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舟山自由貿易港的尷尬(一些關于香港的資料)

时间:2024-06-02 06:14:57 编辑: 来源:

一些關于香港的資料

鴉片戰爭前的香港歷史

香港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東漢。1 9 5 5 年發現的李鄭屋古墓,可以證明早在兩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

唐朝時候,青山(屯門)一帶,已有很多中國人居住,當時的青山,是一處頗為繁盛的港埠。并有唐朝駐軍,保衛珠江的入口,外國來的船支,必須經過青山,才可轉去廣州。

宋朝時,一位官員鄧符協被派到廣東做官,經過青山,很喜歡此地,于是,在任滿后,和家屬定居于錦田山谷,建立了一個村落,稱為“北圍”。他的子孫后來又建立了“吉慶圍”。

清朝時候,清兵于1 6 6 2 年派兵到現在的新界,并命令鄉民留辮。香港在清朝時,一直在對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香港在地理上與廣州唇齒相依,而廣州是清朝對外開放的唯一商埠。

英國在后來的對華貿易中,發現香港的重要性,認為如能據為已有,將對其擴大對華及其他遠東諸國貿易,有極大好處。因此,在1 8 4 1 年,中英鴉片戰爭后,要求戰敗的中國清政府割讓香港。

在英國占領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篤和石排灣,東部的阿公巖,水井灣等,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涌、燈第洲、七姊妹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當時,島上的居民約3000人。

鴉片戰爭

清朝道光年間, 中英貿易處于不平衡狀態, 英國的" 東印度公司" , 輸出大量的鴉片到中國, 利潤驚人, 而且, 使中國吸食鴉片的人民大量增加. 清政府有見及此, 擔心在貿易中不斷漏出銀兩, 又擔心社會風氣日壞, 及有禁煙之意。

1 8 3 9 年, 林則徐被委為欽差大臣, 到廣州執行禁煙. 林則徐抵廣州后, 諭令外國商人將煙土交出充公, 并將沒收的煙土在廣東東莞縣的虎門海濱燒毀. 林則徐并要求西方商人以后不準再將鴉片輸入中國. 中英雙方正在爭持之際, 廣東寶安縣九龍山的尖沙嘴村, 發生了英兵槍殺中國村民林維喜案, 英國籍此案出兵, 1 9 3 9 年9 月, 中英第一次戰爭正式爆發。

南京條約

清政府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不敢抵抗。1 8 4 2 年8 月2 9 日,清廷派出耆英. 伊里布與英國代表(石本)甸乍談判。雙方在停泊于南京江面的英船“華麗”號上簽署《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史上,與西方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共分十三條,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中英兩國以后“和好”,“各往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安全”。

二、中國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英國可派領事、管事等官式外交代表,設駐于這五個港口城市。

三、中國將廣東省寶安縣的一個沿岸小島香港,割與英國。

四、中國賠償英國鴉片煙價六百萬兩。

五、中國方面取消“公行”制度,并償英三百萬兩作為商欠之數。

六、中國賠償英國軍費一千二百萬兩。

七、“以上酬定銀數,共二千一百萬兩,此時交銀六百萬兩”,并規定了其余的一千五百萬兩,在以后的分期交付方法。

八、凡英國人在中國被囚禁者,全部釋放。

九、凡因與英人有關,或在鴉片戰爭中與英國事被監禁者,亦全部釋放。

十、議定稅則并規定英國貨物,自在某港按例納稅后,即準由中國商人遍運中國,而路所經過稅關,不得加重稅。

十一、中英兩國文書平行。

十二、中國交付第一批六百萬兩款項后,英軍退出南京、鎮江、并不再行攔阻中國各省商買貿易,同時自寧波外港鎮海撤兵,至于駐在定海舟山及廈門鼓浪嶼的英軍,則待中國將二千一百萬兩全數交清,及實際開放了五口通商后才撤退。

十三、條約應迅速交兩國皇帝批準,并換約。

租借新界

1 8 9 8 年,是香港歷史上相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香港的邊界,從北九龍再向北推進至深圳河岸,西至后海灣,使香港行政區的面積擴大了十倍。

1 8 9 8 年,列強企圖瓜分中國,清朝朝政腐敗,任人宰割,英國政府乘機向清廷提出租借新界。當年6 月9 日,英國駐華公使賓納樂和李鴻章在北京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專條”,英國以租借為名,取得了新界,為期9 9 年,7 月 1 日生效。

新界(N e w T e r r i t o r i e s ),是英人所制定的一個名詞,專指租供的新領土,在此之前,這些地方屬廣東新安縣南部一部分,包括大興山等離島。該“專條”規定英國在新界有“管理全權”,但中國可保存九龍城砦和原有的碼頭一座。

在香港,除了能感受現代都市的繁華外,也可以體驗歷史的滄桑。日前,我們來到位于香港西北“遠郊”的新界元朗地區的“屏山文物徑”,“置身”于原居民的歷史發展溪流當中。古樸的青磚、灰瓦,精細的雕梁、石柱,肅穆的神龕、匾額,使我們感受到了香港濃濃的傳統人文氣息。

屏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家族的其中一支,早在12世紀時已定居于此。作為香港首條文物徑,“屏山文物徑”展現的正是以鄧氏家族為主的文物古跡。文物徑蜿蜒于坑頭村、坑尾村和上璋圍間,長約一公里,多座典型中國傳統建筑,串聯成一條特色獨具的文化廊道。

沿著路標和石刻印記,我們依次參觀了聚星樓 (香港唯一的古塔)、鄧氏宗祠 (香港最大的祠堂之一)、上璋圍 (屏山唯一的古圍村)、覲廷書室 (專為村中子弟準備科舉考試而建)、洪圣宮、楊侯古廟等文化精品。

高翹的琉璃瓦屋甍后方,電視天線林立;與雕梁畫棟緊緊相鄰的,是鋁窗空調;石欄桿圍著幽幽古井,幾米外,卻是日夜“睜”著“電眼”的電腦控制的住宅院門。歷史與現代如此不同,竟也“近在咫尺”。倒是各家門上貼的傳統門神和對聯,溝通了歷史與現代。走在文物徑上,參觀者感受最深的一點,正是這種歷史與現代的“同在”,實際上,這也正映射了香港社會多元的色彩。

“同在”并不代表“和睦相處”。在聚星樓前,一位3 年前曾來過的先生連呼“大煞風景”,原來兀立于開闊平地上的三層古塔,如今已經完全被“現代化”淹沒:一邊是比它高好多倍的鐵路車站,另一邊是新開張的跳蚤市場。就像所有文物古跡在現實當中遇到的尷尬一樣,“現代文明”也正在“蠶食”著這條文物徑。這倒讓我們在體驗滄桑之余,多了一份擔心。

香港的歷史不算悠久,古跡就更顯珍貴。目前,全港共有77個法定古跡。從古老圍村、傳統廟宇到傳統中式和古典西式建筑。在一些古跡集中的地方,政府便以“文物徑”的形式加以保護和管理,供游人參觀。據了解,全港各區設有多條文物徑,都是各具特色和主題。除了元朗的“屏山文物徑”外,還有位于新界粉嶺的“龍躍頭文物徑”,港島中西區文物徑以及“中山史跡徑”(“串連”了孫中山先山在香港居住及求學的有關地點)等等。

搜索关键词: