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美國公布中國海外資產對中國的影響(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對我國經濟有什么樣的影響)

时间:2024-05-17 18:32:38 编辑: 来源: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分析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分析

摘 要: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使中國金融環境受損、外匯儲備面臨縮水風險、投資出口下降、消費降低等,但是危機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有利于儲備資源、開展跨國并購、緩解通貨膨脹壓力、吸引外資、壓縮泡沫經濟、調整經濟結構等。所以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國來說其實是“危”中有“機”,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從容應對,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國經濟;機遇;挑戰

美國金融危機,一個現在再熱門不過的話題。隨著次貸危機、花旗集團董事長辭職、雷曼兄弟破產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美國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仍在發展演化的金融危機,導致全球投資信心受挫,消費支出萎縮,失業率攀升,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們最關心的是中國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程度。一個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往往具有雙面性。所以我們也從兩個方面來看下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一、美國金融危機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直接的、顯性的影響。

第一,對我國金融的影響。首先,持有美國投資銀行的股份或債券的金融機構,受金融危機影響,股票債券大幅縮水。目前來看,中國銀行是擁有美國按揭信貸證券化產品數量最大的國內銀行,故其所受的損失應該是最大的。但由于中國的資本管制及中國銀行較為單一的盈利模式使金融危機對其影響不深。其次,金融危機會導致中國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動放緩。主要是由于國外各商業銀行縮緊銀根所導致。再次,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中國股市的一蹶不振,幾乎套牢了所有的股民,投資者信心受損,影響了整個金融業的經營環境。

第二,中國的出口型企業,特別是東南沿海的中小型企業,面臨著經營困難甚至倒閉的風險。今年不少沿海中小企業紛紛裁減員工,破產倒閉。雖然這與中國近幾年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使其融資困難、人民幣的升值引起的出口成本上升等原因分不開。但美國的金融危機引發的海外需求下降導致企業生產過剩,產品無法銷售,這一原因任然是沿海企業倒閉破產的直接原因。

第三,中國的外匯儲備面臨嚴重縮水的威脅。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達5850億美元,一舉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人。美國的國債市場是一個類似寡頭壟斷的格局,國債被幾家官方機構所持有,稍有動作便會引發匯率的劇烈變動。所以我國作為強勢美元的重要支撐者,一旦拋售美元,必將影響匯市,美元的貶值將使得中國通過貿易順差積攢起來的財富迅速縮水。但在美國金融危機的前提下,美元的走弱又是必然的,所以我們外匯結構的特點導致了我們即使是在危機的時刻,也不能隨意拋售美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外匯資產縮水。

(二)間接的、隱性的影響。這主要是通過經濟傳導來造成的影響。

1、通過投資來影響經濟。 從國內投資看,金融危機帶來的主要是不利影響。

一是導致投資熱情下降,信心不足。危機之下使人們對經濟增長信心普遍下滑。由于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大,及投資收益預期不佳,短期人們會適當控制投資規模。二是利用外資的能力減弱。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演進,國外金融機構和企業紛紛甩賣海外資產,回籠資金,以套現應對危機。外資的紛紛撤離必然導致我國可利用的外資大幅減少。三是預期投資成本的上升,隨著各國的救市措施的實行和危機的緩解必然導致資源和初級產片價格的迅速反彈,使得投資成本上升。美國為了解決自身存在巨大的債務問題,必然通過降息、發行貨幣等手段減輕壓力,結果很可能就會導致美元貶值和資源價格重新上升。在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必然也會抑制企業的投資積極性,使得實際投資增幅也難以大幅回升。

從國外投資來看,由于金融危機,投資者為規避風險,使得各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緩。

2、對中國出口的影響。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其“消費過剩”矛盾凸顯。短期內必定大幅度減少生產,解雇工人,減少對供應商的原料采購,隨著危機的蔓延,其他國家也會采取類似的措施,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多年貿易順差的的出口國而言,必然面臨著 “生產過剩”的困境。生產商擔心存貨過多,就會縮減生產,反過來又進一步縮減消費需求。

危機爆發后,美國不斷注資救市,有關報道, 2009年美國國債的發行額度可能會達到近乎天量的1.8萬億美元。而新上任的總統奧巴馬對減稅計劃、醫保改革等措施的承諾,必然使得下屆美國ZF的財政壓力加大。因此,從長期來看,美元貶值的風險還是很大的。美元貶值必然導致人民幣匯率下降,從而使出口成本增加。

所以需求的縮減和成本的上升的雙重壓力將極大削弱我國外向型企業出口量和出口利潤的增長。

3、對中國消費的影響。一是消費者實際購買力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國大批中小企業倒閉,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的外資企業和部分國內企業紛紛裁員,數百萬職工面臨失業的風險,所以消費者必然需要勒緊腰帶,全面縮減消費支出。同時中國股市一蹶不振,股民幾乎被一網打盡,其消費開支也必定大幅縮減。二是消費者的預期收入下降。金融危機及其帶來的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預期顯然進一步惡化了我國居民對未來收入增長的預期。收入預期下降了,消費者必定壓縮開支,減少消費。

下面,我們再來看下金融危機的有利影響。

①有利于儲備資源和開展跨國并購。首先,金融危機擴散到實體經濟必然引起國際上初級產品的價格大幅下跌,現在國際上原油等一系列資源價格在不斷下降,但隨著各國的挽救措施,美元的貶值,危機有可能平息的時候就會帶來國際資源和初級產品價格的大幅反彈,所以,中國目前可以充分利用目前豐富的外匯儲備,在美元貶值之前,積極穩妥地抓住儲備資源的有利時機,為中國工業化積累廉價資源的儲備。

其次,次貸危機有助于我國企業繞過市場準入門坎和并購壁壘,以相對合理的成本擴大在美國的投資,通過收購、參股和注資等手段加快實現國際化布局。

②有利于緩解中國的通貨膨脹。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步步演進,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出現了明顯的回落。如:原油在7月達到147.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目前的油價又進一步跌破46美元大關。隨著國際初級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行的態勢。有利于抑制近期不斷上升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從總體上緩和了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

另一方面,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了中國外需萎縮,使部分出口產能轉向國內市場,從而增加了國內市場的供應,加劇了國內市場的競爭,這從另一方面抑制了價格水平的上升。

因而總體來看,美國金融危機對緩解中國通脹壓力是有一定好處的。

③有利于吸引國際資本。目前中央提出的新農村改革,這一改革將使得中國農村提供巨大的建設和消費市場,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采取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保障了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遭受金融海嘯大背景下繼續保持持續、穩健、健康地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金融海嘯的傳導導致西歐日本等一系列國家匯率動蕩下跌,資本外逃,而我國人民幣依然堅挺,匯率穩定,并保持對美元小幅升值態勢。

這一切都有利于我國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從長遠來看來,國際資本的去處就只剩下中國了。

④有利于擠掉中國虛擬經濟的泡沫。中國經濟近幾年來高速增長,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房地產等行業的虛擬經濟的泡沫,導致的表面繁榮,美國金融危機蔓延到中國,造成中國房市走下坡路,及中中國股市的萎靡,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擠掉了中國的部分虛擬經濟的泡沫。

⑤有利于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繁榮的經濟環境之下,很多問題會隱藏起來,不易發現,而危機之下,經濟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必定凸顯出來,現在正值中國經濟周期的調整的階段,危機中有利于發現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有利于采取各種防范措施,為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提供指導。

總的來說,由于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資本管制、貨幣政策穩健、ZF財政的連年盈余等因素,使得中國目前所受的影響仍然有限。但是根據國際金融理論,貨幣貶值對一國貿易條件的改善存在一個時滯,即所謂的J曲線效應。故金融危機通過貿易渠道傳染到其他國家也同樣存在一個J曲線效應。所以中國由國際貿易途徑遭受的金融危機的影響也會存在一個時滯。因此,中國現在可通過各種有利條件和因素,來調整國內政策,最大限度的改善自身環境和條件,做好防范和應對措施,從容地去面對金融危機,減少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一系列的傳導性影響,

所以這次的金融風暴對我國來說,既是一次危機,也是對我國金融事業、經濟發展的一次考驗和機會。我們必須抓住這次機遇,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全球金融危機帶給中國市場的新機遇分析

[2]5850億美元:中國成美國第一大債權人

[3]張志波.金融危機傳染與國家經濟安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7

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對我國經濟有什么樣的影響

在當前經濟和金融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伴隨著中國經濟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中國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進行全球融資已是大勢所趨。面對國內企業不斷高漲的海外上市熱情,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眾說紛紜,各執己見。其中,較為典型的是以社科院易憲容教授等人為代表的聲援派和以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教授等人為代表的質疑派兩種觀點。大致說來,贊成者多是從微觀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來分析海外上市的利弊,而反對者多是從宏觀國家發展的角度出發來分析海外上市的利弊。可以肯定的說,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利弊并存,我們既不應一味的鼓勵,也不應因噎廢食,而應在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從戰略高度把握并針對其弊端實施相應對策。

1.我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優勢分析

企業海外上市,對于引進海外金融資源,緩解企業融資瓶頸,彌補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中急需的巨額資金短缺,完善資本結構和公司治理結構 ,分擔境內市場和企業成長中的風險,構建企業與世界市場聯系的重要平臺,通過資金、信息的雙向流動,塑造更有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中國企業,并推動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2.我國企業海外上市可能的缺憾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在充分肯定海外上市對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金融體系建設方面的積極效應的同時,我們也需看到海外融資的消極影響。雖然海外上市是企業市場選擇的結果,但如此大規模的市場選擇必然產生巨大的外部性和市場失靈問題,對我國的國家利益和未來發展戰略造成巨大沖擊。

(1)大量優質資源外流,加劇國內資本市場的邊緣化

資本市場邊緣化的實質就是失去對本土企業的融資、定價和風險分散等領域的主導地位。優質企業是資本市場的 “穩定器”和“價格風向標”,沒有了可以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的優質企業,就難以吸引進行價值投資的優秀投資者,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以及價格的穩定性將大大降低,融資功能以及相應的資源配置功能將被削弱,從而失去持續發展的動力。從長期看,大量優質企業的外流還將導致國內股市“劣幣逐良幣”,資本市場進一步空心化和邊緣化的惡性循環。最近幾年, 在香港上市的大型中資企業, 大多是境內具有優勢且收益穩居高位的優質公司( 其中一些甚至是壟斷性公司) , 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交通銀行、建設銀行等。這類企業的大量海外上市, 直接意味著境內股市所接納的企業只能是中低層次公司, 由此我國股市與海外股市的上市公司差距將長期難以縮小。加快股市發展是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如果沒有優質的上市公司資源, 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和擴大直接融資比重, 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大量優質上市資源外流,加劇了對國內股市的消極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