領域的行為。

手段不同。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手段是關稅、進口配額與減少進口。

目的不同。貿易保護主義是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單邊主義是為了落實對本國有利的外交政策與丑化他國。

貿易保護主義,通常簡稱保護主義(英語:Protectionism),是一種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國外競爭壓力而對進口產品設定極高關稅、限定進口配額或其它減少進口額的經濟政策。它與自由貿易模式正好相反,后者使進口產品免除關稅,讓外國的產品可以與國內市場接軌,而不使它們負擔國內制造廠商背負的重稅。

貿易保護主義經常被人們與重商主義和進口替代聯系起來。重商主義認為保持一個可觀的貿易順差對一個國家是很有利的。取決于是否征收關稅,貿易保護主義有兩個分支:傳統貿易保護主義(有意征收關稅)和現代貿易保護主義(無意征收關稅)。(維基百科-貿易保護主義)。

單邊主義指的是國際社會中實力地位較強的某一個國家,為了落實對本國有利的外交政策而忽視多數國家的人民意愿,違反國際社會潮流,不顧他國利益,拒絕采取協商途徑,憑借自己的力量我行我素的行為。單邊主義往往被當作負面標簽,直接往政治對手身上貼,以達到丑化該國政治形象的目的,并通常具有民粹主義及民族主義的色彩。

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的優缺點?

自由貿易的產生,基礎就是比較優勢理論:地區之間應致力于生產成本低效率高的商品,來交換其那些無法低成本生產的商品

說白了就跟開雜貨店差不多,自己低價進貨高價賣出,賺取差價,英國在工業革命后施行了幾十年的自由貿易政策,原因就是它的工業產能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能夠通過自由貿易政策攫取大量財富

相對,貿易保護就是自由貿易的對立面,通過國家干預,在對外貿易中進行限制(關稅壁壘or非關稅壁壘手段)來遏制外國商品的競爭力,通過稅收、政策等方面扶植國內產品增強競爭力

所以,自由貿易可以理解為自己強大的時候用于進攻的矛;貿易保護可以理解我敵人強大時用于韜光養晦的盾

其優勢和缺點難以討論,因為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模型之上,而實際的國際貿易中條件更加復雜,一個國家不可能對所有進出口產品實施同一個政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